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模拟.docx_第1页
苏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模拟.docx_第2页
苏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模拟.docx_第3页
苏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模拟.docx_第4页
苏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模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梅为历代文人雅士所 。此刻,寺院周围庄重的红墙,是我们镜头画面中的中国红; 的雪花,是飘舞在空中的精灵;而晶莹如黄玉般的腊梅,暗香浮动,犹如 的佳人。A. 钟爱 飘飘洒洒 形单影只B. 喜爱 纷纷扬扬 遗世独立C. 热爱 洋洋洒洒 绝世独立D. 欣赏 沸沸扬扬 倾国倾城2.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 )A.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B.驿寄梅花,鱼传尺素C.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D.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3.下列诗句中典故与人物对应有误的是( )A.男儿本子重横行樊哙B.牛山何必独霑衣齐景公C.生长明妃尚有村卓文君D.鲈鱼正美不归去张翰4.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韩愈 班固 屈原 苏轼B韩愈 司马迁 屈原 李清照C欧阳修 司马迁 贾谊 苏轼D欧阳修 班固 贾谊 李清照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先秦哲学家荀子乐论中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 , , 。 ; ; 。只讲“粹”而不能反映“全”,又容易走上抽象的形式主义的道路又要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只讲“全”而不顾“粹”,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主义A. BC D二、文言文阅读(29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 双节堂庸训自序 汪辉祖 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士教其子孙之所作也。中人以上,不待教而成;降而下之,非教不可。居士有五男。子,才不逮中人。孙之长者,粗解字义;其次亦知识渐开。居士扃户养疴,日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凡先世嘉言媺行及生平师友渊源,时时乐为称道,口授手书,久而成帙。 删其与颜、袁二书词指复沓者,为纲六,为目二百十九,厘为六卷:首述先,志祖德也,先考、妣事具行述者不赘;次律己,无忝所生,有志焉未逮也;次治家,约举大端而已,家世相承,兼资母范,故论女行稍详;次应世,寡尤寡悔,非可律几也;次蕃后,保世滋大,其在斯乎?以师友终之,成我之恩,辅仁之谊,永矢勿谖矣。 友之存者,儿辈耳熟能详,不烦录叙;且凛凛乎,有谷风阴雨之忧焉。居士自少而壮、而老,循轨就范,庸庸无奇行也。庸德庸言之外,概非所知,故名之曰庸训。冠以“双节堂”者,获免于大戾,禀二母训也。诸所为训,简质无文,皆从数十年体认为法、为戒,欲令世世子孙、妇稚可以通晓。自念身为庸人,不敢苛子孙蕲至圣贤,而参以颜袁二书各条,则学为圣贤之理,未尝不备。 夫人无中立,不志于圣贤,其势必流于不肖,可不慎欤?嗟乎!教者,祖父之分;率教者,子孙之责。苟疑训词为庸,而别求新异之说以自托,将有离经畔道,重贻身世之患者,是则居士之所大惧也。 【注】媺(mi):同“美”,美好,善。 蕲(q):同“祈”,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才不逮中人 逮:及,达到 B寡尤寡悔,非可俸几也 尤:抱怨 C保世滋大,其在斯乎 滋:繁衍 D率教者,子孙之责 率:率领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序交代了双节堂庸训的写作目的、成书过程,介绍了书的内容、体例和语言特点,并说明了该书命名的缘由。 