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烟雾酸雨.ppt_第1页
光化学烟雾酸雨.ppt_第2页
光化学烟雾酸雨.ppt_第3页
光化学烟雾酸雨.ppt_第4页
光化学烟雾酸雨.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爱地球,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爱它的青山绿水,爱它的碧草蓝天,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环境相关节日,十大环境祸患威胁人类,一、土壤遭到破坏二、气候变化和能源浪费三、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四、森林面积减少五、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六、化学污染七、混乱的城市化八、海洋的过渡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九、空气污染十、极地臭氧层空洞,2020年5月31日,4,优美的自然环境,2020年5月31日,5,现代城市环境,2020年5月31日,6,2020年5月31日,7,北京立交桥,2020年5月31日,8,第一节环境有害物质的来源,一、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来源(一)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二)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二、水中有害物质的来源(一)工业废水(二)生活污水(三)农业污水三、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来源,2020年5月31日,9,(一)生活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室内来源:生活炉灶和烹调油烟PAHs、氟、砷室内人的活动被动吸烟建筑材料与装饰材料和物品甲醛、苯、氡、VOCs室内生物性污染军团菌肺炎、尘螨、SARS家用电器的电磁辐射,2020年5月31日,10,(二)职业环境产生的有害物质,1、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物质(燃煤、垃圾焚烧)2、交通运输(光化学烟雾、铅),恶劣的工作环境,水污染物的来源工业废水(淮河)生活废水(医院)农业废水,二、水中有害物质的来源,水污染物分类化学性污染物金属(汞)、PCB物理性污染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物介水传染病藻类污染(微囊藻毒素),水体污染分类、污染指标及来源,(一)气型污染(二)水型污染(三)固体废弃物型污染,三、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土壤污染物的分类,生物性污染人-土壤-人、动物-土壤-人、土壤-人重金属污染镉(痛痛病)农药污染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一、有害物质在环境中的转归二、有害物质进入生物体的途径(一)呼吸道(30%-50%)(二)皮肤(0%-1%)(三)消化道:成人6%-20%,儿童和孕妇50%,第二节环境有害物质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1.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2.污染物的转化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的作用,发生形态改变或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pollution):因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破坏生态平衡,产生对人类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状都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如:汞、SO2、NOx、CO、CO2等。由一次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称一次污染。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形成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酸雨、甲基汞等。,例如:NOx+碳氢化合物(hydrocarbons)在阳光中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具有很强氧化力的化合物(如臭氧、过氧酰基硝酸脂、醛类等),称为光化学烟雾。,3.环境的自净(environmentalself-purification)少量的污染物一时性地进入环境,可经过各种自然过程的作用达到自然净化。自净的三种方式:物理作用:扩散、稀释、沉降、吸附、蒸发化学作用:环境中的污染物通过中和、氧化、还原、分解和其他化学反应生物作用:经微生物作用使有机物无机化,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转归,(一)分布(二)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三)排出肾脏、呼吸道、消化道、其他排除途径(四)蓄积物质蓄积和功能蓄积,三、环境有害物质在体内的过程,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广泛性:环境污染影响范围大,对象广泛长期性:环境污染物可长时间作用于人群,甚至终生多样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表现多样复杂性: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共存,产生联合作用,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污染物的理化特性(化学结构、物理性质)接触途径接触剂量(剂量反应关系)接触时间联合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相加作用)个体因素,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急性作用慢性作用远期作用间接效应1.急性作用(acuteeffect)环境污染物一次大量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机体后,在短时内使机体发生急剧的毒性损害甚至死亡。如:急性CO中毒,2.慢性作用(chroniceffect)环境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时所产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毒物在体内的蓄积(物质蓄积)或由于毒物损害作用的蓄积(机能蓄积)所致。如水俣病和痛痛病。慢性毒作用又可分为:慢性中毒(特异性中毒)慢性非特异性影响(常见病、多发病的增加),水俣病,这是汞引起的著名环境公害病,因1953年首先发现于日本熊本县水俣湾附近的渔村而得名。患者具有明显神经症状如突发性惊吓、两眼斜视、吞咽困难、阵发性抽搐、口腔张开而不能说话,有的小孩眯着眼睛发出狂笑,不能自已。症状严重的,可出现痉挛、麻痹、意识障碍等急性发作,并很快死亡。除人体受害外,动物如猫的中毒表现也引人注目,主要是集体向大海狂奔,即所谓狂猫跳海。,致突作用(mutagenesis):,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发生突然的、可遗传的改变,并导致遗传表型的变异。突变发生在体细胞:肿瘤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不孕、遗传性疾病,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外环境中主要致癌因素有三类:,物理性因素:如放射性,紫外线长期强烈照射;化学性因素:97年公布的肯定致癌物共有74种,其中54是化学性因素。(苯并(a)芘:肺癌;-萘胺、联苯胺:膀胱癌)生物因素:乙肝病毒,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畸就是母体接触环境有害因素后引起胎儿先天畸形,表现为机体形态结构异常。如:溶剂苯系化合物、二硫化碳和农药敌枯双可引起畸胎等。,4.间接效应:,温室效应(greenhouseeffect)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温室效应,大量的煤、天然气和石油燃料被用在工业、商业、住房和交通上。这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过量二氧化碳就向玻璃罩一样,阻断地面热量向外层空间的散发,将热气滞留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制冷剂氟利昂(CFCs)能破坏臭氧层,也是强有力的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影响,生物性传染媒介(蚊、蚤和虱等)增多,导致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黄热病等的发病率增加;危重病人和老年人受炎热应激反应的死亡数可明显增多。“温室效应”是全球气象变异,产生灾难性干旱和洪涝,并使南北极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科学家们估计,如果气候变暖的趋势继续下去,海拔较低的孟加拉、荷兰、埃及、中国低洼三角洲等地若干岛屿国家将面临被海水吞没的危害。,臭氧层破坏:,臭氧层存在于距地表1640公里的平流层中,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的波长320毫微米的紫外线。臭氧层的破坏首先会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地球表面制冷剂氟利昂(CFCs)是臭氧层破坏的首要原因对人类的影响:紫外线辐射量的增加首先会降低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危害呼吸器官和眼睛、诱发慢性病、增高皮肤癌发病率,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酸雨: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pH5.65,包括雨、雪、雹和雾。SO2H2SO4NOXHNO3xSO2和NOX等酸性污染物溶于大气的水汽中,经过氧化可形成酸雨。,中欧国家由于酸雨枯死的森林超过100万公顷。,酸雨对人健康影响:间接危害:酸雨土壤酸化金属转为可溶性化合物水质污染食物链直接危害:酸雾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三、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1.贯彻“环境保护与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