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 哭泣的自然 第一课时:资源在枯竭一、引入:材料引入二、自主学习:知识结构1、地球的( )是有限的,只会越用越少,2、总有一天,人类将面临灾难性的资源危机3、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4、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产生的危害、5、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产生的后果、6、能源匮乏的原因、产生的后果三、合作探究1、为什么自然在哭泣?(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的表现)(是以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发言为主,同时老师展现部分的资料为辅,)2、生物物种减少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3、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4、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产生的后果? (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5、能源匮乏的原因、产生的后果(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6、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学生归纳,总结,小组长代表回答)四、课题作业:1“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不能兼顾对大自然只是一味索取,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要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 B、 C、 D、2.古生物学家大卫拉普在灭绝:是基因不好还是运气太差?中写到:“地球上生存着数百万种不同的动植物物种,数量可能在4000万种左右。过去某个时候的数量可能在50亿到100亿种之间。也就是说,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物种仍然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显然,这是一个极为糟糕的幸存记录;99.9%的物种走向了灭绝之路。”这种结果的延续( )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必将恶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的机会会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A、 B、 C、 D、3、如何保护野生动物?4、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人为活动主要有哪些?土地荒漠化带来什么后果(危害)?如何解决土地荒漠化?5、水资源短缺的解决办法。第二课时:环境被破坏一、引入:材料引入二、自主学习:知识结构1、在现代社会,人类比古代耗费着更多的资源,同时也制造着更多不利于生命的东西,严重的污染了( )、( )、( ),破坏了自然资源2、水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3、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4、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三、合作探究1、环境问题及其表现(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2、土壤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3、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学生自主发言,自主理解、归纳,小组长代表回答,老师引导)四、课堂作业: 1、土壤污染危害严重,主要表现在( ) 严重损害农作物生长 损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 直接造成水资源短缺 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A. B. C. D.2、河北省环保局取缔了65家小造纸厂,每年减少5170.4万吨废水和29.22万吨化学耗氧物质排入汉江。汉江干流水质60以上江段符合国家地表水二级标准。但是,氮、磷和有机物污染等沿江居民生活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段材料说明:( ) 为了保护环境必须停止生产 保护环境只能依靠法律 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才能有效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A、 B、 C、 D、3广西柳江县穿山镇竹山村的竹山水库正遭受“开发”者的侵害:水库周围近百亩水源林被砍尽烧光,防护植被正被翻垦,水土流失严重,承包水库的养鱼户将大量蔗渣倒入水库中做鱼料,致使水质恶化,灌溉区农民赖以生存的“命脉”岌岌可危。这说明( ) 竹山村的资源丰富,人们可以随意开采 竹山村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只有停止一切生产,才能保护竹山村的环境 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致使环境破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