第二次合同法重述.doc_第1页
第二次合同法重述.doc_第2页
第二次合同法重述.doc_第3页
第二次合同法重述.doc_第4页
第二次合同法重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第二次合同法重述 Restatement(second)of contract第一章 合同条款的含义1.合同指的是一个允诺或一组允诺,如果违反此允诺,则法律给与救济;如果其履行了允诺,则法律以某种方式将其视为一项义务。2. 允诺;允诺人;受允诺人(1) 诺就是以特定方式实施或禁止实施某种行为的意思表示,这种意思表示使受允诺人正当地认为一个允诺已经作出。 (2)作出该意思表示的人是允诺人。(3)该意思表示所指向的人为受允诺人。(4)如果该允诺的履行使除受允诺人之外的他人获利,则该人为受益人。3. 协议的定义;交易磋商约定的定义一个协议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一致的意思表示。一个交易磋商约定是为允诺与允诺之间的交换,或为允诺与义务履行的交换,或为义务履行之间的交换而达成的协议。 4. 允诺如何作出一个允诺可以用口头言词或书面文字作出,也可以完全或部分地从行为中推断而得。5. 允诺,协议或合同的条件(1)允诺或协议的条件就是当事人就特定的事项表示了部分的缔约意图或对缔约的赞同。(2)合同的条件就是由于当事人就特定事项作出了一个或一系列的允诺,由此引起他们之间部分法律关系的存在,不管当事人是否作出意思表示要建立这些法律关系。下列类型的合同根据其形式上的特征,在某些方面受不同于一般合同规则的法律规则的调整:(1) 盖印合同(2)保证书(3)可流通票据和单据(4)信用证7.可撤消的合同如果合同的一方或多方当事人有权通过意思表示,或通过订立一个取消撤消权的合同,撤消该合同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则该合同为可撤消的合同。8. 不能强制执行的合同不可强制执行的合同是指这样一种合同,即违反该合同导致损害赔偿救济和强制履行救济均不可适用,但是却被认为是以其他方式创设了并没有获得认可的履行义务。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当事人及其缔约能力9. 合同当事人合同必须至少有两个当事人,即允诺人和受允诺人,但是也可以有两个以上更多的当事人。10. 针对同一项履行的多个允诺人和受允诺人(1)如果一个合同中有多个允诺人,则部分或全部的允诺人可以就同一项履行作出允诺,不管他们是否就个别的义务履行作出允诺。(2)如果一个合同中不只有一个允诺,则部分或全部的允诺人可以一个单位作出允诺,不管相同或另外的履行义务是否被单独地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允诺人允诺。11. 何时允诺人和受允诺人可以同为一人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代表的一个单位和这些人中的一个或部分多数之间可以缔结合同,这些人可以单独地或者同他人一起行事。12. 缔约能力 (1) 没有法律行为能力的缔约人所缔结的合同所产生的义务是可撤消的,该合同对缔约人并没有约束力。是否享有部分缔约能力以及是否就某一特定交易享有缔约能力取决于该交易的本质或者其他一些情况。 (2) 一个自然人如果就某项交易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则该自然人享有完全合法的创设合同义务的缔约能力,除非该自然人是 () 处于监护之中,或 () 为成年人,或 () 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者,或() 醉酒者。13. 受监护的人 如果一个人由于被判决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其财产处于监管之中,则该人没有创设合同义务的行为能力。14. 未成年人除非法令另有规定,自然人在18岁生日之前只具有创设可撤消合同义务的行为能力。15. 有精神病或精神缺陷的人 (1) 在下列情况下,一个存在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的人,在从事交易活动时所创设的合同义务是可以撤消的: () 他不能以正常方式理解此项交易的性质以及会产生的后果,或者 () 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从事此项交易,并且交易的相对方有合理的理由知道这一事实。 (2) 如果合同的缔结是基于公平的条款,并且他方当事人不知道该缔约人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精神缺陷,那么,如果该合同已经被全部或部分地履行或者情势变更,以至撤消该合同有失公平,则在(1)小节中所规定的撤消权不再适用。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依公平正义之需判决给与当事人救济。16. 醉酒的人如果缔约他方当事人有合理的理由知道一方当事人由于醉酒存在下列情况,则该当事人在从事交易活动时所创设的合同义务是可以撤消的。 () 他不能以正常方式理解此项交易的性质以及会产生的后果,或者() 他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从事此项交易。第三章 合同的订立意思表示一致17. 交易磋商的条件 (1) 除(2)小节的规定外,合同的订立要求当事人就允诺与允诺、允诺与义务履行、以及义务履行之间的交换和约因意思表示一致。 (2) 合同可以依据适用于正式合同中的特殊规则或依据82-94中的规则订立,不管有没有交易磋商。