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 of 12功能食品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102011)引言功能食品 (Functional Food)是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恢复健康等有关的食品功能因子,经过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功能食品是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对功能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尽管经历“次贷”金融危机,国外发达国家功能食品市场每年均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功能食品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扩张时期。在某种意义上,一个国家某产业的发达程度反映了该国高校相关学科建设的水平,高水平的学科建设为相关产业的储备人才和产业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功能食品学科的研究水平与我国食品工业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科”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向高校提出了更高的人才需求,同时也向高校提出了如何建设功能食品学科的课题1。功能食品学科是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及医学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的学科,研究食品及其成分与人类健康关系,是食品科学体系中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一、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现状分析我国现代科学意义的功能食品生产始于1980年,1984年成立保健食品协会。巨大的利润使生产企业到1994年就激增到了3000余家,生产保健食品3000多种,年产值300亿人民币,占食品生产总值的10%左右。但是由于急功近利,国家又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致使功能食品市场异常混乱,到2002年功能食品销售额下降为200亿元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场的逐步监管,功能食品产业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2009年,中国功能食品市场销售额达到1000亿人民币左右;功能食品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成为朝阳产业。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按照2006-2009年我国保健品市场复合增长率30%的速度,预计到2015年,我国保健品的销售额将达到4500亿人民币左右3。到2010年止,经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的保健食品约有2000多家,从销售总额看,美国保健品销售总额是药品销售总额的两倍,而中国药品销售总额是保健品销售总额的四倍左右,可见我国保健品产业发展的空间之大。(一) 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存在问题功能食品产业也存在不少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瓶颈”因素:(1) 功能食品功能学研究落后,食用人群界定不清;(2) 功能食品原料标准缺失,影响产业发展4;(3) 功能因子生理作用不清,功能评价体系落后,夸大宣传功效;(4) 企业分散、规模过小;(5) 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严重,形成恶性竞争;(6) 科普滞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功能食品基本常识匮乏现象突出;(7) 法规、监管不健全,非法添加违禁物品。从以上制约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可以看出,我国急需培养功能食品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支撑动力;加强保健食品监管水平,强化保健食品安全评估和控制体系及科学的功能评价体系建设。(二) 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科研研究现状为提升功能食品产业自主创新能力,2006年国家科技发展技术部首次将“功能性食品开发和研究”列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2010年间国家科技部共拨出4500万元科研基金,地方政府和企业配套1.5亿元用于开展功能食品科学研究。资助了两大层次、9大类相关课题研究,以提升我国功能食品科技水平。这些课题2010年底结题,这些课题的研究现状基本反映了我国功能食品的科技含量水平。(1) 功能食品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在功能因子体外生物评价技术方面,建立了体外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 2-azinobis- 3-ethylbenzothiazoline-6- sulfonic acid, ABTS)与血浆铁还原能力法( ferric reduction ability plasma assay, FRAP)联用的化学法及大鼠胰岛素瘤RINm5f细胞株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HUVEC-12细胞株细胞评价模型,通过多角度多指标评价、验证功能因子的抗氧化功效;建立了小鼠3T3-L1前脂肪细胞及大鼠原代培养成熟脂肪细胞模型评价体系,并验证及评价了染料木素、共轭亚油酸、熊果酸及齐墩果酸的减肥功效;建立辅助降血脂的HepG2细胞膜型,并验证评价了棉皮苷及芒果苷的辅助降血脂功效;建立体外血管张力降血压功能评价模型及大鼠骨骼肌L6细胞株模型。在功能食品功能评价的动物模型研究方面,建立了酒精、镉金属诱发的昆明雄性大鼠氧化应激模型及生物标志物判断指标;雄性SD大鼠减肥动物模型及生物标志物判断指标;雄性SD大鼠和金黄地鼠降血脂动物模型及生物标志物判断指标。在功能因子作用机制的研究方面,研究了海洋胶原肽、茶多酚及葛根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制;芒果苷、棉皮苷、植物甾醇及姜黄素辅助降血脂作用机制及剂量关系;熊果酸及共轭亚油酸减肥作用机制及剂量关系;芹菜素及酪朊十二肽降血压的作用机制及剂量关系。在功能因子原材料来源及功能食品有效成分和标志成分究方面,分析了170种常见保健食品植物原料的功效成分含量,共有100来个原料检出总黄酮,151个原料分别检出了总皂甙和总生物碱;食品功能因子高效提取技术研究、功能因子工业化连续分离和高纯度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功能食品包埋技术研究、功能食品稳定化储存技术的研究等。