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韩非学管理:有的放矢前面的话: 最近在准备一个领导学的课程,收集了一些资料。从管理学的基本理论领导是科学更多是艺术,更多是对人的影响,讲来讲去也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于是动了“国学”的主意。拿古人说事似乎成为目前的流行的方式,有说论语的于教授,品三国的易教授,背古文的郝老师,都很到位,本人希望从管理的角度来读韩非子,取森林中的一木,与各位分享。 韩非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的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共十余万字。韩非的思想是基于“性本恶。”而非中国From EMKT.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性本善”。所以并不为广为流传。比如连“说难”这样的文章竟然没进入“古文观止”编者们的眼内。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千百年来主流社会推崇的是儒家思想 。事实上,古代的帝王,以及许多成大器者都在看韩非子,三国时期诸葛亮反复教后主刘禅学帝王之学,就是以韩非子为教本,真是有点“谁用谁知道”的意思。 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韩非子中的文章片断和小故事。可以当作是读书笔记,点评也是大多是一家之言。结构方面还没有想清楚,我个人也不是很严谨,写到哪里算那里吧。文章必先秦,诗词必唐宋,解读出来把文章搞的支离破碎,罪过罪过啊。 一、有的放矢 原文:夫新砥砺杀矢,彀弩而射,虽冥而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莫能复其处,不可谓善射,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逢蒙不能必全者,有常仪的也。有度难而无度易也。有常仪的,则羿、逢蒙以五寸为巧;无常仪的,则以妄发而中秋毫为拙。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二 大意:用刚刚磨制好的杀矢,张满弓箭来射,即使是闭上眼睛胡乱发射,也未必不能射中细发秋毫的目标,然而让他重复地射同一目标,则不能做到了,这不能说是善于射箭,因为他并没有固定目标;设置一个五寸见方的靶子,将它放在十步之外的地方,非后羿、逢蒙不能百发百中,这是因为有了固定的目标;有一定的标准就很难,没有一定的标准就很容易。所以,有了固定的目标,那么,像后羿、逢蒙能够射中五寸的靶子就可以称得上巧;没有固定的目标,那么,胡乱发射即使射中秋毫那么小的目标也只能称之为拙。 读书体会: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去参加军训。射击比赛的时候有个女生,特别的神,5枪打了48环,这个成绩很多当兵的都比不上。我们都很羡慕。当时,我们班长说,叫她和当兵的真比上几轮,这个女孩子肯定不是对手。,如果真的到实战,她可能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游击队摸个炮楼杀个汉奸可以,但要靠他打赢战争不行,还得靠正规军一个会战一个会战的打,一个团一个团的吃掉。这也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国内中小零售企业在与大型外资连锁企业竞争时候,一时一地的战胜对手比较容易,长期战斗就会越来越困难。这也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 企业的发展也是这样,前几年机会比较多的时候,很多人莫名其妙的成功了(当然,成功一定有原因),用很短的时间建立了一企业。但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射一个个固定的目标:比如拿下某个市场,维持好顾客关系,提高某个具体产品的销量,降低某方面的损耗等等。靠一招鲜,靠老板的灵光一闪或者是拍脑袋是不行的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去练基本功:由乱砍乱杀变为拜师学艺,由无招到有招,到招招致命。一次做对是好,多次做对是很好,变成规则让别人跟着做对是非常好。 