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香果之栽培管理要点农试所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 李文立 王德男一、前言 百香果属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 、西番莲属( passiflora)之多年生蔓性植物, 共有 400餘种,其中 60餘种可供食用。因为百香果汁风味特别,就像是融合 了百种水 果的风味及滋味 ,且甜酸适中 ,色泽艷丽 ,富含多种营养成分 ,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饮 料。大多数的百香果以观花及庭园栽培为主要用途 ,做为商业栽培的仅 5种 ,分别为百 香 果 ( 包 含 紫 百 香 果 ( Passiflora edulis ) 与 黄 百 香 果(P. edulis forma flavicarpa )、甜西番果(P. ligularis)、黄西番果(P. lauriofolia)、大西番果(P. quadrangularis)及南美洲的P. mollissima 等(图一)。全球以果实生产为目的之百香 果商业栽培地区有澳洲 、巴西 、斐济群岛、新几内亚 、南非 、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及台湾等地。 百香果生长势旺盛 ,为多年生蔓性果树,茎部经过多年生长后可以长成粗大且木质化 ,就如同一般树木。不同品种的百香果茎 、叶及卷鬚顏色并不相同 ,可以作为品种区 分之用。百香果叶片为单叶互生,具三分叉掌型叶 。花朵顏色繁复多变,大多数为紫、红、蓝及白色 ,台湾常见之栽培品种花朵顏色为白色 ,花瓣靠近基部有紫色晕 ,花梗顶部有三片卵型或心臟型苞片 ,边缘为锯齿状包围花萼筒基部,花萼片 5片,花瓣 5片,花瓣内部著生 2列细丝状副花冠,具有 1个雌蕊,5个雄蕊及 3个柱头。百香果的果实成球型或卵型 ,成熟时果实转成紫色或黄色,果皮类似革质般坚韧 不易切开,果肉白色与果皮紧紧相连,不易分离,形成外果皮。果实内有许多黑色或褐色的种子,种子外层具有1层假种皮包裹,假种皮含有宜人香气的汁液 ,就是大家熟知的百香果汁,亦即食用部位。 二、气候与生长环境 百香果原产地为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只要是冬季无降霜的地区都可以种植 。百香果 抗旱性良好 ,土质的要求并不高 ,但是以土层深厚 、土质鬆软 、排水良好 、有机质高的 土壤较佳 ,排水 不良的土地需进 行排水速率的增进与改善 ,尤其在多雨的夏季,快速排水的能 力对栽植百香果是一个关键性作用 ,容易淹水的土地或是排水 不良的水田 ,都不宜种植百香果。田土的pH值若是在 5.5 至 7.5间是种植百香果较为合适的范围,酸碱度过高或过低的土壤,对百香果生长与发育皆有不良的影响。 在台湾地区 ,平地至海拔800公尺的缓坡地,均可栽植百香果 ,不同品种各有其适应的环境,紫百香果比较适应海拔 500 至 1000 公尺的山坡地栽植,黄百香果则适合平地至海拔 500 公尺左右的山区,台农一号百香果因为是由紫百香果及黄百香果杂交育 成,适应性介於 两者之间 ,在平地至海拔 600 公尺的山区均可栽培,是目前台湾地区栽培最多的百香果品种。 三、品种与栽植的变迁 1901至 1907年间,日本人田代安定氏从东京时川植物园引进紫百香果在台湾各地试种因为产量较低乏人栽培,目前散生於全台湾各地的山区成野生化杂草 。1964年帆太平洋农场引进黄百香果,在彰化白沙坑进行企业化栽培,并推广至彰化县、南投、埔里及鱼池等地区,加工做成浓缩果汁,口味广受欢迎,是台湾当时外销国外的果树产业 。