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_第1页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_第2页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_第3页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_第4页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NB-IoT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网络质量测试评估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2017年年8月月 . . 目录 1目标目标 .3 2总体原则总体原则.3 3NB-IOT 网络性能测试规范网络性能测试规范.4 3.1室外道路测试规范 .4 3.2定点测试规范 .5 4NB-IOT 指标分析规范指标分析规范.7 4.1NB-IOT 网络性能评估指标.7 4.2NB-IOT 遍历小区及基站的统计.14 . . 1目标目标 本测试评估规范用于网络建设初期,评估和分析各省、市的NB-IoT网络性能和网络质 量。 2总体原则总体原则 1.评估应包括室外、室内多个场景,场景选择应和客户实际业务发生一致。 2.评估应充分考虑数据质量和采集效率,使用自动化手段进行,评估期间最大限度降低 人为干预。 3.测试评估体系根据目标,主要从“网络性能评估”维度考虑。 其核心内容、指导方向、 测试手段和主要指标如下: 核心内容 由于NB-IoT网络不支持切换,主要通过室外道路遍历测试和定点测试两种方式对网络 性能进行评估。网络性能指标排除了数据源、网间互联等因素,反映的是网络的极限能力, 不代表客户的真实感知。 指导方向 a)反映网络覆盖、干扰、资源等方面的问题,指导网络规划建设; b)指导网络层面的性能和质量优化。 测试手段 自动测试平台、自动测试前端ATU、扫频仪。 主要指标 a)覆盖、干扰、重叠覆盖度等网络指标; b)速率、时延、成功率等主要业务指标; c)基站、小区遍历性指标。 . . 3NB-IoT 网络性能测试规范网络性能测试规范 3.1室外道路测试规范室外道路测试规范 NB-IoT室外道路测试主要采用NB-IoT扫频仪和ATU设备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 方法及要求如下: 1.测试区域 按照网格划分(建设区域)区域进行测试; 2.测试道路 城区范围:包含背街小巷在内的所有1-4级道路;交通干线:铁路(重点是高速铁路和 动车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县城城区:县城城区范围内的主要道路;农村及旅游 景点:乡镇、行政村、旅游景点及连接道路。 3.测试路线 按照指定路线进行道路遍历性测试,合理规划路线尽量减少重复道路测试; 4.测试轨迹记录 测试仪表需配备相应 GPS 设备进行测试轨迹记录。 5.测试仪表及数据处理 必须使用集团集采的测试仪器仪表,数据处理采用集团自动路测平台进行统一汇总统 计; 6.测试速度 城区保持正常行驶速度,不设置最高限速,平均车速需达到20Km/h;高速测试按照高 速公路实际限速正常行驶; 7.渗透率、重复率 不考虑实际交通情况,渗透率需达到 85%以上、重复率不得高于 30%。 8.测试条件: 全网下行模拟50%加扰 9.测试方法和步骤 1)步骤1:采用测试业务1,遍历事先选择的道路行驶路线。遍历过程中,如果有脱网、 掉线,则停车重新恢复业务。 2)步骤2:采用测试业务2,重复步骤1 . . 3)步骤3:采用测试业务3,重复步骤1 4)步骤4:采用测试业务4,重复步骤1 序号测试业务测试内容概要 1NB-IoT空闲态测试(1)测试终端:处于Idle态,不做任何业务 (2)扫频仪:对服务小区和邻区进行扫频 若测试终端和扫频仪的测试结果相当(覆盖、干扰、重 叠覆盖度等),则使用测试终端测试即可。 2Ping小包业务ping包大小:20byte 每次从空闲态发起ping包业务,ping响应超时时延设置为 30s,ping周期设置60s 3Ping大包业务ping包大小:200byte 每次从空闲态发起ping包业务,ping响应超时时延设置为 30s,ping周期设置60s 4终端开关机测试终端开机、关机操作: (1)开机:终端开机,发起Attach Request到Attach Complete (2)关机:终端从空闲态发出Detach Request 开机到关机的时间间隔60s; 关机到开机的时间间隔60s。 3.2定点测试规范定点测试规范 NB-IoT定点测试主要采用ATU设备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主要测试方法及要求如下: 1.测试楼宇 根据城市的规模,测试楼宇的数量可不同。楼宇数量至少需满足: (1)一线城市及省会城市:40个楼宇 (2)二线城市: 30个楼宇 (3)其他城市:20个楼宇 所选取的测试楼宇均匀分布于城市的不同网格中,测试楼宇类型包括但不仅限于党政 . . 