我们的企业不缺乏点子和想法,市场也不缺乏机会,补补规范化管理的基础,练好基本功,基业长青才有可能。 向韩非学管理二:不近人情原文: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韩非子 二柄 大意是;韩昭王有一次喝醉酒以后和衣睡着了,掌管国君帽子的侍卫怕他着凉,就给他盖上一件衣服。国君睡醒后很高兴,问左右说:“谁给我盖的衣服啊?”左右回答说:“是典冠给您盖的”国君于是连“典衣”官和“典冠”官一同处罚。处罚典衣官,是因为他失职;而处罚典冠官,是认为他越权。君主并不是不厌恶受凉,只是认为越权和失职这事比着凉更厉害。 读书笔记:说实话,韩昭侯是过了点,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以后谁还敢帮您呢。但仔细想想,也决不是那么简单,他是在向职责不清的工作方式说不。在管理实践中,责任讲的比较多,但提倡人人有责的多,各司其职的少。我接触过的不少民营的企业家在期望下属是“尽心尽力工作,全心全意服务”。期望下属是:“自己分内的事情拼命干,别人的事情抢着干,老板的家事当自己的家事干,最好三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干。”而且领导一个眼神,下属就立刻把信送到“嘉西亚”那里,并保证没把给玛丽亚的情信错送过去。 可以理解民营企业的现状那就是,人员少,能干的人更少,很多事情不能分的那么清楚。老板找到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不容易,于是很多事情都交给这个下属去做。我咨询过的一个企业有个部门经理就是这样,配送中心的经理做的不错,于是老板叫他去管人力资源;咨询公司说商品小组重要,于是这个人就去管商品。但长期的分不清的话,这样下属会变成一“杂家”,一个永远的执行者-下属天天忙着干不是自己的事情,哪还有心思想把自己的工作提升优化,哪里得闲考虑下属的培训?-时间长了,这样的中层只能成为老板的助理,这样的助理天天忙着接老板的单。结果可能有两个:下属要不成为一“全”/权臣,严重的有朝一日心腹之人或许成为心腹之患(这样的例子,很多历史上很多不一一列举);要不下属会被老板用成了残废(太监),离开了这个企业他干不了别的了。 93年刚入零售行业的时候,我所在的港资公司当时的一条规定,我们笑称“怕死”规定:“如果面临打劫,保持镇定,照他说的去做,切勿做无畏的抵抗,在保证自己安全情况下,记住对方形象,确认对方离开后报警。”为什么现在我记得还这么清楚,是因为有点想不通,当时还有不少国有银行职员为保卫国家财产与歹徒搏斗牺牲的事迹在大力宣传。估计现在也不鼓励这样做了,以人为本嘛。其实当时对我们的解释除了生命比钱重要外,更重要的是,抓抢劫犯不是你的责任、甚至不是公司的责任,做好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就够了。 企业向规范化过渡的时候,除了清晰的目标外。要做的事情首先就是岗位(职责),接下来是制度、流程、标准。清楚的岗位职责是第一步,以后才可以有绩效的分配,考核。 人少,可以干两样或以上的事情,如办公室、人事行政都可以一个人干,但办公室的主任责任和人事经理岗位责任都要界定清楚。毕竟资源有限,我们不能象韩昭侯那么奢侈:一个“典衣”,另一个“典冠”,但可以设一“典冠帽”官,两样都管。韩昭侯那么做是过了点,撞到枪口上的典冠官也似乎有点冤枉,但矫枉必过正,这点韩昭侯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向韩非学管理三:自圆之木,自直之箭原文:自直之箭、自圆之木,百世无有一,然而世皆乘车射禽者何也?隐栝之道用也。虽有不恃隐栝而有自直之箭、自圆之木,良工弗贵也,何者?乘者非一人,射者非一发也。不恃赏罚而恃自善之民,明主弗贵也,何则?国法不可失,而所治非一人也。故有术之君,不随適然之善,而行必然之道。韩非子显学 大意是:(制作箭杆的木料必须是很直的),但自然之中天生就是笔直的木料,不是没有,恐怕百年难遇;同样,天生就是圆形可以用作车轮的木材也是可遇不求的。但世上有那么多的箭和车轮是如何而来呢?答案是工匠用“隐栝”这样的器具将木料取直或做成圆形的。虽然世上也有不需要隐栝本身就很自己笔直的箭矢和自圆的木料,但优秀的工匠并并不看重它。为什么?因为乘车的不只一个,射箭的也不是只用一支箭就可以了。同样,不用赏罚就可以自己为善的百姓,英明的君主也不会看重,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的法令不能放纵任何人,而且君主治理国家不只是为了一个人(自善之人),所以有法术的君主不会因为少数偶然出现的善人而推行德政教化,却施行必然能治理国家的方法(用法律来治理). 