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研究(1).doc_第1页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研究(1).doc_第2页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研究(1).doc_第3页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研究(1).doc_第4页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研究(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模式探究学院: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 班级:安全1102 学号:1113010237 姓名:王秉 指导老师:姜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信息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一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破坏严重社会危害和危及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的相继发生,应急管理研究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成为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加大,频率加快,涉及领域也在扩大。随着我国高校办学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潮流下,大学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对高校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高校是突发事件最易影响的群体,也是应急管理最易普及和执行的群体,其在应急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特殊地位。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比任何常规性管理更能考验一个学校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环节的开展以及高校在公共大众中的形象。在高校应急管理这一既富理论前沿性又极具公共管理实践价值的热点研究领域,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研究具有基础研究意义。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研究针对高校应急管理中最基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学习了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础上,通过对学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学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分析国内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应急预案制定的要求和应急预案编制的流程,综合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进一步依据事故致因理论阐述了高校突发事件的一般形成机理,建立了更有现实性和操作性的高校应急预案模式,提出了我国高校应急预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应急避险能力高校危险源排查治理应急物资设备准备、预案的结构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关键词:高校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危险源 Explore the emergency rescue plan mode of University emergenciesWangbing(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safety engineering safety engineering)Abstract: Enter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accompanied by some unexpected events causing harm and endanger public safety serious social damage heavy casualties, property loss, ecological succession, research on emergency management has been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overnments in the world, become a hot research of public management scienc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school the possibility of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increase, accelerate,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he expansion. Along with our country University opening up and the school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especially in the logistics socialization in college enrollment and academic trends, between between University, school and social exchanges become more frequent, the campus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job raised new requirement. Because the university is the unexpected events most likely to affect the population, but also the most easily popula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group, it is a very special important position in emergency management. The ability of dealing with emergencies to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ability of the test of a school more than any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normal university education teaching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ublic.