B作者写作双节堂庸训时删除了与颜、袁二书言词意旨重复的部分,认为这是教导子孙学习圣贤之理非常完备的书。 C作者认为,他的家世能够传承与母亲的德行有着很大关系,自己也承蒙两位母亲的亲切教诲,免于犯大的过错。 D作者自认为是个平庸的人,对子孙也没有过高的要求,但很担心他们另求其他新异学说,离经叛道,留下祸患。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3分) (2)夫人无中立,不志于圣贤,其势必流于不肖,可不慎欤?(4分) 9 请根据文章第二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写作双节堂庸训的意图。(3分) (二)课本内文言文翻译(13分)10(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本纪)(2分) (2)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丹曰:“然则何由?”对曰:“请入图之。”(刺客列传)(4分) (3)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魏公子列传)(3分) (4)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柳子厚墓志铭)(4分) 三、古诗词鉴赏(8分)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唐 多 令 刘辰翁 明月满沧洲。长江一意流。更何人、横笛危楼。天地不管兴废事,三十万、八千秋。 落叶女墙头。铜驼无恙否?看青山、白骨堆愁。除却月宫花树下,尘坱莽、欲何游?【注】三十万、八千秋:佛家语,指灾难深重、历劫长久。本词作于 1276 年中秋前。是年正月,元兵入杭州。铜驼:古代置于宫门外的铜铸骆驼。坱莽:广大无边的样子。10. 简要分析上片开头两句在词中的作用。(3分) 11. “看青山、白骨堆愁”中“堆”了哪些“愁”?“堆”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旌旗蔽空。(赤壁赋)(2)朝菌不知晦朔, 。(逍遥游)(3)风霜高洁, ,山间之四时也。(醉翁亭记)(4) ,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5)薄雾浓云愁永昼, 。(醉花阴)(6) ,月照花林皆似霰 。(春江花月夜)(7)回首向来潇洒处, 。(定风波)(8)世事洞明皆学问? 。(红楼梦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孤独的庄稼 赵新赵庄稼大门前的荒地上长了一棵庄稼。赵庄稼已经六十二岁,种了一辈子庄稼,从未见过这样好的一棵庄稼饭前饭后,工余闲暇,端上一袋旱烟,老汉常常站在那棵庄稼跟前,观赏它粗壮挺拔的身姿,抚摸它舒展修长的枝叶,直看得如痴如醉。老汉现在是沟里村的清洁工,每天拿把扫帚在街道上打扫卫生,然后按月去村委会领钱,然后用两千四百块钱的工资,买米买面,买油买菜,买这买那日子过得很享受,但是过得不踏实,很纠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沟里村的庄稼人一窝蜂地都去打工,怎么不种庄稼了呢?眼见大片大片的土地撂荒了,怎么没人心疼呢?家家户户买着吃,要是有那么一天天底下的米面卖完了,人们该吃什么呢?他去问村委会主任。年轻的村主任哈哈大笑。村主任说,姑父,你这就叫杞人忧天哪!人们出去打工,那是因为打工比种地挣钱;人们方方面面买着,乞,那是因为手里有钱;而只要你手有钱,你永远有饭吃!他说:照你这么说,钱就是饭,钱就是粮食?村主任说:你真是,这还用怀疑吗?他不服:那,要是万一光有钱没有粮食呢?村主任说:姑父,你别死凿铆,别想入非非啦,好好打扫卫生吧。他胡乱地点了点头,心情却越发沉重起来。只有见了那棵庄稼,老汉的心情才会感到舒畅,感到明朗,感到踏实。老汉拍手掌,提高嗓门夸奖那棵庄稼:好家伙,你腰杆子真硬,你旱也不怕,涝也不怕,风也不怕,雨也不怕!正兀自念叨时,发现它的叶子上爬了一只虫子。那虫子又细又长,弓了腰快速蠕动,像爬在他脊背,像爬在他的心上,他伸手粑它拿住,用力一搓,那虫儿便戍了一滩绿色的汁水。说话到了白露节令,那棵庄稼上的娃娃已经长得比棒槌还大。一团红缨秀出来,丝丝缕缕,飘飘洒洒。老汉把那娃娃摸了摸、按了按、捏了捏,上面的颗粒密密实实,娇娇嫩嫩,饱满圆润,又鼓又大!老汉闻到了它的芳香:那芳香如酒,扑鼻而来,令他陶醉。老汉看见了它的成熟:那成熟金光闪闪,像一道霞光,扮亮了秋天。傍晚的时候,村主任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递上去一支香烟。老汉正在吃饭,顾不上接那支香烟。村主任说:姑父,就你一个人吃饭?老汉说:你姑姑撇下我走了,孩子们都在外头打工,可是就我一个人吃饭!