读书体会:这段话让我想到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关系,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但企业的可用之才从何而来?从社会,从学校。而社会和学校有“自直之箭”的精英吗?有,但少之又少,即算是有,企业恐怕也用不起太多精英。那怎么办?企业也只能同古时候的工匠一样,用“隐栝”将各种各样的人变成可用之材。企业的“隐栝”是什么?是企业的文化、制度、规范。现在很多企业一样有员工手册,操作手册它们告诉新的员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怎么做是有效的,怎么做是无用的,员工的晋升途径是怎么样的。同时,一定还有用于“洗脑”的“企业文化”,还有的是一些故事如:老板创业的艰辛,公司的感人故事,优秀员工的成长历程等等。通过硬性的制度和看似温柔的“文化”起到了“隐栝”的作用。 可以想象自然之木在“隐栝”的修正之下是不舒服的,要承受压力,不能自由伸展,或被矫直或被削圆,可能还要被涂上各种各样的油料。同样,在制度管理成长下的员工也是这样的,80后甚至是90后的员工已经逐渐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追求个性的他们与企业规章、制度一碰撞,包装的再好,也同样的感到不舒服甚至觉得是对他们在人性上的一种束缚。几天前刚在北京的培训中我问过80后的年轻人,你们愿意选择在企业文化很强大的企业工作吗?回答是,看情况啊,如果企业能给我很多东西,比如是知名企业,工资高福利好,我会愿意,也会愿意被改变。如果没有这些,还谈什么企业文化?所以单靠好的企业文化吸引人似乎底气不足。也是不久前在乔家学院听万科的人力资源总经理的讲座,谈到万科培养人才。万科希望能找到认同企业文化的人,如果不认同只有让让这样的人离开,因为价值观不同,沟通的成本会增加(据说三倍以上),百花齐放在企业里是没有市场的,企业长期发展必然形成自己的一套东西,这也是隐栝的一种。 这个矛盾似乎是永远无法解决,价值观的层面是属于精神的层面,现今的中国From EMKT.缺乏宗教精神,期望企业充当道德模范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但在在企业需要大量人才的今天,期望自善之人,(从企业角度讲,就是碰到和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人)或让优秀的企业文化影响人是不够的,还必须靠更加严格的制度要求,造出企业需要的“箭”和“轮”;企业必须清晰自己的目标,也只有扮演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 一间令人尊重的公司能影响许多人,企业会在员工身上打下企业的烙印。职业经理人显赫的履历,往往就是被优秀公司改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并非一个皆大欢喜的过程,有的感到痛苦,有的甚至选择离开。职业人若能换个角度转变心态,将合理的,能接受的约束当做是训练,将不合理甚至苛刻的当作是磨练,可能就会发现中间有一种对立的统一。另一个角度讲,企业也要适当调节“隐栝”,与普世价值基本一致,考虑人性因数,去要求人才的一些行为而不是他们的思想,或许能够得到一些“好箭”甚和好轮,保证企业所需人才,同时得到一个基本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是得不到人才的。和谐社会是需要持续发展来支撑的。 向韩非学管理四:把重要权力授予一个人是危险的齐桓公将立管仲,令群臣曰:“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东郭牙中门而立。公曰:“寡人立管仲为仲父,令曰:善者左,不善者右。今子何为中门而立?”牙曰:“以管仲之智,为能谋天下乎?”公曰:“能。”“以断,为敢行大事乎?”公曰:“敢。”牙曰:“君知能谋天下, 断敢行大事,君因专属之国柄焉。以管仲之能,乘公之势以治齐国,得无危乎?” 公曰:“善。”乃令阴朋治内、管仲治外以相参。 大意:齐桓公想让管仲担任国政处理的最高负责人,于是召集从臣问:我想让管仲处理理国政,赞成的人到门的左边,不赞成的人到门的右边。此时,重臣东郭牙站在门中间。桓公问:我说,赞成的人站到门的左边,反对的人站到门的右边,你站在中间是为什么呢? 东郭牙说:你认为管仲有经营天下的智谋吗?“是的。”你认为管仲有解决大事的决断吗?