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ollege this rich theory advanced and very public management practice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value, research on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of university has basic significance. Study of the emergency rescue in emergency to study the basic issues of management of emergency University, based on studying the basis of dangerous chemical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the city, through the school emergency concept, school emergency type analysis, our country University emergencies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emergency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cause analysi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definit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by making clear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mergency plan and emergency plann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comprehensive college unexpected events, further according to accident-causing theory describ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udden ev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tablished the model of university emergency plan is more practical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exist in Universities of our country emergency problem. In the propose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emergency ability, the dangerous 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emergency equipment, plans for the structure.Keywords: university emergent accident emergency plan dangerous source 0引言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学校应急管理是国家公共危机管理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安全常常牵涉到家庭和社会,对于维护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校园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也受到了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建设。学校突发事件即指那些发生在高校内,或虽未发生在高校,却与高校中的人或事有相当联系的,事前难以预测、作用广泛且对高校甚至社会造成一定威胁和危害的公共事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危机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控制紧急情况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危机,将危机对人、财产的危害减少至最小程度。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把危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无应急预案的百分之六。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管理是危机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根据危机可能波及的范围以及造成的危害,规定预警事项,建立预警事项处置程序,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对社会的影响。常设置A 级为轻级,B 级为中级,C 级为重警,D 级为特警。按照突发事件的等级,设置不同级别和等级的应急救援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高校有关部门应及时公布危机的级别,以便于各级管理部门提高防范意识,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学生的活动区作为高校构建和谐校园重要的阵地之一,拥有学生的居住密度大、其相对的滞留时间较长、活动的隐秘性较高的特点。而如何对其中可能的、潜在的突发事件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处置,就成为了各高校所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而实践也证明了,制定一套切实而有效的可行性应急救援预案就具有重要的意义。1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每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600亿元。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随时有可能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社会转型期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加大,频率加快,涉及领域也在扩大。随着我国高校办学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高校扩招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潮流下,大学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这对高校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04年2月5日密云灯节本来应该是个欢乐的节日,近40人却因为拥挤被踩死,其中大部分是大学生;莫斯科友谊大学发生火灾,近100名学生被烧死(其中有8名中国留学生);再上溯到过去非典、汶川地震、雅安地震、泥石流和外出旅行过程中等突发事件,不少大学生都出现了不应该有的恐慌现象,造成了各种伤亡看到这些数据,大家应该看到高校对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还需要完善。因此,加强高校有关管理部门建立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是一项关系重大、形势紧迫的任务。如何提高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水平,消除管理和应急救援预案中存在的盲区,如何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已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预案就是其危机管理机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目地就是控制突发的紧急情况发展并尽快地减弱或是消除危机,并将危机所对的人或财产的损害度减至最小的程度。而统计表明,有效的应急预案就可以把突发事件的危害与损失降低至没有应急预案时的百分之六左右。我们要在突发事件有可能波及的范围和其有可能造成的损害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等事项处置程序,从最大的限度之上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建立高校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是推动整个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是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迫切需要。