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视阈的解读论文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两翼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它们是缺一不可的在人类教育史中人文教育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又开始走向复兴的阶段科学教育也经历了从辉煌到饱受诟病的过程与此同时大学教育不断出现困境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以期重构现代大学精神更好地培育人才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缘起 如果要追溯人文教育(Humanistic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思想就像人类自身一样古老拉丁词根“liber”最初是指树皮后来意指图书就像在“图书馆(library)”和“诉状(libel)”等词中那样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说明自由人的形容词(liberalis)最初是“一个文科和科学上的特别性质描述词说明一个自由人相对于奴性和呆板而具有的尊贵?属于或适合那些处于优越社会状况、将成为绅士的人”近代以来以约翰亨利纽曼为代表的英国古典主义学派倡导“自由教育”思想即人文教育他认为大学应该传授普遍性的知识而非狭隘的专业性知识以培养高素质公民 科学教育(ScienceEducation)也是个外来词从语义上看科学在英文上称为“Science”源于拉丁文“Scientia”,本意是关于自然万物的学问我国近代从国外引入科学一词时也主要指称有关自然博物之分门别类的学问即赋予自然科学的涵义所谓自然科学即人类认识自然的科学体系包括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基础自然科学和工学、农学、医学等应用自然科学它的基本任务是探索自然界的客观真理发现和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运用之来满足人的物质需求 二、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关系演变的历史钩沉 笔者通过对中西方大学教育发展历史的钩沉和耙梳梳理大学教育发展过程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关系把握大学教育发展的脉络与未来趋势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兴衰浮沉中得出结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一阶段从教育起源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直是人文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古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古罗马的西塞罗、昆体良等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无一没有阐发过对这一课题的永恒理想并且他们还培养了一大批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这一时期哲学、美学、诗学、伦理学、文法、修辞学、逻辑学、音乐、体育等人文学科开始兴盛起来数学、天文学、物理学、植物学等科学教育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例如柏拉图在雅典开办的阿卡德米学园其目的就是培养哲学王和政治家他要求入学者都要受过一定的专门教育并且要求学生具有数学方面的基础他在学院的大门上特地刻着:“不懂几何者莫入”但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哲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切科学都是它的附属即他们主要关心的是政治而不是科技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最终得以确立从而使得人文主义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居于至尊地位一家独大中国古代教育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强调“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为政以德”、“君子不器”等思想主要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的圣人式的道德楷模从而导致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精神轻器物”的传统观念 第二阶段从工业革命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科学教育成为一枝独秀、风光无限工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生存状况就连马克思也曾经写道:“资本主义在不到一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顶礼膜拜人类在自然面前开始变得充满力量狂妄地叫嚣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随着科学教育在各国逐步发展起来它导致了与人文教育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冲突无论人文教育家怎样抵制和抗争科学教育终于以不可逆转之势向前发展并逐步取代了人文教育于是在大学中开始盛行“重科学轻人文”之风大学教育只“贵乎有专技之长”它带来了物质文明的突飞猛进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隐忧 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中叶到现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发展从20世纪中叶起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军事科技对人类造成的威胁经济逻辑与法则对人性的扭曲等等都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鉴于此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类如何与自然友好相处如何克制自己的行为如何在市场法则面前保持应有的道德操守、人格尊严和人文情感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主题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主题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在经历高度分化之后又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态势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文文渗透、理理渗透、文理渗透越来越多大学多学科的环境有利于开展跨学科的科学与研究进行联合攻关加快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速度因此在未来的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互结合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三、“两种教育”对垒引发的困境及对大学精神的影响 在现代大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现实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教育中心化,人文教育边缘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工业革命在揭示自然现象奥秘的同时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工业革命的这种巨大作用使得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神奇力量顶礼膜拜人们对能够创造物质财富的自然科学更是赞叹不已于是一大批理工类、科技类、财经类、各种职业技术类学校纷纷涌现并占据潮流这种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人文教育的虚弱化和边缘化思想只能导致大学教育的功利化和工具化使得大学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认知技能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人格素养、道德品质、审美情趣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得当今的大学教育的精神面临着困境与人们的诟病 