但因黄果种为自交不亲合 性,需行 人工授粉,人力需求较高 ,在台湾工资上涨后使栽培成本增加,农民栽培意愿下降 ,栽培面积逐年减少 。1967年农复会园艺作物考察团,从中南美洲引进 7个黄百香果及 1个紫百香果品系 ,并交由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进行试验选拔引进之百香果品种,经过多年的比较试验,选出泛美 、维琪及秘鲁等3个表现较优的黄色品系。 西元1982 年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为减少人工授粉 劳力成本,利用紫百香果与黄百香果进行杂交,育成具有自交亲合性的新品种 台农一号百香果(杂交种),该品种果实大、产量高、品质佳 、果皮鲜红色 、不需人工授粉就能结果 ,因而广受欢迎 ,逐渐取代黄百香果,成为台湾主要的经济栽培品种。台湾百香果的栽培面积於 1985 年间曾达 1213 公顷,可惜因为病毒病快速的蔓延,感染病毒病的百香果植株生育不佳,果型小而畸型,产量低,果汁率低,风味变差失去商品价值,收益也变差,栽培面积因此急剧下降,目前维持在300公顷左右。 四、品种及其特性介绍 百香果属植物中,多数为庭园观赏植物,商业栽培品种以紫百香果、黄百香果为主,台湾以果实生产为目的的商业栽培品种,则以台农一号为主,部分则栽植黄百香果、紫百香果及少量的大西番果,这些百香果的特性分别介绍如下: (一)紫百香果(P. edulis. Sims): 紫百香果又称为紫色种或野生种(图二),植株具有葡匐性 ,耐热性较差 ,在台湾平 地的适应性不良,但耐寒性较佳,海拔1000 公尺的山区生长良好。本品种的茎、叶及卷鬚为绿色,果实圆形或长圆形,外果皮在成熟时为紫黑色,含果汁 率比较 低,约佔总重的 30%,糖度低,酸度也低,果实重量约35公克,每公顷产量约5,000 公斤。开花期为 12月至翌 年5月 ,随海拔高度而延迟,紫百香果具有自交亲和性,在自然状态下, 经由昆虫传粉可以自行结果,无须人工授粉。 (二)黄百香果(P. edulis f. flavicarpa. Degener): 黄百香果又称黄色种 ,植株生长旺盛 ,适应性相当良好 ,植株具有攀缘性 ,耐寒性稍弱,在台湾仅适合在海拔 500 公尺以下至平地生长,茎叶及卷鬚有紫红色,果实长圆形或圆形 ,果皮成熟时鲜黄色,果 汁率约34.18% ,果实大 ,香气佳,品质优良,产量也高,每公顷约 25,00030,000公斤,开花期为512月,开花时间为每日中午11时至下午 6时,由於黄百香果的花朵较大,雄蕊与柱头距离太远,台湾无合适授粉的大型昆虫,而且具有自交不亲和性 ,造成自花授粉不容易结果,必须异株或不同品种间利用人 工授粉才能结果(图三)。 (三)台农一号 (P. edulis x. P. edulis f. flavicarpa): 本品种是凤山热带园艺试验分所以紫百香果为母本、黄百香果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出,因此在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上均介於 两亲本之间,生长旺盛,耐湿性、抗病性稍强、茎叶及叶柄叶脉稍带紫红色,卷鬚 绿色先端带紫红色,花器构造近似紫色种 ,柱头随开花时间而向下弯曲 ,具有自交亲和性 ,容易由蜜蜂访花而自然结果,自然结果 率60%以上。果实成熟时 ,果皮呈现鲜红色,果皮光滑 ,厚度较黄色种薄,具有细密的白点,平均果重约65 公克,果汁浓黄色,香气浓郁,酸度比黄百香果低,约3%,果汁率可达 33%,单株平均产量可达 20 公斤左右,每公顷产量约20,000 公斤(图四)。 (四)大果西番莲(P. quadrangularis): 大果西番莲的果实是百香果的巨无霸,通常像哈密瓜一般大小 除,了假种皮可以食用外,内果皮也可以食用 ,就像是哈密瓜一般 ,但是其风味较淡 ,甜度 、酸度均低 ,风味较差,也可以在果实尚未完全熟时将其当作蔬菜一般煮食。在台湾,平地至海拔900公尺左右的山地均可以生长,全年可开花结实,因具有自交 不亲和 性,需进行 人工授粉 以促进结果(图五)。 五、繁殖 百香果的繁殖一般採用实生 、压条 、扦插及嫁接等方法进行 ,台农一号百香果因为由杂交育种而得,需採行无性的压条、扦插及嫁接等方法,以维持其遗传特性。 (一)实生法: 成熟的百香果种子外缘包被著假种皮,需浸在水中使其发酵,时间 不可以超过三天,否则种子发芽 率下降 ,将发酵后的种子装入纱网袋中 ,将假种皮洗乾净 、阴乾后可立即播种,或待种子乾燥后,置放於低温低湿环境中储藏。 百香果一年四季均可以播种,在台湾以8、9月或2 、3月最为合适 ,播种时以乾净河沙半份或田土一份,与堆肥一份的比例混合后,以6 公厘筛子过筛后使用。种子播种 后约经过1014 天可发芽,本叶生长至两片时应假植到 12 15 公分的塑胶袋或3吋黑软盆中,袋底需打洞或剪角以利排水,移植用土应以乾净的培植土或田土与堆肥一比一混合使用,待叶片长至 10片时应种植到田间。 (二)扦插法: 百香果的扦插全 年均可进行 ,34月与91 0月最合适,插穗可以利用去年生的成熟枝条,每穗留三节 ,下端剪切至节位 ,上端则需高出芽点少许 ,插穗带叶片一片并剪去 1/2或 2/3叶片以减少水分损失。扦插时,下端 两节插入栽培介质中(珍珠石:蛭石:泥炭土比例为 2 :1:1),充分浇水并保持空气中的湿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约 30 天后可长根,成活苗先假植於塑胶袋中,生长良好后再定植於田间。 百香果也可採行嫩梢扦插,但是由於嫩梢容易因为丧失水分,需要搭配自动喷雾装 置,每隔 10 分鐘喷雾5 秒,以维持植株活力。操作时插穗採当年新生之嫩枝梢,每个 插穗採一节,需注意保留 芽点及叶片,插穗下端切至节,上端则需稍高於芽点,扦插要领与用土和成熟枝条相同,扦插时也可用 1000 ppm的 IBA浸渍 35秒以促进发根及不 定根的数目。 (三)嫁接法: 黄百香果 、紫百香果与大西番莲的繁殖方法通常採用实生法 ,而台农一号百香果以杂交法育成,以实生法繁殖会造成后代的遗传特性分离,不能保有台农一号的优良特性;必须採行无性繁殖方法。嫁接法因为可以保有遗传特性及改进台农一号对萎凋病敏感的缺点 故普遍被採行。嫁接繁殖一般以黄百香果为砧木因其具有生长旺盛,耐湿、 耐旱等特性,而且抗病性强,特别是对萎凋病( Fusarium wilt) 具有抗性,最适合作为嫁接砧木;砧木的养成以黑色软盆或塑胶袋进行实生播种育苗,待苗木成长至茎直径 达 0 .3 公分以上时最适合作为嫁接砧木。嫁接用的接穗需选择当年生,生长强健的枝条先端 1520 公分实心部分为接穗。 嫁接的时期,全年均可行 ,但是夏季因为高温多湿,微生物繁殖快速,接穗容易腐烂 ,成活率较低。嫁接的方法一般採 行劈接,其方法为将砧木 离地面 10 公分高处切断,从茎的正中央劈开约1.5 公分,接穗削成 1.5 公分长的双边切口,插入砧木中并使形成层区位吻合,同时以西瓜嫁接用夹子或塑胶带使砧木与接穗紧密接合,再以 PE塑胶袋套 在接合处,以保持湿度,避免接穗乾燥枯萎,外面用旧报纸包裹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专业生产百香果嫁接苗时,则採用遮光网室及喷雾装置促其成活。切接法也被应用於百香果的嫁接 ,通常使用於较粗的树干时 ,其嫁接方法与一般果树相同,在百香果上较少 应用此方法进行繁殖。 