“是的”。容我向你报告,管仲既然有能经营天下的知谋,处理大事的决断力,而你又愿意将处理国政的实权交给他。那么,像管仲这样有能力的人物,借你的权势来治理国家,你想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你自己的地位会不会受到威胁呢?“有道理。”桓公说。 于是,桓公让管仲管理国政,让阴朋处理朝廷内政,二人共同分担国事。 读书体会:对于领导者而言,所谓部下,本质上应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韩非子主张,越是能干的部下,越是不能松懈对他的警戒心。同时韩非子认为,领导者绝不能期待部下的忠诚,那么,要期待些什么呢?只有自己而已。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这点与西方管理思想很接近,中国From EMKT.的民营老板是相信你,才会用你,而西方的管理是我不一定相信你,但我有制度和方法让你做好自己的事情,典型的就是所谓的三权分立,桓公让管仲和阴朋分担内外的政治,是一种与分割统治相通的方法。事实上在我们的咨询实践中,不少客户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未必相信下属,但如果信任一个人,便将所有的事情(有时未必是这个人所擅长的事情)都交给他才放心,殊不知接受任务的人一方面因此而自傲,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事情太多而敷衍。时间长了,这个他信任的人被用的废掉了.正确的做法是分权管理,各负其责。 向韩非学管理五:所求不多原文: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束布。”其夫曰:“何少也?” 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韩非子 内储说下 大意:卫国有一对夫妇去向神祈愿,妻子祈求道:“神啊!求你赐我百匹布”,丈夫问“你为什么祈求这么少?”。妻子说“如果神给的太多,你就会想纳妾” (也就是现在的包二奶,不过人家当时合法,也是成功人士的象征) 读书笔记:看来男人有钱就变坏是自古就有啊,这个女人不简单。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一方面我们可以说是贪得无厌,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是积极进取。企业的发展更是这样,很多企业家都想在某些方面越做越大,但在清楚自己现状的人并不多。 去年11月我在长沙讲春节营销From EMKT.实战的公开课,由于当时已经是第四次在同一机构讲课,有些比较熟悉的学员就要求晚上吃饭一起沟通一些问题。记得当时有个老板得知晚饭已经有人安排后,竟然说,王老师,我在您住的酒店房间旁开个房吧,你总会有时间的。如此客气,尽管第二天还要讲课,我还是答应和他深谈。 这个老板是在一个地级市场,通过三年的发展,已经有十几间标准超市(600平方米以下,社区服务为主),现在希望我们能给他做一个战略规划。老板提出的目标是一年内发展到100间,三年内发展到500间。他本人对资金的募集,连锁超市盈利模式有独到的见解,而且当时有政府“万村千乡”政策的支持等,形势一片大好。老板讲起话来很有感染力,在谈到愿景的时候让人真的看见了将来的美好生活,陪同他来谈话的公司几个高层也面带憧憬,完全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样子。但当时我们就提了几个问题,首先你的500多间店准备在哪里开?你的500个店长,50个区域经理,5个区域总监从哪里来?你现有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准备好了吗?但老板的回答说,这些你都不用考虑,我自有安排,需要什么人,要什么条件,你告诉我这些就行。甚至在回答我们店长从哪里来的时候说,找个地方办个学校,半年生产一批店长等,总之“山人自有妙计”。我们试图说服他的是连锁经营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积累,你目前有不到20间店,说明了的现状一年内能开到50间已经不错了,否则会造成管理的稀薄了。而基础没打牢,发展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但最终的结果是,老板没有听我们的,只是希望我们做个方案给他,就是完成三年开500间店企业该做什么。