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文化.doc_第1页
性别文化.doc_第2页
性别文化.doc_第3页
性别文化.doc_第4页
性别文化.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 北 工 业 大 学性 别 文 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性别文化 同性恋现状及分析【摘要】: 中国的同性恋群体数量大,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禁忌以及现行法律规定的模糊,以及国民对同性恋群体存在误解甚至歧视现象。因此,本人通过阐述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成因,并研究对策,以增进国民对同性恋群体的了解,并提高人们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和理解。【关键词】: 同性恋群体;中国;现状;对策1、 引言性取向的多元化以及在性取向上少数群族的存在是种亘古以来就存在的社会现象。同性恋一词则是德国医生Benkert于1869年创造的。它是指对异性不能做出性反应,却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同性恋群体由来已久,很早被记载在历史上。 中国同性恋最早的起源可由华夏族的始皇黄帝说起。清朝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杂说称娈童始黄帝,殆出依托。”他一方面提到了同性情欲始于黄帝的说法,另一方面又认为此说是基于依托古人的习惯,不足为据。此外,由于至今仍无法证实黄帝是否存在过,连带的也让此说的可靠性更为降低。但不论如何,同性恋依然是自古皆然的现象,以世界各地的同性恋发展史而言,中国同性恋的起源也必然可以上溯至很久以前。21 世纪以来同性恋合法化、同性恋婚姻合法化首先在欧洲形成浪潮,并有向北美洲、澳洲甚至南部非洲和南美洲发展的趋势。到2009 年11 月为止,世界同性婚姻已合法化的国家有: 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荷兰、西班牙、德国、芬兰、瑞士、葡萄牙、比利时、英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南非、新西兰、克罗地亚。二、中国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现状在西方国家,人们对同性恋这种亚文化现象,逐渐从不理解和歧视转变为理解和宽容。在中国(本文特指大陆地区) ,随着近年来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同性恋群体也逐渐浮出水面。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银河教授根据国内外的权威调查推测出,中国同性恋者有3900万到5200万左右。在现在的中国,同性恋虽然不是一个极其罕有的现象,但是在社会中,抱持着敌视、歧视同性恋的的心理态度的人群为数并不少。他们认为同性恋是变态、异类,而排斥与同性恋者正常的社会交往。他们对于同性恋的歧视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认为同性恋是对社会伦理的破坏,是道德的沦丧;(2)认为同性恋者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异性婚姻制度;(3)将同性恋患者等同于某些疾病传播的原因;(4)认为同性恋者影响了社会中青少年的成长。从世界范围看,中国同性恋的社会境遇是处在中间偏上的位置,学界和媒体已不再称之为性变态,公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已提高。不过陌生与疏离依然处处可见,同性恋者还不能光明坦荡地展现自己的性取向。三、中国同性恋者的成因分析 同性恋是一种少数人的性取向,其历史与人类出现的历史一样长; 凡有人群的地方,同性恋的比例约占1% 5%。同性恋有绝对同性恋与相对同性恋之分。绝对同性恋者是先天的,一般认为与他们的基因有关。他们能与异性友好相处,并尊重异性,但唯独厌恶与异性上床。如果硬用异性婚姻强制他们上床,这相当于对他们强暴。同性恋也可由生活环境、社会风气诱导而成,如英国伊顿贵族公校,全收男生,全部住校,在校生不少成了同性恋者,到十六七岁才回归社会,恢复正常。如果说绝对同性恋就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生理现象,相对同性恋就有心理的、社会文化的因素在起作用了。(一)先天因素的影响马格斯希施菲尔德:德国性学奠基人。他是第一个从科学角度研究同性恋的人。希施菲尔德认为,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的性方式,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天生的腺体分泌而导致,后天无法改变。他认为,这既不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也不是一种应受惩罚的性变异行为。女子体内雄性激素的增加或减少,或男子体内雌性激素的增减,都可能导致所谓男子和女子的“中间阶段”,他称之为“第三性”。一些科学家也曾将寻找同性恋的成因集中在血液中的荷尔蒙及性腺和尿液上。他们宣称,女同性恋者的睾丸素比女异性恋者高,而雌激素比之低。(二)后天因素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力主后天因素对同性恋的影响,如童年受性虐待、或青春期受到性骚扰、或是因为从事卖淫、或是因为家长养育方式不当而造成性别角色混乱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尤其强调最初的性经验与性行为方式以及性别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如此种种,均有其一定道理。另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江秋雨等6 人合作完成的大学生同性恋生存状况及校园友好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对于同性恋的成因分析上,大学生选择最多的是“感情挫折”,占44.1%;其次是“环境影响”,占28.8%。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也曾经对同性恋形成的后天因素进行研究,发现最初的性经历极为重要,即青春期的遭遇和经历对人们形成自己的性别角色具有重大的影响。四、我国同性恋群体权利保障体系的构建(一)立法保障制定专门针对同性恋群体权益保障的单行法律,如反歧视法和同性恋者权益保护法。同性恋者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的歧视,反歧视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就在于破除人们对同性恋者的歧视,通过对歧视者予以相应制裁来保障同性恋者的平等权益,强调对同性恋者人格的尊重。而制定同性恋者权益保护法的根据,一是因为同性恋者被侵害的事件屡有发生,其二是因为同性恋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是符合我国对少数群体的保护习惯的。如妇女、老人、未成年人本来也是作为普通公民,但为了保护他们作为少数特殊群体的权利,也制定了相应的单行法律。因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同性恋者的权利,很有必要单独制定同性恋者权益保护法。(二)社会保障 广泛开展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改变人们对同性恋的陈旧观念,消除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歧视,加强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多元化的认知以及兼容心态。只有学会接受别人,学会理解和平等对待少数特殊群体的存在,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和理解少数族群利益和需求,才能逐渐将包括同性恋者接受到整个社会生活大环境中,改变其被边缘化的现状。不少同性恋者认为,自己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没有合法地位的问题,而是社会观念对同性恋的不理解、不接受、不宽容。有的同性恋者甚至认为“现在不是社会怎样帮助我们,而是我们怎样帮助社会”。这说明同性恋群体迫切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五、结语笔者通过对同性恋这一弱势群体的权利探讨,以达到提高人们对同性恋群体的关注和理解的目的。同性恋者的形成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环境的因素。笔者认为,应从立法保障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构建同性恋群体的权利保障体系。参考文献1、 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 M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1.2、 张杰.同性恋的早期状态与自然观念的演变. J. 中国性科学,2011.3.3、 谈大正.同性恋的历史及其伦理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