六、栽培管理 (一)栽植: 百香果在台湾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全 年均可栽植,以35月或1 012月为较合适的栽植时期,在无病毒地区,经济量产时间可以达到 45年,但是台湾地区因为遭受病毒病为害严重故将栽培週期,更改为12月至翌年1月砍,除老株并全面种植无病毒株,以确保生产。 1.栽植距离: 百香果的枝蔓长,覆盖范围广泛,行距以 3 公尺、株距34 公尺比较合适,若是 在山坡地栽植可以略略 加宽行株距 ,近年来因为採行年年更新的栽培模式 ,部分农民减缩行株距至2.52.5 公尺进行生产 ,以求得较大的单位面积生产量 ,但是仍不宜减缩行株距太多,以免相互遮荫造成结实率不良(表1)。 表1、不同行株距下每公顷可种植的植株数目 行株距(公尺公尺) 种植株数 (株/公顷) 2.5 2.5 1,300 3.0 3.0 1,111 3.03.5 952 3.0 4.0 833 2.栽植方法: 依照行株距先行挖掘 60 60 公分的植穴,放入混合好的堆肥与土壤,将苗木的塑胶袋移除后置放於植穴中央 ,并将土填平 ,从定植穴四周将土压实并 立支柱 ,引诱主蔓攀缘到棚架上。冬季栽植时可以利用大型塑胶袋进行防寒以保护植株 ,当植株已经成活后 ,必须随时将主蔓的侧芽去除 ,并将其固定在支柱上使植株很快攀上棚架 ,以利早期 开花。 (二)棚架搭设: 为方便管理及採收 ,百香果栽培必须设置棚架 ,棚架的搭建一般採行水平三线式棚 架 ,又称为改良型水平棚架 ,其搭建方式为,在果园周围每 3 公尺 立一根10 202400公分之水泥柱,四个角落则斜立四根 12 12 2700 公分之水泥柱,每根柱子底部都应该埋入土中,柱子顶端离地面之垂直高度应有 2.1 公尺,以方便 人员在果园内的操作。 将每根柱子顶端以910 公厘(4分)粗之不銹钢索固定, 两端固定在水泥柱顶端后,垂 直埋入土中,并以水泥块或大石固定之作为主线。每行主线的两侧约 4050 公分处,则各以 3 公厘细的钢索两端固定於果园周围,构成每行三条线故称为水平三线式棚架 。这类型的棚架具有相当高的稳固性 ,也具有通风、增加果园光照及方便果实掉落的优点,为目前专业百香果栽培农户採 行最多之棚架类型。 另外 ,一般常用於葡萄园的水平棚架也可以应用於百香果的栽培,具有果园通风良好、减少疫病发生的优点,但是因为枝蔓著生在棚架的顶端,不适合需要人工授粉的黄百香果。紫百香果与台农一号因为具有自交亲和性,可以採用此种棚架 ,但是生长后期 枝蔓层层堆积,果实不易掉落,常常搁置在棚架顶端 不利採收 ,是这种棚架的缺点 。而需要进行人工授粉的黄百香果与大西番果,通常採用 T 字形棚架或A 字形棚架,搭设的方法为每56 公尺设立一个T字形或 A字形铁架或水泥架,棚架上以铁丝拉引,供百香果攀爬 ,使棚架内部可以保持通风。此型棚架可使百香果枝蔓向下垂,方便进行人工授粉,增加结果率。这两型的棚架在湿度高、通风 不良的区域,容易发生严重的疫病,需要特别留意。 (三)整枝修剪: 百香果在定植后,应该立即设立支柱以诱引主蔓向上攀爬上棚架,等到主蔓爬上棚架时,应摘心留两个侧芽,分别向两边生长至 两公尺长时将顶芽摘除,促进两侧的侧枝生长,这样可以促进开花数。如果採用水平棚架时,应该等到主蔓爬上棚架后,留侧 枝向四方平均生长。百香果最忌讳重剪,特别是在每年更新栽培的模式下,只 需留意在 适当时间进行摘心,促使侧芽生长外,无须修剪。摘心时可以利用徒手方式进行,避免修剪工具传播病毒病。 百香果木质化病毒( passionflruit woodiness virus, PWV) 、胡瓜嵌纹病毒 (Cucumber mosaic virus, CMV)、百香果斑纹病毒(Passionfruit motttle virus, PaMV) 及百香果连叶病毒(Passionfruit crinkle virus, PCV)等病毒 ,是为害台湾百香果产 业的元凶。其中以PWV的为害最为严重 ,感染时叶片出现系统性嵌纹及皱缩 ,果实木质化且严重畸型。