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1页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2页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3页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4页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行为学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动物行为和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研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动物行为定义 为了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要求,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动物的个体和群体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就是动物行为。动物行为 动物行为简单说,就是动物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活动。也可以说,是动物动作和动作的变化、信息的传递与接收及个体之间的行为互作等。科学定义:动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为完成摄食排泄、体温调节、生存繁殖及满足个体其他生理需求而以一定的姿势完成的一系列动作。三要素: 姿势、动作、环境(空间、时间)动物行为学概念动物行为学是研究动物对环境和其他生物的互动等动物行为问题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类不断探索我们所处的世界,这不仅仅是出于好奇心,也是为了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作为一种社会动物,人类也希望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来理解自己的行为。 动物行为学已经与生物学、其他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成为一门综合科学。动物行为和行为的机制是了解生物学的组成部分,是生理学、组织形态学、生态学、遗传学和进化论等学科所必不可少的知识。事实上,行为学与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如果没有行为学的知识不可能全面理解生物学;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生物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要理解行为学也是不可能的。研究动物行为从一开始就与研究人类行为密不可分。几个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一直活跃在行为科学的前沿,探索着动物与人类行为的规律,一些社会学家应用动物社会的研究结果探索人类社会现象。 更好地了解动物行为将有助于人类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保护濒危稀有动物物种。濒危动物迁地保护时,需要研究、掌握动物的行为;人工繁殖濒危动物个体回归时,需要重建其自然野外生存所需的行为。行为可能是影响动物种群周期性暴发的因子之一,控制有害动物也必须掌握这些动物的行为规律。此外,研究动物行为有利于澄清关于动物疼痛和动物福利等方面的问题。 2.简述动物行为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亚里士多德 动物记-行为的基本观察、记录。 法布尔 昆虫记-昆虫行为的系统观察和记录。 达尔文 物种起源和人类及动物的表情等-行为的进化。3.动物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有哪些?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有哪些?摄食排泄、体温调节、生存繁殖及满足个体其他生理需求而以一定的姿势完成的一系列动作。1.比较心理学研究方法 比较心理学是一门对动物的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的科学,特别重视研究动物的学习过程和行为发育过程,虽然主要以动物为实验研究的对象,但有时也研究人的行为。 这门学科特别强调行为机理的研究,研究工作的起点常常是对两种或多种动物行为型的分类进行鉴别和特征描述,这种比较分析法有助于发现各物种行为之间和各行为类型之间的关系。常常是选择一个最适合于研究某一特定问题的物种进行行为研究。2.行为学研究方法 行为学可定义为是研究动物行为的生物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功能和行为进化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动物为什么会在特定的社会和环境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型。Niko Tinbergen对鸥的行为曾进行过多年的研究,从这一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行为学家是如何提出假说,然后再用野外观察和实验资料去验证这些假说的。 行为学研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以生态观点和进化观点构成其实验设计的基础。事实上,动物行为的功能和适应意义只有在自然条件下才能被认识,此外,认识了进化过程如何对动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也有助于对行为功能的理解。行为学研究法的局限性主要有两点: 第一,由于是在野外进行观察和实验,所以实验人员难以控制各种环境变量。像气候、生境差异和季节变化这样的环境因素不可能受人为控制,所以被观察到的行为变异的功能意义很难弄清楚。 