在功能食品有效成分检测和鉴伪技术技术研究方面,发展了功能食品鉴伪及违禁添加成分的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功能食品有效成分和标志成分指纹图谱(高效液相、气相质谱联用等)。(2) 重大新产品研制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在重大新产品研制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方面,产业研发包括:减肥、辅助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老年记忆等功能食品产业。涉及功能因子的工业化制备技术及工艺改造和开发,功能食品产品的配方设计及制造工艺,传统保健食品保健功能的发掘与提升。通过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哈药六牌银杏片”、“哈药六牌姜糖片”、王致和食品集团及珍奥集团的产业化示范,通过功能食品产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安全及功效评价及监督管理等多环节的提升,提高我国功能食品的科技含量与整体水平,规范功能食品行业,提高功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具体的示范成果,还有待相关承担单位提供数据支持)(3) 传统食品功能性扩展将传统膳食添加性食品赋予新的营养健康功能,是改造、提升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一个途径,我国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取得了些科研进展。传统的食用醋发酵生产工艺经特定条件改造(添加大量的植物乳酸菌、芽孢菌功能微生物)后,酿造的醋中富含含川芎嗪保健功能因子,这种功能性食醋具有很好的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辅助调节血脂、血压等功效5。传统的腐乳生产工艺中,点浆时加入食(药)用菌超细粉水溶液和豆浆的混合液,所制备的功能性腐乳富含功能因子和多种营养、具有保健功能6。(4) 功能食品功能因子研究成果20082010年以来功能食品因子的发掘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一些成果向国家专利局提交了专利保护申请。海洋胶原肽是由海洋鱼类(大马哈鱼、罗非鱼等)的鱼皮经水解产生的2001000Da低分子量寡肽混合物,其具有容易吸收、吸收快、低粘度、水溶性好等特点。实验证实,海洋胶原肽可显著提高老龄小鼠被动回避、主动回避和空间记忆探索能力,具有改善老年记忆的功效7。另外海洋胶原肽还能够促进实验SD大鼠自发肿瘤率,并抑制肿瘤的恶性率和肿瘤的多发性,将其应用于制备肿瘤预防和药物、保健食品和食品,为通过饮食预防和抑制肿瘤提供一种新途径8。军曹鱼头经蛋白木瓜酶后的水解液经离心分离、超滤得到富含肽(曹鱼头降血压肽),该肽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有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9。-硫辛酸为功能成分制备的改善老年记忆药物或食品实验证实,给予老龄小鼠-硫辛酸可显著提高其被动回避、主动回避和空间记忆探索能力,具有改善老年记忆的功效10。二、功能食品科学研究国内外分析比较我国自古就有食补、食疗的经验,历代本草方剂典籍中都记有单纯的药物或食品相结合进行营养保健、调理康复的食品。但目前我国的功能食品已经对原有食疗、食补的内涵进行了扩大,并结合了现代营养学、生物化学、生物制药、植物化学、食品科学的理论,形成了现有的功能食品体系。目前国内外对功能食品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各国和地区大致有以下几种叫法:健康食品、特定用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改善食品、保健食品等。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现代功能食品的产业的起步早于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较高的研发水平。美国虽然没有官方的功能食品定义,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FDA)对健康声称的管理却很严格,主要包括具有明确科学共识的健康声称(SSA)、合格健康声称(QHC)以及营养含量声称等级别,明确了多种食物或食物成分具有降低疾病风险的作用,并可以在产品的标签上以健康声称的项目予以表明11。日本具有健康声称的食品包括特定保健用食品(FOSHU)和营养素功能食品(FNFC),均由日本厚生省管理。在审批制度方面,FOSHU属于个别许可型,但近两年增设了“附带条件的FOSHU”、“规格基准型FOSHU”以及“降低疾病风险型的FOSHU”。其中,“附带条件的FOSHU”是针对那些虽然未达到特定保健用食品在审批时所要求的功效作用机制、但在有限的科学证据下被认为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 我国功能食品采取两级审批制度,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初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终审,受理27个功能项目,并且建立了功能食品的退出和淘汰机制。 在研发方面,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非常注重功能食品作用机理、功能因子构效、量效关系、安全性以及以食品为载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可以借鉴吸收他们在功能食品方面取得的经验与优势,促进我国功能食品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一) 食品的功能学研究 功能食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探讨食品的功能学,特别是最近几年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的功能食品与降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等疾病风险的关系。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功能食品降低疾病风险的基础研究方面都比较深入,不仅用现代生物学、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来阐述、界定及干预亚健康状态,而且将功能食品作用机理的研究深人到分子营养学的水平,探讨生物活性物质对靶基因表达的影响,还探究功能成分之间或功能成分与各类营养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并且研发了一些快速评价抑癌、减肥和抗过敏功能食品的体外检测方法。而我国在上述基础研究方面明显较弱,停留在一些生化指标的检测水平上,在功能食品的营养组学、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上亟待深入。 