主题二 意思表示的一般条款18. 意思表示一致对一个交换作出一致的意思表示要求各方当事人作出允诺或开始或实施一项义务履行。19. 依意思表示实施的行为 (1) 意思表示可以完全或部分地通过书面或口头、或其他作为或不作为作出。 (2) 一方当事人以行为作出的意思表示是无效的,除非他有意实施这一行为,并且知道或有理由知道他方当事人可以从他的行为中推断出他有此缔约意思。 (3) 一方当事人的行为可以作为意思表示,虽然事实上他并没有此缔约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所缔结的合同可以基于欺诈、错误或其他无效的理由被撤消。20. 误解的效力 (1) 如果当事人就他们的意思表示赋予了实质上不同的理解,并且有如下情况存在时,则表明他们就磋商的交换没有达成一致: () 双方当事人任一方都不知道或没有理由知道对方的意思表示所赋予的含义;或 () 任一当事方知道或有理由知道对方的意思表示所赋予的含义。 (2)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该意思表示所指的含义执行该意思表示,如果 () 该当事人不知道另一方当事人所指的不同含义,而另一方当事人知道第一方当事人所指的含义。 () 该当事人没有理由知道另一方当事人所指的不同含义,而另一方当事人有理由知道第一方当事人所指的含义。21. 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意图当事人有关允诺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意图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表面的,对于合同的缔结并不重要,但是如果当事人作出允诺并不影响当事人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则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并不成立。22. 合意的模式: 要约与承诺 (1) 双方当事人就交换达成合意的意思表示通常是由一方当事人提出要约或提议,然后由另一方当事人或另一方多数当事人作出承诺。 (2) 即使要约和承诺都无法被识别,并且合同成立的时间也无法确定,双方当事人也可以作出合意的意思表示。23. 作出意思表示应相互参考的必要性任何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都应参考对方的意思表示,这一点对交易磋商很重要。主题三 要约的发出24. 要约的定义要约就是以交易磋商为目的而为意思表示,使得他人合理地认为该意思表示被邀请并且该交易将要进行。25. 选择权合同如果一个允诺符合了订立合同的条件,并且限制允诺人撤回要约,则该允诺即构成选择权合同。26. 订约前之商议如果意思表示所指向的人知道或有理由知道作出意思表示的当事人在作出进一步的意思表示之前并没有意图达成交易,则该以缔结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并不属于要约。 27. 在意图制作记录情况下合同的存在 双方当事人作出意思表示要采用书面方式缔结合同这一事实,并不影响当事人已经作出的足以导致合同缔结的意思表示的执行;但是这种情况表明这些合意仍然属于订约前之商议。28. 拍卖 (1) 在拍卖时,除非有相反的意思表示, () 拍卖人向所有连续的出价人发出要约邀请,出价人可以承诺或拒绝; () 如果拍卖标的实行无保留低价拍卖,则拍卖人应发出要约,将拍卖标的以任何价格卖给出价最高者,在拍卖人将标的拍卖后,拍卖人不得撤回其无保留低价之拍卖标的,除非在合理的时间内无人竞买; () 不管该拍卖是否是无保留低价之拍卖,竞买人可以在拍卖人宣布成交之前可以撤回竞价,但是竞买人撤回竞价的行为不得使先前的出价生效。 (2) 除非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在拍卖标的时,竞买人的出价包含了竞买人知道或应该知道的广告、海报或其他出版物所公布的条款,拍卖人在拍卖标的时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对这些条款加以修改。 29. 29. 要约所指向的对象 (1) 要约人的意思表示决定了有权作出承诺的人。 (2) 要约可以在一个明确的人或一个或多个明确的、单独或集体行动的群体或团体之中,或者也可以在作出明确允诺或实施明确义务的任何人之中创设一种承诺的权利。 30.承诺的形式 (1) 要约人可以要求承诺人通过给出书面的确定性答复、或者作为或不作为某一特定的行为来作出承诺,或者要约人可以授权受约人作出选择性的承诺。 (2) 除非语言或情势有相反的表示,要约人可以要求承诺人以任何方式,采用特定情况下合理的媒介作出承诺。31. 提议缔结一个或几个合同的要约一个要约可以通过一个承诺缔结一个合同,或者也可以通过不时地、连续性的承诺缔结几个合同。32. 允诺或义务履行邀请在存在怀疑的情况下,要约应被解释为邀请受约人选择或者通过允诺履行要约所要求的义务、或者履行该义务。33. 确定性 (1) 虽然意思表示作为一个要约意在使相对方理解,但是该意思表示不能被承诺以形成一个合同,除非合同的条款相当确定。 (2) 如果合同就违约和适当救济作出基本的规定,则该合同的条款则是相当确定的。 (3) 如果一个被提议交易的一个或多个条款悬而未决、或者是不确定的,则表明作为要约或承诺的意思表示并不意在使相对方理解。34. 条款的选择与确定性;义务履行或信赖的效力 (1) 合同当事人在履行义务过程中,虽然可以就合同的条款作出选择,但是合同的条款应是具有相当确定性的。 (2) 部分履行的合同具有确定性,并且表明作为交易的可执行合同已经成立。 (3) 虽然合同的条款并不确定,但是基于对合同的信赖而实施的行为可以获得适当的合同救济。主题四 受要约人承诺能力的期间35. 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 (1) 受要约人有权通过对要约的承诺持续地作出合意的意思表示。 (2) 如果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依据36所列方式终止之后,则该受要约人的承诺并不创设一个合同。36. 承诺权利终止的方式 (1) 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可以通过下列方式终止 () 受要约人拒绝要约或提出反要约,或 () 期间届满,或 () 要约人撤回要约,或 () 要约人或受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 (2) 除此之外,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条款未作任何承诺,则该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终止。37. 选择权合同项下承诺能力的终止虽然有38-49的规定,但是选择权合同项下的承诺能力并不因受要约人拒绝要约或提出反要约、或要约人撤回要约、或要约人的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而终止,除非解除合同义务的条件已经成就。 38. 要约的拒绝 (1) 受要约人如果拒绝要约,则其承诺的能力终止,除非要约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 (2) 未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也属于对要约的拒绝,除非受要约人表示要作进一步的考虑。39. 反要约 (1) 如果受要约人对与原要约相同事项的实质性内容作出了修改,并提出一项新的替代交易回复给要约人,则该项提议为反要约。 (2) 受要约人如果提出反要约,则该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终止,除非要约人有相反的意思表示、或反要约代表了受要约人相反的意思表示。40. 拒绝或反要约终止承诺能力的时间如果受约人通过邮件或电报拒绝要约或提出反要约,则在要约人收到之前,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虽然并不终止,但是有所限制,以便于承诺的邮件或电报在相反、有效的要约拒绝或反要约发送之后是唯一的反要约,除非要约人在收到要约拒绝或反要约之前收到此承诺。41. 期间届满 (1) 要约中应明确受要约人承诺能力的终止时间,或者如果没有明确时间,则其承诺能力应在合理的时间之后终止。 (2) 什么是合理的时间,这属于一个事实问题,要随发出要约和试图作出承诺时的情况而定。 (3) 除非有相反的规定或情形,依据49中的规定,如果一个承诺是在受要约人收到要约当日的午夜之前的任何时候发出的,则该通过邮件的要约就应是被合理承诺的要约。42. 要约人通知受要约人撤回要约如果受要约人收到了要约人不愿缔结计划中的合同的意思表示,则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终止。43. 撤回要约的间接通知如果要约人采取了明确的、与缔结合同的意思表示不一致的行为,并且受要约人获得了有关此事实的可靠信息,则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终止。44. 存款对要约撤回的效力如果撤回要约,则存款或其他要被没收的财产并不会限制要约的撤回,但是该项存款可能要被没收,只是这种没收不属于惩罚。45.一方当事人以履行义务缔结选择合同 (1) 如果一个要约邀请受要与人以履行义务的方式作出承诺,而不需要作出允诺性的承诺,则如果受要约人履行或开始履行被邀请的义务,那么选择权合同就算缔结。 (2) 要约人在选择权合同项下的义务是附随性的,取决于被邀请义务是否依据要约条款被实现或被履行。46. 一般要约的撤回如果要约通过广告在其他通常向公众、或要约人并不知晓其身份的人公布信息的报纸上发出,则如果终止承诺能力的通知书通过广告或发给要约人的其他类似通知书向公众发布,并且没有更好的通知方式可以合理地加以利用,那么,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终止。47.可分要约的撤回如果一个要约预计通过独立的承诺达成一系列独立的合同,则要约人可以有效地撤该要约以终止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尽管一个或一个以上被提议的合同已经由受要约人作出承诺而成立。48. 要约人或受要约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如果受要约人或要约人希望或被剥夺缔结合约的法律能力,则受要约人的承诺能力终止。49. 要约传达过程中延迟的效力如果一个针对受要约人的要约在传达过程中出现延迟,那么,如果受要约人知道或有理由知道此延迟,则其作出承诺缔结合同的期限并不因此延期,即使延期是由于要约人的过错所导致的;但是如果延期是由于要约人的过错所致,或者是由于要约人所采用的发送方式所导致的,并且受要约人不知道或没有合理的理由知道延迟的存在,则如果要约是在它应到达时的日期被发送,那么,受要约人可以在可允许的期间内作出承诺缔结合同。主题五 要约的承诺50. 承诺的定义;通过履行义务而为承诺;通过允诺作出承诺 (1) 承诺就是受要约人依照要约所邀请或要求的方式,对要约人表示接受其要约而成立合同之意思表示。 (2) 通过履行义务而为承诺,要求至少要约的部分请求被履行或被实施,并且包含通过履行义务表示承诺,该义务的履行相当于相应的承诺。 (3) 通过允诺作出承诺要求受要约人完成每一个对发出允诺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为。51. 在不知道要约的情况下部分履行的效力除非要约人作出相反的意思表示,如果受要约人在已经履行了部分要约所要求的义务之后得知该要约的存在,则该受要约人可以通过完成被要求的义务履行来作出承诺。52. 有权作出承诺的人只有那些被邀请提供约因的人可以就要约作出承诺。53. 通过履行义务作出不予承诺的意思表示 (1) 只有在要约人要求以履行义务作出承诺时,受要约人才可以通过履行义务承诺。 (2) 除69的规定外,如果受要约人在合理的时间内尽到合理的勤勉向要约人发出不予承诺的通知,则义务的履行并不构成承诺。 (3) 如果一个允诺的要约要求通过履行义务来作出承诺,并不要求以允诺承诺,则如果在要约人履行允诺之前,受要约人作出不予承诺的意思表示,则该义务的履行并不构成一个承诺。54. 通过履行义务作出承诺;向要约人发出通知的必要性(1) 如果一个要约要求受要约人通过履行义务而为承诺,则除非该要约要求发出承诺的通知,否则受要约人没有必要发出通知宣布该承诺生效。 (2) 如果受要约人通过履行义务而为承诺,并且有合理的理由知道要约人没有足够的渠道以合理的迅急和确定性知晓义务的履行,则要约人的合同义务解除,除非 () 受要约人尽到合理勤勉就承诺的作出通知要约人,或 () 要约人在合理的期间内知晓了义务的履行,或 () 该要约并没有要求就承诺作出通知。55. 非允诺要约的承诺通过允诺而为的承诺可以创设合同,并且当受要约人作出允诺时,要约人已经履行了该合同的义务。 56. ; 56. 通过允诺而为承诺;向要约人发出通知的必要性除69节的规定或要约有相反的意思表示外,受要约人尽到合理的勤勉就承诺通知要约人或者要约人合理地收到承诺对于通过允诺而为的承诺而言至关重要。57. 模棱两可承诺的效力如果通过允诺而为的承诺要求发出通知,则模棱两可作出的承诺对要约人并不具有约束力,除非要约人合理地认为其属于承诺。58. 依照要约条款所作承诺的必要性承诺应按照要约对允诺或义务履行的要求作出。59. 附带有限制条件的声称的承诺如果对一个旨在承诺的要约的回复,取决于要约人对附加条款的同意,或者该恢复与要约的内容实质上不符,则该回复并非承诺,而应属于反要约。 60. , 60. 说明承诺地点、时间或承诺方式的承诺 如果一个要约规定了承诺的地点、时间或方式,则该要约在此方面的条款就必须保持一致以创设合同。如果一个要约只是就允许的承诺地点、时间或方式提出建议,则并不排除使用其他的承诺方式。61. 要求变更要约条款的承诺如果一个承诺要求变更或增加要约的条款,则该承诺并非就是无效的,除非该承诺取决于要约人对这些变更或增加条款的同意。 62. 62. 如果要约要求履行义务或作出允诺而为承诺,则受要约人履行义务的效力(1) 如果要约要求受要约人选择通过作出允诺或履行义务而为承诺,则履行义务或开始履行义务即为通过履行义务作出承诺。(2) 如此作出的承诺相当于作出完全履行义务的允诺。63. 承诺生效的时间除非要约有相反的规定, () 以某种方式或要约规定的媒介作出的承诺是有影响力的,并且一经受要约人作出,不管是否到达要约人,即构成了双方当事人一致的意思表示;但是 () 选择权合同项下的承诺直到该承诺到达要约人才开始生效。64. 通过电话或电传打字机作出承诺通过电话或其他实质上是两种即时同步传递的媒介作出承诺时,应适用双方当事人均在场时的承诺原则。65. 承诺媒介的合理性 除非受要约人所知道的情形表明了相反的迹象,否则,如果作出承诺的媒介属于要约人使用的媒介或者是在类似交易中,收到要约的时间地点习惯使用的媒介,则该媒介就是合理的。66. 承诺必须适当地发出通过邮件或其他方式从远距离发送的承诺并非有效,除非该承诺适当地写明了地址,并且采取了通常情况下可预料到的、能够确保类似信息安全传送的预防措施。67.收到未适当发出的承诺时的效力如果受要约人合理地发出了承诺,但是没有使用要约中所要求的传送方式、或没有尽到合理勤勉以确保承诺的安全传送,那么,如果在一个适当发送的承诺正常到达要约人的时间内达到要约人,则该承诺一经发出就应被视为是有效的。68.什么情况下应认为要约撤回,要约拒绝或承诺的通知书被收到如果书面的要约撤回、拒绝或承诺的通知书为指定的收件人拥有,或者被授权接收此类通知书的人收到,或者如果该通知书被存放于要约人授权接收该通知书或类似通知书的某一地点时,则应认为该书面的要约撤回、要约拒绝或承诺通知书被收到。69. 通过沉默或实施控制权作出承诺 (1) 如果受要约人没有就一个要约作出答复,则该受要约人的沉默与不作为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承诺: () 如果受要约人从要约人提出的服务当中获利,并且有合理的机会拒绝这些服务,同时也有合理的理由知道要约人期待从其所提供的服务中获得补偿。 () 如果要约人已经说明或者已经使受要约人合理地相信,可以通过沉默或不作为的方式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并且在此情况下,持续保持沉默和不作为的受要约人有意就此要约作出承诺。() 如果由于先前的交易行为或其他行为,此行为是合理的,即受要约人如果不愿承诺就应该通知要约人。(2) 如果受要约人实施了任何与要约人对被要约财产的所有权不一致的行为,则该受要约人应受要约条款的规定的制约,除非这些条款的规定明显不合理。但是如果这一行为对要约人而言是不正当的,则只有在受要约人作出修正之后,该行为才可以作为承诺存在。70. 要约人收到迟延的或有其他缺陷的承诺时的效力迟延的或有其他缺陷的承诺可以作为对原要约人发出的一个要约而生效,但是这种情况下,原要约人对此新要约表示沉默的承诺只能适用69节的规定。