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史怀古诗鉴赏.doc_第1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史怀古诗鉴赏.doc_第2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史怀古诗鉴赏.doc_第3页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史怀古诗鉴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咏史怀古诗鉴赏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正所谓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磊。代表作品有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其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此诗的典范。一、基本特点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词语。2、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3、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古地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古人壮志难酬二、常用术语1、内容分类(1)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型、同病相怜型(2)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3)理性反思:借古讽今,别有寄托;独抒机杼,启迪世人。2、思想感情(1)抒发世态沧桑、人事代谢、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如刘禹锡乌衣巷 李白越中览古(2)忧国伤时,怀古伤今,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如刘禹锡泊秦淮(3)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渴望,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4)怀古伤己,悲叹年华消逝,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痛。如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3、常用意象历史人物、乌衣巷、吴钩、淮水、华清宫、楼台、金陵、咸阳、长安、姑苏、洛阳、汴京、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汴河、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后庭花等4、意境特点:深远、开阔、空茫、苍茫等5、语言与风格:语言:含蓄。风格:慷慨悲壮、苍凉悲慨、深沉感慨等6、常用手法:用典、对比、反衬、烘托、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乐景写哀情、借古讽今等。三、方法步骤1、要弄清史实。咏史怀古诗的题材决定了诗词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因此鉴赏的第一步,就要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像赤壁、金陵、汴河等一些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地名。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当然,诗词的注解,有时也能很好地帮我们完成这第一步。2、要体会意图。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法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时触发感慨的媒介。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3、要领悟感情。诗人咏史怀古,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诗,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与现实扭结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我们中学里学过的两首宋词赤壁怀古和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如此。4、要分析写法。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决定的。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也有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另外,引用典故也是咏史怀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四、鉴赏示例1、(2008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一水:亦作“二水”。(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答案】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2分)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2分)(2)“总为浮云能蔽日”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比喻。(1分)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作歹;(2分)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1分)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汴河曲李益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1)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作简要分析。【答案】李诗(怀古伤今):叙写汴河春色和隋宫的荒废,抒发了昔盛今衰的伤感。皮诗(借古讽今):看似为汴河“罪名”,实则巧妙的对荒淫误国之君进行了强烈的斥责。(2)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分析。 【答案】李诗:以描写为主,汴水悠悠东流,堤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