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北宋王安石变法,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课程标准,学案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一、经济理财方面的改革1.根本目的:。2.青苗法:青黄不接时国家将以低息贷给农民,收获后归还。3.均输法:据京师实际需求采购商品,调剂余缺,统一运输。,富国强兵,钱粮,发运使,4.免役法:政府出钱募役,各户按分担免役钱,特权户减半。5.农田水利法:鼓励各地,开垦荒地。6.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纳税。7.市易法:设,平价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繁荣时,再赊销给商人贩卖。,高下不同,兴修水利,数量,肥瘠,市易务,核心点拨,王安石变法的原因冗官、冗兵、冗费现象,最终导致了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局面,而王安石变法就是在庆历新政以后积贫积弱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采取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次改革自救。,历史认识,王安石变法主要是为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而进行的,其核心是富国强兵。王安石在变法之初就提出“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先”。依据这样的方针,王安石制定了一系列整顿财政、增加政府收入的经济措施,主要内容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重点精讲,想一想,为何将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均输等法称为“富国”之法?(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免役法的实施,使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和肥瘠纳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地配合,减轻了纳税户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之为“富国”之法。,深化探究,材料一(司马光)言青苗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惑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则与之,不愿固不强。”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也不强也。”帝(神宗)曰:“陕西行之既久,民不以为病。”光曰:“臣陕西人也,见其病,未见其利。”续资治通鉴长编,探究点1青苗法,在材料中,司马光认为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有什么问题?他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官府诱民借贷,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加剧了社会矛盾。反对王安石变法,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材料二青苗钱虽曰不得过二加息,而一岁凡两放两收,则其息已加四;有司又约中熟为介,令民偿必以钱,则所定之价,又必逾于市价,而民之偿息,且十加五六,则并非王安石之初法矣,此所以病民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中赵翼的观点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赵翼的结论与王安石的目的是否矛盾?说明你的结论。,答案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危害百姓的现象并不是王安石变法造成的。赵翼分析的情况与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并不矛盾。因为变法的目的是克服统治危机。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盘剥并不意味着国家减轻对农民的直接索取。两者的区别只在于取之是否有度。,探究点2募役法材料“盖免役之法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释天下之农,归于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得其人缓而行之,则为大利;非其人急而行之、则为大害。故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临川先生文集上五事札子,臣(司马光)向上曾言:“教阅保甲,公私劳费,而无所用之;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民失业;穷愁无告此皆所害者大,所及者众,宜先变更。借令皇帝陛下独揽权纲,犹当早发号令,以解生民之急。”续资治通鉴长编,(1)两则材料争论的是什么问题?其各自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应不应该实行募役法。第一则材料主张实行募役法。理由是可以不夺农时,发展农业。第二则材料反对,理由是募役法“宽富而困贫”,“使民失业”。,(2)两则材料都谈到要关心“民”的疾苦,对此你有何看法?,答案从表面上看他们都关心百姓利益,但从本质上看并非如此,而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探究点3理财材料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司马光:善理财之人,不过是会敛钱,把百姓的财富搜刮尽了。这样的话,百姓困穷,变成盗贼,难道对国家有好处吗?王安石:这可不是善理财。善理财的人,能不增加百姓的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1)他们对理财问题的争论,其实质是什么?,答案实质是要不要变法。,(2)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答案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3)王安石推行利国利民的改革措施,结果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答案守旧派的反对和阻挠;执行不善。,二、军事制度的改革1.置将法:由政府派有作战经验的军官,专门负责地区的。大大提高了军队的实战能力。2.保甲法:将农户严密组织起来,每为一保,50家为一大保,10大保为一。农闲练兵、,战时出征。,军事训练,10家,都保,维护治安,3.保马法:由代养官马,减少官府负担。4.设置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形制、材料、质量标准。,民户,重点精讲,王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1)士:改革科举制度。(2)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3)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4)商:市易法、均输法。,历史认识,北宋统治者为防范武将专权,采取兵将分离,军队组织涣散、缺少训练,导致军队战斗力十分低下。为改变这一局面,王安石推行将兵法,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深化探究,材料王安石认为,“先王以农为兵,今欲公私财用不匮,为宗社长久计,当罢募兵,用民兵,乃立保甲”。,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初衷是什么?图片中的内容反映出保甲法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不良影响?,答案解决国家财政困难。保甲法的推行,加重了人民的兵役负担,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三、用人制度和科举、学校的改革1.用人唯贤唯才:整顿吏治、任用贤才,加强考核。2.改革科举制度:取消、改革进士科、增设。3.改革学校教育:太学中增设、医学等专业学校,培养专门人才,成绩优异者可直接任官。