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也说柳宗元_第1页
【课外阅读】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也说柳宗元_第2页
【课外阅读】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也说柳宗元_第3页
【课外阅读】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也说柳宗元_第4页
【课外阅读】凡为文以神志为主也说柳宗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凡为文 以神志为主也说柳宗元【内容摘要】 本文以“神志”即柳宗元的精神状态为主旨,先从山水游记的超脱和某种傲然之气谈起,再联系到他的诗歌、寓言、政论特别是辞赋,全面地论述他在辞赋中所表现的执着一念的抗争精神,在黑暗的现实中时刻把眼光注视到人民的“官仆”思想,最后,对惩咎赋、闵生赋的所谓“悔志”说进行了驳斥。【关 键 词】柳宗元;神志为主;惩咎赋;闵生赋一柳宗元是不朽的,这在于文章的不朽和思想的不朽。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浪迹于山水之间,希望借助大自然来慰籍远谪后的愤恨。虽然他并不能完全忘怀遭到斥逐的伤痛,以达到心灵的真正解脱,而使作品有“怡旷气少,沈至语多”的表现此即元遗山“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所描述的那种寂寥的气息,但在大自然的陶冶之下,在他要求从尘世的变迁、感慨中超转出来,以在宁静之地求得安顿的心情下,却往往能借助山水之奇的洗涤,获得心灵的澄化。我们就以山水游记典范之作永州八记的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来观其真谛。本篇全在“始得”二字着笔,先说“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表示作者已落在层层的世网之中,必须有所突破,才能掌握自己命运,即用力向山水间扭转,期能获得安顿。“望西山,始指异之”以下,叙述他如何发觉西山,如何攀援上山,以及其宴游之乐,重点则在导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境界,于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柳宗元被远谪来到蛮荒之地永州,在他的眼里,西山、钴鉧潭、小石潭、石渠、石涧等地,不仅无蛮荒之感,而且美不胜收,这该是怎样一种心境?一种超脱和不与小人计较的傲然之气已跃然纸上矣!正如他在游钴鉧潭时所作的感概:“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是什么使我乐居蛮荒之地而忘故土的,不就这个潭吗?笔者也乐居在西山下的钴鉧潭边的柳子庙,当我用心灵去体验柳子的心灵时,冥冥之中便觉到了一种生命境界的观照和感应。二柳宗元自己说过:“凡为文,以神志为主”。对此,不仅从永州八记中可以看出,而且在诗歌、寓言、文论、政论和辞赋中都有鲜明的表现,有的表现得更为突出。这里说的“神志”,就是精神状态。那么,柳子的精神状态如何?我们可以将他来永州前后的实质状况作出若干疏理。我们现在把官员称为公仆和民仆,但真正实行了多少就难说了,因为有不少人借公仆之名,以“谋私”为实。但柳子对此却表现出一片拳拳之心,而且,正是他,提出了官为民仆的思想。在长安为官时,他就认为官吏是人民的仆役,拿了人民的俸禄,必须给人民以恩惠才能问心无愧。可是官场的实际情形却正好相反,于是他满怀愤激之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于吏,使司平于我也。令我受其值,怠其事天下皆然,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官吏是人民的仆役,而不是去奴役人民。人民纳税来雇佣官吏,是要他们来保平安和求福利的,怎么还要剥削和窃掠人民呢。对这种遍地的官场黑暗柳宗元回天无力,除了愤懑还有什么别的高招呢?柳宗元官为民仆的思想和他的爱民如子的行动,对古今的中国社会,都堪称为具有开创性的言行。类似的记录甚多,我们只择其要者来叙述罢了。作为“诗言志”的诗创作,也是如此。柳宗元一生创作了一百四十多首诗,其中九十余首是在永州写的。他的全部诗作都表现了不同凡响的精神操守。在这里,我们不再重复他痛陈当时农民悲惨遭遇的田家三首,也不谈他寄希望于吕衡州(吕温)却辞世而去因而写就同刘二十八哭吕衡州兼寄江陵李、元二侍御所表现的悲痛欲绝的心境。这些诗的精神状态都贯注着革新之志和对劳动者悲天悯人的情怀。我们只谈一首众口流传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简直是一石冲破水中天,它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浪花让我们难以平静。无论是画中诗情抑或是诗中画意,诗人勾勒的是理想化了的高迈期许和不随流俗的高洁人格。一、二句没有写雪,却让人感到冰雪弥漫,地冻天寒。三、四句则独出机杼,在寒雪和江河之间推出了一位老翁独钓的形象。这形象在向世人昭示,诗人虽遭受贬谪,但决没有沉沦,那种傲睨一切的抗争精神仍然启迪着世人,有人说是“托此自高”,实在切中肯綮。孤独而高洁,奋发而有为,执着一念的渔翁一定能够探索一条在冻江中的钓鱼之路。三柳诗和永州八记尤其为永州人所熟知,因此,下面我们将较多地解读他的辞赋等作品,以期全方位地感悟到柳宗元在灵魂深处的精神内核。柳宗元辞赋的价值,在于他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人本论等进步的思想和积极干预现实的入世态度分不开。他的辞赋创作,在通行的柳河东集中,应包括:“古赋”九篇和被称为“骚”的十三篇,以及称为“问答”的三篇,天对一篇,还有外集中的“律赋”三篇,凡二十九篇。