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类的历史解读,含蓄的现实诉求 --评《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doc_第1页
别类的历史解读,含蓄的现实诉求 --评《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doc_第2页
别类的历史解读,含蓄的现实诉求 --评《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doc_第3页
别类的历史解读,含蓄的现实诉求 --评《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树东这部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是一部篇幅不小的书。非得静下心来认真读,才能得个中滋味。 看得出,作者是一个有耐心钻进历史而对现实相当敏感的人。而对历史的解读,作者用心良苦。有时直切要害,有时候含蓄隐喻;有时候开诚布公,有时后让读者去猜迷底。 作者不是弄历史的人,而且工作繁忙。花如此多的时间,来梳理历史,自然意在历史之外。 所以,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读者不会喜欢该书。 美国历史是本书的非常小的一个部分,是本书的亮点之一。对美国的崛起历史,作者可谓是特别用心,充满现实意义。 作者认为,美国的崛起来源于民族主义,保护主义,和国家博弈。 一)作者认为,国家崛起战略或国家发展战略之争,最终是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争。让不符合国家长远利益的利益集团的利益,绑架国家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悲剧。作者将美国发展战略之争的历史划分为几个阶段。作者认为,在美国开国之初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之争,是理想之争,理念之争;随着利益集团的形成,发展道路之争,演变为利益集团之争;最后,个别利益集团同国家利益的尖锐矛盾,导致了内战。作者的一个独特的结论是,美国的内战彻底摧毁了自由贸易的利益基础,从而为长期持续的保护主义提供了利益基础,为美国长期发展和最终崛起提供了利益基础。作者对美国崛起的历史过程,发展战略演绎的独特历史解构,遵循的就是这种利益模式。在书中,你可以看见,不同利益集团的消长导致美国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浪潮的消长。作者在描述“三执政”的分分合合中,在分析联邦党的消失中,在分析商业利益同国家利益的矛盾中,将他们的故事当成一个个独特的例子,向读者解读,利益集团对国家战略的影响,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常常绑架国家利益。 作者认为“利益分歧可以让具有共同政治理想的人,在经济政策上分道扬镳;而政治理想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共同的政治利益,转而支持同一种经济政策”。 不可谓,不意味深长! 作者认为,一个国家之所以实施自由贸易,归根结底是,有占支配地位的利益集团的利益与自由贸易密切相连。作者还认为,美国早期的自由贸易不仅不利于国家的产业发展,而且在美国国内培养了一个同霸权(大英帝国)利益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作者通过美国历史,想让读者了解到,这个与自由贸易利益相关的利益集团,在关键时候是站在外国利益一边的。作者用历史事实指出这些集团在国家面临战争或灾难的时候,往往站在了霸权(大英帝国)的一边,关键时刻甚至不惜牺牲甚至出卖国家利益。新英格兰地区的“大商业集团”在1812年的战争中是这样,沦落为大商业利益集团利益代表的“联邦党”是这样,后来南部的种植主集团(为了棉花出口)是这样。在1812年的战争中“大商业集团”拒不支持国家的对外战争,联邦党在战争艰难的时候不惜企图分裂美国甚至向大英帝国投降,南方的种植业主不惜分裂美国寻求欧洲列强的承认,等等。 作者想通过美国历史告诉读者的是,这个向外的利益集团,往往会失去民族主义立场,是国家发展的隐患。让这个利益集团的不断强大,通过国家经济政策偏好催生这样的利益集团,不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 将历史同现实对比。眼光颇为独到。忧虑不谓不深。 作者通过对美国保护主义战略的艰难兴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国家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的建立和持续的利益基础,是一个强大的同独立自主(保护主义)密切相关的利益集团的存在。在美国的保护主义兴起的过程中,这个利益集团是制造业资本,劳动者(保护主义导致高工资),中西部的农场主(谷物种植)。这是一个广泛的利益基础。作者认为,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培养相关的利益基础。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必须反省出口导向政策。 这些历史,作者款款道来,发人深省。 作者通过美国历史表明,利益集团强大到一定程度必然绑架国家利益。“在局部利益的迷宫里,有时候连最有远见的政治家也会迷失方向。超越局部利益之上的国家利益,应当是政治家的基本信仰”。作者对那种偏好某种利益集团的经济战略的含蓄批评,值得认真品味。 这种从利益集团的消长来解构国家发展战略,很有现实意义。其实作者用心良苦。作者真正要讲的是,我们应当从当今中国的利益结构,来解释中国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掩卷之余,我们要问,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的利益基础在那里?这个利益基础在30多年来是削弱了还是加强了。出口导向战略导致内陆地区和内向发展萎缩,是削弱还是加强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利益基础。