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西方文化比较之浅见摘要:文化是人类文明活动的产物。东方和西方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文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理念,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种不同的文化对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东西方文化;孔子;耶稣;相同与区别孔子是世界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成为中国人信仰的核心。同样生活在大约两千年前的耶稣,被西方世界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中国的孔子、西方的耶稣代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两位人物,他们所创立的思想对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孔子的儒家思想近年来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已蔚然成风,其中鲍鹏山老师是一位代表性人物。他曾就孔子三十而立为题阐述了儒家的“仁”学。他说当孔子大约三十岁时,“他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说话算数了,而且他创办了私学。”换句话说,他大约三十岁开始担当了一个特别的职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自我臻至善,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三十岁开始,他逐渐创立了儒家思想。孔子的目标不仅在于教导行为规范或道德,也在于恢复社会的和平与秩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孔子的教训是:人人上至人君,下至庶民都必须习知自己在社会上所应担任的角色而安分守己。儒家将这种观念称为礼,意即行为的规范、礼貌、事物的秩序;事情的范围也可以引申到仪式、典礼和崇敬。有一次有人问孔子:“大礼何如?”他提出以下的解释“: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之为尊敬然。”因此,礼便是行为的规范,君子按礼去履行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孔子说,人人若都这样行,就能够“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于是“道”(或天之道)就完成了。但礼应该怎样表达出来呢?这将我们带到儒家的另一个中心理念仁。礼强调外在的行为规范,仁则与人的天性或内在为人有关。儒家的理念是人性本善。因此,一切社会弊病的解决方法在乎个人修养,而个人修养则始于教育和知识。大学开宗明义地在头一章就说:“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因此,守礼会使人在任何环境之下都行为端正;而培养仁的美德则会使我们待人慈祥和蔼。其结果会促成社会的和平安宁。以礼和仁为基础的儒家理想可以概括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慈幼敬;君贤臣忠,庶民顺服。”二、耶稣所传播的思想耶稣出生在一个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家里,从小遵守以崇拜耶和华上帝为中心的摩西律法。耶稣大约三十岁开始担当一个特别的职分:召集和培养门徒,传道教人,传播上帝王国的信息。关于他所传播的上帝王国的信息,本文粗略地介绍三方面的内容。(一)耶稣是上帝指定的救主耶和华创造亚当和夏娃,赐给他们乐园,让他们有希望在这个地上乐园里永远活下去。一个反叛上帝的天使撒旦用欺骗的手段在第一对人类亚当、夏娃面前毁谤上帝的名,质疑上帝对地球的统治权。亚当和夏娃信从撒旦,反叛上帝。耶和华上帝随即向反叛者宣布判决,从此人类步入生病、衰老、死亡的惨境。可是在上帝宣布判决的同时,他还应许赐下一位救赎人类的救主,消灭撒旦,抵消他们反叛和犯罪给地上所带来的一切恶果,结束撒旦对地球的隐形统治。而耶稣正是这位救主。(二)上帝的王国显扬公正耶和华上帝一个最仁爱的安排是将耶稣降到世上然后牺牲生命作为人类罪的赎价,从而为人类恢复上帝最初赐给亚当和夏娃的乐园和完美的生命完成一个律法的要求。耶稣复活返回天上后将会跟其他人(死后也会复活到天上去)一起在上帝天上的王国里作王,统治大地,不久的将来会终止地上的战争、疾病、死亡,从而使耶和华上帝的名在地上彰显为圣,彻底除去撒旦及亚当、夏娃自伊甸园反叛以来为上帝的圣名所带来的耻辱,使这个世界上最不公正的事不再存在。(三)以爱为本耶稣在地上传道期间提出仁爱、切合实际的劝告,教导人应付焦虑,改善人际关系,克服物欲,寻得幸福快乐。耶稣用其一生来实践摩西律法的核心精神,就是全心全意爱耶和华你的上帝并且爱人如己。所以,基督教的精髓乃是实践基于原则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爱。这意味着基督徒甚至应该爱仇敌,虽然他们憎恶仇敌所行的恶事。耶稣的门徒保罗也对耶稣所倡导的爱作了精辟的论述说:“我就算能说世人和天使的语言,却没有爱,也不过像发声的铜锣,鸣响的铙钹。我就算有说预言的恩赐,洞悉一切神圣的秘密,明白各样的知识,又有十足的信心能够移山,却没有爱,也算不了什么。我就算献出一切,使人得粮,又舍身捐躯,以此自豪,却没有爱,也绝不能得益。