在新功能的研究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研究建立针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抗忧郁、缓泻、抗老年痴呆、抗血管增生等方面的功能指标体系,而我们则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我国功能食品有27个项目,虽然2005年公布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明确并鼓励企业进行新功能的研究和申报,却未见一家企业申报新功能。一是国家对新功能的研究没有实质性的支持;二是企业因研发的新功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不愿进行投入。(二) 植物源性功能成分的研究功能食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植物为原料开发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重视植物源性功能食品的研究12, 13,如韩国、巴西、泰国、印度等都特别注重开发本国本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从安全性和功效性两方面进行研究。在安全性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内源性毒性和过敏原问题上,已经发现一些中草药及其制剂能够引起肝脏损伤等毒性,中草药的安全性和潜在的毒性作用正在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早在2002年就公布了59种禁用于功能食品的资源名单。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建立了中草药的研究中心,专门从事中草药的安全性和功效性研究。(三) 功能因子与检测技术国内外关于食品鉴伪的研究经历了从单一性状、常见组分、常规分析到多性状、特异组分、专门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运用的过程。总体上,对食品鉴伪通常采用基于感官、理化等方法进行检测分析,如对果汁产品主要成分,包括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等常规物质,及果汁中的特定成分,如无机元素、还原糖、有机酸、氨基酸及其它成分的检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食品真伪鉴别正成为国际上倍受关注的研究方向14。在功能因子的(快速)检测和鉴伪研究方面,发达国家已经将免疫方法、实时荧光PCR、生物芯片、分子标记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GC-MS和HPLC-MS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应用于功能食品中有效成分的快速检测方面。我国则正在应用这些现代分析手段与方法研究建立黄酮类、多糖类、多肽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等功能因子原料来源和高附加值食品媒介(燕窝、鹿茸、鱼翅、蜂胶等及其相关产品)的真伪鉴别技术体系,但需要加强样品快速前处理方法的研究。目前我国也在加紧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角度,开发功能食品中有效成分鉴别的方法及技术。中国检疫检验科学院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了鉴别果汁中梨成分(类甜蛋白基因为目标物)的分子生物学鉴伪方法15。 (四) 功能食品的制备技术研究在功能因子高效提取技术方面,发达国家主要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来分离提取蛋白、多糖、黄酮类、肽类等功能因子。而我国则既采用超滤、超声波、微波等萃取技术,也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等应用于功能因子的提取过程中。但在集大规模物料反应和提取于一体的高效、连续式集成技术和装备方面,在连续分离和纯化的高分辨工业色谱技术、模拟移动床技术方面还有待突破。(五) 功能食品资源数据库在功能食品资源研究方面,欧洲一些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建立了植物源性生物活性物质与功效作用关系的数据库,用于指导功能食品的研究与开发。另外,由于对功能食品按照原料进行分类管理,日本也有相应的功能食品资源库和功能因子数据库,并在应用这两个数据库的基础上设立了“规格基准型FOSHU”,产品的审批制度。经过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我国疾病控制中心主持开发了保健(功能)食品原料及功能成分数据库和查询系统,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正式公益性开放数据库。总体上而言,我国缺乏功能食品资源及其分布情况的详细数据,更缺少功能食品资源、功能因子、功效作用三者之间关系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库的建立将有助于指导功能食品的研发与管理,也有益于了解我国功能食品生产的资源可靠性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三、高校功能食品学科建设发展现状(一) 功能食品理论课与实验课程的开设情况 目前我国从事功能食品加工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已经达到数百家,有200余所高校设立了食品类专业16,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能够培养研究生。其中有20余所院校开设了功能食品理论课程,学时设置3040学时,但只有约20%的院校设置为必修课程,而80%的院校设置为选修课程。可见功能食品理论课程开设率较高,课时安排也大体相近,但对功能食品理论课程的地位及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它视为核心课程。在以上20余所高校中,不到40%的高校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特色与科研方向,开设了了功能食品实验课程或集中试训课程。总体来说高等学校功能食品学科教育偏重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和实验试训课程有所忽视。这可能也与相关院校基础建设投入和实验室软件环境建设相关。(二) 功能食品教材的使用情况在功能食品课程教程的使用方面,农林类院校主要学用刘景圣主编的功能食品一书,工业类院校主要选用钟耀广主编的功能性食品,而综合类院校则选用金宗濂主编的功能食品教程和刘静波、林松毅主编的功能食品学。还有些院校使用自编教材或只有相关参考书。以上情况发映出功能食品教材建设不足,教材建设应是功能食品学科建设的重点之一。当前东北农业大学和沈阳农业大学等高校编写的功能食品“十一五”教育部教材即将完成。(三)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现状在以上20余高校和一些食品科学相关的科研院所中,90%以上高校及院所的科研方向都涉及功能食品的研究,如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提取、功能评价,涵盖了活性肽、多糖、黄酮、不饱和脂肪酸、多酚、益生菌等功能因子。有9所高校建设有功能食品相关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中,功能食品没有单独专业,难于统计确切的接受功能食品学科教育的本专科生人数。