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鸡鸣寺建筑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古鸡鸣寺建筑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古鸡鸣寺建筑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古鸡鸣寺建筑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古鸡鸣寺建筑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朝第一寺鸡鸣寺,2,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古老梵刹之一。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在鸡笼山创建寺院。寺兴一城(梁宫城)隔路相对,为入寺进出方便,梁武帝特意在宫后别开一门、直对寺之南门,称大通门,取反语以协同泰为名,故名同泰为名,故名通泰寺。并诏令改普通八年为大通元年。寺内设有大殿六所,小殿及殿堂十余所,一座九层浮屠(宝塔)和一座七层高的大佛阁。供奉着十方金佛和十方银佛,皆极壮丽。整个寺院为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从此,这里才真正成为千余佛教圣地。梁武帝崇信佛教,曾四次舍生于同泰寺被毁于战火。五代十国杨吴义顺二年(922年),才在同泰寺遗址半基建一城千佛院。南唐时称净居寺,建涵虚阁,后又改为圆寂寺,至宋代又分其半地置法宝寺。至明初,这里只有一座小小的普济禅师庙,同泰寺遗址,自梁以后,历经隋、唐、宋、元各朝代,虽钟鼓香灯不泛声焰,然而规模卑隘,远非昔时能比。,3,4,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完成明孝陵工程后,又命崇山侯李新督工,在同泰寺故址上重建寺院,占地一百余亩,这座南朝古刹又重现异彩。明时香火鼎盛。据传皇后马娘娘及各大臣眷属也常来鸡鸣寺敬香,并为此特开凿了一条进香河,直至山门、鸡鸣寺由此名声大振,四方威名。明以后,由于年深月久,鸡鸣寺日益衰败。清朝康熙年间曾经过二次大修,并改建了山门。康熙南巡时,曾登临寺院,为古刹题写了“古鸡鸣寺”大字匾额。乾隆十五年(1751年),为了迎接乾隆皇帝和太后南巡,又重建了凴虚阁,楼内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鸡鸣寺的观音与众不同,为一尊倒坐观音菩萨像(是面北二望的)。若问何以观音菩萨北向倒坐?则佛龕上的一幅楹联一语道明:“问菩萨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鸡鸣寺从此又称为观音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为了纪念好友及学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在鸡鸣寺殿后面建楼一座,取当年杨锐反复吟诵的杜甫名诗:“君臣上论兵,将帅暖燕苏。朗咏六公篇,夏来豁蒙楼。”亲取楼名为豁蒙楼。并书为匾额。,5,6,民国三年(1914年)寺僧石寿,石霞又在豁蒙楼旁增建一楼。取其古意,名为景阳楼。从明清以来古鸡鸣寺逐步形成为香火道场。一直续到解放后。解放以后,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决定重建古鸡鸣寺,将其恢复到明末清初的建筑规模。1983年动工建筑经历数年,建成大雄宝殿、毗卢宝殿、观音殿,修复了施食一、老山门,又建了新山门。1990年重新建造一座七层八面的药师佛塔,塔高四十四米,塔内供奉一尊明代药师佛铜像。大雄宝殿和观音楼内供奉二尊泰国赠送的释迦摩尼和观音镏金铜坐像。并塑了观音像三十二尊,供奉于殿内,佛像工艺精湛,造型庄严生动,佛光习习,满殿生辉。古鸡鸣寺已经香火道场逐步转为尼众学修道场,般若庙为对外宣传佛教教义阵地,寺内尼众佛学院为江苏首创,对进寺信众提高文明敬香。一座慈航桥,将古鸡鸣寺兴一城连成一线,东行可入小九华山,向北为玄武湖。古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环境十分幽雅。“鸡鸣春晓”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现在游人登塔环顾,六朝古都湖光山色,塔城风光书收眼底。,7,8,建筑格局,鸡鸣寺山门位于鸡鸣寺路左侧石级上,山门正中书写“古鸡鸣寺四个金字,步入山门,左为施食台(志公台)。施食台前为弥勒殿,其上为大雄宝殿和观音楼,殿内供奉着两尊由泰国赠送的释迦牟尼和观音馏金铜坐像,并新塑了观音应身像三十二尊,供奉于殿内。大雄宝殿之东为凭虚阁遗址,西为塔院。塔院内全部采用青石磨光雕花工艺,青石铺设地面,药师佛塔为1990年重新建造,观音楼左侧为豁蒙楼,楼甚轩敞。豁蒙楼东即为景阳楼,楼上有对联一副云:“鸡笼山下,帝子台城,振起景阳楼故址;玄武湖边,胭脂古井,依然同泰寺旧观。”这副对联包含着关于鸡笼山、台城、玄武湖、同泰寺和胭脂古井等遗迹的故事。这两座名楼为供人凭栏远眺之处,今已分别辟为茶座和素餐馆,一面临窗。