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最近,高校也发生了很多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校园环境破坏,对学校或者社会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这类事件我们称之为高校突发事件。高校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就会造成校园的不稳定,迅速影响到社会、国家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风险,或者在风险到来之际,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害,保证高校的稳定与发展,是我们研究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最终目的,对高校管理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研究显得重要而迫切。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事件频发的时期, 高校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高校突发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涉及面广,传扩散快,危害性大,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会影高校的正常秩序,而且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增强高校应急救援能力,从而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突事件,已经成为新时期各级政府和高校所面临的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2按照发生原因对学校突发事件的类型分析2.1 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突发事件近几年,中国频频发生自然灾害,主要指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2008年南方雪灾、512汶川地震,2010年初,中国西南地区发生大规模旱情,2010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2011年四川雅安地震等。这些实例说明,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极具重要。例如512汶川地震中,据了解川大学生在汶川地震时,自救方式还是比较到位的,而且学校应急措施还算比较及时。但是,通过对川大大学生调查发现,当天灾发生时,知道自救或知道减少损失方法的人,仅占27.78%。相对还有另外一个例子,在2004年印尼海啸中,一名英国10岁小女孩利用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地震常识,帮助几百人成功逃生。由此可见,了解相关常识,能使我们生存的几率大大增强,正所谓有备而无患。2.2由于事故灾难造成的突发事件大学,是个事故高发区,近些年在大学里发生的事故灾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成上升趋势,主要指校园内学生参与人数众多的相互殴斗,或是校园内学生与校外人员之间发生众多人员参与的群体性殴斗事件;以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火灾、房屋倒塌、恐怖袭击等事件,造成众多人员受到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的事件。如:2007年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韩籍男子持枪使32人死亡29人受伤的悲剧,马加爵杀人案,以及2008年发生在上海商学院学生宿舍的火灾4名女生跳楼身亡,等等。这些发生在校园里的事故灾难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就拿上海商学院的火灾来说,这次事故发生原因初步判断为寝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而且在火灾面前,女大学生是慌乱和束手无策的心理状态,盲目用脸盆接水迅速灭火,并在无奈的情形下从六楼直接跳而下,这一系列说明学生自救方式的错误和学校管理不当是这次事故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实,武汉的高校也有过一些事故灾难,比如,2011 年 11 月 21 日,中南民族大学的女生寝室发生火灾,住有4名学生。据介绍,上午6点05分左右,该宿舍内一女生闻到焦糊味,她发现火情后当即叫醒了宿舍内另外3名女生,向消防及校保卫处求助后逃离了火场。6点12分,校保卫处组织人员赶到现场,与宿管人员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并迅速疏散了1号宿舍楼,的所有学生。6点20分左右,消防队官兵赶到现场,于数分钟内将大火扑灭火灾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目击了火灾的不少学生称,310寝室受损较重,火灾也对周边几间寝室造成了影响。这些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为什么我们还不引以为戒呢?为什么这样的悲剧还是屡屡发生?这些值得我们深思。大多数高校都进行寝室文化建设,其中违章用电器是寝室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严查项目,在学校严查过程中,还是会查获一些违章用电器,可见学生的安全意识还是不到位,所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灾难发生时正确自救方式是我们学校当前所必须做的一项长期工作。 2.3由于公共卫生造成的突发事件主要指在校园内有爆发倾向的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实验违禁用品保管不善以及食堂卫生(饮水)条件等引发的大面积的空气、食物、饮水中毒等严重影响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SARS,甲型H1N1病毒,H7N9病毒等一系列疾病大范围肆虐,敲响了高校关于公共卫生造成的突发事件的警钟。2.4由于社会安全造成的突发事件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我们都是这个社会的一员,那么社会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近些年,在报刊,杂志,电视上会发现一些大学生舍己救人事例。这些事例引发了社会对大学生救人和自救的一种新思考。2009年10月24日下午2时许,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手拉手组成人梯救助不慎滑入江中的两名小男孩。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献出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这个故事感动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子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学生舍己救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在推行素质教育时候,最基础、最重要的求生素质培育理应在其中。在全社会普及生存知识和自救知识教育,将其作为必修科目列入教育课程,让每个学生能多一份生存知识,多一种在危境中自救的强力,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2.5由于政治稳定事件造成的突发事件主要指相关群体面对国际、国内一些政治性敏感事件或校内的偶发事件作出激烈的自主反应,校内集中出现标语口号、群体聚集或游行示威等学生群体性事件。近几年随着各我国关系的一些摩擦,这方面必须尤其得重视。 