第四章 合同的订立约因主题一 约因需要成就的条件71.交换的条件;交换的种类(1)约因的构成要求履行行为或相应承诺必须经过交易磋商之过程。(2)如果允诺人想要以自己之允诺换取他人之履行行为或相应承诺,并且被允诺人为换取该允诺而为履行或作出相应承诺,则认为该履行行为或相应承诺经过了交易磋商。(3)履行行为包括:()行为而不是承诺,或者()权力之不行使或行为之容忍,或()法律关系之创设、变更或消灭(4)履行行为或相应承诺可以由受允诺人或其他人向允诺人或其他人作出。72.允诺与行为履行的交换除73和74的规定外,任何经过交易磋商的行为履行均为约因。73.法律义务的履行允诺人应履行的法律义务如果既非可疑,又非合法争议的对象,则该义务不属于约因;但是某一类似履行行为如果有别于此项法律义务的要求,表明不只一个磋商存在,则该履行行为属于约因。74.请求权争议的解决(1)不主张权利或提交被证明是无效的权利请求书或抗辩书并非约因,除非()该权利请求或抗辩由于法律或事实的不确定性,在事实上是可疑的,或()不主张权利方或提交请求或抗辩方认为该权利请求或抗辩可能被公平地认定为有效(2)如果没有执行义务的一方陈述请求或抗辩的书面文书经过了交易磋商,那么,即使该方当事人目前并没有主张该请求或抗辩,而且认为不存在合法的请求或抗辩,则执行该书面文书的行为应属约因。75.75.允诺与允诺之间的交换除76和77的规定外,一个经过磋商的允诺,如果,并且在只有被允诺的行为履行属于约因的情况下,才属于约因。76.附有条件之允诺(1)如果允诺人在作出允诺时知道附带的条件不可能成就,则该附带条件的允诺不属于约因。(2)取决于允诺人某一行为履行的允诺属于77中的有选择性行为的允诺,除非允诺人也就该条件的成就作出允诺。77.空洞和选择性的允诺如果一个允诺人或声称的允诺人按照允诺的条款保留了对履行行为的选择权,则该允诺或表面上的允诺不属于约因,除非()每一个供选择的履行行为如果进行单独磋商时本为约因,或者()供选择的履行行为之一本为约因,并且好象对于当事人而言,在允诺人作出选择之前,那些不属于约因的选择行为实质上有可能被消除。78.可撤消的和不可强制执行的允诺对一个可撤消的或不可强制执行的允诺的实施并不能阻止该允诺成为约因。79.约因的适当性;义务的相互性如果约因的条件已经成就,则对下列事项不存在额外的要求()要约人获益或受要约人受损;或 ()交换价值的对等性;或 ()“义务的相互性”。80.多重交换(1)如果双方交易磋商和交换之对象,在换取单一允诺时为一系列允诺中任一允诺之约因,则此一系列允诺存在约因。 (2)如果当事人可以就部分交易磋商之对象进行单独磋商,则该部分被磋商的对象则不应为约因,但是这一事实并不阻止整体交易磋商之对象成为约因。81.作为诱因的约因(1)交易磋商对象本身并不能导致允诺的作出,但是这一事实并不能阻止该交易磋商之对象成为该允诺的约因。 (2)允诺本身并不能导致一个相应承诺的履行,但是这一事实并不能阻止该相应承诺的履行成为该允诺的约因。主题二没有约因的合同82.给付债务之允诺;时效法的效力(1)如果允诺人作出允诺给付全部或部分先前的合同债务或准合同债务,并且如果此债务仍然是可执行的或者是排除适用时效法的,则该允诺具有拘束力。 (2)除非其他事实表明了不同的意图,则下列事实可以作为允诺存在:()自愿向债权人承认先前的债务仍然存在;或 ()债务人自愿向债权人转让金钱、票据或其他物品,作为对先前债务的利息或部分给付或抵押担保品;或 ()债务人向债权人作出声明,表示不将时效法作为抗辩理由。83.给付在破产程序中已履行的债务之允诺如果允诺人对于在允诺作出之前已经开始的破产程序中已履行的或可履行的债务允诺全部或部分给付,则该允诺具有拘束力。84.-84.条件不成就时而履行义务之允诺(1)除(2)小节的规定外,允诺人在条件不成就的情况下,允诺全部或部分履行先前合同项下附带条件的义务,则不管该允诺是在条件成就时之前还是之后作出,该允诺具有约束力,除非()条件的成就属于双方为义务履行而达成交换之重要部分,并且受要约人对条件的成就不承担义务;或()条件成就的不确定性是允诺人所承担风险的一个要素。(2)如果一个允诺是在条件成就的期限届满之前作出,并且该条件处于受允诺人或其受益人的控制当中,则在下列情况下,允诺可以人履行其受条件制约的义务,只要向受要约人或其受益人通知履行该义务的意图即可()在条件依据先前合同的条款或允诺人对该合同作出的延伸而成就之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受要约人或其受益人收到了此通知;和()由于受要约人或其受益人的主张发生了重大改变,使得恢复条件的制约是公平的;和 ()除了(1)小节规定的原则外,允诺并不具有约束力。85.履行可撤消义务之允诺除93的规定外,如果允诺人先前的合同在允诺之前虽然可撤消但是不可避免,则允诺人就完全或部分履行该合同所作出的允诺,具有约束力。86.因受有利益而为给付之允诺(1)基于对允诺人过去从受允诺人处所获取利益的确认而作出的允诺,在为了防止不公正而必要的程度上是有约束力的。(2)在以下情况下,上述允诺将失去约束力:()允诺人作为赠与而提供了该利益,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允诺人并不会不当得利。()在该允诺的价值与该利益的价值不相称的程度上,该允诺没有约束力。87.选择权合同(1)作为一个选择权合同,要约在下列情况下是有约束力的:()如果该要约是由要约人以书面形式签署发出,并且陈述了发出该要约的约因,提议在合理的时间内通过公平的条款作出交换;或()法律规定该要约是不可撤回的。(2)如果要约人应当合理地预见到其要约会使受要约人在承诺之前采取具有某种实质性质的作为或不作为,并且该要约的确导致了这样的作为或不作为,该要约便同选择权合同一样,在为避免不公正而必需的范围内具有约束力。88.