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一中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潼南一中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潼南一中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潼南一中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潼南一中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潼南一中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试题制卷人:陈胤宏 审题人:傅国华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B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将第工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涂抹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2、商鞅变法中,哪一项措施确立了新型的生产关系,使土地私有成为合法化(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战 C.废除“世卿世禄制” D.建立严密的户籍制3、商鞅在秦国变法,后人多以商君虽死,秦法未败”加以评论,这主要是因为( ) A.秦孝公大力支持 B.满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 C.变法措施为各国所沿用 D.“为秦开帝业”影响深远4、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条件是( )北魏统一北方 民族融合 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 民族矛盾尖锐A. B. C. D. 5、孝文帝改革中从根本上推动封建化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礼乐制度 D.九品官制6、王安石变法中,对农民的春耕、夏种、秋播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的措施是( ) A.青苗法 B.农田水利法 C.方田均税法 D.均输法7、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A.抵御西夏与辽的军事进攻 B.平息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 C.加强禁军对地方的控制 D.增强同大地主、大官僚斗争的力量8、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的改革是( ) A.闵采尔起义 B.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C.加尔文宗教改革 D.亨利人世宗教改革9、在教义方面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不同于加尔文教主张的是( )A.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 B.教职人员可以婚嫁C.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 D.先定论10、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11、穆罕默德阿里建立政权后主要的外部威胁是( ) A.奥斯曼土耳其 B.希腊 C.马木路克 D.英法等国1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土地制度的主要内容或成果有( ) 取消包税制 取消宗教地产的免税权 分配国有土地给新兴地主和农民 确立了土地私有 A. B. C. D13、下列哪一史实不符合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或成果( ) A.修建马哈茂德运河 B.设立咨议会,限制了君权 C.创办学校,建立印刷厂 D.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14、19世纪俄国农奴制下的主要阶级有( ) 封建地主阶级 农奴 自由农民 工业资产阶级 A. B. C. D.15、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 导致国内市场狭小 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 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 暴力斗争不断 A. B. C. D.16、下列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生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C.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17、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 A.不满意资本主义制度 B.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 C.痛恨沙皇制度对农民的剥夺 D.主张发动工人阶级与农民结盟推翻沙皇18、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 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 B. C. D.19、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客观外因是( ) A.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B.倒幕派推翻了幕府统治 C.新政权进行了有效改革 D.国际环境对日本有利20、西方列强开始在中国开设工厂合法化,直接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进行经济侵略开始于( ) A.鸦片战争后B.甲午战争后C.明治维新后D.戊戌变法后21、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A.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B.“实业救国”思潮推动 C.外国资本输入提供了资金 D.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22、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 A.救亡图存 B.发展资本主义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 23、梁启超在变法通议的文章中倡导在中国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三权分立制 D.君民共主制24、下列法令中与戊戌变法无关的是( ) A.京师设立铁路、矿务总局 B.改革财政,创办国家银行 C.实行铁路国有政策 D.准许民间创办报馆,鼓励私人办学25、下列国家的改革明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 英国的“清教徒”运动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戊戌变法 A. B. C. D.26、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欧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 欧洲列强争夺巴尔干半岛 D.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27、一战中,下列战役或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协约国军队突破“兴登堡”防线 不列斯特和约签订 A. B. C. D. 28、有关一战的性质,下列表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战争 B.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C.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 D.正义的协约国反对同盟国的战争29、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但又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国家是( )英国法国美国中国A. B. C. D.30、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洛迦诺公约 C.拉巴洛条约 D.非战公约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二小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 房龙人类的故事(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体现了梭伦改革的哪些政策?(2分)并根据材料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2分) 措施: 影响: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当时的一位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在其诗中说道: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役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2分)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2分)材料三中涉及的变法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持观点的认识。(2分) 两“事”: 成效: 方面: 认识: 材料四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材料五 1863年,高杉晋作在中国,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3)材料四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2分)从材料五中反映出,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后来明治政府是如何改革的?(4分) 政策: 原因: 措施:(4)通过上述看似时间和地域毫无联系的改革,你能得出怎样的共性认识?(2分) 认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于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请看下面言论,回答相关问题:十分厌恶战争,觉得战争十分的残酷无情,给许多无辜的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和平。 贾珍妮战争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它使多数人都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它的结局无疑是人们自制的最大灾难。 季兰玉(1)材料一中两位同学主要从哪一角度对战争进行了评述。(2分)除此外一战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如何?(6分) 角度: 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看下列四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之下割给别国。” 摘自国际关系史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他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苦难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 摘自世界史九国公约第一条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力,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参见教参P.100.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并举例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6分)试分析这一体系为什么不能长久维持世界和平。(4分)列强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其二 因为高2013级历史半期考试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BADDAABBCD11121314151617181920DCBBCADCDB21222324252627282930CAACCBACBD二材料题(31题22分,32题18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最重要的是,梭伦使城市事务与普通自由民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他不能再呆在家里说什么,“哦,我今天公务繁忙”或“天正在下雨,我最好呆在家里”。他被期待着恪尽职守:参加市政会议,并担负起保卫城邦安全与繁荣的重要职责。房龙人类的故事(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体现了梭伦改革的哪些政策?(2分)并根据材料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影响。(2分)(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扩大了公民的基础;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恢复公民大会,实行陪审法庭等分享参政议政的权利等。(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影响:激发并保障了公民参政积极性;增强公民意识;维护了城邦安全与繁荣。(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材料三 当时的一位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在其诗中说道: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役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2)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2分)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2分)材料三中涉及的变法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持观点的认识。(2分)(2) 两“事”: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2分)成效: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2分)方面:理财和军事。(2分)认识:作者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1分)但未认识到王安石变法未真正解决社会危机的局面。(1分) 材料四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材料五 1863年,高杉晋作在中国,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3)材料四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2分)从材料五中反映出,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后来明治政府是如何改革的?(4分)(3)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或“置产兴业”政策(2分)。原因:军事力量薄弱、落后;思想保守。(2分)措施:政治上“废藩置县”,君主立宪;经济上,土地改革,殖产兴业;文教上,文明开化,发展教育;军事上,军事改革,富国强兵。(4分)(4)通过上述看似时间和地域毫无联系的改革,你能得出怎样的共性认识?(2分) (4)体现改革者改革创新、坚强不屈的改革精神。说明万物皆变;社会通过改革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等等。(2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于战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评说。请看下面言论,回答相关问题:十分厌恶战争,觉得战争十分的残酷无情,给许多无辜的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和平。 贾珍妮战争带给人们无尽的伤痛,它使多数人都陷入流离失所的困境,它的结局无疑是人们自制的最大灾难。 季兰玉材料一中两位同学主要从哪一角度对战争进行了评述。除此外一战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如何?(8分)(1)角度: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和创伤。(2分)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一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如飞机、汽车、化工合成技术的发展;(2分)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如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的利用全国的人力和物力;(2分)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如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2分)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所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看下列四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