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土壤中化学元素以能量为驱动力,沿土壤-生物-大气进行物质循环传递的过程称为土壤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一节土壤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一个碳原子的旅程,据Garrels等(1975)计算:在大气圈中停留4年;在生物圈中停留11年;在海洋上层水域停留385年;在深海中停留10万年;在地壳中停留3.42108,一、土壤碳循环,图10-1土壤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概图,(一)土壤碳库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周转,土壤碳库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周转速度与土壤有机质的平均停留期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土壤层中有机碳的的平均停留期受土壤有机质的性质和数量、腐殖质的特性以及环境条件等影响,一般为1003000年。地质大循环的土壤碳周转时间可达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远远长于大气碳库和陆地植被碳库,可见土壤碳库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周转速度最慢。土壤在碳循环过程中充当“储存库(汇)”的功能,土壤有机碳分解和积累速率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碳平衡。土壤碳库储存对减缓大气CO2浓度上升具有重要意义。,(二)土壤碳循环对土壤氮、硫、磷循环的影响,土壤碳循环是土壤氮、硫、磷循环的驱动因子,只有在适宜于土壤有机碳积累的条件下,才会有有机氮、硫、磷含量的增多。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伴随着有机氮和碳键硫的矿化。,(三)土壤碳循环对环境的影响,泥炭土、沼泽土和水稻土中逸出的CH4是大气中CH4的主要来源之一。泥炭地、热带雨林的开垦,显著增加土壤中CO2的净逸出量,增加大气中CO2的浓度。大气中CH4和CO2量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使气候变暖。,(四)当前土壤碳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土壤碳循环仍然是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了解更少,对全球土壤碳库的估计差异也很大。土壤碳库估计中不确定性还与土壤实测调查数据不充分有关。控制土壤碳储量的主导因子多,包括气候(温度和水汽)、植物类型、母岩(黏土含量和土壤排水层)等,而温度、水汽和颗粒大小在土壤剖面的不同深度变化极大。,图中国土壤有机碳密度(0-100cm)分布,二、土壤光合作用,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绿色植物吸收光能,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土壤碳循环中重要的碳同化途径。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它是土壤有机碳的最初来源。光合作用强度直接受植物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三、土壤呼吸作用,土壤呼吸作用是指土壤产生并向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主要由土壤微生物(异养呼吸)和根系(自养呼吸)产生。除植被冠层光合作用,土壤呼吸作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中最大的通量。,土壤呼吸由3个生物学过程(植物根呼吸、土壤微生物呼吸机土壤动物呼吸)和1个非生物学过程(含碳物质的化学氧化作用)组成。土壤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中3050%来自根系的活动或自养呼吸作用,其余部分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对有机质和凋落物的分解作用,即异氧呼吸作用。,土壤呼吸作用通常通过直接测定从土壤表面释放的CO2量来确定。测定方法有:静态气室法、密闭或敞开系统的动态气室法、CO2浓度梯度法和微气象法。,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直接因素是土壤环境,包括土壤质地、酸度、有机碳和水热条件等。气候条件决定植被类型的分布和生长,并影响土壤的水热条件;人类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环境,进而影响土壤呼吸。,(黄看看等,2008),根据土壤呼吸速率的快慢,可将土壤有机碳区分为两个具有不同更新时间的碳库:其一,靠近土壤表层由新鲜残留物组成的“小”碳库。更新速度快,流通量大;其二,贯穿整个土壤深层剖面的由难分解的腐殖质复合物组成的“大”碳库。其更新十分缓慢。研究土壤呼吸作用引起的土壤CO2通量变化必须特别注意土壤表层附近的不稳定碳库的变化。人为扰动或全球变暖引起的土壤CO2通量释放的增加主要源于具有最短更新时间的不稳定碳库。如温带森林土壤的CO2年生产量中有83%是仅为15cm的表层土壤提供的。,四、土壤碳的固定,土壤固碳能力与土壤中稳定组分的含量密切相关,只有那些能够在土壤中保存很长时间的有机质,才具有固碳意义。研究土壤有机质的稳定性在土壤固碳的相关研究中非常重要。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研究包括:土壤有机质周转速率的测定;影响土壤有机质稳定性的因素;土壤微生物。,土壤碳的固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碳。,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和潜力,要从碳库和碳流两方面考虑:从碳库方面看,关键在于提高土壤的最大碳储量和碳累积速率;从碳流方面看,关键在于增加碳库输入速率,降低输出速率,延长碳在土壤中的保留时间。,五、土壤碳酸盐转化与平衡过程,土壤无机碳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且主要分布于半干旱地区的干旱土、始成土、淋溶土和新成土中。全球土壤碳酸盐碳库含量为780930Pg。关于无机碳在土壤碳循环中转化与平衡过程的研究较少。已明确的土壤碳酸盐转化和平衡过程主要涉及成土过程中碳酸盐参与下的淋溶和淀积过程。,六、土壤碳循环与全球气候变化,(一)土壤碳循环与大气CO2浓度,(二)土壤碳循环与大气CH4浓度,(三)CH4和CO2对碳库环境的综合影响,相同浓度下,甲烷是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的21倍。,第二节土壤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一、土壤氮循环,(一)土壤中氮的形态,1无机态氮土壤中的无机氮的数量很少,表土中占全氮12%(150ppm)。