除了三篇“律赋”是应付科举考试,为作赋而作赋,无甚价值外,前几部分的二十六篇,思想、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柳子的为人,他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以及他对黑暗现实的强烈抗争和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他继承了“楚辞”的一些基本写法,尤其是他把诸子的寓言方式与之结合起来。他不专事“铺采擒文”,而着力于为“体物写志”服务。因此,他的辞赋特别体现了“以神志为主”的特点,但又紧密地与文采相结合。柳宗元于永贞元年被贬来永州,路出湘水即写吊屈原文,被后人称为“大近骚体”。文中一方面铺述屈原时代楚国的政治混乱,黑白混淆,是非颠倒;一方面颂扬屈原“厉鍼石”以求“重痼”,“服道守义”,“蹈大故而不贰”的坚贞意志。显然,文中写的政治环境,正是柳宗元所面临的黑暗现实,而屈原的精神和意志,也正是他自己的秉赋。吊屈原正所以自吊。他的文章和贾谊的吊屈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作为骚赋的续篇。他在文中说:“先生(屈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托遗编而叹喟兮,涣余涕之盈眶。”由于精神上的相通,加之其骚赋对他的影响特别深,他也就大量采用骚体,并贯串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由于柳宗元和王叔文等人的政治改革运动,是在宦官、藩镇、旧官僚的联合打击下失败的;而对他们所加的罪名,虽完全是造谣污蔑,但“众口铄金”,无法分辨,多么令人愤怒而痛心!柳宗元在解崇赋中,用烈火描画那些人所造成的灾祸:九泉焦枯而四海渗涸兮,纷挥霍而要遮,风雷唬唬以为橐籥兮,回禄煽怒而喊呀形象地突出了恶势力所煽起的烈焰。无怪乎大地焦枯,金玉全被烧毁,真所谓“金流玉铄兮,曾不自比于尘沙!”在柳子的赋中,对当时的主客观形势都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哀吾党之不淑兮,遭任遇之卒迫;势危疑而多诈兮,逢天地之否隔。这是战斗的总结,而不是消极,悲观因之。在这些赋内,他进一步表明了宁死不屈为理想而献身的决心。他的出发点是为了“闵世”,而不是“贪食盗名”;失败了,他“甘脂润手鼎镬”,只求“蹈前烈而不颇”;他一心考虑的是:虑吾生之莫保兮,黍代德之元醇,孰眇躯之敢爱兮,窃有继乎古先。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屈原的顶礼膜拜,尤其是屈原“九死不悔”的精神。在这些赋里,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品质值得一提。他在贬谪时期,虽然极端痛苦,他始终关切着人民的痛苦,请看他在梦里:指故都以委坠兮,瞰乡闾之修直。原田芜秽兮,峥嵘榛棘;乔木摧解兮,恒庐不饰。他颇为含蓄地写了“故都”的灾难,但关切、忧虑之情溢于言表。柳宗元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不会置身事外,也不会忘怀世事,即便被贬于遥远的蛮荒之地,仍然把眼光注视到人民:侧耕危获苟以食兮。哀斯民之增劳。当“民之增劳”,他动之以哀情,这样,他的痛苦和人民的痛苦,就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折射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即代表中小地主,接近人民的比较进步的阶层和掌握统治权的顽固阶层之间的斗争。所以柳宗元等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君主明不明的问题,而是进步势力失败顽固派得势的问题。其实,任何一个封建专制政权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进步势力败于顽固反动势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结局,是顽固势力有封建专制政权的靠山。人们总是认为柳宗元是忠君的,就这个意义上说,他的“忠君”是大打了折扣的。四但是,我们在谈到柳宗元即使在毁灭自己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至死不渝坚持政治改革的决心的时候,有人曾经认为,他的惩咎赋、闵生赋有悔罪的倾向,真的是这样的吗?鲁迅先生大致说过这样的话:倘要论文,最好要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这对于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是大有教益的。首先惩咎赋、闵生赋是不是悔罪?关于惩咎赋,有的同志认为“晁补之所谓惩咎者,悔志也”。我们联系其内容来看,认为这恰恰相反。“曩余志之修蹇兮,今何为此戾也?夫岂贪食而盗名兮,不混同于世也。将显身以直遂兮,众之所宜蔽也,不择言以危肆兮,固群祸之际也。”他愤怒提出质问,为什么自己怀着崇高的政治理想参加革新活动,却遭到罪戾?他明白不过的提出,这并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只是因为自己不同流合污;果敢地坚持革新主张,触犯了那些权贵的利益,这才是致祸的根源。这不正是丝毫“未有责已之意”,而惩社会之咎吗?再从闵生赋来看,他说“闵吾生之险艰兮,纷丧志以逢尤”,这好像是在“悔志”,其实不是这样。文中说:“骐骥之弃辱兮,驽骀以为聘。玄虬蹶泥兮,畏避蛙黾。”他崇敬革新派并誉之为骐骥虬龙,卑视政敌为驽骀蛙黾。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