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实验.doc_第1页
通信原理实验.doc_第2页
通信原理实验.doc_第3页
通信原理实验.doc_第4页
通信原理实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实验平台要求示波器最低配置为20M双踪模拟示波器,示波器的幅度档一般设置在2V档,探头1X无衰减。测量时黑色的接地夹子应先接地。一般情况下,本实验平台上元器件的标号都是按照模块划分的。如标号58TP01, “58TP01”中的“58”表示模块的标号,即“XXX模块”;“01”表示编号,“TP”表示常规测试点;“位:A”表示此模块需要安置在底板的标号为“A”位置,合起来即表示 “XXX模块”需安置在底板的标号为“A”位置,其中一个标号58TP01波形测量点(镀银测试针)。另外,如标号为58P01,即表示一个信号输入(输出)连接点(铜质铆孔),如铆孔边的箭头背离铆孔,即表示是信号输出连接点;如箭头指向铆孔,即表示信号输入连接点。本实验平台中,所有通信信号都是通过铆孔开放出来的,实验时需在了解实验结构的基础上,用铆孔连接线连接构成所需实验系统。进行铆孔连接时,连接线接头插入铆孔后,轻轻旋转一个小角度,接头将和铆孔锁死;拔出时,回转一个小角度即可轻松拔出,切勿使用莽力拉扯,以免插头针断在铆孔中。实验操作前,务必预习实验内容,在弄清楚实验要求和各模块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系统的连接构建。电子元器件标号首字母的意思:TP表示信号波形测量点,P表示信号输入输出铜铆孔,U表示芯片集成电路,R表示电阻,C表示普通电容,E表示电解电容,J表示接插件,JZ表示晶振或晶体,K表示选择开关等。实验1 555自激多谐振荡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555内部结构原理和逻辑功能;2掌握555构成的各种脉冲电路;3了解PAM抽样脉冲形成模块的使用方法和有关参数。二、实验仪器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2频率计1台320M双踪示波器1台 三、实验原理555定时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模拟数字混合集成电路,它的作用是产生频率可调的脉冲波形,其组成电路框图如图1-1所示。它的功能表见表1-1。555定时器有二个比较器A1和A2,有一个RS触发器,R和S高电平有效。三极管VT1为跟随器,对清零信号起缓冲作用。三极管VT2做为开关使用,以便提高7端的负载能力。比较器的输入端有一个由三个5kW电阻组成的分压器,由此可以获得和两个分压值,一般称为阈值。555定时器的1脚是接地端GND,2脚是低触发端TL,3脚是输出端OUT,4脚是清除端Rd,5脚是电压控制端CV,6脚是高触发端TH,7脚是放电端DIS,8脚是电源端VCC。555定时器的输出端电流可以达到200mA,因此可以直接驱动与这个电流数值相当的负载,如继电器、扬声器、发光二极管等。VT1VT2图1-1 555定时器电路框图表1-1 555定时器功能表由电路框图和功能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555定时器有两个阈值,分别是和。 2输出端3脚和放电端7脚状态一致,输出低电平对应放电管饱和,在7脚外接有上拉电阻时,7脚为低电平。输出高电平对应放电管截止,在有上拉电阻时,7脚为高电平。3输出端状态的改变有滞回现象,回差电压为。4输出与触发输入反相。掌握这四条,对分析555定时器组成的电路十分有利。本实验平台上,采用555定时器电路来产生后续实验的抽样脉冲,输出频率覆盖范围为2KHZ30KHZ。本模块位于底板的左下角。四、实验设置 W05:抽样脉冲频率调节电位器。 K02: 选择开关,“555”档,即输出555定时器产生的矩形脉冲。“C8”档,即输出与系统时钟同源的8KHZ的同步时钟。P09:抽样脉冲输出连接铆孔(注意铆孔下面标注的箭头方向。若箭头背离铆孔,说明此铆孔点为信号输出孔;若箭头指向铆孔,说明此铆孔点为信号输入孔)。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插到底板“G”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3开关K02拨在“555”档。4用示波器和频率计监测P09测试点,调节W05电位器(由于本信号带负载能力有限,如果同时接示波器和频率计后,测试的波形可能会失真。5记录P09测试点波形的频率调节范围,画出最小、最大等至少三个频率点的波形,注明必要的文字说明。6. 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555定时器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简明叙述其工作原理。2画出本实验模块输出脉冲波形的最小、最大等至少三个频率点的波形,注明必要的文字说明。实验2 模拟信号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模块中函数信号产生芯片的技术参数;2了解本模块在后续实验系统中的作用;3熟悉本模块产生的几种模拟信号的波形和参数调节方法。