感染CMV时, 叶片出现黄色斑点,果实硬化萎缩;单独感染 CMV时,仅出现轻微病徵,若与其他病毒复合感染,才会造成严重为害。感染 PaMV时,叶 片出现嵌纹现象 ,果实生长发育 不受影响 。感染 PCV时,仅出现叶片卷缩现象,对於植株及果实的生长影响亦不大。 为了解决病毒病的为害 确保百香果的生产与农民的收益,农业试验所与凤山分所 在台湾中部地区辅导 两家无病毒百香果种苗生产场,将要採取接穗的台农一号百香果母 株种植於隔离防虫网室 ,定期以抗血清检定法进行病毒检测 ,以确保所生产的种苗不带病毒,并配合宣导生产班每年12月至 1月进行全面性将旧植株砍除,待植株死亡后除 ,并且重新种植不带病毒的种苗 ,确保田间无病毒病存在以稳定生产 。但无病毒种苗 定植田间约 56个月后,仍然有少数 植株会经蚜虫媒介感染病毒病,逐渐蔓延整个果园,因此,每年需以无病毒种苗全面更新 ,以减缓病毒病的蔓延 ,这种栽培模式系由农试所张清安博士及凤山分所 林莹达先生於埔里 大坪顶地区建立证实比感染病毒病而未,更新果园多 1015倍的收益,亦为目前专业生产农户的生产模式(图七)。 (四)施肥: 种植前应按照前述所提及之种植方法 ,施用有机质肥料,在生长的过程中再追加化学肥料,每年每株可施用硫酸銨1,300 公克、过磷酸钙700 公克、氯化钾1,000 公克,或以 4号复合肥 料3 公斤,配合植株生长发育情形分3次施用,第一次於2月下旬至 3 月上旬,新芽生长开始前;第二次於 5月,果实发育期;第三次於 8月果实採收后,每次施用1公斤。 (五)水分管理 : 百香果的耐旱性良好 ,但是冬季乾燥地区仍需要进行灌溉 ,避免幼苗生长缓慢 。过 於乾燥的土壤会使枝蔓与果实生长变慢 ,严重缺水时枝条枯萎 、果实停止发育 、甚至大量落果 。雨季时 ,果园的排水为重要的工作 ,因此在夏季多雨地区 ,需注意让果园迅速排水,在平地栽植百香果,应该要做高畦,并在畦间及果园四周挖掘排水沟以利排水, 以避免萎凋病的发生。 七、开花结果习性 (一)幼年性、花芽来源与发育: 百香果多由播种 、扦插与嫁接等方式进行繁殖 ,其中播种的实生苗会有一段幼年期 ( juvenile period ),植株没有开花结果的能力,叶片是椭圆形、边缘全缘、无锯齿 状、不分裂,叶腋中缺乏卷鬚, 不具有开花的能力。幼年性约需经过 8 至 10个月,当 植株具有约 10节以上,幼 年性的全缘叶才会转变为成年叶,叶子变得较大,叶缘有微 细的锯齿成为三 裂型叶 。当成年叶出现,植株也开始产生卷鬚 ,生长型态由直立性转变 为攀缘性 ,植株成熟 ,具备有开花的能力,但是还须等到植株生长至数 十节后,能转变为花芽的花原体才会渐渐形成 。接著 ,光照与温度等环境因子影响花芽能否顺利发育或是夭折,这是百香果能否开花的重要影响因素。 扦插与嫁接的苗木因为插穗取自成熟的个体 ,理论上应该是已经进入成熟期 ,但是新长出的新梢,基部数节会有 类式幼年性状的全缘 叶形成,称为复幼现象(rejuvenlation),这种现象在强修剪的果树上也常常看到。以台农一号百香果进行扦插 ,大约在第7至8节位的地方就能形成卷鬚 ,花原体也同时出现 ,但是花蕾的形成则需要当植株生长至一定的节位时 ,花原体才能顺利形成花蕾 。台农一号百香果从花原体形成到具有花器的花芽 ,只需要数 天的时间,而从花芽到开花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开花的时程随著温度的提高而提早,开花的节位则自顶端向下数 约第8 至第 11节之间。 (二)花朵与授粉亲合性: 百香果的花,著生於新生的枝条前端,结果枝每节的叶腋可以著生一朵花 ,花朵是由卷鬚转化而成 ,构造非常特殊;花梗基部长有三枚 绿色苞片 ,包片的上方是 5 枚萼片和5 枚花瓣 ,萼片的顏色与花瓣相同,让人误以为都是花瓣 。花瓣内侧是一轮 密集丝状的细长鬚鬚,称为副花冠,副花冠具紫色晕圈,具有吸引昆虫的功效。