2.6由于学校管理类造成的突发事件主要指由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或说明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因学生食堂卫生、饭菜质量问题、教学质量问题等,引起学生不满而罢餐、罢课;因学生学籍管理等问题引发的学生及亲属无理滋事;以及数量较多具有攻击性的恶意匿名上访信、心怀恶意的手机短信群发和网络帖子等。3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3.1 客观性和复杂性突发事件由多种原因,多种因素,多种条件构成,而且这些原因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相互转化;既要科学分类管理,又要加强相互协调和沟通,采取科学、系统、综合的措施应对长期潜伏性。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具有不同的情景、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色、事件的独特性导致难以照章办事、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有近百种之多、而且同样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变化的趋势又各不相同和千变万化。3.2 社会热点近几年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不断发生,多次成为新闻媒体、政府官员乃至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高校突发事件包括学校管理腐败、学生自杀、伤害、校园、火灾、爆炸、集体食物中毒、学生同居、怀孕、学术腐败、法律诉讼、特困生救助、恶性传染病流行等。这些事件的后果和影响都很大,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食物中毒和黑心棉引发国家教育、卫生主管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以及后来的专项治理。3.3 公共性学校后勤社会化逐步深入,扩招广泛进行,使高校本就脆弱的基础管理体系捉襟见肘,突发事件重重。学校突发事件多集中在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校园治安管理、对外拓展及与外部公众的沟通等领域。这些领域几乎涵盖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全部内容。突发事件的涉及范围可能迅速传播引起公众的关注、成为公共热点并造成公共损失、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政府必须通过调动相当的公共资源,进行有序的公共组织协调才能妥善予以解决。3.4 危害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连锁反应。陷入突发事件漩涡的高校,除人财物受到损害之外,还会引发形象受损、声誉下降等后果。突发事件对社会大众的财产和生命有时会带来灾害和毁灭,这种损害是刚性的,不可逆转的,一旦发生,必须动员必要的力量和资源进行紧急救援,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任何一个突发公共事件都有可能把潜在的社会矛盾引发出来,威胁整个社会的稳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坏,造成社会的局部动荡和混乱。4.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学校情况差别又很大。所以,应急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覆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四个阶段,是对事先建立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法制以及保障机制的体现。 (2)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体系包括学校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队伍的建立以及职责划分。 (3)健全突发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应急运行机制包括从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救援以及救援后恢复等的一系列行动的协调机制。 (4)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制。包括学校学习、落实国家有关应急法律法规并建立与应急相关的管理制度。(5)加强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包括为了有效完成突发事件应急所需要的物资、设备及设施的准备、管理以及应急培训与演练。总体来讲,我国学校应急管理基础薄弱,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强,在应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1)应急预案的制定缺乏充分的校园应急能力评估和校园危机评估,应急预案针对性差,过于简单、粗略,有些只是一般的管理规章,应急救援方面的可操作性不强,很多应急的方法和措施不具体,责任不明确。具体表现为: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和应急程序描述不全,不能满足应急活动的需求;应急指挥缺乏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通常会造成应急行动时职责不清、指挥不力、操作混乱的局面;大多数学校制定出来的应急预案都未进行培训和演练或培训和演练停留在表面形式。 (2)众多高校应急组织机构多半是临时性的,在学校内部没有设置专门的处理突发事件的部门,组成人员大多数缺乏应急救援的相关知识。 (3)在资金方面,应急保障不够充分。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一直处于匮乏状态,应急物资、设备、设施和资金严重不足。5.国外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现状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应急体系。把学校突发事件作为国家公共危机的一部分进行管理,政府、企业、社团和公民个人的权力、职责和义务分工明确,应急管理工作依法、有序地开展,在应对学校各类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很好的效用。 众所周知,由于地震多发,日本的应急救援管理工作非常完善。1961 年出台了防灾应急管理的母法灾害对策基本法,之后又多次修订。该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中央及地方公共机构、企业和居民的基本责任和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日本从小学生抓起,把防灾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除了学校开设防灾课程外,政府还常常派防灾指导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防灾知识教育,组织各种防灾活动。有些学校给学生布置作业:发一张地图,上面标示着学校和家庭附近的区域,让孩子们按照放学后回家的路线,在地图上标出警察署、公用电话、饮水处、可避难的公园等重要地点。日本的学校经常举行防震演习,各区的小学、中学、高中等被指定为室内避难收容所。并在校内设立仓库,储备食品和药品、帐篷等应急物资,标准为每2人313平方米左右,按照学区单元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准备了配套物资齐全的防灾包,内有食品、药品、饮用水、毛巾和具有手摇式充电功能的收音机等。这些物品虽然很小,但是在灾难状态下却能发挥重要作用。美国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操作性强的措施办法,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体系。美国教育部制定了连续四阶段的学校危机管理的模式,包括:危机预防针对危机做准备对危机的反应危机后恢复,从管理、信息、心理等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应急机制。