二、实验仪器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2频率计1台320M双踪示波器1台 4小电话单机1部三、实验原理本模块主要功能是产生频率、幅度连续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方波等函数信号(非同步函数信号),另外还提供与系统主时钟同源的2KHZ正弦波信号(同步正弦波信号)和模拟电话接口。在实验系统中,可利用它定性地观察通信话路的频率特性,同时用做PAM、PCM、ADPCM、CVSD(M)等实验的音频信号源。本模块位于底板的左边。1非同步函数信号它由集成函数发生器XR2206和一些外围电路组成,XR2206芯片的技术资料可到网上搜索得到。函数信号类型由三档开关K01选择,类型分别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等;峰峰值幅度范围010V,可由W03调节;频率范围约500HZ5KHZ,可由W02调节;直流电平可由W01调节(一般左旋到底)。非同步函数信号源结构示意图,见图2-1。K01U01U02跟随放大器XR2206电 路三角波正弦波方波P03 图2-1 非同步函数信号源结构示意图2同步正弦波信号它由2KHz方波信号源、低通滤波器和输出放大电路三部分组成。2KHz方波信号由“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分频产生。U03及周边的阻容网络组成一个截止频率为2KHZ的低通滤波器,用以滤除各次谐波,只输出一个2KHz正弦波,在P04可测试其波形。用其作为PAM、PCM、ADPCM、CVSD(M)等模块的音频信号源,其编码数据可在普通模拟示波器上形成稳定的波形,便于实验者观测。W04用来改变输出同步正弦波的幅度。同步信号源结构示意图,见图2-2。U04南京润众科技有限公司整理U034U01跟随放大器P04CPLD器 件低通滤波器 图2-2 同步函数信号源结构示意图3. 模拟电话输入电路本模块提供了两路用户模拟电话接口,图2-3是其电路结构示意图。J02A/ J02B是电话机的水晶头接口,U01是PBL38614专用电话集成电路。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对电话机的送话器讲话时,该话音信号从PBL38614的TR对应的引脚输入,经U01内部二四线转换处理后从T端输出。T端的模拟电话输出信号经P05/ P07铜铆孔送出,可作为语音信号输出用。 当接收对方的话音时,送入U01芯片R端的输入信号可由P06/P08铜铆孔送入。此时,在电话听筒中即可听到送入信号的声音。南京润众科技有限公司整理U01J02ABP05/P07PBL38614电话接口芯片P06/P08TRTR图2-3 用户电话结构示意图四、各可调元件及测量点的作用K01:非同步函数信号类型选择,正弦波、三角波、方波。 W01:非同步函数信号的直流电平调节,调节范围至少为02V,视信号幅度而定,一般调节为0V(出厂前已调好,该电位器学生可不调节)。 W02:非同步函数信号的频率调节,一般使用频率值范围为14KHZ。 W03:非同步函数信号的幅度调节,一般使用峰峰值范围为04V。 P03:非同步函数信号的输出连接铆孔。W04: 同步函数信号的幅度调节,一般使用峰峰值范围为04V。 P04:同步正弦波信号的输出连接铆孔。 J02A:用户电话A的水晶头接口。P05: 用户电话A语音发送信号输出铆孔。P06: 用户电话A语音接收信号输入铆孔。J02B:用户电话B的水晶头接口。P07: 用户电话B语音发送信号输出铆孔。P08: 用户电话B语音接收信号输入铆孔。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插到底板“G”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3. 非同步函数信号源测试:频率计和示波器监测P03测试点,按上述设置测试非同步函数信号源输出信号波形,记录其波形参数。4同步正弦波信号源测试:频率计和示波器监测P04测试点,按上述设置测试同步正弦波信号源输出信号波形,记录其波形参数。5用户电话测试:1)电话模块接上电话单机,说话或按住某个数字键不放,用示波器测试其发端波形。2)用信号连接线连接P03与P06(或P08)铆孔,即将函数信号送入电话的接收端,调节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听听筒中发出的声音。6. 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非同步函数信号和同步信号的幅度、频率等参数,画出测试的波形图。2记录电话数字键波形,了解电话拨号的双音多频的有关技术。实验3 CPLD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ALTERA公司的CPLD可编程器件EPM240;2了解本模块在实验系统中的作用及使用方法;3掌握本模块中数字信号的产生方法。二、实验仪器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220M双踪示波器1台 3频率计1台三、实验原理CPLD可编程模块(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芯片位号:4U01)用来产生实验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时钟信号和数字信号。它由CPLD可编程器件ALTERA公司的EPM240、下载接口电路(4J03)和一块晶振(4JZ01)组成。