,明经科,明法科,武学,律学,深化探究,材料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材料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答案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四、变法的成果与局限1.改革成果(1)促进了北宋中期农业生产和的发展,也促进了北宋的发展。(2)从根本上扭转了国家。(3)加强了国防力量,军事实力得到壮大。,商品经济,手工业,财政危机,2.局限(1)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社会经济结构,土地兼并问题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2)变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伤害农民的做法,引起农民的反抗。3.结局:历经八年,神宗死后陆续废止。,思维升华,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国家、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再分配,来挽救统治危机,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归纳总结,从王安石变法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1)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2)改革是革除社会弊政,促进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3)改革必然遭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4)改革的政策措施要体现百姓利益。(5)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信念,要注意用人。,深化探究,材料北宋王安石变法时,国民生产总值最高时达1.6亿贯(约1.6亿两白银),而明朝最高时是1500万两,清朝至1840年才约4000万两,直到1900年时,清朝国民生产总值才赶上600年前的南宋。2011年3月中关村在线,材料从哪一方面说明了王安石变法的成果?此外变法还有哪些主要的积极影响?,答案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此外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抑制了地方豪强的兼并势力等。,课堂小结,1,2,3,5,4,1.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缓和阶级矛盾B.看中王安石的才能C.维护封建统治D.发展经济解析A、B、C、D都是变法的原因,但A、D是C的具体表现,C是根本原因,B是个人因素。,6,C,2.王安石变法一度收到了“广蓄积,平物价,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变法中实行了()A.青苗法B.免役法C.市易法D.均输法解析“使农人有以赴时趋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意思是说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使农民不误农时,限制了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由此,可判断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1,2,3,5,4,6,A,3.为扭转北宋中期“寇盗充斥,劫掠公行”,而宋募兵却“大率势力怯弱,与贼不敌”的局面,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了()A.保甲法B.保马法C.将兵法D.设军器监解析“寇盗充斥”指的是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北宋时期,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而官兵又因战斗力差而镇压不力。针对这种情况,王安石在变法中实行了保甲法,一方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1,2,3,5,4,6,A,4.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选拔变法人才B.注重官员的实际能力C.精简机构,提高效率D.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端解析王安石为了变法制造舆论,改革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和选拔人才。其指导思想是重视官员的实际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恩荫”制度所带来的弊端。,1,2,3,5,4,6,A,5.1072年8月,秦凤路沿边安抚史王韶收复了河、洮、岷等州,拓地千余里,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这说明()A.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的经济实力空前增强B.王安石变法使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C.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弱局面D.王安石变法解决了北宋的内部危机,1,2,3,5,4,6,解析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完全表明北宋经济实力的空前增强;一次胜利,也不能说明北宋摆脱了边境危机,更不能说明解决了内部危机。因此A、B、D三项不正确。,答案C,1,2,3,5,4,6,1,2,3,5,4,6,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1,2,3,5,4,6,(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解析第(1)问是对材料信息的归纳,注意要点明确。,答案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1,2,3,5,4,6,(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解析第(2)问中教育思想从材料中可知是注重实用性;第二小问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即可:改革考试内容,废除诗赋的考查,注重经义策论等。,1,2,3,5,4,6,答案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探究与思考,1.提示(1)经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 2025全国两会应知应会测试题及答案
- 出租车计费程序课件
- 出租车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安全行为守则汇编
- 北海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科目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5年无房产证买卖合同
- 2025共有产权房租赁合同
- 冲床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采购进口生蚝合同协议书
- 鼓号队培训课件内容
- 液体外渗的预防与处理 2
- 2025山西吕梁文水县公办幼儿园幼儿业务辅助人员招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4年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招聘考试真题
- 柚子树栽培技术
- 蓝莓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备案
- 2025年秋季新学期教学工作会议校长讲话:一心一意抓质量一点一滴见成效一步一脚印做教学
- 上腔静脉综合征护理查房
- 安徽省2025年公需科目培训测验答案(科目一)
- 2025年新退休返聘人员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