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过关检测(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开放性C整体性 D差异性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解析:1.C2.B第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C。第2题,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充沛,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34题。3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4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解析:3.B4.C第3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第4题,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C项不相符。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回答56题。甲乙丙丁土壤质地/%砂粒40457814粉粒25251419黏粒3530867水土流失量/(g/m2)47.3201.215.776.95甲土壤属于()A砂土 B壤土C黏土 D粉土6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解析:5.B6.D第5题,由表格中的数据,结合三角坐标图判断,甲土壤应该是壤土。第6题,由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并结合表格可知,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应该是甲、丙、丁,这三者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丁,丁土壤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D正确。(2016浙江10月选考)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完成78题。7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8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 B热量C土壤 D水分解析:7.C8.D第7题,甲地所在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因此其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8题,甲、乙两地自然景观主要体现在由森林向草原的过渡,其主导因素是水分。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910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10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非地带性现象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9.A10.C第9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逐渐落叶,可知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A对;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B错;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C错;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D错。第10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银杏树叶转黄,这反映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读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分布正确的是()12图中乙、丙两处植被的分布主要体现了()A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解析:11.B12.D第11题,根据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出甲、乙、丙处位于西风带,甲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为森林植被;乙、丙处位于盛行风的背风坡,分别形成草原、荒漠,B正确。第12题,从图中看,乙、丙两地受地形影响,山地阻挡西风进入形成草原和荒漠,属于非地带性规律。二、非选择题13读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_板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2)图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_现象,简要说明其形成原因_。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3)若此山脉变为平地,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4)图中A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5)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的降水量减少了约20%,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试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板块分布,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部海域位于南极洲板块,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山脉可能增高。第(2)题,受地形影响,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形成荒漠景观,属于非地带性分异。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第(3)题,若此山脉变为平地,南美洲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第(4)题,A处的植被为热带雨林,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第(5)题,结合亚马孙河流域森林被砍伐引起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进行分析。答案:(1)南极洲该山脉可能升高。原因: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2)非地带性山脉(安第斯山)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山脉东侧为背风坡,降水少地壳运动(或地形抬升)整体性(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注入太平洋。(4)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5)森林被砍伐,其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降水以地面径流的形式汇入河流;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1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解析:第(1)题,A、B两地同处于大分水岭东侧,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都较湿润,主要差异是纬度导致的热量不同。第(2)题,B、C、D三地都位于回归线附近,纬度差异不大,但B在大分水岭的迎风坡,C在背风坡,而D在大陆西岸,故所受大气环流影响不同。第(3)题,C地气候类型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降水相对较少,较为干旱,自然带为热带稀树草原带,所以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答案:(1)类型:A地所在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B地所在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的纬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2)水分差异:B、C、D三地水分自东向西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当归内酯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三只小猪锯木头课件
- 小儿退热药课件
- 面试技巧:高级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年产20万套数字智能道闸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大学生辅导员期末评语
- 大学生村官上半年述职报告
- 大学生市场调查实习报告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能力检测完整答案详解
- 职业规划必 备:升学面试题库攻略分享
- 2024版安全技术咨询服务具体协议模板版B版
- 董事长的权利、职责、义务(5篇)
- K31作业现场安全隐患排除(K3)
- 港口基础设施监测技术
- 回顾长征路课件
- 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主题班会分享
- 医疗废物交接登记表(诊所、医务室、卫生所等)
- 气雾培技术行业市场突围建议书
- 2025届云南省施甸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ISO15614-1 2017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