担保为确保合同义务的履行,允诺人向受允诺人作出的允诺在下列情况下是有拘束力的:()允诺由允诺人书面签署发出,并且陈述了约因;或()允诺按照法令是有约束力的;或()允诺人应该合理地预料到该允诺能够引起受允诺人或第三人的行为或负担,并且事实上该允诺也确实引起了此种行为或负担。89.待履行合同之修订修订任何一方当事人未完全履行之合同义务的允诺在下列情况下是具有约束力的:()鉴于发生了当事人在缔结合同时无法预料的情况,对合同义务作出修订是公平公正的;或()该允诺是在法令规定的范围内作出;或()基于对允诺之信赖,当事人的主张发生了重大变更,该允诺是在执行合同义务属公平正义之需的情况下作出的。(1)允诺如果是在允诺人通过合理的推想可以预见到能够引起受允诺人或第三人的行为或负担,并确实引起了此种行为或负担的情况下作出的话,如果只有通过允诺的履行才能避免不公正,则该允诺必须得到履行。对因违背诺言而给予的救济应限制在正当范围内(2)(1).(2)对教会的捐赠或婚姻财产协议依(1)小节是有约束力的,受允诺人无须证明该允诺诱使了作为或不作为。91.附条件情况下82-90中所列举允诺之效力如果82-90中所列举允诺之条款是附有条件的或者允诺人的履行受将来某个时间的制约,则只有在条件成就或特定时间到来后,该履行行为才到期。82-85中所列举允诺作出之对象82-85中所指的新允诺并不能被执行,除非它是针对在当时还是先前义务之债务人而作出的。82-85中所列举的、在不知晓事实情况下作出的允诺82-85中所列举的允诺是不能被执行的,除非允诺人知道或有理由知道与该允诺相关的先前交易的重要事实,但是他对这些事实之法律效力是否知晓并不重要。94法令规定一方当事人或其律师在未决诉讼程序中所作出的,与该程序有关的允诺或协议,在没有约因的情况下也是具有约束力的。依据法令或法院的判决,这些协议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该允诺或协议是由当事人或其律师书面签署的,或()该允诺或协议是在法庭作出或确认,或()基于对该允诺或协议之信赖,当事人的主张发生了重大变更,该允诺或协议是在执行合同义务属公平正义之需的情况下作出的。主题三盖印合同;盖印的法定替代书面形式95.盖印合同或书面合同之要求(1)如果法令没有作出规定,则一个没有约因的允诺在下列情况下是具有约束力的:()该允诺是以书面形式为之,并附有盖印;和()包含有此允诺的文书被交付;和()该文书中提到了允诺人或受允诺人,或者在该文书被交付时允诺人和受允诺人被认为有识别能力。 (2)如果有效的法令规定没有约因的书面合同是具有约束力的,或者规定缺少约因可以作为一个对依据书面合同而为行为之明确抗辩,那么,对该法令的遵守,要求允诺必须或者 ()在由允诺人签署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同意并交付的文书中作出;或 ()由允诺人和受允诺人一致同意的书面形式作出96.96.何为盖印 (1)盖印就是通过有形的、惯用的形式而为的、加盖在文书上的一种意思表示。(2)盖印可以是蜡状物、干胶或其他附于文书上的物质,或者也可以是在文书上留下的压痕。(3)依据多数州认为盖印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的法令或判决,盖印也可以是书面或印刷之印文、文字、草签或其他记号。97.允诺何时盖印 ,如果要约人在文书上加盖了印章或者使用了上述盖印,则该书面允诺被盖印。98.以交付而为盖印除非外界情况表现出允诺人有相反意图,允诺人交付书面允诺即相当于在文书上盖印,且该印章与允诺人或文书他方当事人的签名有关。99.多方当事人使用相同的印章同一合同的多方当事人可以采用一个印章。100.盖印或交付的说明就书面允诺之盖印或交付的说明并不影响此允诺作为盖印合同的效力,也不是盖印或交付的确证,除非法令规定对盖印之说明相当于盖印本身。101交付 一个书面要约,不管盖印与否,可以由允诺人附条件暂交第三者保管或无条件地交付受允诺人。102无条件交付 当书面允诺脱离允诺人之占有,并表示该允诺将依据其条款立即生效,那么,该书面允诺应无条件地被交付。103.附条件暂交第三人保管之交付;向受允诺人有条件之交付(1)如果允诺人在没有保留撤回权的情况下,将书面允诺之占有转让与受允诺人之外的人,并且表示该书面允诺一经所陈述的条件而不是其他条件成就时,即依据其条款开始生效,那么该书面允诺以条件未完成前寄存于第三人的方式交付。(2)如果允诺人在没有保留撤回权的情况下,将书面允诺之占有转让与受允诺人,并且表示该书面允诺一经所陈述的条件而不是其他条件成就时,即依据其条款开始生效,那么该书面允诺被无条件地交付于受允诺人。 (3)如果在书面允诺中明确了条件的成就,则采用条件未成就前寄存于第三人之方式或附条件向受允诺人交付书面允诺之方式与无条件交付方式相同的效力。(4)如果法令没有就采用条件未成就前寄存于第三人交付或附条件交付之盖印允诺之重要性作出修订,则该盖印允诺在允诺人所规定的条件成就之前的时间内不可撤回,如果允诺人没有规定时间,则在合理的时间内允诺人不得撤回允诺。104.受允诺人的承诺或不承诺(1)如果一个具有约束力的没有约因的书面允诺一经交付,则受允诺人的承诺或对现有允诺的不知情并不影响合同的形成。(2)受允诺人如果不同意书面允诺,则可以在得知允诺存在和允诺条款的合理时间内,通过拒绝承诺指出该书面允诺是没有影响力的。(3)承诺或不承诺的意思表示是不可撤回的。105.相应承诺存在时的承诺如果包含允诺的信息或文书中声称还包含受让人或受允诺人的相应承诺,则受让人或受允诺人的承诺对于创设任何合同义务至关重要,但是对转让人或允诺人有约束力的选择权合同义务除外。106.接受允诺文书的意义如果受允诺人不管是在交付前还是交付后,按照转让人或允诺人规定的条件,接受了包含允诺的信息或文书,则相当于受允诺人对允诺的条款作出了同意的意思表示。如果是在交付之前接受,并且接受行为作为一个选择权合同是不具有约束力的,则在交付之前受允诺人可以作出撤回的意思表示。