回到深圳后,我们的团队经过讨论,决定不接这个单,因为我们认为他做不到。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听说他的店还是二十几间,当时一起见面的高层,已经不见了两个。 3年开500间店并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战略是站在未来看现在,以终为始,去组织企业的资源;但企业现状是发展的基础,清楚自己企业的现状更需要冷静的态度。文中的“卫人之妻”是明智的,她清楚自己的形象(猜想的可能是个黄脸婆吧),了解老公的欲望,所以她对神企求的是她自己能够控制的财富和幸福。否则,财富拥有了,老公不见了。企业管理教练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协助企业厘清现状,只有知道自己的现状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能到哪里去。毕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 向韩非学管理六:共居与共谋颜涿聚曰昔周成王近优侏儒以逞其意,而与君子断事,是能成其欲于天下。今季孙养孔子之徒,所朝服而与坐者以十数,而与优侏儒断事,是以遇贼。故曰:不在所与居,在所与谋也。” 颜涿聚说:周成王曾和戏子侏儒一起玩耍,非常尽兴,但要解决重大问题时,必找有德之人商谈,所以仍能将天下治理得很好。可是,季孙虽拥有十数个孔子弟子组成的顾问团,要解决重大问题时,却去找戏子和侏儒商量,他之所以不得善终,就是因为这理由。谚语有道:共居的对象是谁都没有关系,但共谋的对象却很重要。这是很有道理的。 读书体会:这个故事有三个层次的理解: 一、领导至少在公开场合需要堂堂正正的威仪,在私下的场合可以松懈,态度上当然是有所不同的,(因为领导也是人嘛,领导未必是道德上的标杆,要玩点出格不违法的事也是正常的),但如果未划清分界,必然会产生破绽,毕竟在喜欢给你玩的人面前,答应点人家的要求也是正常的。 二、领导者的身边,当然会存在各种人,但游戏的对象和商谈的对象,必须严格划分清楚。 第三个层次是与贤人在一起,讨论什么话题。也就是不能当贤人做普通的玩伴,实在浪费。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说的是汉文帝(就是文景之治的那个文帝),半夜召见贾谊(写“过秦论”的那位),贾谊以为是问什么兴邦安国之事,那知道领导问的是鬼神之事。我所认识的有些民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候,也用高知识分子,要求还不低:秘书要个硕士,前台也要个本科,但是还处在养着和装点门面的阶段,做企业宣传的时候用。真正商量关键问题还是听老臣子的,所以,引进了高知识的人才,但企业的水平保持原状,没有什么提高。当然钱是人家出的,想怎么做是领导的事情,但季孙的结局值得吸取。 向韩非学管理七:上所喜好,下则仿效原文: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公必曰:少却,吾恶紫臭。”公曰:“诺。”于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国中莫衣紫;三日,境内莫衣紫也。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说五 大意: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为令他欢欣,全国人都穿紫色的衣服,结果,紫色布匹的价值,竞比白绢高出了五倍。这使齐桓公开始担心,于是唤来宰相管仲问:“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但现在布匹价钱那么贵,而且全国人都争相购卖紫色布匹,我该怎么办?” “那你就别再穿紫色的衣服,同时告诉左右的人说:我讨厌紫色衣服的味道。” “那好吧”齐桓公同意了管仲的建议。 于是,当左右的人穿紫色衣服前来伺候时,桓公便对他们说:“退后一点吧!我讨厌紫色衣服的味道。”,这么一来,当天朝廷中不再看到紫色衣服的踪影,第二天,城内都不再有紫色衣服出现,到了第三天后,全国都没有人穿紫色衣服了。 读书体会:左传中有上之所为,民之所归的话,意思是,在下的人会模仿在上位的人。论语中也说: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上之所为,民之所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人理解的一个层次是:企业的文化也好,风气也好,往往跟企业的领导者有很大关系。