晶振用来产生16.384MHz系统内的主时钟,送给CPLD芯片生成各种时钟和数字信号。本实验要求实验者了解这些信号的产生方法、工作原理以及测量方法,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实际操作能力。m序列是最被广泛采用伪随机序列之一,除此之外,还用到其它伪随机码,如Gold序列等,本模块采用m序列码作为系统的数字基带信号源使用,在示波器上可形成稳定的波形,方便学生观测分析。下面介绍的m序列原理示意图和仿真波形图都是在MAX+PLUS II软件环境下完成。其中,RD输入低电平脉冲,防止伪随机码发生器出现连0死锁,其对应仿真波形的低电平脉冲。CLK为时钟脉冲输入端。OUT为m序列伪随机码输出。下图3-1、图3-2为三级m序列发生器原理图和其仿真波形图。在实验模块中的clk为2KHZ时钟,输出测试点为4P02,m序列输出测试点为4P01。图3-1 三级m序列发生器原理图(M=7)图3-2 三级m序列仿真波形图下图3-3、图3-4为四级m序列发生器原理图和其仿真波形图。图3-3 四级m序列发生器原理图(M=15)图3-4 四级m序列仿真波形图下图3-5、图3-6为五级m序列发生器原理图和其仿真波形图。图3-5 五级伪随机码发生器原理图图3-6 五级伪随机码仿真波形图图3-7中介绍是异步四级2分频电路,其特点是电路简单,但由于其后级触发器的触发脉冲要待前级触发器的状态翻转之后才能产生,因此其工作速率较低。在对分频输出时钟的相位关系要求严格的情况下,一般采用同步分频法,具体实现原理请同学自己整理。图3-8为异步四级2分频电路仿真波形图。图3-7 四级2分频原理图图3-8 四级2分频仿真波形图另外,在本模块上设计了一个8位的拨码器和一个5位的拨码器。8位的拨码器用来设置8比特的数字信号源,5位的拨码器用来控制数字信号的速率、码型和其它模块的工作时钟,具体设置可参见“前言”中的拨码开关设置说明。本模块上的EPM240芯片的编译环境是quartusII软件。四、各测量点的作用本模块加电后即运行,输出各种数字信号和时钟,通过底板送到各个实验模块。 4P01:输出m序列或4SW01设置的8比特串行数据,由4SW02拨码器控制。 4P02:4TP01对应的码元时钟。 4P03: 4TP01对应的相对码。 4TP01:4P01对应的一些码型变换,由4SW02拨码器控制。 4TP02:4TP01对应的码型变换时钟。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插到底板“G”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3拨码器4SW02设置“00000”,此时4P01输出15位2KHZ伪随机码。用示波器测试4P01、4P02测试点。读出输出基带信号的速率和码序列,记录其波形。4拨码器4SW02设置“00001”,此时4P01输入15位32KHZ伪随机码。用示波器测试4P01、4P02测试点。读出输出基带信号的速率和码序列,记录其波形。5拨码器4SW02设置“00010”,此时4P01输出31位2KHZ伪随机码。用示波器测试4P01、4P02测试点。由于位数(码长)较长,示波器无法看清稳定的波形。6拨码器4SW02设置“00011”,此时4P01输出31位32KHZ伪随机码。用示波器测试4P01、4P02测试点。由于位数(码长)较长,示波器无法看清稳定的波形。7拨码器4SW02设置“01110”或“01111”,此时4P01输出的波形为4SW01拨码器设置的数据。改变拨码器4SW01设置,用示波器测试4P01、4P02测试点。读出输出基带信号的速率和码序列,记录其波形。8. 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记录本模块产生的时钟和伪随机码序列,画出测试的波形图。实验4 接收滤波放大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接收滤波器与功放模块的组成结构;2掌握接收滤波器与功放模块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220M双踪示波器1台 3信号连接线2根三、实验原理本实验模块位于底板的右边,由低通滤波器、低频功放、喇叭等组成。可作为PAM、PCM、CVSD等通信模块的接收终端。其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低通滤波器功率放大器P15P14K044SW02拨码器图4-1 终端滤波放大器结构示意图外加信号通过P14铆孔送入低通滤波器电路,“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上的拨码器4SW02可设置低通滤波器的多种截止频率。经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后的信号,可在P15测试点进行观测。滤波后的信号接着送入LM386构成的低频功率放大器,驱动小喇叭播放出声音, W09可调节喇叭音量大小。实验者通过本模块喇叭播放功能,可感性的判断音频信号经编解码信道的传输质量。四、实验设置4SW02:设置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置和参考截止频率如下(4SW02拨码器:往上为1,往下为0): 01010:滤波器截止频率2.65KHZ 01011:滤波器截止频率5.3KHZ 01100:滤波器截止频率10.6KHZK04:小喇叭开关。”