从总的食品类学科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全方位的食品科学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逾千人16。从以上的调查结果来看,功能食品学科建设已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逐步完善课程设置,编写贴近专业建设的专业教材,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加强人才培养规划建设。(四) 功能食品领域的学术交流每年举办的与食品相关的各专业会议较多,有不少会议都会涉及功能食品领域。自2003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球华人保健 (功能) 食品大会,2009年在香港举行。大会主题为“保健食品开发的科学依据,方法及发展方向”。分5个研讨专题进行,内容涉及:功能食品加工与研究新技术,用于保健食品的传统中草药研究,具有健康益处的益生菌、益生元、肽、多糖及海产品研究,保健品降低老年性疾病的风险,果蔬、坚果及谷类食物的健康益处等领域。2009年起,每年一届的2010年8月第六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暨食品科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大会就国内外食品科学、粮油食品、食品生物技术、肉类食品、乳蛋类食品、水产食品、食品安全、功能食品与天然产物及果蔬贮运与加工等重大基础研究展开了深入探讨,功能食品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受到大会参与人员的特别的关注。2010年度海峡两岸食品科学与技术交流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自台湾和内地十余所高校100多位青年学者参加会议(找不着会议内容)。四、我国功能食品学科建设发展展望与对策(一) 学科设置虽然教育部对学科的分类标准中尚未设置“功能食品”学科,但在学科设置前沿中曾将“功能食品作为一个科研方向、一个前沿热点提了出来:“近年来应用现代提取、分离技术和生物技术,从农、林、牧、副、渔产品中,分离、生产具有各种特定保健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科学地组合到食品中去,研制各种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已成为国际食品科技界的一个前沿热点。”可见,早在十多年前,我国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食品教育家们已经预见到“功能食品”一定会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新的学科增长点。国家科技部已经将“功能食品”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持计划重点项目,拨出4500万元科研基金,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配套资金共1.5亿元,用以开展9个相关课题的研究。根据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技术瓶颈,应尽快设置“功能食品学科”, 或者按照教育部学科分类,也可作为一个二级学科进行建设,以加速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科研水平。这一建议我们在2005年已经提出过。又一个五年计划过去了,近年来国外功能食品学科国外发展太快,因而设置这一学科“刻不容缓”。(二) 学科建设1. 学科方向功能食品学科应以研究食品与人类健康关系为目标,根据我国食品科学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设置一下几个方向:(1) 功能食品功能学研究 众所周知,功能食品既不同于食品又有区别于药品,是为亚健康人群所设计的,使亚健康人群不要转变为病人,而向健康态回归。但如何界定亚健康呢?目前国家还没有利用现代化科学手段界定“亚健康”的标准。亚健康的界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社会行为学、人体生理学及生物化学及现代生化分析检测手段。目前列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的“亚健康中医干预研究”是在中医的理论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现代生物学、医学、营养科学的综合支撑。因此在功能食品第三态功能学研究方面,首先是要用现代生物学、医学、营养学的基本理论来阐述、界定亚健康;其次才是研究食品的健康功能,来干预亚健康,也可以认为利用功能食品辅助药物以预防或减轻症状,降低患病风险是今后功能食品产品开发的一个主要渠道。综上所述,食品的功能学研究可以包括:对亚健康的界定;用体内体外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在细胞水平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降低心血管病、癌症、肥胖、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风险的功能食品及其作用机制;从分子营养学的角度解析功能食品的作用机制;从相互作用的视角探究各类功能成分之间的关系等。另外也有一些新功能值得研究开发,如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预防蛀牙、改善老年关节病、抗过敏功能等方面。(2) 功能食品的食品形态研究日本、美国的功能食品90%以上以食品形态出现,而我国的功能食品以食品作载体的不到总数的1。目前国内市场上流行的各种功能性食品,绝大多数是以胶囊、片剂、口服液之类药物载体形式出现的。这样的功能性食品尽管有些产品功效显著,但给人一种吃药的强烈感受。真正以普通食品载体形式出现的、让消费者享受到食品特有色香味感受的功能性食品却极少。未来新产品的开发必须注重食品色香味基本感官属性,这是开发大众化功能食品的前提条件。我国以食品为载体的功能食品制造技术的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将以食品为载体的技术问题研究作为一个科研方向。(3) 功能因子生理作用基础研究功能因子是功能食品发挥生理功效的主要成分,功能因子在体内的生理生化过程直接决定了功能食品的保健功效。另外功能因子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靶向目标的生理作用也是功能食品安全性评估的基础。因此,功能因子生理作用基础研究有必要作为功能食品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功能因子生理作用基础研究可以在以下三个水平上开展:1) 在个体水平上,以动物实验的为前期基础,弄清楚功能因子在生物体内的器官水平上生理作用基础,在体内器官的代谢方式及途径,代谢产物对人体的安全性等;2)在细胞水平上,弄清楚功能因子实现功效的靶向细胞,弄清楚其在细胞内及或细胞间的功效作用方式及途径;3) 在分子水平上,弄清楚功能因子对生命活动功能分子的调节作用机制,为安全的、可控的功能食品功效提供保证。(4) 功能食品安全性研究功能食品首先要有安全性,其次才是有效性。安全研究是功能食品原料及产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涉及有害物质(包括违禁成分)的检测、食用安全毒理学评价评估方向,功能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特别是食用安全量的不确定性等。