爱是长久忍耐、和蔼仁慈的。爱不嫉妒,不吹嘘,不自大,不罔顾规矩,不求自己的利益,不轻易动怒,不计较别人所加的伤害,不因不义而欢喜,只因真理而高兴。爱能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希望,凡事忍耐。爱是永恒的。”三、东西方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一)相同之处无论孔子和耶稣他们的思想有多么大的区别,他们的相同之处都是把仁爱公正看作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唯一的至善之道。儒家一以贯之的道就是忠恕。忠恕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两句以自己的善心推度他人的名言,分别以主动的爱和被动的爱的方式使他的道德价值达到了一个最高境界。因为同样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的耶稣曾在他的登山宝训中提到待人的准则:“要想人怎样待你,你就要怎样待人。”这个准则被誉为“金规”。按照这条准则生活牵涉到向别人行善的积极行动,并且从推己及人的方式对待别人,我们看出这个处世为人的准则与孔子的忠恕之道多么相似。(二)不同之处1.内容及来源。儒家思想主要是伦理道德或哲学。孔子对宇宙的认知是无神的,所以儒家思想没有考虑到一位具有个体特质的上帝的旨意和他对人类的要求,他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是人类活动的经验总结,并且是以人性作为导人向善的力量,依靠人性的力量建立自身的道德和社会的和平安宁。而耶稣的思想是以宣扬上帝的圣名和证明他的统治权是正当的为最重要的内容。他宣扬,人类的拯救在于耶和华上帝,他已经作了安排,并将这些安排通过圣经揭示给人类。他一定会实现他对人类的一切旨意。另一方面,造物主通过摩西律法和耶稣的教训赐给了人类是非善恶标准,人应该通过遵从他的道德标准而表现对造物主的敬畏,并以崇拜造物主为中心展开生活的一切活动,从而达到同心同德的高度团结。人按照这样的是非标准生活,不仅造益人类本身,更重要的是对宇宙的造物主尽道义的责任。2.道德的约束力。儒家是以人性作为导人向善的力量,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性中有那么大的力量导人向善吗?事实上,关于人的本性是什么直到今天仍然困惑着国人。然而,关于这点耶稣在他的著名演讲登山宝训中给出了明确结论。他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通往灭亡的路又宽又阔,进去的人也多;通往生命的门是窄的,路是狭隘的,找着的人也少。”意思是,能够真正过一种道德高尚的生活的人是少的,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过一种满足自私欲望的生活。所以,经验证明,把道德建立在人性上是危险的。由于孔子的道德伦理缺乏法律的约束力,所以法家应运而生。然而西方的道德又怎样呢?圣经学者罗朗德沃写道:“摩西律法虽然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律法有相似之处,却与东方各种条约的条款和他们的法典的条文截然不同。这是一套宗教律法。如果这套律法含有道德和礼仪的规定,并时常将两者混合起来,乃是由于它将上帝的约的全部范畴都包括在内,而且人际关系以及人与上帝的关系均受这个约所支配。”安德烈舒拉基在圣经的人民与信仰一书中写道“:希伯来人的司法传统与四周的民族颇为不同,不是仅在过犯的界说与所定的惩罚方面,而是在律法的道德与精神方面。”换句话说,以色列人并没有民法与刑法的分别。两者均与道德和宗教律法融为一体。冒犯邻人就等于冒犯耶和华上帝。虽然耶稣赐给门徒的律法内容和摩西律法并不相同,但在核心精神方面,在道德和宗教律法融为一体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对于虔信上帝的人来说,他们会认真地将宽恕的美德在生活中实践出来。3.善与恶的奖罚。儒家的伦理道德并没有说明善将如何有善报,恶将如何有恶报。由于无神的观念,对“天”将如何回应我们的或高尚或卑劣的行为没有阐述。但孔子说,五十知天命。我们必须履行天命,这是一个人的历史使命。如果不得志,就要独行其道。那这种知天命的人生态度给孔子带来哪些好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我已经不怨天了,也不尤人了,我下行天道,上达天命。对上我了解天命,对下我执行天道。所以,知我者其天乎。只有天才能了解我。我知天,天知我,所以只能与天地晤对。这就是最高境界了,这也许就是“天”的奖赏了。与孔子不同的是,学者安德烈舒拉基在圣经的人民与信仰一书中写道:“托拉(上帝的律法)与日常生活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律法透过所作的祝福和咒诅控制日常生活的性质和内容。”我们通过诗篇的内容可以窥见一斑。例如:“你要在耶和华面前静默,热切等候他。不要因恶人道路顺利就气愤,不要见恶人计谋得逞就不平。作恶的人必被剪除,仰望耶和华的人却必得着大地。谦和的人必得着大地,大享平安,满心喜乐。”从虔信上帝的人身上我们足以看到上帝透过律法所作的祝福和咒诅多么强有力地指引和控制着日常生活中人的道德行为。4.