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例题解析.doc(1)_第1页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例题解析.doc(1)_第2页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例题解析.doc(1)_第3页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例题解析.doc(1)_第4页
第三节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例题解析.doc(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产品成本的归集和分配 例题解析 要素费用的通用分配公式:分配率=待分配费用/分配标准之和 某产品应分摊的费用=该产品的分配标准*分配率 例题1( 实务例7-1):分配材料 材料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实际领用量单价分配金额 A产品30000.824002048000 B产品25000.820002040000 合计55000.844002088000 分配标准定额消耗量 方法一 第一步求出各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之和 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200*15=3000 B产品的定额消耗量=250*10=2500 产品的定额消耗量之和=3000+2500=5500 第二步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实际领用量/各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 分配率=4400/5500=0.8 第三步计算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A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3000*0.8*20=48000 B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2500*0.8*20=40000 或: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8000-48000=40000 第四步实际总消耗额(分配金额)=4400*20=88000 方法二 材料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实际领用量单价分配金额 A产品30001648000 B产品25001640000 合计55001644002088000 第二步材料定额分配率(定额单价)=实际总消耗额/各产品定额消耗量之和 分配率=88000/5500=16 第三步计算该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A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3000*16=48000 B产品分配的材料费用=2500*16=40000 或: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88000-48000=40000 例题2( 实务例7-3):分配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 A产品50031500 B产品40031200 合计90032700 分配标准生产工时 第一步求出各种产品生产工时之和 生产总工时=500+400=900 第二步计算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 分配率=2700/900=3 第三步计算该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 A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500*3=1500 B产品应分配的职工薪酬=400*3=1200 或:B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700-1500=1200 例题3( 实务例7-5):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 辅助车间费用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 供热车间48000.251200 供电车间16001.52400 合计3600 分配标准耗用量(吨数、度数) 第一步求出供热车间应分配的供热耗用量 供热车间应分配的耗用量=5000-200(供电车间耗用)=4800 第二步计算供热费用分配率=供热消耗总额/供热车间的耗用量 分配率=1200/4800=0.25 第三步求出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供电耗用量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耗用量=2000-400(供电车间耗用)=1600 第四步计算供电费用分配率=供电消耗总额/供电车间的耗用量 分配率=2400/1600=1.5 第五步根据各部门实际耗用量乘以分配率直接分配 特点:1、不考虑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即应分配的耗用量=实际耗用量-其他辅助车间的耗用量 2、辅助生产费用只对外分配,分配一次 例题4( 实务例7-6):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 供热车间费用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实际消耗总额 供电车间2000.2448 对外48000.341632 合计500016801200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实际消耗总额 供热车间4001.2480 对外16001.231968 合计2000024482400 分配标准耗用量(吨数、度数) 第一步计算供热费用分配率=供热消耗总额/供热车间的实际耗用量 分配率=1200/5000=0.24 计算供电费用分配率=供电消耗总额/供电车间的实际耗用量 分配率=2400/2000=1.2 第二步计算供电车间应分配的费用=供电车间供热量*分配率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费用=200*0.24=48 计算供热车间应分配的费用=供热车间用电量*分配率 供热车间应分配的费用=400*1.2=480 第三步供热车间实际承担的费用=1200+480-48=1632 供电车间实际承担的费用=2400+48-480=1968 第四步计算供热车间对外分配率=1632/4800=0.34 计算供电车间对外分配率=1968/1600=1.23 根据各部门实际耗用量乘以分配率二次分配 特点:1、通过两次分配。首先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 2、将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交互分配后费用再对外进行分配 例题5( 实务例7-7):辅助生产费用,计划成本分配法 供热车间费用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 计划单位成本 (分配率) 按计划成本分 配的费用 实际发生的费 用 分配来的费用 实际分配的费 用 差额(管理费 用) 供电车间2000.2550 对外48000.251200 合计50000.25125012004721672422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 计划单位成本 (分配率) 按计划成本分 配的费用 实际发生的费 用 分配来的费用 实际分配的费 用 差额(管理费 用) 供热车间4001.18472 对外16001.181888 合计20001.182360240050245090 512 分配标准耗用量 第一步计算供电车间按计划单位成本应分配的费用 供电车间应分配的费用=200*0.25=50 计算供热车间按计划单位成本应分配的费用 机修车间应分配的费用=400*1.18=472 第二步计算供热车间实际分配的费用=该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来的费用 供热车间实际费用=1200+472=1672 计算供电车间实际费用=该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来的费用 供电车间实际费用=2400+50=2450 第四步求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差额 供热车间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差额=1672-1250=422 供电车间实际费用与计划费用的差额=2450-2360=90 第五步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计入管理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差异=422+90=512 特点:1、辅助生产车间对所有的部门都按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 2、辅助生产车间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与实际发生的费用之间的差额计入管理费用 例题6( 实务例7-8):制造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表 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金额 P产品5000010500000 S产品4000010400000 合计9000010900000 分配标准机器工时 第一步求出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机器总工时=50000+40000=90000 第二步求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机器工时之和 分配率=900000/90000=10 第三步计算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P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00*10=500000 S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00*10=400000 例题7(实务例7-10):约当产量比例法(单步骤)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 A产品 2019年5月31日 单位: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800000 成本合计=+800000 完工产品数量370 月末在产品数量100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30%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30 产量合计=+400 单位成本=2000 完工产品成本=740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60000 分配标准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的总产量 第一步:计算在产品按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完工率) 在产品按约当产量=100*30%=30 第二步:计算费用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期末在产品约当量) 单位成本(分配率)=800000/(370+30)=2000 第三步求出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分配率) 完工产品成本=370*2000=740000 第四步求出在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分配率) 