功能食品有效成分的检测和鉴伪是其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然而。到目前为止,在市场监管中仍然没有能够快速鉴别有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和违禁成分含量的检测手段。由于技术手段的额缺乏,功能食品的监管工作很难展开,导致市场上产品质量鱼龙混杂,假冒伪劣产品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对功能食品的消费信心,阻碍了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我国功能食品中半数以上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的产品,因此急需建立中草药原料的成分及剂量关系安全评价体系,评价中草药成分的急性和慢性的毒理作用。目前国内外仍然未有对功能食品长期食用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及反映指标,因此,建立功能食品长期食用安全性评估体系是功能食品学科发展及功能食品产业所要解决的重大科研及安全问题。因此,要将安全问题作为功能食品的一个科学研究方向。(5) 功能食品制备技术研究包括功能因子分离、制备集成技术与设备的研究等,特别是功能食品制造专用设备的研究。在功能因子的分离和制备成型方面,现有技术手段大多停留于小规模的实验室阶段,难以放大到工业生产规模,连续式高效分离的技术和设备落后且单一,产品质量差,严重制约了功能食品产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而在功能食品的制造技术方面,生产加工领域中大都采用了中药现代化生产的一些新技术,功能食品专用的技术较少,设备更是如此。所以未来几年应发展生产功能食品制造的专用技术和专用设备。(6) 食品功能因子的稳定化技术研究在强化营养食品中营养素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同样,功能因子在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关系到其是否能达到预期的促进健康效果,因为功能因子的效果取决于它的有效剂量。功能食品中的其他成分、功能食品的加工和储藏都会影响功能因子的活性。在功能因子稳定化的研究方面,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组分相互作用及功能因子活性保持技术的研究、功能食品包埋保护技术的研究、功能食品稳定化储存技术的研究等方面。目前我国对功能因子在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研究和技术开发尚不足,今后不仅要从功能因子活性的稳定与保持角度,还要从功能因子在人体吸收率的视角出发,进行功能因子稳定化的研究,可以包括功能食品包埋保护技术研究、包埋壁材缓释载体研究、靶向控释载体研究、纳米乳化技术研究等方面。 2. 人才培养体系学科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动力。加强功能食品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及科学研究运行及管理体系的建设(1) 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等科技人才的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才的培 养。功能食品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功能食品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目前来看,我国功能食品科技研究的主题是高校、研究所。特别是高校,是科学研究人才的主要供给源。然而,目前我国功能食品领域硕、博士生等高级科技人才培养滞后。功能食品已逐渐发展成为有别于传统的食品科学和营养学的新的综合性学科,需要生理学、营养学、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共同支撑。但我国目前的科学教育体系还不能适应当前功能食品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国家尽快设置“功能食品”学科,加大高级人才的培养力度。考虑到我国功能食品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期,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功能食品市场这一现状出发,以迎接以“十二五”为契机,加快学科建设,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与教学人才,为功能食品产业发展新高潮的到来做好准备。(2) 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功能食品学科建设的方向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要体现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因此,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既要注重功能食品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培养以就业为原则、具有职业技术特点的技能型人才。如营养师、功能食品营销师和管理师甚至高级技工等都是社会需求与技术需求相结合的职业,带有明显的职业技术特征,属于技能型紧缺人才。(3) 教材建设功能食品教材的编写水平亟待提高。功能食品学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在发达国家出现并且逐渐发展起来的,而在我国该学科形成较晚且发展时间不长。我国很早就有“保健食品”这一提法,但是从理论上进行研究却相对较晚。由于我国这一学科发展较晚,从事该学科研究的人员的知识沉淀积累还不够,对国外该学科知识结构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因而导致了功能食品方面的教材出版水平还远远跟不上其他基础性学科教材的水平。目前我国功能食品学科教材的编写、出版水平还有待提高,与其他老的基础学科比还差较远。功能食品教材目前还比较单薄,教材百花齐放的特点还不明显。现在,很多大学都已开设“功能食品”课程,但是一般在十几个学时,多的也只有40多个学时,讲课内容不可能全面。要写出好教材,离不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教材与学术著作不同,需要内容由浅入深,基本知识和概念要十分清晰,还要介绍该领域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并且其中有些内容必须进行试验,没有试验过的内容写到教材中肯定会出现问题。(4) 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直接关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不容忽视。