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开课教案.doc_第1页
管仲列传开课教案.doc_第2页
管仲列传开课教案.doc_第3页
管仲列传开课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仲列传教学目标:1、积累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文言文的能力。2、理解司马迁对管仲的评价和借他人故事抒一己幽情的复杂情感。教学重点:同目标一、二教学难点:同目标二布置预习:自读课文,要求找出特殊字、词、句(重要的活用字、古今异义词、被动句和宾语前置句)阅读补充材料:管仲列传补充资料背景: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是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而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却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置。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拿出了箭射向小白,但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也就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抢先赶到临淄当上了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公子小白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子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国士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倘若只想把齐国治理好,那么我和国氏、高氏来协助您也就够了。”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说齐国要求把他押回去,而不是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补充注释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实,事实上,实际上。 怒少姬,因少姬之事而发怒。少姬,齐桓公的夫人,蔡国人。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曾与少姬在苑囿的鱼池中乘舟,少姬故意摇晃小舟,齐桓公很害怕,脸色都变了;桓公叫她不要摇,她不听。桓公大怒,就把她送回了蔡国,但没有断绝关系。春秋时期的贵族女子出嫁后,若非父母亡故,就不能回娘家,父母健在回娘家省亲得娘家人迎接,不能擅自回家。蔡穆侯见自己的妹妹无缘无故被送回来,以为桓公要断绝姻亲关系,也很生气,就让少姬改嫁他人。齐桓公十分恼火,就在第二年发兵攻蔡。此事左传僖公三年、四年有记载。 因,乘机。 包茅,成束的青茅,楚地特产,是周王室祭祀时的必需之物,一向是楚国所贡。管仲利用攻蔡的机会去攻打楚国,而以“包茅不入贡于周室”为理由,是为了表示齐国不是为了少姬之事、而是为了周王室的利益才用兵的(蔡国在今河南省,是楚国的盟国),表现了管仲的智慧。桓公实北伐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正当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时,边境少数民族狄人和山戎人也逐渐发展起来。他们屡屡举兵犯境,给中原各国造成了严重威胁。周惠王十四年(公元前664年),山戎趁机统兵万骑,攻打燕国,企图阻止燕国通齐,燕庄公抵挡不住,告急于齐桓公。齐桓公为了集中力量对付南方楚国,本来不想支援燕国。但管仲认为,当时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诸国的祸患。国君要想征伐楚国,必须先进攻山戎,北方安定,才能专心去征伐南方。如今燕国被犯,又求救于我国,举兵率先伐夷,必能得到各国的拥戴。齐桓公深以为然,遂举兵救燕。山戎闻齐师大队人马将至,掳掠大量财物解围而去。桓公实北征山戎(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召公姓姬,名奭读音sh四声,周武王的臣子,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武王灭纣后,封召公于北燕,所以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召公所治理之地,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得其所,因此深受爱戴。“令燕修召公之政”是维护周王室利益,提高齐国信誉、地位的举动。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齐桓公五年(前681年),在管仲的建议下,齐国与宋、陈、蔡、郑等国在齐的北杏(今山东聊城东)会盟,商讨安定宋国之计。遂国(今山东肥城南)也被邀请,但没有参加。管仲为了提高齐国的威望,就出兵把遂国消灭。鲁国本来比较强大,但因接连被齐国打败,又看到诸侯国都服从齐国,不服从齐国的遂、谭两国又被消灭,所以也屈服了齐国。不久,齐国与鲁国和好,在柯(今山东东阿西南)会盟。这次会盟很隆重,会场布置庄严。修筑高坛,两边大旗招展,甲士列士,十分威武。齐桓公和管仲正坐坛上。