军机关、写字楼、居民楼、宾馆酒店、餐饮娱乐、交通枢纽、学校、大型商超。 2.测试选点 从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选择测试点,且一个城市所选取的定点场景需遍历到此城市包 含的所有业务类型。场景包括但不仅限于: a)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弱电井、车库、地下室、水电气表间、管道井等 b)公众用户所及区域:走廊、过道、办公区、会议室、楼梯、电梯厅等 室内选点要求: 低层楼宇:五层以下楼宇选取低层,共一层,每层选择2个测试点 中层楼宇:二十层以下楼宇选取低层、高层各一层,每层选择2个测试点 高层楼宇:二十层以上楼宇选取低层、中间层、高层各一层,每层选择2个测 试点 若楼宇有地下室场景,则地下室也作为测试楼层,选择2个测试点。 室外选点: 在每个楼宇外围选择2个室外测试点,测试点尽量为物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如 室外停车位 3.GPS定位:测试人员进入楼宇前需首先进入GPS定位、上报测试点。 4.测试仪表及数据处理:必须使用集团集采或业内成熟的测试仪器仪表,数据处理采用 集团自动路测平台进行统一汇总统计。 5.测试步骤 a)步骤1:在选定的测试定点上,ATU设备进行测试业务1 b)步骤2:更换为测试业务2,重复步骤1 c)步骤3:更换为测试业务3,重复步骤1 d)步骤4:更换为测试业务4,重复步骤1 序号测试业务测试内容概要 1UDP大数据量上传业务文件大小:1MByte; 定点测试,连续发包,定点持续发送3分钟以上的 . . 业务;每个点测试1次 2UDP大数据量下载业务文件大小:1M Byte; 定点测试,连续发包,定点持续发送3分钟以上的 业务;每个点测试1次 3Ping小包业务 ping包大小:20byte 定点测试,每次从空闲态发起ping包业务,每个点 ping包10次 4Ping大包业务ping包大小:200byte 定点测试,每次从空闲态发起ping包业务,每个点 ping包10次 4NB-IoT 指标分析规范指标分析规范 4.1NB-IoT 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网络性能评估指标 1.覆盖类指标覆盖类指标 该部分指标来源于 3.1“室外道路测试规范”步骤 1 的测试结果,扫频仪和 ATU 空闲态终 端分别给出。全部网格及各网格分别给出统计结果。 序号 指标 定义 说明 单位 统计log来源 1 覆盖率 覆盖率=条件采样点/总采 样点*100;NB-IoT条件采 样点: RSRP = - 94dBm(密集城区) 、 RSRP = -97dBm(一般 城区) ; 综合接收场强和信干比,描述 全网的覆盖情况 %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2 平均RSRP 参考信号平均接收电平 从参考信号平均接收信号与干 扰噪声比角度,评估全网的平 均干扰强度 dBm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3 边缘RSRP 取RSRP中CDF等于5%的 值 如果边缘RSRP太低,不能达到 网络最低覆盖要求。如果边缘 RSRP过高,小区间干扰也会严 重。故NB-IoT更加重视利用边 缘覆盖电平,来评估小区边缘 dBm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 . 的覆盖 4 RSRP连续 弱覆盖比 例 NB-IoT连续弱覆盖里程 /NB-IoT测试里程*100% 评估路测中参考信号RSRP接收 功率情况,反映服务小区覆盖 的主要指标。 其中:弱覆盖里 程的定义为持续10秒70%的采 样点路段满足RSRP - 89 dBm(密集城区)、- 92dBm(一般城区)。 %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5 RSRP连续 无覆盖比 例 NB-IoT连续无覆盖里程 /NB-IoT测试里程*100% 评估路测中参考信号RSRP接收 功率情况,反映服务小区无覆 盖的情况。连续无覆盖里程的 定义为持续10秒70%的采样点 路段满足RSRP=4,即认为存在较 严重的重叠覆盖情况;从参考信 号平均接收信号电平角度,评估 服务小区覆盖范围内强信号邻区 叠加的程度 %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 . 89(密集城区)或 92dBm(一般城区) ; 5 重叠覆盖里程 占比 道路重叠覆里程占 比 = 连续重叠覆盖 度=4的里程 / 总 测试里程 * 100% 评估全网内重叠覆盖里程占比, 一定程度上反映网络建设合理性 %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6 Mod3冲突比 例 Mod3冲突比例 =Mod3冲突小区数 量/测量到的邻区数 量总数*100% PCI = 3* Group ID ( S-SS)+ Sector ID (P-SS),如果PCI mod 3值相同 的话,就会造成P-SS的干扰;实 际网络必然中存在两邻区PCI模3 无法错开的情况。