但企业的文化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确实不现实,因为企业家不一定是道德上的完人,如果领导者出了问题,是否对整个企业的诚实信用产生疑问?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连续四年入选“中国From EMKT.最受尊敬企业”,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最佳企业公民”称号的万科,前段时间却由于“王石老婆买股票”的事情,令人感叹“王石也是人啊”。所以说的远一点,企业在某个时期需要借助个人的品牌,但时间长了可能就要淡化了,要有企业故事,要有群像不是个人的标准像。第二层次,现在的人也没那么听话了,在强调个性的现在,榜样的力量已经不是无穷的了。现在的领导一天不知道要强调多少要求,但有几个下属象古代齐国人的执行力那么强啊?!没办法,必须要靠制度,规范,考核,奖惩去推动了,这样反而好,领导不端着圣人的架子,好好做好份内事情,做自己的“人”,别人也难得(懒得?)管你的闲事了。 向韩非学管理八:小忠与大忠原文:奚谓小忠?昔者,楚共王与晋厉公战于鄢陵,楚师败而共王伤其目。酣战之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穀阳操觞酒而进之。子反曰:“嘻!,退,酒也。”阳曰:“非酒也。”子反受而饮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曰:“今日不战,不谷亲伤,所恃者司马也。而司马又醉如此,是亡楚国之社稷而不恤吾众也!不谷无复战矣。”于是还师而去,斩司马子反以为大戮。故竖穀阳之进酒,不以仇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故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 大意:所谓“小忠”是什么呢?以前,楚共王在鄢陵和亚历公交战时,楚军被打败,共王本身眼部受伤,陷入苦战。此时,楚将军子反在战中感觉口渴想找水喝,他的随从谷阳便献上酒杯。“不行!这是酒。”谷阳说“不,不是酒。”既然这么说,子反便接下喝了。他本就不讨厌酒,又因口渴,所以喝了一杯又一杯,终于醉了。此时,战事暂休,共王为了准备下一场的作战,想找子反前来商讨作战计划,但子反回答胸口痛不能前来。于是共王亲自驾车到子反处,一进入帐内,就闻到一股酒味。共王转身回去,对左右说:“今日这这场战斗,是场连我都负了伤的苦战,而将军是我唯一可信赖的人,将军怎可喝醉?像这样,大概是全未顾虑到国家的命运,军队的问题吧?我看这场战争不必打了!” 于是,共王下令大军撤退。回国后,共王以犯大罪之名将子反处以斩刑。其实,子反的仆人谷阳向子反献酒,并不是存心想陷害他,只是想尽忠义,但反而害得子反被杀。所以说:“拘泥于小忠会失大忠。” 读书笔记;仆人谷阳献酒的行为并无恶意,反而是一种善意,所以子反才更难处理。而这种善意也是子反和下属之间长期互动的结果:首先是子反喜欢喝酒,再者子反觉得下属是可以信赖的,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记得以前有个比较搞笑的例子,让下属给领导提意见,下属眼含泪光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说,“我对您有意见,您太不注意您自己的身体了!”-高啊。相信很多人都会很接受这样的忠心。 我们经常说领导也是人,因为喜欢才沉迷,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一般庶民可以如此,但责任重大的领导者,应视为禁物,应自己严加控制才对,孰轻孰重自己应该有判断。为达到这一目的,要常保持冷静的态度。所谓听信谗言似乎是原因,但领导者还是得为结果负责。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下属如果真正的想帮领导,小忠是必要的,(要不怎样取得领导的信任呢?)但从旁观者的角度,在关键时刻能提醒领导的人,才可以长期得到重用。小忠必要,但大忠更重要。 向韩非学管理九:领导者不必事必躬亲原文:魏昭王欲与官事,谓孟尝君曰:“寡人欲与官事。”君曰:“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余简而睡卧矣。王曰:“寡人不能读此法。”夫不躬亲其势柄,而欲为人臣所宜为者也,睡不亦宜乎?