,9,10,主要景点,鸡鸣寺内现有大雄宝殿、观音楼、韦驮殿、志公墓、藏经楼、念佛堂和药师佛塔等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内奉祀三宝佛,外山门、三大士阁、钟鼓楼、禅房、素菜馆等建筑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山门牌坊“鸡鸣寺”由著名书法家、前中国佛协会长赵朴初所题,并有释定持、朱帆、余藻华等名家题撰的楹联墨宝。,11,药师佛塔是1991年新建的七层八面佛塔,是鸡鸣寺历史上的第五座大佛塔。塔高约44.8米,外观为假九面,实为七级八面,斗拱重檐,铜刹筒瓦。塔身建有内梯外廊,此塔名为消灾延寿药师佛塔,含国泰民安和为香客、游人消灾延寿的祝祷之意。宝塔南面正门上额题“药师佛塔”四个大字,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手迹。北门门额上镌刻有“国泰民安”匾额,为南京市市长所题。塔内供奉有药师佛铜佛像一座,此像原供奉于北京雍和宫,1972年由赵朴初向国务院提请、经周总理批准送给南京灵谷寺,灵谷寺维修时,将该佛像暂存市文管会,宝塔建成后,又从文管会迎奉于塔内。塔内每层中间还有四个佛龛,为明代金丝楠木雕,原为北京中南海旧物,每个龛内供奉有一尊捕木的药师佛像,共24尊。,12,1992年,新白娘子传奇剧组来到南京市古鸡鸣寺借用药师佛塔来拍雷峰塔相关剧目,当时西湖的雷峰塔已倒而新的尚未修建好。,13,大雄宝殿,毗卢宝殿又名大雄宝殿,为寺内主殿,重建于1994年。殿内正中供奉三身佛中的毗卢佛(法身佛像)。两边供奉文殊,普贤二大菩萨,东西两旁供二十四诸天。,观音殿,鸡鸣寺观音殿内供奉的观音像面北而坐,殿门的楹联写道:“问大士为何倒坐,叹众生不肯回头”。,14,15,豁蒙楼位于鸡鸣寺最高处。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曾多次和学生杨锐登临鸡鸣寺。戊戌变法失败、杨锐等“六君子”死难后,张之洞在鸡鸣寺倡建此楼,以杜甫诗句“忧来豁蒙蔽”命名,作为纪念。张之洞题:“胜地何常经浩劫,斯楼不朽奈名传”,梁启超题:“江山重叠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现已改建成鸡鸣寺百味斋。,16,香台,鸡鸣寺的香台在平台的南侧,台前有支红色巨蜡,火光很旺,外侧台上是一排燃着的莲花油灯,可供香客燃香;内侧平台上摆放的则是一柱柱燃着的香,烟雾缭绕。台的内侧是一个深坑,通着下面的一层平台,香灰燃尽落入坑中,积多了,便有僧人从下面的石洞清理干净。香台有个顶棚,想来是下雨的日子,可以避免那香灰和了泥巴吧。从四面八方云集而到鸡鸣寺的善男信女们,拜佛并不在大殿,而是在香台前的大平台上。有人朝西、有人朝东、有人朝北、也有人朝南,并没有统一的方向。,17,18,鸡鸣寺东有一古井,相传即为古胭脂井。隋开皇九年,隋文帝发兵灭陈,隋军攻入台城之时,陈后主与其妃张丽华、孔贵嫔藏入胭脂井,后被隋兵发现而成为俘虏,故又名辱井。俗云“石井栏石脉”,以帛拭之,作胭脂色,故名“胭脂井”,又叫“辱井”。陈后主苟安江南,与美女、奸臣游宴赋诗,能宵达旦,把国事置之一边。公元589年,杨坚统一北方后,发兵伐陈。陈叔宝自恃长江天堑可守,依然沉湎于酒色,犹奏乐府吴声玉树后庭花、临春曲。直到台城攻破,陈叔宝才酒醒,慌忙携宠妃张丽华、孔贵妃隐匿于景阳殿侧的枯井中。后被隋兵发现,据传,将他们三人从井中吊上来时,纷面黛目的嫔妃涕泪俱下,胭脂沾满井石栏,以帛拭之不去,遂留下胭脂痕迹。,19,20,21,中国寺庙建筑布局,时间绵延流动的绘画美,以理智的入世精神排斥了非理性的迷狂。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中国佛寺不论规模地点,其建筑布局是有一定规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本寺主供菩萨殿法堂藏经楼这条南北纵深轴线来组织空间,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沿着这条中轴线,前后建筑起承转合,宛若一曲前呼后应、气韵生动的乐章。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就响应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与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展示出组合变幻所赋予的和谐、宁静及韵味。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22,中国寺庙建筑风格,空间与时间的无限,即为宇宙。“宇”字本意为房檐,无限之宇,当然则以天地为庐。这个宇宙观,把天地拉近人心,人与自然融合相亲。“以天地为庐”的观念古已有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易乾卦文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记乐论篇)、“以类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人乃一大调和,那么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