村主任说:姑父,我问你一个问题,你门前的那棵玉米,是你的吗?老汉放下饭碗:这还用问吗?它长在我的地里,当然就是我的。村主任又给老汉递烟,老汉忙着刷碗,又没接。村主任说:姑父,你把那棵棒子送给我吧,我儿子吵着闹着要吃煮玉米。老汉的心猛地一抖:那可不行你到别处找去吧村主任笑了:咱们村只有你这一棵玉米,只有你这一穗嫩棒子,我到哪乙找啊?老汉说:不行就是不行!那穗棒子我要留下作种子,不能随便糟蹋了它!村主任说:姑父啊,你已经不种地了,还要种子干啥?老汉说:种,我现在就开始准备种,你别忘了我叫赵庄稼!老汉又说,想吃煮玉米还不好说,你有钱有车,你到城里买去啊。当天晚上,月光明媚,夜色如画。在缠绵的秋风里,赵庄稼披了一件厚衣服,坐在一张板凳上,聚精会神地守护那棵孤独的庄稼。有只萤火虫儿飘过来,欢欣地绕着那棵庄稼转,而它好像睡着了,顶着满天露水,抱着硕大的娃娃。老汉想,再有十几天,我就可以收获,把这穗种子藏到我家。收获了这穗种子我就向村委会辞职,我还种我的庄稼。老汉竟迷迷糊糊睡着了,睡梦中漫山遍野都足好庄稼。老汉是自己笑醒的。笑醒了,天亮了,那庄稼上没了那个娃娃。晌午的时候,村主任又忙忙活活地来到赵庄稼家里。他说,姑父,我今天还真到县城去买嫩棒子,可惜白跑了,没有卖的啊;老人家,求求你老汉说:你别求我啦,我的娃娃早丢啦。(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13期,有删改)13请简要概括赵庄稼的形象特征。(4分) 14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 15小说第段写赵庄稼梦到“漫山遍野都是好庄稼”,对内容的表达有何作用?(4分) 16小说标题是“孤独的庄稼”,请探究“孤独”的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8题。 我看文化热 王小波 我们已经有了好几次文化热:第一次好像是在八五年,我正在海外留学,有朋友告诉我说,国内正在热着。到八八年我回国时,又赶上了第二次热。这两年又来了一次文化批评热,又名“人文精神的讨论”。看来文化热这种现象,和流行性感冒有某种近似之处。前两次热还有点正经,起码介绍了些国外社会科学的成果,最近这次很不行,主要是在发些牢骚:说社会对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不端正,知识分子自己也不端正;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要向君子看齐可能还说了些别的。但我以为,以上所述,就是文化枇评热中多数议论的要点。在文化批评热里王朔被人臭骂,正如水浒传里郓城县都头插翅虎雷横在勾栏里遭人奚落:你这厮若识得子弟门庭时,狗头上生角!文化就是这种子弟门庭,决不容痞子插足。如此看来,文化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还有点党同伐异的意思;但我不愿把别人想得太坏,所以就说,这次热的文化,乃是一种操守,要求大家洁身自好,不要受物欲的玷污。我们文化人就如唐僧,俗世的物欲就如一个母蝎子精,我们可不要受她的勾引像这样热下去,我就要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我知道一种文化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化是一个社会里精神财富的积累,通过物质媒介(书籍、艺术品等等)传诸后世或向周围传播。根据这种观点,文化是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现在正热着的观点却说,文化是种操守,是端正的态度,属伦理学范畴。我也不便说哪种观点更对。但就现在人们呼吁的“人文精神的回归”,我倒知道一个例子:文艺复兴。这虽是个历史时期,但现在还看得见、摸得着。为此我们可以前往佛罗伦萨,那里满街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种建筑是种人文的成果。佛罗伦萨还有无数的画廊、博物馆,走进去就可以看见当时的作品精妙绝伦,前无古人。由于这些人文的成果,才可以说有人文精神。倘若没有这些成果,佛罗伦萨的人空口说白话道;“我们这里有过一种人文精神”,别人不但不信,还要说他们是骗子。总而言之,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对某个时期全部人文成果的概括。 现在可以回过头去看看,为什么在中国,一说到文化,人们就往伦理道德方面去理解。我以为这是种历史的误会。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乃是孔孟开创的伦理学、道德哲学。这当然是种了不得的大成果,如其不然,别人也不会承认有我们这种文化。很不幸的是,这又造成了一种误会,以为文化即伦理道德,根本就忘了文化应该是多方面的成果这是个很大的错误。