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说五 大意:魏昭王想自己去仲裁(参与官府的事情),于是唤来宰相孟尝君,昭王对孟尝君说:“我想自己处理裁决之事。”孟尝君说“那么,王就要先学习法律”于是,魏王开始学习法律,但学没多久,读了十余简,就开始想打瞌睡了。“我没有办法学习法律。” 魏昭王说。 韩非子说:作为国君不亲自操控他的权柄,却想参与臣下该做的事情,睡着了也是正常的了。 读书体会:领导者应掌握权力的中枢,但所谓的中枢,就是赏罚的权限,掌握好后,只要默然地以威势折服人,这才是领导者应有的态度;换句话说,韩非子否定以身作则,事必躬亲的领导方式,因为这样会事倍功半,尽管自己的身心俱疲,也没什么效果。诸葛亮是怎么死的,就事无巨细,全部揽上身,结果确实如他说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除了赏罚的权限外,还有哪些事情是中枢呢?除了他以前提到的对下属的二柄-“刑和德”以外韩非子又举例说: 子产相郑,简公谓子产曰:“饮酒不乐也。俎豆不大,钟鼓竽瑟不鸣,寡人之事不一,国家不定,百姓不治,耕战不辑睦,亦子之罪。子有职,寡人亦有职,各守其职。”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桃枣之荫于街者莫援也, 锥刀遗道三日可反。三年不变,民无饥也。(来源同上) 大意:郑简公对他的宰相子产说:饮酒而不设乐,先祖得不到庄重的祭祀,朝堂上听不到钟鼓的声音,这些都是寡人的责任;国家得不到安宁,百姓不治理,耕战之士得不到和睦,这是你的责任,你有你的责任,我有我的责任,咱们各守其职吧,于是治安好,人民安居乐业 读书体会:自己体会不到喝酒有音乐,朝堂上有钟鼓对安定团结的作用,估计是形成一个好的氛围,其他的时情就交给宰相去做。春秋战国时期有多少个国家,君相关系如郑简公和子产肯定少之又少否则韩非不会记得这么隆重。现在的企业家(老板)和总经理之间关系就相当于君相之间的关系,不是无为而治,而是有所分工。企业的领导者要做的也就是给企业营造一个“干净”的氛围,公开,公平,公正,提供一个企业的道德标准呢,奖励好的,处罚违背企业道德的,把握战略方向,或许真就能实现“无为而治”呢。 向韩非学管理十:别让猛犬与鼠辈嚣张原文: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肋,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故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途之,鼠穿其间,掘穴托其中。熏之,则恐焚木,灌之,则恐涂阤,此社鼠之所以不得也。今人君之左右,出则为势重而收利于民,入则比周而蔽恶于君。内间主之情以告外,外内为重,诸臣百吏以为富。吏不诛则乱法,诛之则君不安,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故人臣执柄而擅禁,明为己者必利,而不为己者必害,此亦猛狗也。 大意:宋国有家酒馆,童叟无欺,待客态度诚恳亲切,盛酒的器具擦得很亮,酒也很美味,(海报POP也写得好,挂得高很醒目)。可是,他们的酒却卖不出去,都变酸了。店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去请教他们所认识的一位老人杨倩,老人问道:“你是不是养了猛犬?” “是啊,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老人回答:“因为客人会害怕。有人让孩子带着钱和酒壶去打酒,但猛犬见了张口就咬,酒当然卖不出去,放久了就发酸啦!” 国家也有这样的猛犬。有才能的人带着策略去见君王,但周围的重臣却如猛犬般齿牙裂嘴,君主就会因眼被蒙蔽而失去地位,或是未能重用有才干的人,都是这个理由造成的。 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忧虑的是什么?”管仲回答说:“忧虑那些社鼠。”桓公说:“您说的是什么意思?”管仲说:“那土地庙里,立下一个木牌,画上土地神,老鼠就寄身在媾,用火熏它怕烧了木牌,用水灌它怕冲坏了神像,这就是不能弄死老鼠的原因,因为有土地神的缘故。一个国家也有社鼠,就是君王身边的一伙人。在宫内蒙蔽君王,在宫外对百姓卖弄权势。 臣下若手握权力,会胆大妄为地说:“顺我者生,逆我者亡。”这就是猛犬。若有社鼠般的心腹、猛犬般的重臣,领导者的威令便无法实行。 读书体会:这故事也是叙述心腹及奉承者之害,有句话叫“心腹之人往往会成为心腹之患”,至于如何操纵控制心腹等人,需看领导者的器宇。