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环节技巧分析.ppt_第1页
七环节技巧分析.ppt_第2页
七环节技巧分析.ppt_第3页
七环节技巧分析.ppt_第4页
七环节技巧分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当堂训练:金版P45第3题,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常析。,诗眼分别是“咽”“冷”。“咽”,呜咽;“冷”,阴冷。山中的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点明深山的特点,烘托出环境的幽静冷僻。,古诗词鉴赏,一、预习检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10分)乱后辛愿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注】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虚壁:空荡荡的四壁。(1)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2)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5分),答案:(1)运用对比(答反衬亦可)的手法(1分)。平原荒草遍地,寂寥无声,而村落升起炊烟,又见生机。“宿荒草”与“动新烟”对仗工整,“荒”与“新”对比鲜明,反差强烈(2分)。作用:突出战乱后村落初见人烟的生机,在巨大的反差中表现诗人对战乱后生机复苏的欣慰和对战乱的憎恶之情(2分)。(共5分,意思基本相符即可)(2)开头两句写乱兵已去,回到久别的家园,大雪初晴,花儿绽放,村落又见炊烟,此景令人“喜”;第三联从侧面描写乱后食尽粮绝的惨状:空荡的四壁老鼠饿得乱叫,荒芜的田野乌鸦拼命乱啄,鸟兽如此,人何以堪?此景令人“悲”;结尾两句写劫后余生的人们刚刚返家,催征苛税的官吏已接踵而至。此景令人“愤”。,二、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2、掌握诗歌的思想内容。3、在练习中灵活运用。,三、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分为抒情手段、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构思技巧四个板块。每一个板块里都包括那些手法呢?,鉴赏诗歌的抒情手段:,鉴赏诗歌的描写手法:,诗歌鉴赏的修辞手法:,诗歌鉴赏的构思技巧:,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春寒【注】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5分)(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6分),四、当堂训练:,答案:(1)“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3分)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2分)(2)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3分)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3分),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主旨有:,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考场技法:抓住注释。,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1分)木兰花立春日作陆游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矍塘关上草。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注】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七岁任夔州通判时所写的。瀼(rn)渡,水名,在重庆。旛:幡,是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宋时习俗,立春这一天戴旛于头上,取吉庆之意。(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5分)(2)结合全词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五、完全达标教学:,答案:(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飘泊不定(风尘仆仆或沦落天涯)的词人形象。(2分)前两句通过“流落”,“破尽”,“尘满帽”等词描写出作者在道途中穷困、风尘仆仆、行戎未定的栖遑之态。后两句写身似浮云,飘流不定;愁如春草,割去还生。(3分)(2)通过写在外漂泊三年和立春的风俗以及作者“不是人间偏我老”的激愤之词,(3分)表达了词人内心抑郁不平、悲愤(抑郁潦倒之情,抒发报国无门之愤)的思想感情。(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11分)马嵬(清)袁枚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1)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5分)(2)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强调广大百姓的苦难远非帝妃悲剧可比,从而表现了关心民众疾苦、同情平民百姓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用了对比(映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