ON”接通喇叭,“OFF”断开喇叭。W09: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的调节电位器,注意音量不可调节太大。P14:外加模拟信号输入连接铆孔。P15:经滤波器滤波后输出连接铆孔。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插到底板“G”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3滤波器测试用信号源选择与调节采用非同步函数信号选择正弦波档,用示波器和频率计监测P03测试点,调节W02使其频率最低,峰峰值4V左右。如用其它音频信号源亦可。4信号线连接用专用导线将P03、P14两铆孔连接,将测试信号送入后面的“接收端滤波放大模块”。5截止频率2.65K滤波器测试设置“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上的4SW02拨码器为01010用示波器监测P15测试点,调节W02,测试其滤波器截止频率并作记录。(P15输出的信号幅度下降至P14输入信号幅度的0.707时所对应的频率为滤波器的截止频率。)6截止频率5.3K滤波器测试设置“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上的4SW02拨码器为01011用示波器监测P15测试点,调节W02,测试其滤波器截止频率并作记录。注:1)测试过程中可将喇叭关闭,避免噪声干扰;测试的数据可作为后续实验参考。2)当进行CVSD编译码和复接、解复接等后续实验时,将默认滤波器截止频率为2.65KHZ。因此,本实验中4SW02拨码器应设置为01111。7. 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实验过程结构示意图,熟悉低通滤波器频率的设置。实验5 PCM编译码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PCM编译码原理与系统性能测试;2熟悉PCM编译码专用集成芯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3学习PCM编译码器的硬件实现电路,掌握它的调整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PCM/ADPCM编译码模块,位号:H2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位号:G320M双踪示波器1台4低频信号源1台(选用)5频率计1台(选用)6信号连接线3根7小平口螺丝刀1只三、实验原理脉冲编码调制(PCM)是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在信道中传输。脉冲编码调制是对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过程完成的。模拟信号抽 样量 化34P0234P0434P0334P01编 码信 道译 码低 通滤 波再 生工作时钟A/DD/ATP3057P04收端功放P14P15PCM通信系统的实验方框图如图2-1所示。图2-1 PCM通信系统实验方框图在PCM脉冲编码调制中,话音信号经防混叠低通滤波器后进行脉冲抽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PAM脉冲序列,然后将幅度连续的PAM脉冲序列用类似于“四舍五入”办法划归为有限种幅度,每一种幅度对应一组代码,因此PAM脉冲序列将转换成二进制编码序列。对于电话,CCITT规定抽样率为8KHz,每一抽样值编8位码(即为28=256个量化级),因而每话路PCM编码后的标准数码率是64kB。本实验应用的单路PCM编、译码电路是TP3057芯片(见图2-1中的虚线框)。此芯片采用a律十三折线编码,它设计应用于PCM 30/32系统中。它每一帧分32个时隙,采用时分复用方式,最多允许接入30个用户,每个用户各占据一个时隙,另外两个时隙分別用于同步和标志信号传送,系统码元速率为2.048MB。各用户PCM编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受发送时序与接收时序控制,它仅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隙中被发送和接收,而不同用户占据不同的时隙。若仅有一个用户,在一个PCM 帧里只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隙发送和接收该用户的PCM编码数据,在其它时隙没有数据输入或输出。本实验模块中,为了降低对测试示波器的要求,将PCM 帧的传输速率设置为64Kbit/s或128Kbit/s两种,这样增加了编码数据码元的宽度,便于用低端示波器观测。此时一个PCM 帧里,可容纳的PCM编码分别为1路或2路。另外,发送时序FSX与接收时序FSR使用相同的时序,测试点为34TP01。实验结构框图已在模块上画出了,实验时需用信号连接线连接34P02和34P03两铆孔,即将编码数据直接送到译码端,传输信道可视为理想信道。另外, TP3057芯片内部模拟信号的输入端有一个语音带通滤波器,其通带为200HZ4000HZ,所以输入的模拟信号频率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有效。