第二,对动物的行为提出各种功能和进化假说是很容易的,但设计和进行一个实验以便能够令人信服地检验这些假说则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任务。 总之,比较心理学研究法和行为学研究法都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做出过很大贡献,这些方法目前还在被人们所采用。由于对动物的行为所提出的“怎样”和“为什么”的问题都必须经过实验检验,因此,如果能够把这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就可能提供一种更全面更完整的行为分析方法3.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方法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对动物的行为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即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研究法。行为生态学和社会生物学在很多方面都是相似的,它们都进行大量的野外工作,以野外工作为主,但也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它们都十分注意推理过程,包括所研究动物生态学方面和自然选择对动物行为作用方式方面。 4.观察动物行为有哪些原则?1.熟悉研究对象、坚持长期跟踪观察。2.在不被动物觉察的情况下进行观察。3.动物个体的鉴定和识别。5.动物行为的类型有哪些? 行为的类型 按发生划分先天性定型行为(定型行为)后天性习得行为6.什么是动物的学习行为?在行为学中,学习的概念包括能够使动物的行为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发生适应性变化的所有过程,也可以说学习是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应当是与感觉适应(疲劳现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无关的。一般说来,动物的行为如果在特定的刺激场合下发生了变化(与以前在同一刺激场合下的行为表现相比),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学习。7.动物学习行为的类型有哪些?1. 习惯化2. 经典条件反射3. 操作式条件反射4. 印记5. 游记6. 模仿和情绪反应7. 悟性学习8.动物学习行为的敏感阶段是什么时间?为什么?通常发生于动物发育的早期,也就是一生中最早的几天或几个星期里,因此这种学习比其他学习都早。由于这种学习的有效性只限于特定的年龄,因此把这一时期称为学习的敏感阶段,又称印记。9.动物使用工具的意义是什么?行为学家为动物使用工具所下的定义是:为了获得眼前利益而使用一个外界物体作为自己身体功能的延伸。10.动物的觅食行为包括那几个阶段?它包括搜寻(searching)、追逐捕捉(pursuing,capturing)、处理(handling)和摄取(ingesting)等几个阶段。11.何为动物最优觅食行为?有些动物是在选择了一个适宜地点之后耐心等待猎物的到来有很多动物具有培植和收获食物的能力。很多动物几乎完全靠隐蔽而求得生存,一旦被暴露很快就会遭捕食,但还有很多其他猎物不是靠隐蔽求生,而是靠形成的适应性使捕食者难以辨认或逃避捕食。有很多靠等待和埋伏捕捉猎物的捕食者常常要建造一个机关或陷阱以便增加猎物捕获的机会,人们最熟悉的这类动物是织网蛛。自然界有很多动物是营群体生活的,在捕食时也采取一致的共同行动,这样有利于捕获较大的猎物并能有效克服猎物的抵抗。12.动物的初级防御有哪些类型?次级防御有哪些?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有何关系?初级防御有四种类型,即穴居(anachoresis)、隐蔽(crypsis)、警戒色(aposematism) 。次级防御有十种类型,即回缩、逃遁、威吓、假死、转移攻击者的攻击部位、反击、臀斑信号、激怒反应、报警信号和迷惑捕食者等。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的概念只适用于种间而不适用于种内,但同种个体之间的防御与次级防御有很多相似之处。13.何为动物的领域?领域有何特征?领域(territory)是动物竞争资源的方式之一,是动物(个体、家庭或群体)排他性地占有并积极保卫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不允许其他动物侵入,其内则含有占有者所需要的各种资源。 一个被动物所占有和保卫的空间,及这个空间内含有占有者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如食物、巢地和配偶等。 领域的主要特征有三点: 领域是一个固定的区域(可随时间而有所变动); 领域是受到占有者积极保卫的; 领域的利用是排他性的,即它是被某一或某些个体所独占的。14.动物占有领域的意义是什么?动物占领的领域如果太大,当然对其他的竞争者不利,但对领域的占有者则可能更加不利,因为保卫领域所付出的代价会急剧增加。所以,动物所占有和保卫的领域的大小,一般是以能够充分满足它们对各种资源的需要为准的。15.领域的标记行为有哪些?1领域的视觉标记 领域的占有者常常借助一些明显的炫耀行为来让其他动物认清自己的领域。动物的一些特定姿态、特有的运动以及身体上一些醒目的标志都可以作为向其他动物发出的信号。2领域的声音标记 会鸣叫的动物常常用声音来标记自己的领域。其中最好的例子是鸟类的鸣叫。鸟类建立领域后,鸣叫的频率显著增加,并可把其他鸟类拒于领域之外。海豹、猴、长臂猿和猩猩的叫声可以传播得很远;青蛙和蜥蜴也能凭声音认出各自的领域;即使是鱼类,也有用声音标记领域的。3领域的气味标记 嗅觉发达的哺乳动物经常用有气味的物质来标记它们的领域,这些物质可以是尿、粪便和唾液等,它们标记领域的功能是附带的。但也有一些专门用来标记领域的气味物质是由特定的腺体所分泌的。4领域的电标记 很多鱼类都具有由特殊的肌肉组织所组成的发电器官,因此能够放电。它们所产生的电流一般是用于捕食、防卫和定向(可改变周围电场),特别是在混浊的水中。但其中至少有一个类群的鱼能够用放电来标志它们的领域,不让同种的其他鱼侵入。16.动物如何保卫自己的领域?