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1页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2页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3页
吸痰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吸痰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项 目技 术 操 作 要 求分值扣分原因得分素质要求5分1、 服装。鞋帽整洁。2、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3、 沉着、稳重、熟练。122 操作前准备5分1、 备齐用物,放置合理2、 各种用物完备、便于应用。32操作规程60分(1) 病人卧位正确。(2) 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用等渗盐水试吸导管是否畅通。(3) 将病员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员可用压舌板帮助张口,夹持吸痰管插入口腔颊部、咽部,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吸痰动作要轻柔,将吸痰管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出,以吸净痰液。(4) 吸引时如痰液粘稠,堵塞吸管不易吸出,可叩后胸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被吸出;或用蒸汽吸入,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后吸出。(5) 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6) 在吸痰过程中及吸痰完毕后,应随时用纱布擦净面部的分泌物,必要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如病员情况稍有好转,可暂停抽吸,但吸引器仍需放置床旁。以备随时应用。(7) 吸痰后擦净面部。(8) 整理用物。251111111122操作熟练程度15分1. 动作轻巧、准确、稳重。2. 注意节力原则。105理论问题10分总 分100理 论 问 题一、吸痰瓶中的长短连接何处?为什么?长管接吸痰管,短管连接机器以保持瓶内负压。二、吸痰时应注意观察什么?观察吸出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并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及病人一般情况。3、 吸痰注意事项?1、使用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电源的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等,各管连接是否正确,吸气管和排气管不能弄错。2、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3、电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可超过2小时。4、治疗盘内的吸痰用物应每日更换一个,气管切开所用治疗盘应保持无菌。5、小儿吸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6、吸引器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做好清洁、消毒、保养工作。四、气管切开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一切操作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防止感染。2、应了解气管套管的构造,以免在危急时因慌乱而造成错误。3、每次吸痰时间不宜太长,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抽吸方法。4、内套管需按时消毒。分泌物多时,尤其是小孩应随时清洗消毒。5、气管管套上的细带,每日应注意调整。系带应打三个外科结固定,松紧以能容纳一手指为宜。6、保持适当室温(1822)及湿度(7080%)。7、保持切口清洁,外套管下垫纱布经常更换。8、梗阻解除后,病情好转就可以试行堵塞内套管。拔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