四、各测量点的作用34TP01:发送时序FSX和接收时序FSR输入测试点,频率为8KHz的矩形窄脉冲;34TP02:PCM线路编译时钟信号的输入测试点;34P01:模拟信号的输入铆孔; 34P02:PCM编码的输出铆孔; 34P03:PCM译码的输入铆孔;34P04:译码输出的模拟信号铆孔,波形应与34P01相同。注:一路数字编码输出波形为8比特编码(一般为7个半码元波形,最后半个码元波形被芯片内部移位寄存器在装载下一路数据前复位时丢失掉),数据的速率由编译时钟决定,其中第一位为语音信号编码后的符号位,后七位为语音信号编码后的电平值。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PCM/ADPCM编译码模块”,插到底板“G、H”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3PCM的编码时钟设定:“时钟与基带数据产生器模块”上的拨码器4SW02设置“01000”,则PCM的编码时钟为64KHZ(后面将简写为:拨码器4SW02)。拨码器4SW02设置“01001”,则PCM的编码时钟为128KHZ。4时钟为64KHZ,模拟信号为同步正弦波的 PCM编码数据观察: (1)用专用铆孔导线将P04、34P01,34P02、34P03相连。(2)拨码器4SW02设置“01000”,则PCM的编码时钟为64KHZ。(3)双踪示波器探头分别接在测量点34TP01和34P02,观察抽样脉冲及 PCM编码数据。调节W04电位器,改变同步正弦波幅度,并仔细观察PCM编码数据的变化。特别注意观察,当无信号输入时,或信号幅度为0时,PCM编码器编码为11010101或为01010101,并不是一般教材所讲授的编全0码。因为无信号输入时,或信号幅度为0经常出现,编全0码容易使系统失步。此时时钟为64KHZ,一帧中只能容纳1路信号。注意:(4)双踪示波器探头分别接在34P01和34P04,观察译码后的信号与输入模拟信号是否一致。5时钟为128KHZ,模拟信号为同步正弦波的PCM编码数据观察:上述信号连接不变,将拨码器4SW02设置“01001”,则PCM的编码时钟为128KHZ。双踪示波器探头分别接在测量点34TP01和34P02,观察抽样脉冲及 PCM编码数据。调节W04电位器,改变同步正弦波幅度,并仔细观察PCM编码数据的变化。注意,此时时钟为128KHZ,一帧中能容纳2路信号。本PCM编码仅一路信号,故仅占用一帧中的一半时隙。用示波器观察34P01和34P04两点波形,比较译码后的信号与输入信号是否一致。6模拟信号为非同步正弦波的 PCM编码数据观察:改用非同步函数信号输入,分别改变输入模拟信号的幅度和频率,重复上列6、7步骤,观察非同步正弦波及 PCM编码数据波形。注意,频率范围不能超过4KHZ。此处由于非同步正弦波频率与抽样、编码时钟不同步,需仔细调节非同步正弦波频率才能在普通示波器上看到稳定的编码数据波形。 7语音信号PCM编码、译码试听:将拨码器4SW02设置为“01111”,此时PCM编码时钟为64KHZ,接收滤波器截止频率为2.65KHZ。用专用导线将P05(用户电话A语音信号发送输出)与34P01(模拟信号的输入)连接;34P04(译码输出的模拟信号)与P08(用户电话B语音信号接收输入)或与P4连接,34P02(编码输出)与34P03(译码输入)相连。对着用户电话A话筒讲话,在用户电话B耳机或扬声器中试听,直观感受PCM编码译码的效果。8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六、实验报告要求1当输入的模拟信号的幅度调节为0时,画出实验过程中各测量点的波型图,注意对应相位、时序关系。2观察同步正弦波(峰峰值0V10V)的编码波形,读出正弦波的峰峰值、编码数据(至少12个编码数据);设计表格,峰峰值每增加0.5V,记录一次有关数据并做分析,得出你的结论。3写出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本次实验有何改进意见。实验6 FSK(ASK)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FSK(ASK)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2掌握FSK(ASK)锁相解调器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3. 学习FSK(ASK)调制、解调硬件实现,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2FSK调制模块,位号A3FSK解调模块,位号C4噪声模块,位号B520M双踪示波器1台6小平口螺丝刀1只7频率计1台(选用)8信号连接线3根三、实验原理数字频率调制是数据通信中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群时延性能较强,因此在无线中低速数据传输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一) FSK调制电路工作原理FSK调制电路是由两个ASK调制电路组合而成,它的电原理图,如图5-1所示。16K02为两ASK已调信号叠加控制跳线。用短路块仅将1-2脚相连,输出“1”码对应的ASK已调信号;用短路块仅将3-4脚相连,输出“0”码对应的ASK已调信号。用短路块将1-2脚及3-4脚都相连,则输出FSK已调信号。因此,本实验箱没有专门设置ASK实验单元电路。