,就在这次会盟中,发生了著名的曹沫劫盟事件。会盟规定,只许鲁君一人登坛,其余随员在坛下等候。当鲁庄公与卫士曹沫来到会场,将要升阶入坛时,会盟宾相告诉他,不准曹沫升坛。曹沫戴盔披甲,手提短剑紧跟鲁庄公身后,对宾相瞪大圆眼,怒目而视,眼角几乎都要瞪裂了,吓得宾相后退几步,鲁庄公与曹沫就顺阶入坛。鲁庄公与齐桓公经过谈判,然后准备歃血为盟,正在这时,曹沫突然拔剑而起,左手抓住齐桓公的衣袖,右手持短剑直逼齐桓公。顿时齐桓公左右被吓得目瞪口呆。此时管仲沉着勇敢,急忙插进齐桓公与曹沫中间,用身体保护住齐桓公,然后问“将军要干什么?”曹沫正然道:“齐强鲁弱,大国侵略鲁国,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几乎快要压到齐国。请考虑怎么办?”齐桓公见形势不妙,马上答应归还占领的鲁国土地。诺约草成,曹沫收剑徐步回位,平息如初,谈笑如故。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齐桓公君臣却愤愤不乐,许多人都想毁约,齐桓公也有这种想法。管仲不同意毁约,劝说齐桓公:“毁约不行,贪图眼前小利,求得一时痛快,后果是失信于诸侯,失信于天下。权衡利害,不如守约,归还占领的鲁国国土为好。”齐桓公听取了管仲的意见。 巧妙地将桓公袭蔡伐楚的出师之名由个人私怨转为天下公义;在帮助燕国打退山戎以后,又帮助燕国实行美政,使齐国的国际形象由气焰嚣张、威震诸侯的强权之国,转为济弱扶困、谦抑重礼的礼仪之邦;与鲁国的柯地会盟,劝谏桓公履约践诺,使桓公由反复无常的小人转为讲信修睦的君子。这三件事,体现出管仲高度的政治智慧。一、 导入: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吧?这位名垂宇宙的千古名相,当他还是躬耕南阳的一介布衣之时,就曾立下远大志向。他对历史上两位著名人物的人生境界神往不已,而且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也会像他们一样。知道这两位让诸葛亮羡慕的人是谁吗?“管乐”,乐是乐毅,管即今天要讨论的传记的传主管仲。二、 整体感知理清全文结构:1-2管鲍之交 3-4任政齐国 5 史官论赞三、 理解司马迁的复杂情感提问1: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地方?赏析“管鲍之交”,鲍子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包容、无私)要求思考:司马迁有问题啊,管仲作为春秋时期的第一流人物,功业显赫可想而知,为什么这篇传记写得我们读者对他的功业没有印象,反而倒对鲍子印象深刻?关于为什么把管仲的功业写得如此简单,有两种意见:有人认为认为司马迁略笔概括管仲的丰功伟业而不是处处拘泥于事例的详述和史实的引用,这叫“轻墨淡彩”,是别有一种清空高远,俊逸潇洒的风味的。这种观点你们能够接受吗?我不能接受。是否真能达到“露一鳞一爪,而全神皆见”的效果,使人藉由管晏列传以了解管仲、晏婴烜赫卓绝的具体事功,恐怕相当为难,这与读者设想经由最密切相关的管晏列传,以得知管晏事功的预期心理,是存在著相当程度的落差的。有人说这是“互见法”, 司马迁为“齐桓以霸,景公以治”的管仲、晏婴立传,并不详尽铺陈二人的显耀功业,而须藉由齐太公世家等其他篇章之互见,才能一窥二人之事功。如此虽可避免史事的重覆记载,但为内政、外交上都享有崇高地位的重要政治家写传,重心却不在其政功勋业,乍看之下,不免有遗珠之憾。司马迁具备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敏锐的心思,宏观的史观,而为管、晏二位春秋名臣立传,照说不应如此疏漏,况且既然管、晏的事功可於齐太公世家等篇互见,那又何必再为二人单独立传?其中原因应是司马迁别具深意,另有用心,欲藉管晏列传表述某种理念,吐露某种心声。那么是什么理念?什么心声?先看看司马迁自己是怎么解释的吧,补充司马迁自述司马迁说他的重心在逸事,逸事有很多,我们前面说过,课文是选自管晏列传,在写晏子的时候,司马迁也是用同样的手法,略写事功,而重点写逸事。补充晏子两则逸事。提问2:我们看看写晏子的两则逸事有什么共同的主题?(知人)再回过头来看管仲的逸事,司马迁选择的就是管鲍之交,关于管鲍之交,其实课文还删了一段,补充。我们发现没有。这则逸事的主题是什么?后面的那段话尤其突出了什么?其实管仲得以成就大业不仅鲍子的相知至关重要,齐桓公的相知更为重要。补充司马迁的感叹:即使为晏子执鞭赶车也是心甘情愿的。从这样的感叹中、从对鲍子的赞美中体会到司马迁怎样的情感?对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的神往提问3:为什么司马迁认为“知人”比传主的功业更值得书写?和他个人的遭遇有关,对于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司马迁的体会太深刻了。可是我们别忘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历史学家,他关注的绝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缺乏相知之人,尤其是缺乏相知之主,这不是历史上很多有才华的人以悲剧收场的根源吗?李广不就是一个典型吗?理解了这些,再回过头来看管晏列传,我们就不难发现司马迁为什么略写管晏的功业而把情感倾注于他们与人相知的故事上了。没有这种相知相契,哪来他们的煊赫功业?哪来齐国的称霸一方?所以,我们现在能够理解了,作为一个人,由于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特别神往,而作为一名史学家,司马迁又格外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