模3会造成 CRS信号相互干扰,使SINR降低; 重叠覆盖和模3干扰同时存在, 以重叠覆盖影响为主 % 3.1的步骤1,包 括扫频仪和ATU 设备的测试结果 3.调度类指标调度类指标 指标来源:根据一个城市所有的定点测试结果统计(含室外和室内)下述指标,统计 时需对不同的 ping 包大小进行区分统计。 序号 指标 定义 说明 单位 统计log的来源 1 上行物理层速率 (含掉线) 物理层总上传量 (含掉线)/上传总 时长(含掉线), 每个点分别计算再 求平均。 评估NB-IoT网络上行传输 性能的重要指标 Kbps3.2的步骤1 2 上行物理层速率 (不含掉线) 物理层总上传量 (不含掉线)/上传 总时长(不含掉线) ,每个点分别计算 再求平均。 评估NB-IoT网络上行传输 性能的重要指标 Kbps3.2的步骤1 3 下行物理层速率 (含掉线) 物理层总下载量 (含掉线)/下载总 时长(含掉线), 每个点分别计算再 求平均。 评估NB-IoT网络下行传输 性能的重要指标 Kbps3.2的步骤2 4下行物理层速率 (不含掉线) 物理层总下载量 (不含掉线)/下载 总时长(不含掉线) ,每个点分别计算 再求平均。 评估NB-IoT网络下行传输 性能的重要指标 Kbps3.2的步骤2 . . 5 MAC层上行平均 BLER MAC层上行 BLER=上行总错误 TB数/上行传输总 TB数*100% ,每个 点分别计算再求平 均。 评估数据传输的误码程度, 反映系统保证传输数据的准 确性和稳定性,间接反映空 口的质量 %3.2的步骤1 6 MAC层下行平 均BLER MAC层下行BLER= 下行总错误TB数/下 行传输总TB数 *100% ,每个点分 别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数据传输的误码程度, 反映系统保证传输数据的准 确性和稳定性,间接反映空 口的质量 % 3.2的步骤2 7下行NPDSCH平 均重复次数 每次调度下行 NPDSCH重复次数 总和/调度次数,每 个点分别计算再求 平均。 评估下行业务信道的重复次 数,反映空口的质量 次3.2的步骤2 8上行NPUSCH Format 1平均重 复次数 每次调度上行 NPUSCH重复次数 总和/调度次数,每 个点分别计算再求 平均。 评估上行业务信道的重复次 数,反映空口的质量 次3.2的步骤1 9上行MCS统计上行MCS平均值=上 行码字MCS值总和/ 上行码字MCS上报 次数,最高频率 MCS占比=max(每种 MCS上报个数/MCS 上报个数总和) , 每个点分别计算再 求平均。 评估采用的平均调制编码方 式统计,可以间接反映了当 前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小 3.2的步骤1 10下行MCS统计下行MCS平均值=下 行码字MCS值总和/ 下行码字MCS上报 次数,最高频率 MCS占比=max(每种 MCS上报个数/MCS 上报个数总和) , 每个点分别计算再 求平均。 评估采用的平均调制编码方 式统计,可以间接反映了当 前数据传输速率的大小 3.2的步骤2 11上行NPUSCH Format 1平均调 度的子载波个数 每次调度上行 NPUSCH子载波数 总和/调度次数,每 个点分别计算再求 平均。 评估上行信道的调度情况个3.2的步骤1 . . 12上行NPUSCH Format 1 3.75KHz的比例 上行3.75KHz子载波 的调度次数/总调度 次数,每个点分别 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上行信道的调度情况个3.2的步骤1 13上行NPUSCH Format 1 3.75KHz ST的比 例 上行3.75KHz ST子载 波的调度次数/总调 度次数,每个点分 别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上行信道的调度情况个3.2的步骤1 14上行NPUSCH Format 1 15KHz ST的比例 上行15KHz ST子载 波的调度次数/总调 度次数,每个点分 别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上行信道的调度情况个3.2的步骤1 15上行NPUSCH Format 1 15KHz MT的比例 上行15KHz MT子载 波的调度次数/总调 度次数,每个点分 别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上行信道的调度情况个3.2的步骤1 18定点测试的Ping 包成功率 Ping包成功的总次 数/ping包总次数, 每个点分别计算再 求平均。 评估室内外定点测试情况下 的业务性能 %3.2的步骤3和步 骤4,两种ping 包大小区分统计 19定点测试的Ping 包时延 Ping包总时延/ping 包总次数,每个点 分别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室内外定点测试情况下 的业务性能 秒3.2的步骤3和步 骤4,两种ping 包大小区分统计 20遍历测试的ping 包成功率 Ping包成功的总次 数/ping包总次数, 每个点分别计算再 求平均。 