16P01调制信号输出16P02 图5-1 FSK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图5-1中,输入的数字基带信号分成两路,一路控制f1=32KHz的载频,另一路经反相器去控制f2=16KHz的载频。当基带信号为“1”时,模拟开关B打开,模拟开关A关闭,此时输出f1=32KHz;当基带信号为“0”时,模拟开关B关闭,模拟开关A打开,此时输出f2=16KHz;在输出端经开关16K02叠加,即可得到已调的FSK信号。电路中的两路载频(f1、f2)由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产生的方波,经射随、选频滤波变为正弦波,再送至模拟开关4066。载频f1的幅度调节电位器16W01,载频f2的幅度调节电位器16W02。(二) FSK解调电路工作原理FSK解调采用锁相解调,锁相解调的工作原理是十分简单的,只要在设计锁相环时,使它锁定在FSK的一个载频上,此时对应的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为零,而对另一载频失锁,则对应的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不为零,那末在锁相环路滤波器输出端就可以获得原基带信号的信息。FSK锁相环解调器原理图如图5-2所示。FSK锁相解调器采用集成锁相环芯片调制信号输入17P0117P01解调信号输出17P0217P02成形电路 图5-2 FSK锁相环解调器原理示意图MC4046。其中,压控振荡器的频率是由17C02、17R09、17W01等元件参数确定,中心频率设计在32KHz左右,并可通过17W01电位器进行微调。当输入信号为32KHz时,调节17W01电位器,使环路锁定,经形成电路后,输出高电平;当输入信号为16KHz时,环路失锁,经形成电路后,输出低电平,则在解调器输出端就得到解调的基带信号序列。四、各测量点和可调元件的作用1. FSK调制模块16K02:两ASK已调信号叠加控制跳线。用短路块将1-2脚及3-4脚都相连,则输出FSK已调信号。仅1-2脚连通,则输出ASK已调信号。16TP01:32KHz方波信号输入测试点,由4U01芯片(EPM240)编程产生。 16TP02:16KHz方波信号输入测试点,由4U01芯片(EPM240)编程产生。16TP03:32KHz载波信号测试点,可调节电位器16W01改变幅度。16TP04:16KHz载波信号测试点,可调节电位器16W02改变幅度。 16P01: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入铆孔。 16P02:FSK已调信号输出铆孔,此测量点需与16P01点波形对比测量。2FSK解调模块17W01:解调模块压控振荡器的中心频率调整电位器。17P01:FSK解调信号输入铆孔。 17TP02:FSK解调电路中压控振荡器输出时钟的中心频率,正常工作时应为32KHz左右,频偏不应大于2KHz,若有偏差,可调节电位器17W01。 17P02:FSK解调信号输出,即数字基带信码信号输出,波形同16P01。3噪声模块3W01:噪声电平调节。3W02:加噪后信号幅度调节。3TP01:噪声信号测试点,电平由3W01调节。3P01:外加信号输入铆孔。3P02:加噪后信号输出铆孔。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FSK调制模块” 、“噪声模块”、“FSK解调模块”,插到底板“G、A、B、C”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信号线连接:用专用导线将4P01、16P01;16P02、3P01;3P02、17P01连接(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3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4设置好跳线及开关:用短路块将16K02的1-2、3-4相连。拨码器4SW02:设置为“00000”,4P01产生2K的 15位m序列输出。 5载波幅度调节: 16W01:调节32KHz载波幅度大小,调节峰峰值4V。 16W02:调节16KHz载波幅度大小,调节峰峰值4V。 用示波器对比测量16TP03、16TP04两波形。6FSK调制信号和巳调信号波形观察:双踪示波器触发测量探头接16P01,另一测量探头接16P02,调节示波器使两波形同步,观察FSK调制信号和巳调信号波形,记录实验数据。7噪声模块调节:调节3W01,将3TP01噪声电平调为0;调节3W02,调整3P02信号幅度为4V。8FSK解调参数调节:调节17W01电位器,使压控振荡器锁定在32KHz(16 KHz行不行?),同时可用频率计监测17TP02信号频率。9无噪声FSK解调输出波形观察:调节3W01,将3TP01噪声电平调为0;双踪示波器触发测量探头接16P01,另一测量探头接17P02。同时观察FSK调制和解调输出信号波形,并作记录,并比较两者波形,正常情况,两者波形一致。如果不一致,可微调17W01电位器,使之达到一致。10加噪声FSK解调输出波形观察:调节3W01逐步增加调制信号的噪声电平大小,看是否还能正确解调出基带信号。11ASK实验与上相似,这儿不再赘述。12关机拆线:实验结束,关闭电源,拆除信号连线,并按要求放置好实验模块。注:由于本实验中载波频率为16KHz、32KHz,所以被调制基带信号的码元速率不要超过4KHz。