在产品成本=30*2000=60000 综合算式完工产品成本=370*800000/(370+100*30%)=740000 特点: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 例题8(实务例7-11):约当产量比例法(多步骤) 已知工时定额,求完工程度 分配标准:定额工时 第一步: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定额耗时=160*50%=80 第二步第一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80/400=0.2 第三步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定额耗时=240*50%=120 第四步两道工序在产品共耗时=160+120=280 第五步第二道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280/400=0.7 例题9(实务例7-12):约当产量比例法(材料一次性投入)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 C产品 2019年05月31日 单位:万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1366496296 完工产品数量3000300030003000 月末在产品数量400400400400 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100%50%50%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00200200 产量合计=+340032003200 单位成本(分配率)=0.040.020.03 完工产品成本=1206090270 月末在产品成本=-164626 1、直接材料的分配(一次投入) 第一步:求直接材料分配率(单位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投产量 直接材料分配率(单位成本)=136/(3000+400)=0.04 第二步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3000*0.04=120 第三步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400*0.04=16=136-120=16 综合算式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3000*126/(3000+400)=120 2、加工费用的分配 第一步:求约当产量=400*50%=200 第二步:产量合计=3000+200=3200 第三步:加工分配率=(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产量) 直接人工分配率(单位成本)=64/3200=0.02 制造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96/3200=0.03 第四步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加工费用=完工产品产量*分配率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3000*0.02=6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03=90 第五步在产品应分配的加工费用=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200*0.02=4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00*0.03=6 综合算式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3000*64/(3000+400*50%)=6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96/(3000+400*50%)=90 特点:1、在产品不按约当产量计算,和完工产品负担同样的材料成本 2、加工费用的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 例题10(实务例7-1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算法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 C产品 2019年05月31日 单位:万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成本 成本合计=+1366496296 完工产品数量3000300030003000 月末在产品数量400400400400 定额成本(分配率)0.040.010.015 月末在产品成本=164626 完工产品成本=-1206090270 分配标准:单位定额成本 第一步: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400*0.04=16 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400*0.01=4 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0.015=6 第二步: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136-16=12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64-4=60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96-6=90 第三步: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总成本=120+60+90=270 特点:1、在产品成本,按单位定额成本计算 2、完工产品成本,按全部成本总额减去在产品成本 例题11(实务例7-14):在产品按定额比例法 联合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 C产品 2019年05月31日 单位: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4000004000060000500000 本月生产成本9600006000009000002460000 成本合计=+13600006400009600002960000 完工产品数量300300300300 月末在产品数量40404040 单位产品消耗定额400100100 单位在产品消耗定额4005050 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200003000030000 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1600020002000 定额消耗总量=+1360003200032000 单位消耗量(分配率)=102030 完工产品成本12=12000006000009000002700000 月末在产品成本13=-121600004000060000260000 分配标准:定额比例 1、直接材料的分配 第一步:材料完工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完工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消耗定额 材料完工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300*400=120000 第二步:材料在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在产品数量*单位在产品消耗定额 材料在产品单位定额消耗量=40*400=16000 第三步:材料定额消耗总量=120000+16000=136000 第四步:材料成本分配率=材料总成本(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分配率=1360000/136000=10 第五步完工成本负担的直接材料=完工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分配率 完工成本负担的直接材料=120000*10=1200000 第六步在产品成本负担的直接材料=在产品定额材料成本*材料成本分配率 在产品成本负担的直接材料=16000*10=160000 2、直接人工的分配原理同上 3、制造费用的分配原理同上 特点:1、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按照两者的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比例分配, 2、直接材料,按直接材料的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加工费用按各自定额成本的比例分配 例题12(实务例7-15):联产品的成本分配(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 联合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 联合产品 2019年03月31日 单位:万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联合成本合计1200 E产品销售额900 F产品销售额600 产品销售总额=+1500 E产品销售额占比=0.6 F产品销售额占比=0.4 E产品成本=720 F产品成本=480 分配标准:售价比例 第一步:E产品销售额占比=E产品销售额/销售总额=900/1500=0.6 F产品销售额占比=F产品销售额/销售总额=600/1500=0.4 第二步:E产品成本=联合成本*E产品销售额占比=1200*0.6=720 F产品成本=联合成本*F产品销售额占比=1200*0.4=480 特点:1、先计算每种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 2、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等于联合总成本乘以各自的比例 例题13(实务例7-16):联产品的成本分配(实物量分配法),联产品分离前的分配 联合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 联合产品 2019年03月31日 单位:万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联合成本合计1200 E产品实物量700 F产品实物量300 产品实物量合计=+1000 单位数量(分配率)=1.2 E产品成本=840 F产品成本=360 分配标准:实物量 第一步:单位数量成本(分配率)=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1200/1000=1.2 第二步:E产品成本=E产品实物量*分配率=700*1.2=840 F产品成本=F产品实物量*分配率=300*1.2=360 特点:1、先计算以产品实物量为基础计算出实物量分配率 2、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等于联合总成本乘以实物量分配率 例题14(实务例7-17):副产品成本的分配(副产品作价扣除法) 副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副产品 2019年10月31日 单位:元 成本项目计算公式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主副产品总成本500000 副产品生产量500 副产品售价100 副产品单位税金和利润 副产品单位成本=-100 副产品分摊成本=50000 主产品应负担的成本=-450000 第一步:副产品成本=副产品产量*单位成本=500*100=50000 第二步:主要产品应负担的成本=联合总成本-副产品成本=500000-50000=450000 特点:1、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副产品可直接对外销售 2、先计算副产品的产品成本,再计算主产品的产品成本 3、主产品的产品成本=总成本-副产品成本 例题15(实务例7-18):副产品成本的分配(副产品作价扣除法) 副产品成本计算表 产品名称:P产品(副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