评估室外遍历测试情况下的 业务性能 %3.1的步骤2和步 骤3,两种ping 包大小区分统计 21遍历测试的ping 包时延 Ping包总时延/ping 包总次数,每个点 分别计算再求平均。 评估室外遍历测试情况下的 业务性能 秒3.1的步骤2和步 骤,3,两种ping 包大小区分统计 22定点测试的上行 掉线率 上行掉线总次数/发 起上行UDP业务的 总次数。所有样本 一起计算。 评估NB-IoT网络的稳定程度%3.2的步骤1 23定点测试的下行 掉线率 下行掉线总次数/发 起下行UDP业务的 总次数。所有样本 一起计算。 评估NB-IoT网络的稳定程度%3.2的步骤2 4.移动类指标移动类指标 序号 指标 定义 说明 单位 统计log的来源 . . 1 NB-IoT网 内异频重 选成功率 NB-IoT网内异频重 选成功次数/NB-IoT 网内重选尝试次数 *100% 评估NB-IoT网内异频重选 的连续性、稳定性 % 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2 NB-IoT网 内异频重 选时延 NB-IoT网内异频重 选平均时延=NB- IoT网内重选时延总 和/NB-IoT网内重选 次数 评估NB-IoT网内异频重选 的连续性、稳定性 秒 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3 NB-IoT网 内同频重 选成功率 NB-IoT网内同频重 选成功次数/NB-IoT 网内重选尝试次数 *100% 评估NB-IoT网内同频重选 的连续性、稳定性 % 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4NB-IoT网 内同频重 选时延 NB-IoT网内同频重 选平均时延=NB- IoT网内重选时延总 和/NB-IoT网内重选 次数 评估NB-IoT网内同频重选 的连续性、稳定性 秒 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5 TA区更新 成功率 TA区更新成功次数 /TA区更新尝试次数 *100% 评估:NB-IoT跨TA List重 选情况下业务和状态的连续 性、移动性 % 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6 TA更新平 均时延 TA更新平均时延 =TA更新时延总和 /TA更新次数 评估NB-IoT网络位置区更 新时延 秒 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7NB-IoT连接 态脱网重 搜平均时 延 NB-IoT连接态脱网 重搜平均时延=脱网 重搜时延总和/脱网 重搜次数 评估NB-IoT脱网重搜时延秒3.1的步骤1,只 涉及ATU设备 说明 1:重选时延定义,重选开始-SIB1(不跨 TA List)或 TAU Complete(跨 TA List) 说明 2:TA 更新时延定义,TAU Request-TAU Complete 说明 3:道路测试中如有脱网则统计 7,没有就不需要统计 5.接入类指标接入类指标 序号 指标 定义 说明 单位 统计log的来源 1 RRC连接 建立成功 率 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RRC连接建立成功次 数/RRC连接建立尝试 次数*100% 评估系统接入性能的重要指 标;其中:以终端发起 RRCConnectionRequest作为一 次 RRC连接建立尝试,到终 端发送 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作为一次 RRC连接建立成功 % 3.1的步骤2,3,4 . . 2 RRC连接 建立平均 时延 RRC连接建立平均时 延=RRC连接建立时延 总和/RRC连接建立成 功次数 评估NB-IoT系统接入性能的 重要指标;其中:以终端发 起RRCConnectionRequest作为 一次 RRC连接建立尝试,到 终端发送 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 作为一次 RRC连接建立成功 秒 3.1的步骤2,3,4 3 ATTACH 成功率 ATTACH成功率 =ATTACH 成功次数 /ATTACH尝试次数 *100% 评估NB-IoT系统接入性能的 重要指标;其中:以终端发 起ATTACH REQUEST 作为 一次 ATTACH 尝试,到终 端发送ATTACH COMPLETE 作为一次 ATTACH 成功 % 3.1的步骤4 4ATTACH 平均时延 ATTACH平均时延 =ATTACH时延总和 /ATTACH成功次数 评估NB-IoT系统接入性能的 重要指标;其中:以终端发 起ATTACH REQUEST 作为 一次 ATTACH 尝试,到终 端发送ATTACH COMPLETE 作为一次 ATTACH 成功 秒 3.1的步骤4 5 DETACH 成功率 DETACH成功率 =DETACH 成功次数 /DETACH尝试次数 *100% 评估NB-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