六、实验报告要求1根据实验步骤2的连线关系,画出实验结构示意图。2画出FSK、ASK各主要测试点波形。实验7 PSK(DPSK)调制解调实验一、实验目的1. 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2. 掌握二相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测试;3. 学习二相相位调制、解调硬件实现,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位号:G2PSK调制模块,位号A3PSK解调模块,位号C4噪声模块,位号B5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位号I620M双踪示波器1台7小平口螺丝刀1只8频率计1台(选用)9信号连接线4根三、实验原理相位键控调制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是一种极重要的调制方式,它具有优良的抗干扰噪声性能及较高的频带利用率。在相同的信噪比条件下,可获得比其他调制方式(例如:ASK、FSK)更低的误码率,因而广泛应用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本实验箱采用相位选择法实现相位调制(二进制),绝对移相键控(PSK或CPSK)是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绝对码)选择开关通断控制载波相位的变化来实现。相对移相键控(DPSK)采用绝对码与相对码变换后,用相对码控制选择开关通断来实现。(一) PSK调制电路工作原理二相相位键控的载波为1.024MHz,数字基带信号有32Kb/s伪随机码、及其相对码、32KHz方波、外加数字信号等。相位键控调制解调电原理框图,如图6-1所示。1载波倒相器 模拟信号的倒相通常采用运放来实现。来自1.024MHz载波信号输入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号,即p相载波信号。为了使0相载波与p相载波的幅度相等,在电路中加了电位器37W01和37W02调节。2模拟开关相乘器对载波的相移键控是用模拟开关电路实现的。0相载波与p相载波分别加到模拟开关A:CD4066的输入端(1脚)、模拟开关B:CD4066的输入端(11脚),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A的输入控制端(13脚),它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B的输入控制端(12脚)。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相载波的通断。当信码为“1”码时,模拟开关A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模拟开关A导通,输出0相载波,而模拟开关B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B截止。反之,当信码为“0”码时,模拟开关A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模拟开关A截止。而模拟开关B的输入控制端却为高电平,模拟开关B导通。输出p相载波,两个模拟开关输出通过载波输出开关37K02合路叠加后输出为二相PSK调制信号。滤波器倒相器37TP0137TP0237TP0337P0237P0137K02AB另外,DPSK调制是采用码型变换加绝对调相来实现,即把数据信息源(伪随机码序列)作为绝对码序列an,通过码型变换器变成相对码序列bn,然后再用相对码序列bn,进行绝对移相键控,此时该调制的输出就是DPSK已调信号。本模块对应的操作是这样的(详细见图6-1),37P01为PSK调制模块的基带信号输入铆孔,可以送入4P01 点的绝对码信号(PSK),也可以送入相对码基带信号(相对4P01点的数字信号来说,此调制即为DPSK调制)。图6-1 相位键控调制电原理框图(二)相位键控解调电路工作原理二相PSK(DPSK)解调器的总电路方框图如图6-2所示。该解调器由三部分组成:载波提取电路、位定时恢复电路与信码再生整形电路。载波恢复和位定时提取,是数字载波传输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载波恢复的具体实现方案是和发送端的调制方式有关的,以相移键控为例,有:N次方环、科斯塔斯环(Constas环)、逆调制环和判决反馈环等。近几年来由于数字电路技术和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又出现了基带数字处理载波跟踪环,并且已在实际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为了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我们从实际出发,选择科斯塔斯环解调电路作为基本实验。1二相(PSK,DPSK)信号输入电路 由整形电路,对发送端送来的二相(PSK、DPSK)信号进行前后级隔离、放大后送至鉴相器1与鉴相器2分别进行鉴相。图6-2 解调器原理方框图2科斯塔斯环提取载波原理经整形电路放大后的信号分两路输出至两鉴相器的输入端,鉴相器1与鉴相器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的控制信号分别为0相载波信号与/2相载波信号。