假如是削弱了,这种削弱符合不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和持续崛起。 培养独立自主的利益基础,让他们的利益呼声在国家战略争论中充分体先出来!不要让利益向外的利益集团,强大到足以绑架国家战略。这,才是作者默默疾呼的。 联想到目前有许多特殊利益集团的代言者,大肆批评“民族主义”。作者的笔下的落脚点,不可能是“信马由缰”。 二)许多人在总结中国历史时,简单的把中国近代以来落后于列强的原因,归结为“闭关自守”。作者显然不是一个人云亦云的人。读了该书关于美国崛起的部分以后,你会大开眼界。读者认为美国现代工业发展的源头和起点,就是美国在“切萨匹克-里奥帕德”事件以后,美国实施的“闭关自守”政策。正是这种政策和后来的1812年战争,催生了美国的近代工业。“禁运及后来的战争,催生了美国第一批现代工业,让美国决策者发现,保护主义果然是国家发展的利器”。在此之前,美国的经济政策是“自由贸易”。推动自由贸易的是杰弗逊等民族党人,自由贸易是美国开国一代的“共识”。从独立到1807年的“闭关自守”,美国几乎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按作者的话,美国走上了“没有发展的增长”道路。建立在自由贸易上的繁荣,作者称为霸权“剑锋下的繁荣”。美国是大英帝国的原材料和低端产品的提供者,是大英帝国工业产品的市场。作者通过美国历史向读者演绎,美国现代工业的兴起,源于“闭关自守”;而美国的长足崛起源于“保护主义”。作者从汉密尔顿的经济思想,到“美国体制”,到内战以后高达50%左右的关税保护,勾勒了美国保护主义思潮和体制的兴起。美国在成为超级大国以前,实施了长达100多年的保护主义。作者认为,正是保护主义使美国没有沦为以英国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简单市场。而是跳跃性发展,建立了一大批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代表的独立产业。保护主义使美国登上了20世界权力的顶峰。 在评论美国历史时,作者认为,“短期的商业繁荣,不是检验一个大国发展的尺度。这种贸易带来的繁荣,海外市场带来的繁荣,如夏日的玫瑰,一次冰雹就会使她零落成泥” 作者对杰弗逊的自由贸易政策的分析,特别有趣。作者认为杰弗逊是一位清醒的自由贸易提倡者。作者认为,杰弗逊与后来许多自由贸易推行者不同的地方是,许多后来者,认为自由贸易可以催生现代化强国,而杰弗逊知道自由贸易不会导致美国现代产业的发展。他所以要推行自由贸易,是因为他要把“我们的工厂留在欧洲”。他认为,现代工业体制不利于个人自由。作者认为“假如说自由贸易是发展中国家的陷阱的话,杰弗逊是看清了陷阱而往里面跳的人。”所以,一但杰弗逊发现自由贸易不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是,他就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推行保护主义的总统。作者认为,美国历史上最早推行保护主义国策的人,恰恰是当初反对保护主义的人。 作者认为,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的基础。作者认为,“经济上的保护主义和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政治独立的诉求和经济独立的诉求,精英的民族主义和草根的民族主义”的结合是美国成功崛起基础。 作者将美国崛起的历史真相,如此明白无误的告诉中国读者;如此有针对性的解读历史。功不可没。 美国发展的历史,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对外开放的战略。弄清正面的和可能的负面效应,在开放的进程中,保护中国自己的产业。该书对那种,放弃高科技战略,放弃高科技保护,放弃高端产业保护,的批评,处处可见。作者的内心忧虑不言而喻。作者担心中国成为别人的高科技殖民地。 作者认为,自由贸易没有催生出一个强权。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在全球化呼声淹没一切的今天,这个孤独的声音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三)作者认为,美国是国家博弈的强者。他是在同大英帝国的博弈中走向帝国,登上权力金字塔的。 作者对大英帝国试图限制美国的崛起的历史分析,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是很有新意。在这个方面,作者用经济这个主线将五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杰依条约,切萨匹克-里奥帕德事件,1812年,门罗宣言,内战。 现实感很强。 作者在书中隐隐将,美国同英国签订的杰依条约同世贸条约比较,将切萨匹克-里奥帕德事件同中美海南装机比较,将1812年战争同朝鲜战争比较,将门罗宣言同“橘色革命”比较,将内战同台海问题比较。 其实,作者在审视整个美国历史时,一直是将美国同中国类比的。不言而喻,作者希望中国在本世纪登上国家博弈的权力顶峰。 可能由于话题敏感,作者没有做过多的评论。在这个方面,作者如同画水墨画。虚实相间。有时候留下的空白比落墨的部分还多。也许作者,希望留下空间,让读者自己把握,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里摘录一些作者的有关评论。 关于杰依条约,作者评论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希望以两国贸易正常化和以利益融合来淡化主权争论,来避免战争的条约,一个典型的重商而出让主权的协议。”“美国做出了实质性让步却没有得到实质性回报。.。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关于1812年战争,作者结论到“这一仗使美国认识到在国家博弈中批判的武器在武器的批判面前的软弱无力”。 关于门罗主义,作者评论到:“门罗主义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要求欧洲列强自律,不要把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