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我国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这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属于A农耕文明B海洋文明C工业文明D游牧文明2 . 如果你是汉武帝的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张骞出使西域颁布“书同文,车同轨”法令。ABCD3 . 战国时期,多国进行了变法。它们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打击了奴隶主贵族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经济发展D确立了封建制度4 . 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条楚河汉界,你知道这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战争有关吗?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楚汉之争D城濮之战5 . 下面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华佗B司马迁C张仲景D蔡伦6 . “三顾频繁天下计,一朝晤对老臣心。”这是一幅有关三国人物的联语。此处“老臣”是指( )A刘备B关羽C张飞D诸葛亮7 .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候,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小明总结的“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皇帝注意节俭,提倡勤俭治国B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的发展C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D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8 . 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A它巩固了北魏的统治B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C它丰富了中原文化D它打击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9 . 如下图是墨子讲学的想象图。你认为墨子会给大家宣传的主张是( )A统治者要用“仁政”治国B统治者要顺应自然和民心C人们要互爱互利,反对攻伐兼并D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10 . “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指的是A管仲B齐桓公C晋文公D秦始皇11 . 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过一个政权,根据提示语:刘秀、光武中兴、定都洛阳。判断这个政权是A东汉B新朝C西晋D东晋12 . 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B史记C资治通鉴D春秋13 . 楚汉战争指的是( )A南方楚国与西汉的战争B陈胜、吴广与秦朝的战争C项羽与刘邦的战争D项羽、刘邦与秦朝之间的战争14 . 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实行郡县制建造阿房宫统一度量衡修建骊山陵ABCD二、综合题15 .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一的原始居民居住的_房屋,居住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是,导致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大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余秋雨请回答(2)材料中提到的“成都平原上了不起的工程”是指什么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根据材料,概括改工程产生的历史影响(不得照抄材料原文)。(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战国时期,谁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主张?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酞,赏不私亲近。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一百年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其中全胜次数58次,未有获全胜3次,败北4次。编自粟劲秦律通论材料四: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请回答:(1)材料一中“商君”和材料四中的“秦王”分别指谁?(2)材料二所反映的“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与他变法中的哪一措施相对应?(3)结台材料三,说说其变法的作用是什么?(4)“秦王扫六合”与前三则材料之间有何联系?17 .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都注重各项社会制度的顶层设计,改革创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任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商鞅变法对秦国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二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的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2)材料二中的“新经济政策”是由谁领导实施的?依据材料二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三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