这样经过两鉴相器输出的鉴相信号再通过有源低通滤波器滤掉其高频分量,再由两比较判决器完成判决解调出数字基带信码,由相乘器电路,去掉数字基带信号中的数字信息。得到反映恢复载波与输入载波相位之差的误差电压Ud, Ud经过环路低通滤波器滤波后,输出了一个平滑的误差控制电压,去控制VCO压控振荡器74S124。它的中心振荡输出频率范围从1Hz到60MHz,工作环境温度在070,当电源电压工作在+5V、频率控制电压与范围控制电压都为+2V时,74S124的输出频率表达式为: f0 = 510-4/Cext,在实验电路中,调节精密电位器38W01(10K)的阻值,使频率控制输入电压(74LS124的2脚)与范围控制输入电压(74LS124的3脚)基本相等,此时,当电源电压为+5V时,才符合:f0 = 510-4/Cext,再改变4、5脚间电容,使74S124的7脚输出为2.048NHZ方波信号。74S124的6脚为使能端,低电平有效,它开启压控振荡器工作;当74S124的第7脚输出的中心振荡频率偏离2.048MHz时,此时可调节38W01,用频率计监视测量点38TP02上的频率值,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2.048MHz的同步时钟信号。该2.048MHz的载波信号经过分频(2)电路:一次分频变成1.024MHz载波信号,并完成/2相移相。这样就完成了载波恢复的功能。从图中可看出该解调环路的优点是: 该解调环在载波恢复的同时,即可解调出数字信息。 该解调环电路结构简单,整个载波恢复环路可用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实现。但该解调环路的缺点是:存在相位模糊,即解调的数字基带信号容易出现反向问题。DPSK调制解调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相绝码转换在“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上完成。四、各测量点及可调元件的作用1PSK调制模块37K02:两调制信号叠加。1-2脚连,输出“1”的调制信号;2-3脚连,输出“0”的调制信号。37W01:调节0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2峰峰值24V。 37W02:调节相载波幅度大小,使37TP03峰峰值24V。37P01:外加数字基带信号输入铆孔。37TP01:频率为1.024MHz方波信号,由4U01芯片(EPM240)编程产生。 37TP02:0相1.024MHZ载波正弦波信号,调节电位器37W01改变幅度(24V左右)。 37TP03:相1.024MHZ载波正弦波信号,调节电位器37W02改变幅度(24V左右)。37P02:PSK调制信号输出铆孔。由开关37K02决定。1-2相连3-4断开时,37P02为0相载波输出; 1-2断开3-4相连时,37P02为相载波输出; 1-2和3-4相连时,37P02为PSK调制信号叠加输出。注意两相位载波幅度需调整相同,否则调制信号在相位跳变处易失真。2PSK解调模块38W01:载波提取电路中压控振荡器调节电位器。38P01:PSK解调信号输入铆孔。38TP01:压控振荡器输出2.048MHz的载波信号,建议用频率计监视测量该点上的频 率值有偏差时,此时可调节38W01,使其准确而稳定地输出2.048MHz的载波信号,即可解调输出数字基带信号。38TP02:频率为1.024MHz的0相载波输出信号。38TP03:频率为1.024MHz的/2相载波输出信号,对比38TP02。38P02:PSK解调输出铆孔。PSK方式的科斯塔斯环解调时存在相位模糊问题,解调出的基带信号可能会出现倒相情况;DPSK方式解调后基带信号为相对码,相绝转换由下面的“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完成。3复接/解复接、同步技术模块39SW01:功能设置开关。设置“0010”,为32K相对码、绝对码转换。 39P01:外加基带信号输入铆孔。 39P07:相绝码转换输出铆孔。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插入有关实验模块:在关闭系统电源的条件下,将“时钟与基带数据发生模块”、“ PSK调制模块” 、“噪声模块”、“PSK解调模块”、“同步提取模块”,插到底板“G、A、B、C、I”号的位置插座上(具体位置可见底板右下角的“实验模块位置分布表”)。注意模块插头与底板插座的防呆口一致,模块位号与底板位号的一致。2PSK、DPSK信号线连接:绝对码调制时的连接(PSK):用专用导线将4P01、37P01;37P02、3P01;3P02、38P01连接。相对码调制时的连接(DPSK):用专用导线将4P03、37P01;37P02、3P01;3P02、38P01;38P02、39P01连接。注意连接铆孔的箭头指向,将输出铆孔连接输入铆孔。3加电:打开系统电源开关,底板的电源指示灯正常显示。若电源指示灯显示不正常,请立即关闭电源,查找异常原因。4基带输入信号码型设置:拨码器4SW02设置为“00001 “,4P01产生32K的 15位m序列输出;4P03输出为4P01波形的相对码。5. 跳线开关设置:跳线开关37K02 1-2、3-4相连。6载波幅度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