107.受允诺人之接受以创设无盖印合同如果受让人或受允诺人接受了一个包含由他来作出相应承诺的盖印文书,则该受让人或受允诺人应作出相应承诺。但是如果他没有签字或没有盖章,则他的允诺为无盖印允诺,是否无盖印允诺具有约束力取决于法律对无盖印合同之规定。108.必须指明或描述允诺人和受允诺人除非允诺人和受允诺人在允诺文书中被指明或在交付允诺时被认为是有识别能力的,否则没有约因的盖印允诺不具有约束力。109.受允诺人没有签字或盖印而对盖印合同之执行如果一个盖印允诺之受允诺人没有签字或盖印,则他仍然有权执行该盖印合同,除非受允诺人如此之行为属交付条件之一,而不论该文书中是否包含有受允诺人之允诺。第五章防止欺诈条例110.防止欺诈条例所涉及到的合同种类 (1)下列种类的合同受通常被称为是防止欺诈条例的法令的制约,不得加以执行,除非有书面的备忘录或是可适用的例外情况:()遗产管理人为死者偿还债务之合同(遗产管理人之条款);()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保证条款); ()以婚姻为约因之合同(婚姻条款); ()土地及土地利益买卖或设定负担之合同(土地合同条款); ()一年之内不能履行完成之合同(一年期限的条款)。 (2)下列种类的合同,过去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现在则受统一商法典中防止欺诈条款的调整: ()价值为500美元或高于500美元的货物买卖合同(统一商法典2-201);()证券买卖合同(统一商法典8-319);()其他法令中没有涉及到的,救济金额或价值超过5000美元,通过诉讼或者抗辩予以执行的动产买卖合同(统一商法典1-206)。 (3)另外,统一商法典规定由债权人书面签署一个协议,该协议对被担保人并不享有的动产或固定设备创设或规定了一个担保利益。(4),.(4)许多州的法令规定承诺或允诺并非新合同或连续合同存在的充分证据,从而免受时效法的调整,除非该合同由一方当事人为支付而出面签署,但是时效法并不改变本金或利息的支付效力。(5). (5)对其他种类合同,许多州的法令只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主题一遗产管理人之条款111.遗产管理人之合同如果一个为生存者偿还债务之类似合同,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而受防止欺诈条例调整,则遗产管理人之合同应受防止欺诈条例调整。主题二保证条款112.保证要求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除非受允诺人是他方当事人义务的债务人,允诺人是他方当事人的保证人,并且受允诺人知道或有理由知道保证关系的存在。113.为相同约因而为相同履行行为之允诺如果相同履行行为之允诺是由两个人为一个约因而作出,而该约因只对其中的一人有利,则另一方的允诺则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允诺而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不管该允诺之条款是否取决于一方当事人对约因受益方实施违约,除非 ()他方当事人并非约因受益方之保证人;或 ()允诺的条款具有共同性,并不能创设数种责任或连带责任;或 ()受允诺人不知道或没有理由知道该约因并不对两个允诺人有利。114允诺人之独立责任如果依据作出允诺时的条款,合同的履行行为只涉及到下列情形,则履行或以其他方式偿还第三人对受允诺人全部或部分债务之合同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使用允诺人为此目的持有的资金或财产,()允诺人对受允诺人之履行任何其他与其允诺无关的义务,或()允诺人对第三人履行与其允诺无关的义务或受允诺人合理地认为允诺人应承担义务之履行。115.债务更新如果合同本身之所以被接受是因为第三人对受要约人履行了既存义务,则该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不受防止欺诈条例调整。116.主要目的;保证的利益如果允诺的约因在事实上或表面上是允诺人主要为自身经济利益而为,并非为了第三人的利益,则第三人对受允诺人全部或部分责任之履行,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允诺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但是,如果该约因仅仅只是为保险费的支付,则该合同应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117.签署一个书面保证合同之允诺如果为保证对受要约人履行义务而签署一书面合同,或者为了非受允诺人之便利而签署一可转让票据,则由此作出的允诺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118.为保证作出赔偿之允诺如果一个允诺是为了赔偿允诺人为了诱使受允诺人变成保证人而导致的责任或损失,则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该允诺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119.他人承担的责任如果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在缔结时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之调整,则不得通过他人以后允诺承担其作为主债务人之债务履行,将此合同列入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范围。