古代帝王身边有的两种心腹“外戚”和“太监”;平庸的领导者不但不能加以驾驭,反而会被其控制,外戚专权,阉党乱国的例子实在太多英明的领导也有如明朝嘉靖(说他英明,可能有争议),表面看专心炼丹,不问朝政,严嵩一党把持朝政,其实嘉靖对严的事情了解还是不少(锦衣卫就是干这个的),只要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家天下嘛,皇帝不急大臣们急什么呢最后还是一网打尽;还有就是清朝乾隆了,他也知道和绅贪,但也不去管,没有威胁到他的权力,等和绅聚财、理财差不多了,再来一次抄家,天下皆呼皇帝圣明,和绅的财产全归了他儿子。同样是面对“心腹之人”为何有不同的结果,区别就是要有无驭臣之术。对企业的领导而言没有皇帝的那种生杀予夺之权,心腹之人不会等到你要抄他家的时候再跑,恐怕是你察觉的时候大概已经走掉了。所以,企业家要比皇帝更要清醒。驾驭下属的办法,韩非的“二柄”-刑和赏,与管理学中的X理论胡萝卜加大棒,特别是对心腹之人,大棒要下得了手,千万别让猛犬与鼠辈嚣张 。 向韩非学管理十一、十二向韩非学管理十一:画鬼易,画马难 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难。”“孰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大意:齐王的食客中,有一人懂得绘画。一天,齐王问这个人:“最难画的是什么?”,“狗和马”,“那最容易画的呢?”,“是鬼。因为狗和马每个人都知道,而且每天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画得像才行。可是,鬼的型态并不一定,而且也没有人看过实际上的样子,怎么画都可以,所以最容易画。” 读书体会:前段时间自己的客户主要是中小零售商,谈单的时候,我们除了谈理念,更多的是具体的方法、标准、流程什么的。客户觉得很有用,但心里也有点不服气:这些东西都以前做过啊,就是没有你们这么系统。再者,当谈到咨询价格的时候,有的客户也会说,不应该这么贵吧,你们就是告诉了我们自己有什么而已,还要收这么多钱?当时心里想,怎样才让您觉得值啊,做点虚的,画鬼?不是我的风格啊。没有菜市场大妈的能力,经常无言以对。 客户说的没有错,这些流程和标准,企业自己到了一定阶段后去总结,肯定也能写出来的了。企业战略的制定也有方向可循,不外乎PEST分析,SWOT分析,“五力模型”,谈到人力资源不外乎的素质模型,性格测试,360度测评等等。这些工具和方法,企业内部人也可以去做,但企业的内部人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意愿?(水至清则无鱼嘛,写出来了我就该走了),写出的东西是现实的描述还是基于现实的提高?咨询顾问的作用大抵在此,他画的是马,但他是经过训练的,首先画出来的不是鹿(某些企业高管画出来的可能是鹿,但是可能被说成马);顾问画出的马比现在的马要求高,是努力的方向,这才是企业愿意看到的。 某些“点子公司”,“策划大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子女抚养权法律咨询合同
- 煤矿股权转让与绿色矿山建设责任书
- 行政合同在招投标活动中的法律属性及风险防控措施
- 私有房屋买卖合同含房屋权属证明及法律效力确认
- 退役士兵培训宣传
- 猫咪拼音游戏课件
- 干部培训开班流程
- 贷款产品知识培训
- 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重庆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学科成绩提升培训会
- 装饰图案-从图案到设计作业
- 移动公司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 创伤中心基层医院培训课件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二年级上册第3课 我的鸡蛋宝宝 课件
- 数控机床概述
- 五年级美术 《感受漫画造型》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 管理学基础(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大润发供应商系统
- 红帽认证管理员RHCSA(习题卷1)
- 2021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