最多不超过58%;(1)铵态氮(NH4)可被土壤胶体吸附,一般不易流失,但在旱田中,铵态氮很少,在水田中较多。在土壤里有三种存在方式:游离态、交换态、固定态。(2)硝态氮(NO3-N)易流失,不宜在水田施用。在土壤主要以游离态存在。(3)亚硝态氮(NO2-N)主要在嫌气性条件下才有可能存在,而且数量也极少。在土壤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2有机态氮占全氮的绝大部分,9298%。有机氮的矿化率只有36%。(1)可溶性有机氮5%,主要为:游离氨基酸、胺盐(速效氮)及酰胺类化合物(2)水解性有机氮5070%,用酸碱或酶处理而得。包括:蛋白质及肽类、核蛋白类、氨基糖类(3)非水解性有机氮3050%,主要可能是杂环态氮、缩胺类,3游离态氮(N2),(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氮循环,(三)土壤氮的内循环,二、大气氮的沉降,全球由大气降水进入土壤的氮,据估计每年每公顷222kg。,三、大气氮的生物固定,在自然界中,某些原核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固氮酶将空气中的氮素固定为氨,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固氮,这类微生物称为固氮微生物。据估计,全球每年的生物固氮总量为2亿吨,约占全球作物需氮量的四分之三。,自生固氮自生固氮微生物在土壤或培养基中生活时,可以自行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对植物没有依存关系。常见的自生固氮微生物包括以圆褐固氮菌为代表的好氧性自生固氮菌、以梭菌为代表的厌氧性自生固氮菌,以及以鱼腥藻、念珠藻和颤藻为代表的具有异形胞的固氮蓝藻(异形胞内含有固氮酶,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共生固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只有和植物互利共生时,才能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共生固氮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的根瘤菌,以及与桤木属、杨梅属和沙棘属等非豆科植物共生的弗兰克氏放线菌;另一类是与红萍(又叫做满江红)等水生蕨类植物或罗汉松等裸子植物共生的蓝藻。由蓝藻和某些真菌形成的地衣也属于这一类。联合固氮有些固氮微生物如固氮螺菌、雀稗固氮菌等,能够生活在玉米、雀稗、水稻和甘蔗等植物根内的皮层细胞之间。这些固氮微生物和共生的植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专一性,但是不形成根瘤那样的特殊结构。这些微生物还能够自行固氮,它们的固氮特点介于自生固氮和共生固氮之间,这种固氮形式叫做联合固氮。,四、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含氮的有机合化物,在多种微物物的作用下降解为简单的氨态氮的过程。,条件:亚硝化细菌(专性自养型微生物)通气:良好O2水化氧化物R2O3型。2:1型黏土矿物中,四面体电荷越多固钾能力强。蛭石拜来石伊利石蒙脱石。2)土壤水分条件干湿交替可导致固定态钾增多。3)土壤酸碱度一般,酸性土壤固定钾能力小于碱性土壤。4)NH4+的影响与K+竞争土壤黏土矿物上的结合点位。,1、释放过程主要是非交换性钾转变为交换性钾的过程。2、只有当土壤交换性钾减少时,非交换性钾才释放为交换性钾,释放量对交换性钾含量下降而增加。3、各种土壤的释钾能力不同,主要取决于土壤中非交换性钾的含量水平。4、干燥、灼烧和冰冻对土壤中钾的释放有显著影响。,钾的释放是指土壤中非交换性钾转变为交换性钾和水溶性钾的过程。,三、土壤钾的释放,1、质地粘重和富含2:1型矿物的土壤上,淋失的钾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粗质地土壤上,可达几kg至几十kg钾。2、栽培作物后可降低钾的淋失。3、酸性土壤施石灰可减少钾的淋失。4、农田土壤作物收获带走的钾是土壤钾的最大支出项。,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易被降水或灌溉水淋失,其数量受土壤质地、黏粒矿物种类和是否栽培作物等影响。,四、土壤钾的损失,五、土壤钾的调控与管理,(一)我国土壤的钾状况,在地壳岩石中,钾的含量比磷高得多,整个岩石界含钾量平均为2.45%。土壤中钾的含量远远超过氮、磷,大体不超高3%(K2O)。我国大多数土壤的全钾含量为0.5%2.0%。我国自南向北含钾量是逐渐增加的,如华南地区,其平均水平2%,东北、内蒙的黑土可达2.6%。,缓效钾:砖红壤一般70mg/kg;红黄壤70170mg/kg;紫色土300400mg/kg;水稻土300mg/kg以上;北方的土壤可高达5001000mg/kg;砂质土壤、山地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食品检验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理疗技术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房管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土建施工人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plus-Maltose-Monohydrate-13C12-生命科学试剂-MCE
- 9Z-12Z-Heptadecadienoyl-CoA-9Z-12Z-Heptadecadi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trans-9-12-15-18-all-cis-Tetracosapentaenoyl-CoA-2-trans-9-12-15-18-all-cis-Tetracosapenta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大学生求职必 备技能书单:大学笔试面试题及答案解读
- 煤矿专业基本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钳工考试题库及答案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孔肯雅热发热-门诊应急处置预案
- 2025关于医疗平台与医疗机构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行政执法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完整版:美制螺纹尺寸对照表(牙数、牙高、螺距、小径、中径外径、钻孔)
- GB/T 328.2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理讲义课件
-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21
- 互联网医院建设方案
- SQL注入技术原理及实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