第二、“人文教育走向固式化,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培养逐渐削弱”人文教育本来蕴含着丰富的、深厚的人文精神以科学教育的思维方式、教学模式来进行人文教育把人文精神只当作知识传授这种做法是把手段当作目的舍本而逐末这种固式的教学模式泛滥,最终结果也将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淡化和缺失同时,忽视了蕴涵在科学教育中的科学精神的培养也造成了学生科学精神的淡化,抑制理性思维的发展科学精神的淡化必将导致学生思维的狭隘,能力的固势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三、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对垒导致上面一些现实的问题而另一个现实的困境使两者的协调发展更加困难由于社会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专业化使科学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学科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细化的倾向即使是在各个学科内部也划分出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方向这似乎是在强化各种学科的界限世界原本是一个整体专业越分越细、越分越碎相互分割的状态不能够反映世界的面貌只能使我们离世界越来越远同时使得专业化对人文教育的宰割也越来越严重 四、对现代大学精神重构的思考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并在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气质的精神成果是大学学人长期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和信念是大学的生命源泉一部大学史是教育史、学术史更是心灵史、精神史大学不仅传承者学术薪火也展示着一种情怀表达着一种梦想固守大学特征开拓大学之道根本在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种隐性文化是人们坚守和追求的一种价值观和世界观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因此现代大学精神的重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高尚的道德精神 大学是任何一个社会凝聚高尚道德和理性的场所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气质高雅、品格一流之道德风范是社会高尚德性的捍卫者与提升者领导着社会德性的发展走向大学社会之良心也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人文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大学魅力之所在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世界知名大学应归功于它的大学精神声振寰宇的大学也是缘于它的大学精神今天的大学要获得长足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也必须有自身独特的精神支柱北大的追求科学与民主精神使北大在世人心目中占有崇高地位西南联大的合作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使西南联大在人们心目中存在至今而且培养出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使清华大学成为我国理工科的顶级大学 (二)独立的科学精神 科学是大学最神圣的法则应该大力倡导科学的风气求真务实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前人不断取得新成果一切大学的活动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科学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是大学最重要的品格任何学者治学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严谨客观地对待学术创新与实践是大学科学精神的灵魂要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实践精神是不行的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1178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意大利比萨城的标志反映了意大利比萨城人一种执着的科学精神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著名实验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1900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美国的耶鲁大学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有13位学者曾获诺贝尔奖有5位美国总统毕业于耶鲁:威廉霍华德塔夫脱、杰拉尔德鲁道夫福特、乔治布什、比尔克林顿、乔治W布什耶鲁凭借其优秀的学子创造了一个政坛奇迹 (三)敏锐的时代精神 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演变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先进的时代精神驱动社会向前发展每个国家当其变得有影响力时都拥有居世界领导地位的智力机构(大学)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以及现在的美国都是如此大学作为时代的智者能够预见并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而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先行者使社会潮流之声最终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大学正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赢得自身的持续发展和地位的提高 我们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北大、清华、复旦、南大?的近代和现代中国没有剑桥和牛津的英国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如果把哥丁根大学、莱比锡大学、莱比锡音乐学院、海德堡大学、柏林大学和哥尼斯堡大学?的历史抹掉德国科学、艺术和哲学的伟大传统还会剩下多少大学应该是时代精神的代言人它不仅是属于它所在的那座城市而且也应当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大脑、精华成为探索未知世界的急先锋并体现一个民族或时代的胆识、志向和勇气这不仅是指在科学或学术领域的胆识而且在社会正义、良心和道德领域同样应当如此大学应承担起引领民族精神、城市精神、时代精神和公民素质不断提升的责任这就是大学精神的魂魄所在 真正的大学精神大学教育不应该仅仅立足于迎合社会需求而应表现出更高的教育追求这是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也是高校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一味追求实用性和功利性、仅仅着眼于个人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的大学教育无益于真正的大学使命的完成人们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关系的重新审视为大学精神的重构提供了条件与契机当两种教育的目光都日益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唐杯 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孝感物流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1000字11篇范文
- 农村信息技术支持与服务外包合同
- 时间巧安排课件教学
- 交通运输服务及安全管理合同
- 蝴蝶飞进琉璃瓶700字12篇
- 合同审核标准流程表包含法律条款提示
- 纪检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业务流程再造方案设计指导手册
- 2025广东惠州惠城区人民政府河南岸街道办事处招聘编外人员1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劳动保障协理员招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呼吸道疾病用药课件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油封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 三年级科学实验观察日志范文
- 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
- 2025年黑龙江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中医病因试题及答案大全
- 内科辅助检查技术
- DB 4601∕T 10-2024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