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到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等师资配置情况;另一方面,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因为在高等教育体制中,教学与科研是两个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环节,科研工作是提高教师学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专业整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表现。通过科研,教师可了解并掌握学科、专业的前沿性知识,丰富教学内容,在当今科技发展信息化的时代,向学生传播大量的、系统的前瞻性知识与技术,培养具有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来看,功能食品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知识结构。各类院校功能食品研究方向的侧重点不同,农业类、工科类院校可以在重加工的基础上适当强化理科基础,在功能性因子制备的基础上,加强功能因子作用机理、安全毒理学研究;综合类院校则可以在重理论的基础上适当强化工学知识,在功能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功能因子制备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总之应从理、工、农相结合的高度来综合考虑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与全面之平衡。(三) 产学研开放研究平台建设国内大部分企业急功近利、重销售轻研发,而大部分高校又注重SCI论文的发表和人才培养、不注重科研成果的产业化问题,因此,如何调整、转变长久以来形成的这种观念,将是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开放性研究平台的关键因素。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性研发体系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建立和完善。可以包括企业自建研究开发中心(或博士后流动站)与科研院所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或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方式。一方面,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企业是研发主体。因此,国内一些有实力的功能食品企业应增强自身的科研意识,尽快建立研发中心,建立本土化的研发中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从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综合考虑,为鼓励企业参与研发创新,必须以企业为基地,将企业和科研单位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科研机构的科研优势以及企业的生产、销售优势,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另外,研究平台实体应该有各自研究特长,不高小而全,避免各平台之间的同质化,造成恶性竞争;同时应该建立各种研究平台的共享性,平台之间“开放”、“联合”的合作模式。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平台的建立可以促进技术交流和信息反馈,有效降低自主创新的成本,缩短创新时间。结束语以功能食品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产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促进社会和谐的民生产业。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分别为37%和43%左右,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预示着我国的功能食品产业将要进入迅速扩张的发展机遇期。据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将以年20%30%以上的增速向前发展。我国功能食品产业的迅速发展向高校提出了加快“功能食品”学科建设的需求。制约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归根到底是创新不足和人才缺乏。而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因此,除了在食品学科内设置“功能食品学科”外,还要加快功能食品学科的建设,以适应功能食品产业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迫切需求。功能食品应以研究食品与人类健康关系为主要目标,可以设置食品功能学研究、功能食品安全性研究、功能食品制备技术研究等研究方向,以加快在这些领域的知识创新。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方面,不仅要重视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级科技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由于功能食品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在发挥各校学科特长的基础上,还应从理、工、农相结合的高度综合考虑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迅速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此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性研究平台是推动和发展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编著. 20082009食品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R.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124134.2 吴 澎, 王明林. 我国保健食品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 2:38-393 中投顾问, 2010-2015年中国医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2010年11月4 许琳. 保健食品原料管理期待标准“说话”, 中国医药报, 2010-10-12, A3版. 5 许正宏, 张玉宏, 窦文芳, 等. 一种保健食醋的酿造方法. 2009, CN1015036576 卜 素, 吴之刚, 陈 惠, 等. 含功能因子的腐乳及制备方法. 2009, CN1015641407 李 勇, 李 恕, 董 锋. 海洋胶原肽在制备改善老年记忆功能药物或食品中的用途. 2008, CN1014915438 李勇. 海洋胶原肽在制备肿瘤预防与抑制药物、保健食品或食品中的用途. 2009, CN101843898A9 洪鹏志, 杨萍, 章超桦, 等. 军曹鱼头蛋白降血压肽及其制备方法. 2010, CN101851655A 10 李 勇, 李 恕, 董 锋. -硫辛酸在制备改善老年记忆功能药物或食品中的用途. 