副花冠之内是花朵最重要部位花蕊 ;百香果的雄蕊 5 枚、花丝很短、花药却大,具有充足的花粉, 花药旁边围绕著圆圆的子房,子房上端是高出雄蕊,具三个的分叉的柱头 。如果把副花 冠当成时鐘的数字,把花蕊当成时、分、秒 指 针,整个百香果就像是个时鐘,因此坊间称之为时计果(图八)。 当百香果的花朵开放后 ,柱头也随著开放时间慢慢向下垂在花药的上方,黄百香果的柱头下垂的角度不大,不容易接触到花药上的花粉,同时因为具有自交不亲合性,因此必须要有大型的访花昆虫来进行异株传粉,国外通常都是由大黑蜂(Capenter bee)来 传粉,国内则缺乏大型昆虫来传粉,因此需要以人工授粉的方式促进结果。紫百香果与台农一号百香果,则因为柱头下垂的角度较大,且具有自交亲合性,因此可以由蜜蜂或是其他的昆虫媒介授粉结果,台农一号百香果的自花结果 率可以达到 60以上。 百香果花朵开放时间只持续几个小时 ,之后就闭合萎凋 ,同时花粉的寿命很短 ,在室温的条件下,一天就会失去活力,因此进行 人工授粉工作前,花粉的採集必须以花药 正在开裂时,或是将开花前数 小时的花朵切离,放置潮湿的盒中任其开放后再收集花 粉,以保持花粉的活力。进行 人工授粉时,可以用水彩笔沾染花粉后在三分岔的柱头上 涂抹均匀,以促进结果。 (三)开花期与果实生产: 台湾主要的百香果栽培品种分别是紫百香果( P. edulis Sims)、黄百香果(P.edulis forma flavicarpa )以及台农一号百香果(杂交种),此三种百香果的开花期分 别是:黄百香果一般自 5月中旬至 12月下旬,紫色种自12月至翌年5、6月,杂交种自3月中 、下旬至 11月下旬 。果实成熟期则分别为 :黄百香果为 7月中旬至 2月下旬,紫色种为2月下旬至 8月下旬,杂交种为 5月中下旬至 1月下旬。 百香果的果实发育呈现单 S型生长曲线,果实鲜重、果长、果径均在授粉后快速生长,第14天至第22天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3.1伟大的改革开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同步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练习(统编版必修1)
- 股份有限公司拆分合同6篇
- 6.3.2角的比较与运算第1课时角的比较与运算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 高中信息技术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择结构说课稿 教科版
- 1.2 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2课《 常用数据类型》说课稿3
- 2025公司员工详细劳动合同样本
- 2025年的技术服务合同将如何塑造未来合同的样貌
- 2025中国员工劳务劳动合同范本
- 化肥厂化肥出口检验细则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彩钢瓦施工工艺与技术交底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梁启超家教家风课件
- 第5课 我们说方言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地方、校本课程浙教版(2024)人·自然·社会
- (2025秋新版)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2025年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