不管怎么说,只有这么一种成果,文化显得单薄乏味。打个比方来说,文化好比是蔬菜,伦理道德是胡萝卜。说胡萝卜是蔬菜没错,说蔬菜是胡萝卜就有点不对头这次文化热正说到这个地步,下一次就要说蔬菜是胡萝卜缨子,让我们彻底没菜吃。所以,我希望别再热了。 (选自沉默的大多数,有删节)17作者批判的观点是什么?他针锋相对提出的观点又是什么?(4分) 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七、作文(7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 案1.B试题分析:钟爱,特别爱,一般适用范围较小,常指子女或其它晚辈中的某一人,一般不用于物品;喜爱,适应的范围较广。纷纷扬扬,(雪、花、叶等)飘洒乱而杂;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规模和气势盛大。“暗香浮动”出自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此处为化用,故不可改用。“犹如”和“好像”没有什么质的区别,但“犹如”的文学味更浓些,根据语境,“犹如”更好。2.答案:D (千里雁比喻兄弟)3.答案:C(王昭君)4.答案:B5.(3分)D(从总的正面说起,系分说,从反面强化。中“既要”,中“又要”,在之后;中“这就是自然主义”,中“自然”,在之后;中“粹而不能反映全”与中“既粹且全”相对应,可知在之后)6(3分)D(率:遵从,服从)7(3分)B(原文说“参以颜袁二书各条,则学为圣贤之理,未尝不备”,所以该项不正确。)8(1)(3分)和儿辈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的道理,有时揭示那些道理,有时引用事例规劝(验证)。 评分建议:“持”、“涉”、“证以事”各1分。 (2)(4分)假如人心中没有立志,不能有志于成为圣贤,那趋势必然变成没有才能的人,能不谨慎(慎重)吗? 评分建议:每句1分。9(3分)牢记(歌颂)先辈美德;强调律己治家;希望家族兴旺;感激师友恩谊。 评分建议:每点1分,答对3点即可。10意境阔大,烘托愁情的浓重;与“横笛危楼”一起营造清冷氛围,奠定抒情基调;引出“天地不管兴废事”的感叹;与下片“除却月宫花树下”相呼应。(3分。每点1分,答对三点即可)11.(1)国都沦陷,劫难深重的兴废之忧;百姓惨遭兵乱,白骨露于野的悲愁;现实沉闷,无处可去的郁闷。(3分。每点1分)(2)化无形为有形,描写了百姓死难之多,形象表达“愁”之深重。(2分)13(4分)物质生活宽裕但内心纠结;孤独寂寞;热爱土地;心忧现实。(每点1分)14(6分)使用比喻、叠词、视觉触觉嗅觉结合、动作(细节)描写,多角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庄稼的形状、颜色和香味,突出了老汉对庄稼的喜爱与兴奋、呵护与期盼之情。(每点3分)15(4分)梦境表现赵庄稼对撂荒后农村重又种满庄稼的期盼;现实与梦境的反差,引发赵庄稼对农村撂荒现象的忧虑。(每点2分)16(6分)庄稼由多到少是孤独的;失去了庄稼的土地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赵庄稼是孤独的;被逐渐遗弃的传统农耕文明是孤独的。(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17文化是一种操守(文化即伦理道德)。文化是多方面的创造性劳动成果。(每点2分)18先点明最近一次文化热的实质和荒谬之处;再以文艺复兴为例,阐释什么是真正的人文精神;最后,揭示这次文化热的原因及危害。(6分,每点2分)19 “稻草定律”材料作文的立意参考【从综合的角度】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探讨:何为“价值”/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值”倒置的现象。【从“有人”角度】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从“稻草定律”的角度】环境可以影响/决定事物的价值。联系现实探讨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文言参考译文】双节堂庸训是我(龙庄,是汪辉祖的号)教育自己的儿子孙子所写的。中等人(常人,普通人)以上,不需要教育就成人;低于中等人以下的,非要教育不可。我有五个男孩子。儿子们,才能赶不上常人。长孙,粗略了解些字的意义;其余的智力见识也逐渐开化。我闭户养病,每天读颜氏家训、袁氏世范,和儿辈谈论探求坚守自己、经历世事(为人处世)的道理,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