2008, CN10138572611 金宗濂, 陈文. 我国保健(功能)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2(4): 1-6 12 /Chinese/NewsInfo.asp?StrDataName=NewsYe&Id=10313 2010-2011年中国植物提取物行业投资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 2010年3月14 陈颖,吴亚君,黄文胜, 等. 食品鉴伪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 29(7): 216-21815 韩建勋,黄文胜,吴亚君, 等. 果汁中梨成分分子生物学鉴伪时荧光PCR方法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0,10(1): 207-213. 16 马海乐. 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的成绩、困惑与对策探索J食品工业科技, 2010, 7: 1-4撰稿人:金宗濂 姜招峰 黄汉昌 陈文Discipline Development Report of Functional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economy, people have more and more focused to health care and the demand for functional food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rgent. Functional food market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more than 10% per year growth rate; also Chinas functional food industry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Although Chinas functional food industry has made a lot of impressive achievements, it faces many problems and challenge, and functional food industry in China undergoes a constraint to the bottleneck factor. From 2006 to 2010 Chines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Fund were allocated 45 million Yuan, together with local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suppored-1.5 billion Yuan, for carrying out functional food research including two-level, nine categories related research to enhanc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of functional foo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es of Chinese functional food industry have an initial progress as following: (1) functional foods key technologies and common technologies; (2) key new product research &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monstration; (3) functional extension of traditional food; (4) functional studies of functional food factors. These funds are important to impro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 industr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unctional food products.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functional foods in China there is still a gap compared to developed countries as the following: (1) functional studies of functional food; (2) functional components origin from plant; (3) prepara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of functional factors; (4) resource database of functional foo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ree major functions of human resource educatio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facing challenges of functional food indus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坚持宪法至上
- 《表里的生物》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 【英语】浙江省R6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阶段性联考试题(解析版)
- 成都树德中学2026届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消费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法律援助中心聘用制书记员招聘面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关于企业融资的合同样本
- 地税税务知识培训课件
- 获利分配协议
- 2025年法制宣传日普法知识竞赛抢答题库及答案
- 软件咨询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艾梅乙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与农业供应链管理创新报告
- 临时救助政策解读
- 煤矿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危化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广西统考卷(走到田野去)-2025年中考语文作文题解读
- 2025至2030年中国室内覆盖施工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及(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