120.基于可转让票据所生的义务 (1)基于可转让票据所生之义务或记于该票据上之担保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调整。 (2)如果由于持票人没有或延迟提示票据或发出了不予承兑或提出抗议的通知,一方当事人已经或可以解除承兑的义务,则其承兑票据的允诺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121.让与人或代理人合同 (1)如果权利让与人缔结合同,规定被转让权利的义务人应履行债务,则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其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2)如果代理人与委托人缔结合同,规定通过代理人而为购买之购买人应向委托人支付价款,则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其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122.向债权人购买权利的合同如果一个合同是为购买受允诺人享有的或可以获得的对第三人的权利,则该合同不属于防止欺诈条例中的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123.解除受要约人债务之合同解除受要约人对第三人所负之债务之合同,作为为他人偿还债务之合同,不受防止欺诈条例之调整。主题三婚姻条款124.基于婚姻之约因而缔结的合同如果一个允诺之全部或部分约因为婚姻或结婚的允诺,则该允诺属于防止欺诈条例调整的范围,但是如果一个合同只是由结婚双方的相互允诺构成,则该合同不适用防止欺诈条例。主题四土地合同条款125.转让、购买或支付土地利益之合同 (1)向任何人转让土地利益之允诺属于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范围。 (2)不管土地利益将转让于何人,仍为购买该利益之允诺属于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范围。 (3)允诺人支付价款之允诺如果起初是受防止欺诈条例调整,那么,当土地利益业已转让,则该允诺不再受其调整,除非被允诺的价款本身就是全部或部分的土地利益。(4)许多州的法令,除了防止欺诈条例中的土地合同和一年完成期限合同外,短期租赁合同之期限不超过一年。126.获得或代理他人获得土地转让利益之合同 (1)非允诺人购买土地转让利益之合同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2)非允诺人代理他人购买土地转让利益之合同,作为一种土地利益买卖合同,并不受防止欺诈条例的调整。127.土地利益防止欺诈条例中所称的土地利益指任何权利、特权、权力或豁免或前述各项的组合,它是财产法中所指的土地利益,而并非统一商法典中的“货物”。128.土地划界和分割合同(1) 相邻地界之土地所有人划分界限的合同应属于防止欺诈条例规定之范围,但是如果当事人就地界之划分产生争议,尽管防止欺诈条例作出了规定,但是如果以后土地的使用者已经标注或已经认可了达成的界限,则该合同具有强制执行力。(2)共同共有人划分土地的合同应属于防止欺诈条例规定之范围,但是如果双方协议共有人独立所有每一块土地,则虽然防止欺诈条例作出了规定,该合同具有强制执行力。129.基于信赖行事;强制履行为转让土地利益而缔结的合同,如果请求执行的一方当事人由于对该合同以及对方当事人持续同意之合理信赖而变更其主张,导致只有强制执行才能避免不公正的情况下,该合同可以被强制履行,尽管可能与防止欺诈条例的规定不相符合。主题五一年完成期限的合同130.一年之内不能履行完成之合同(1)如果合同的允诺在合同缔结之日起一年的时间内不能完成履行,则在一方当事人完成履行之前,该合同中的所有允诺都应属于防止欺诈条例规定的范围之内。(2)如果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完成了履行行为,则防止欺诈条例有关一年的完成期限规定并不阻止他方当事人执行该合同的允诺。主题六以备忘录适用防止欺诈条例131.备忘录的一般要求除非特别法规定了额外的条件,防止欺诈条例规定范围内的合同是可以强制执行的,如果该合同是以书面形式缔结,并且由被要求强制执行的一方当事人或其代表人签署,同时: ()合理地确定了合同的标的, ()充分地表明双方当事人已经缔结了与本合同相关的合同或者签字人已经向他方当事人发出缔结合同的要约,和()以合理的确定性陈述了合同中未履行允诺的重要条款。132.数个书面文本如果一个书面文本被签署之后,在此情况下的书面文本清楚地表明它们所指向的是相同的交易行为,则备忘录中可以包含数个书面文本。133.未按此方式制作的备忘录除了表明合同是以婚姻为约因的书面文本外,签署一个非以合同备忘录形式制作的书面文书并不违反防止欺诈条例。134.签字备忘录可以用能在事实上或表面上表明签字人即为文书制作人的意图的符号来签署。135.谁必须签字如果防止欺诈条例规定范围之内的合同备忘录是由部分合同当事人签署的,与防止欺诈条例的规定不符,则该合同只对签字人,而非其他人具有强制执行力。136.136.备忘录制作和签署的时间按照防止欺诈条例,应在合同成立之前或之后的任何时间制作或签署备忘录。137.备忘录的毁损或灭失备忘录的毁损或灭失并不影响其依据防止欺诈条例所应有的法律效力。主题七与防止欺诈条例不符合时的法律后果138.不得强制履行如果防止欺诈条例规定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