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因社会体制、社会环境、传统文化而有所不同,东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因受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差异甚大,中国文化素以谦虚礼让、中庸平和、家庭和睦的优良传统而著称,强调个人服从集体,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无论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以这一传统的价值观念教育下一代,因此我们习惯于以此标准来衡量人们的道德行为、世界观及人生观,而西方人则推崇个人进取精神,讲究个人奋斗、个人权利、个人隐私权、人格独立,因而富有创造性,并以个人成功来衡量人生价值。在不同的语言中,具有相同语言意义的词,由于受“意识文化”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语用意义”。如“老师”和“teacher”在语言意义上都是“教师”的意思,而在语用意义方面,在中国有尊师的观念,对人,不论其职业如何,称老师表示尊敬,而在西方国家,“teacher”一词只表示一种职业,若对不是做教师的人称“teacher”则会令人不理解。翻译活动明显是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很不相同的两种文化间的一种文化与交流,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前提和规范下的交流与往来。四、东西方的文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影响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人一直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大多数中国人注重家庭关系、勤奋、教育和安分守己。但对于宇宙中有一位创造万物的真神上帝,而且他具有各种美好的特质,这几乎是完全陌生的观念。所以,中国人对终极问题的思考和叩问始终没有统一明确的答案。而西方人所笃信的圣经当中对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是谁,为什么世上存在苦难等终极问题的解答非常明确。他们相信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并且他的旨意自始便是要有一族完美的人类永远居住在地上的乐园里。上帝一定能够并且也必定会实现他的旨意。因此,人生有伟大的意义,那就是:如果人按照上帝的道德标准行事、为人,会有多么光明的前景永远生活在一个没有邪恶、罪行、疾病、忧伤和痛苦的地上乐园里!由于人生有明确的目的,那么无论生活的处境如何,都会在希望和忍耐中感到心满意足。然而,两千多年来尽管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人信仰的核心,却也曾被指为封建势力鼓吹奴性而饱受批评。今天面对发展经济繁荣物质的大潮,要提高全民道德,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将面临很多挑战。西方文明又怎样呢?由于基督教的叛道,致使几百年来无神论的思想兴起和渐渐流行。西方的主流宗教虽然声称信奉上帝,他们提倡的教义主要却是源于传统信仰,而不是基于耶稣的教训。特别是历史上许多残酷的战争和屠杀,都是在自称信奉耶稣的国家里发生的。11世纪至13世纪十字军东征;19世纪初,各教会公开支持西方列强大肆掠夺殖民地的资源;20世纪爆发的两场世界大战,参战国大都是信奉天主教或基督新教的国家。今天,个别教会的领袖和属下的教徒没有紧守圣经的崇高道德标准,传媒经常揭发教士性侵犯儿童、贪污腐败的丑行。凡此种种使得人们对“耶稣的教训”逐渐失去信心,致使西方世界的道德状况江河日下。尽管如此,今天耶稣的思想仍然对世界各地忠诚善良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推动人类道德文明的主要动力。参考文献: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与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交际文化琐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4)。3朱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健身教练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分散型控制系统(DCS)项目提案报告
- 数字化产品应用项目市场推广策划委托协议
- 专业咨询合伙人协议
- 2024年山东公务员真题
- 2024年进贤县选调教师真题
- 屏蔽门工作原理课件
- 合作协议签署流程
- 森林防火系统应急响应预案(3篇)
- 地下给排水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兵团基层两委正职定向考录公务员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新专长针灸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微专题5电子传递链化学渗透假说及逆境胁迫
- DBJ50-T-306-2024 建设工程档案编制验收标准
- 2025四川雅安荥经县国润排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银行新疆区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水采样培训课件
- 药品医疗器械试题及答案
- 子宫内膜类器官构建与临床转化专家共识解读 2
- 幼师培训:如何上好一节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