下面重点从几个主要方面来介绍美国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情况。(1)制定细致、完善、操作性强的学校危机管理模式指导学校应急工作。美国教育部于2003年5月制定了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对各种危机的类型、阶段以及危机预防和反应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育部制定了学校危机管理模式,根据应急管理每个阶段的特征规定了不同工作重点。如在危机预防阶段有隐患排查、预警、提前干预、事故预测等制度和处置预案;在危机发生后的反应阶段有紧急报警、危机评估、计划启动、紧急通讯、疏散撤离、封闭校园、紧急避难、自我保护、家长沟通、新闻发布等制度以及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具体反应操作程序;在后续恢复阶段有事故通告、心理辅导、事故分析、责任追究、诉讼应对、灾难纪念等制度以及校园恢复计划。所有公办与私立学校,都按照这一模式要求,依据本校的实际条件,制定应急预案。各类学校的应急制度都非常细致和完善,甚至细化到针对单个教学楼的应急预案。学校把应急预案印制成指导手册,发给师生。(2)学校设有应急管理与救援组织,并发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学校设有专门的“应急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地区应急小组、社区应急小组和校区应急小组三个层面构成。地区应急小组,包括心理健康工作者、警方代表、专家和社会服务人员等组成,平时召开例会,评估相关安全项目、协议和政策。社区应急小组,由各个危机管理中心办公室和心理健康工作者等组成,负责检查社区安全政策和程序、资源调配、人员培训管理,在本地学校危机发生时提供技术支持和帮助。校区应急小组,由学校行政人员、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法律顾问、教职员工组成,主要负责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服务。美国十分重视社会力量对学校应急管理的协助作用。包括当地警方的协助支持,与学校所在社区的密切联系,私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以及学校与法律机关、学区代理人、检测鉴定部门、青少年案件负责部门等社会、健康、福利部门等结成合作联盟。例如,学校聘请当地警察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参与校园安全事故的处理,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学校所在社区构成学校周围的小环境,与社区居民、私营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及各类志愿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并与法律机关及相关部门签订校园安全管理“参加力量协议”。 (3)政府与社会投入大量应急管理资金用于危机预防和培训演练。 美国政府和学校对危机预防非常重视,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校园应急设施建设,开展教育培训和演习活动,采取校园安全检测评估等多种方式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另外,还通过非政府组织、各类基金会获得应急管理资金资助。例如,近年来联邦政府每年都拨付3000万左右美元的专款用于帮助学校提升和加强危机管理计划。2008 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向34个州的92个学区提供2400万美元的拨款。拨款主要用于与当地消防、警察和公共卫生机构的合作,指导学校进行应急演练,购买紧急物资和装备,培训工作人员等。美国例来重视学校安全教育,把应急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大纲,进行安全教育、防灾训练等等。甚至通过小学生把安全知识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从孩子那里学到应急自救的知识。美国的中小学校本身就是国家指定的避难场所,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即使是自己家里发生火灾,没有地方去了,也可以到学校避难。一旦发生大的灾难,大家基本上走五六分钟就可以到学校避难。6目前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分析6.1预案的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我国高校的应急预案从总体上而言是属于“纲领性”和“宣言性”文件。通过对我国的各高校的应急预案内容的分析,就能很清楚的看到,高校应急预案内容都是包括以下的几个部分: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以及职责;预警与预防机制;应急的响应办法;后期的处置;保障措施;附则等。 6.2缺乏合作协调我国各高校所作的各类应急预案当中的内容,可以发现出严重缺乏部门间的相互合作协调。以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讯的保障为例,在事件突然发生以后就需要各方面联络,所以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的通讯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一般情况之下如发生地震或是气象灾害等,通讯设备也会同时的遭受破坏。关于突发事件后的通信保障问题我国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当中就写道:电信运营企业尽快恢复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抗震救灾通信畅通。自有通信系统的部门尽快恢复本部门受到破坏的通信设施,协助保障抗震救灾通信畅通。6.3预案的制定有待完善。应急预案的制定程序有待完善。我国各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体系,但是对于预案的制定程序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实践当中,应急预案制定要遵循的是一种自上到下的途径。而一般的情况之下,各高校制定了应急预案之后,各级的院办相应部门制定出院一级的部门预案,之后就是专业一级的相应部门以及基层的相应部门所制定的预案。下级机关在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时,多数的情况下都要照搬上级机关所制定的预案,并没有体现出其本级别应急预案的特殊性。对于各高校单位的预案制定程序,其相关的部门所发布与编制的规范或是指南一类的文件当中倒是有些涉及,但总体而言也是较为简单的也都是一些原则性的内容。缺乏联合制定预案。我国高校已有的各级、各类的应急预案当中,几乎都是某一个高校或是某个相关部门、学生组织自行去制定的,很少有几个相关联的部门联合制定其预案的情况。而高校各级部门和学生组织相互联合地制定各级别、各种类的应急预案,就有可能对应急活动的开展得到更有效率、有秩序的效果。 6.4预案的修订程序欠缺。我国各高校的各级各类的相关的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由高校各级部门以及学生组织根据实际的需要与情势的变化,适时去修订这些应急预案。但是有关应急预案的修订条件与程序,各高校却至今也没有专门的规定过,其实我国安全监管总局就曾对此做过指示。我们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变动的情况,应急预案的演练情况以及各高校人员、技术和外部环境等不断的变化当中的实际情况,来及时地评估与补充修订完善其预案。许多的应急预案当中由于其修订的程序欠缺,加之各高校的相关部门领导对于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并未重视,实践当中对已经制定的预案进行修订的情况也是较为少见。7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机理 事故致因理论是通过对大量典型事故本质原因的分析所提炼出的事故机理和事故模型。这些机理和模型反映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能够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为事故的预测预防,为改进管理工作,从理论上提供科学的、完整的依据。