动物保卫领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依靠声音显示、行为显示和化学显示。很少发生直接的接触和战斗,除非是在第一次建立领域的时候。第一,是靠鸣叫声对可能的入侵者发出信号和警告; 第二,当来犯者不顾警告非法侵入领域或进犯到领域边界时,它便采取各种特定的行为显示来维护自己的领域; 第三,当鸣叫和行为显示都无效时,便采取驱赶和攻击行动。17.鸟类迁移的意义是什么?鸟类的迁移就是鸟类在一年的不同时间在两个居住地区之间有规律的移动,其中一个地区是它们的繁殖地,另一个地区则是在非生殖季节对它们的生存最为有利的地区。18.动物如何进行性选择?性选择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在一个雌性个体的投资大而雄性个体不投资的典型物种中,雌性个体的生殖成功率将要受限于它的产卵能力和受精后的亲代投资能力。与此相反,雄性个体的生殖成功率将主要受限于接近和获得雌性个体的能力(与雄性具有大量的精子相比,雌性只有少量的卵)。在两性的潜在生殖力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其中一性就会成为另一性追求的稀缺资源。一般说来雌性个体的潜在生殖率比较低,因为它必须为大配子的生产和卵受精之后的子代发育获取资源,而获取资源的时间又是有限的,结果,在任一特定时间内,有性接受能力的雌性个体总是比性活跃的雄性个体少,这就引起了雄性个体之间的争偶竞争,并为雌性个体主动选择配偶提供了机会。性选择所选择下来的特征通常都能提高雄性个体竞争技能和增加性吸引力,虽然有时这些特征会降低存活机会,但却能提高交配成功率。自然选择所选择的特征通常是对生存有利的,而性选择所选择的特征则是用于竞争配偶和吸引异性19.何为优质基因假说? 有很多证据证明,即使在雄性个体对其配偶不提供任何帮助的情况下,雌性个体也表现有对配偶的选择性,并能影响不同雄性个体的交配成功率。但雌性个体能从这种选择中得到生殖上的好处吗?如果雄性个体只能为其配偶提供精子,那么,雌性个体就无法根据雄性个体的求偶行为和体质特征来判断它能从对方得到什么物质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装饰华丽、求偶行为复杂的雄性个体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对此,优质基因假说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该假说的主要含意是:性个体在其存活技能方面存在着多方面的遗传差异;雄性个体的行为和装饰提供着自身基因实用价值的精确信息;雌性个体利用这些信息选择配偶,其配偶基因将有助于它产生特别有活力的后代。20.试举例说明动物的婚配体制有哪些?有些动物几乎所有的雄性个体都只有一个配偶,而在少数动物中则是几只雄性个体共同占有一个配偶。在雌性婚配体制中也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有些种类是一雌多雄,有些种类在整个生殖季节都是一雌一雄,还有的种类是多个雌性个体竞争或争夺同一个雄性个体。虽然雄性婚配体制存在着多样性,但大多数雄性个体都是一雄多雌的(polygamous),即每个雄性个体都试图为很多雌性个体受精21.动物亲代哺育的意义是什么?亲代抚育的主要好处是可提高后代的存活机会,主要代价是消耗资源,否则,这些资源就可用于其它活动如再去寻找配偶等。此外,在保卫后代时还会增加自身遭到捕食的机会。所谓亲代投资就是指双亲为增加后代存活机会所做的一切事情。22.动物社群生活的优缺点有哪些?1减少环境或气候因素造成的损害 白喉鹑在严寒条件下群居个体的存活概率比独居个体的存活概率高,这种好处将会导致白喉鹑群体的形成,但不一定会形成有组织的社会群。2防御捕食者 先觉个体能较早地发现捕食者并发出报警呜叫,另外可借助于激怒反应和集体防御使捕食者难以得手。实例包括岸燕、地松鼠和草原犬。在捕食动物发动的每一次攻击中,生活在群体中的个体比单独生活的个体沦为攻击牺牲品的可能性较小。3群居动物比独居动物更容易找到配偶 例如:生殖群体在昆虫和一些脊椎动物中是很常见的,在生殖群体中很容易找到配偶。4群体动物的觅食成功率较高 集体狩猎能使捕食者杀死或捕获比自己更大的猎物。哈氏隼是以家族群的形式狩猎的,每天清晨,家族成员先是聚集在一个地点,然后分成几个由13个个体组成的比较小的亚群,每个亚群轮流在家族巢域上空作短时间的巡视飞行。一旦发现一只野兔或其他啮齿动物,哈氏隼就会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三种狩猎方法。5保卫资源和抵制来自同种或异种个体的资源竞争 动物群体占有领域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在无脊椎动物中大群体比小群体有更强的竞争力。例如:苔藓动物门的一种苔藓虫常在浅海带的岩石表面形成密集的群体,一旦群体形成就会强烈抑制和排挤另一种裂孔苔藓虫在这里的定居和生长,前者被后者取代的可能性很小。6社会分工形成的竞争优势 在群体无脊椎动物和社会性昆虫中个体间存在着等级和明显的分工,它们与没有个体分,互惠共生也可说是两个物种之间的分工合作,如蚜虫为蚂蚁提供食物,而蚂蚁则保护蚜虫免受天敌攻击或寄生物的寄生。 7为后代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一好处对发育相对较慢的哺乳动物来说是很重要的,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对学习的依赖性给动物的行为提供了很大的变通性或可适应性,但学习也使得年轻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对其他个体形成了长期的依赖性。1资源竞争随群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 动物所竞争的资源包括食物、隐蔽场所和配偶等。在草原野犬中,每只犬与其他个体发生争斗的次数是随着群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的。在群体较大的黑尾野犬中发生攻击的频率比在群体较小的白尾野犬中更高。2增加疾病和寄生物传播的机会 就草原野犬来说,群体越大其外寄生物的密度也越大,跳蚤可传播腺鼠疫,而鼠疫的流行可造成草原野犬周期性地衰减,群体密度越大,群体成员死亡的风险也越大。同样,随着崖燕巢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