事故致因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一般的事故的致因是人的一些不安全或者不合理行为可以促成物的不安全因素,而物的不安全因素会在客观上造成人出现不安全行为。隐患在客观上出现,加之人的主观不安全行为,事故就必然发生,这是一般事故发生的机理,所以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也符合这一规律,我们可以从这一规律着手来分析高校突发事件致因理论。高校突发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生产过程中存在多种可能造成高校突发事件的因素,还有人的行为和众多的社会因素及环境条件,具体说来,造成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综上所述及其分析,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机理如下图1所示。8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预案模式示例分析 高校应急管理应包括:应急组织、应急预案、沟通联络人员、定期演练及维护。全面的学校应急预案,应重点放在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应急预案中可以包括若干个处置方案,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一般包括:谁,什么事,何时,哪里,为什么以及如何做? 这六项基本问题是应急预案中需要明确的。另外,当学校有贵宾访问、毕业典礼、各种大型活动等等,也应有相应的应急预案。8.1应急预防 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相关的危机隐患。例如,高校暴力事件有一定的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通过了解学校师生的行为和特点,有助于识别潜在的危机事件。学校应建立危险评估程序,识别、评估并采取有关措施处理造成可能的危险情况,识别或确认可疑的暴力目标。评估程序应包括识别预警、危险评估和评估反馈三个阶段。首先对学校进行危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根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和事前的训练,并确定应急能力和资源满足应急需求。危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具体包括: (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发生后对学校造成的影响;(3)此类事件的发生频率; ( 4 ) 波及范围和程度;(5)持续时间(6)应急能力分析等。 8.2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应急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包括针对人为事件(如社区暴力)和由于地理条件产生的危险(如地震、洪水)所需要的相关程序。所有的学校教职员工应该进行危险评估技术训练和应急响应演练。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机构,以利于统一指挥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明确应急响应人员的职责,包括应急指挥人员、教职员工及学生家长等。具体包括: ( 1)保持教职员工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警觉性; ( 2)确定应急组织成员及其职责,包括应急响应时的职责(收回报告、响应决定和沟通等) ; (3)列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专业需要,包括与公安、消防、医院等其他社会部门和机构的协调合作; (4)确定学校平面图、各类人员名单、紧急联络电话和沟通办法; (5)制定教职员工疏散计划;(6)明确应急准备资源和装备(灭火器、手电筒、应急药物等) ,并指定存放在安全且管理或危险有害因素及其自然因素人员的缺陷物质的缺陷环境(人文)的缺陷很可能造成高校突发事件的环境最终伤亡损失及其危害设备设施和技术的缺陷以及物的不安全或人的不安全行为结合触发预防控制失效初始伤亡损失及其危害校园突发事件图1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机理便于拿取的地方;(7)指定专人发布消息; (8)定期对所有教职员工进行应急培训; (9)定期实施预案演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不断进行更新,学校应急组织成员及全校师生也要不断更新应急知识和响应技能,不断提高应急水平。8.3应急响应及应急操作程序 当突发事件来临时,高校管理者应首先估计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高校承受冲击的程度,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程序,包括发布应急响应信号;对高校进行封锁和戒严;应急响应组织者带领全体人员撤退到预定的安全位置。地方各机构和学校之间的应急响应系统应保持通畅。 应急响应程序包含在应急预案之中,具体对象包括: (1 )自然灾害类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雷击等; (2)事故灾难类事件,包括拥挤踩踏、火灾、交通事故等; (3)公共卫生类事件,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4)社会安全类事件,包括校园暴力、劫持人质事件、虐待事件等。应急响应程序应包括如下内容: ( 1)启动应急预案; (2)报警或请求救援; (3)确定应急响应指挥职责; (4)隔离事件现场,保护校园及周边安全; (5)收集尽可能多的现场信息和数据; (6)妥善安置学生,救助受伤害者; (7)运行突发事件沟通程序,通知有关机构和部门,包括上级管理者; (8)必要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9)保存突发事件现场的有关证据; (10)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响应措施。8.4应急恢复及其他工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组织应发挥重要作用,组织社会各方面的人员参与危机恢复,协助学校教学环境的恢复,包括提供心理干预服务等,帮助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应对心理危机,还包括组织相关纪念活动。高校管理者应有效地利用媒体处理事件的影响,通过媒体作为工具与家长、社区进行有效沟通。 安全检查表应急管理应急组织应急预案沟通联络员定期演练及维护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恢复建立危险评估程序评估并采取有关措施处理造成可能的危险情况识别预警危险评估危险分析评估反馈脆弱性分析识别或确认可疑的危险目标应急专业需要应急响应人员及其职责分配应急组织机构学校平面图等疏散计划应急物资装备消息发布应急培训预案演习启动应急预案报警或请求救援确定应急响应指挥职责隔离事件现场,保护校园及周边安全收集尽可能多的现场信息和数据妥善安置学生,救助受伤害者运行突发事件沟通程序,通知有关机构和部门,包括上级管理者必要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保存突发事件现场的有关证据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响应措施。什么事?谁?哪里?何时?为什么做?如何做?图2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及预案模式图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应及时总结应急经验和教训,对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进行必要的完善和修订。8.5安全检查表通过检查表来检查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的进行,非常便于操作,有利于学校应急管理工作的改进。检查表内容应尽量具体、详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