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_第1页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_第2页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_第3页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_第4页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目: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设计 学 院: 信息与通信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题目类型:题目类型: 理论研究 实验研究 工程设计 工程技术研究 软件开发 2013 年 6 月 5 日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0 页 共 2 页 摘 要 本设计介绍了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的设计以及工作原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对家居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如今很多老人 或儿童尤其是残疾人或有突发性疾病的患者等,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盗贼入室、火 灾、燃气泄露、疾病求助等由于自身行动不方便或者过度惊慌没能发出报警的信息。 最基本的电话求助已不能保证他们的居家安全,必须建立一个稳定、可靠、易操作的 急救报警系统。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毕业设计通过 GSM 模块、煤气检测传感器、烟雾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与单片机的联接,实现对家庭的安全进行实时监测,当发生异常现象时发 出报警的声音,通过 GSM 模块发出求救信息;同时设计无线求救模块,当有紧急情况 时,可以通过无线求救模块发出求救信息。本设计也可以通过手机发送信息对系统进 行复位以及获取当前每个传感器的实时信息如温度、气体浓度、红外传感器的状态, 从而实现防火、防燃气泄漏、防盗的作用。 在这个系统当中,GSM 模块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进行信息的双向传输是最关键的, 因为如果不能确保它们之间的正常通信,就算是检测到了突发事件的发生,不能把求 救信息发送出去,那么设计就失去了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单片机;GSM;手机;传感器;无线模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 页 共 2 页 ABSTRACT This design introduces a family of Intelligent emergency call system design and working princip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re attaching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home safety. Today, many elderly people or children, especially disabled or sudden illness of patients, when faced with an emergency, such as thieves burglary, fire, gas leaks, disease help. Inconvenient due to their own actions or excessive panic did not alarm information can be issued, the most basic telephone help can not guarantee the security of their home, you must create a stable, reliable, easy to operate the emergency alarm system.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e graduation project by GSM module, gas detection sensors, smoke sensors, infrared sensor and microcontroller connection to achiev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the safety of the family, issued the alarm sound when an abnormal phenomenon, through the GSM module send out a distressinformation; designed wireless distress module, when there is an emergency situation, by wireless distress module sent out distress. The design can also send a message through the mobile phone to reset the system and access to real-time information for each sensor such as temperature, gas concentration, infrared sensor status, in order to achieve fire prevention, gas leakage, the role of security. In this system, two-way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GSM module and the monolithic integrated circuit is the key, because if you cant ensure the norm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even if it is to detect the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cant help information is sent out, then the design will lose its significance. KEY WORDS: MCU; GSM; mobile phones; sensor; wireless modul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0 页 共 1 页 目 录 引言.1 第 1 章 系统原理及方案论证.1 1.1 方案设计以及原理框图.1 1.2 方案论证.2 第 2 章 单片机.3 2.1 STC12C5A60S2 单片机介绍.3 第 3 章 GSM 模块.5 3.1 GTM900C 介绍.6 3.2 GTM900C 的主要特性.6 3.3 GTM900C 的硬件接口.7 3.3.1 GTM900C 的接口特性及技术特点.7 3.3.2 GTM900C 管脚分配.8 3.4 GTM900C 与 MCU 之间短信的发送和接收.9 3.4.1 短信的发送.9 3.4.2 短信的接收.15 3.4.3 MCU 与 GSM 之间短息接收并返回相关信息.16 第 4 章 315M 无线模块.22 4.1 315M 无线模块的介绍.22 4.2 315M 无线模块对 MCU 的控制思路.24 第 5 章 传感器模块.25 5.1 数字温度传感器 DS18B20.25 5.2 烟雾气体传感器.30 5.3 红外传感器.31 第 6 章 显示模块.33 6.1 NOKIA5110 显示器介绍.33 6.1 NOKIA5110 显示器的使用.34 第 7 章 键盘模块.38 7.1 44 键盘的设计.38 第 8 章 硬件和软件的调试.41 8.1 硬件的调试.41 8.2 软件的调试.42 第 9 章 结论.42 谢 辞.43 参考文献.44 附 录.46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0 页 共 46 页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人类社会稳定飞速发展的基础保障。一个社会的人身 安全,以及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就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本设计主要围绕人身安 全而设计的一款智能家庭紧急呼救系统。系统通过手机和 GSM 以及单片机系统组成的 外围检测电路组成,GSM 和手机之间的通信是无线传输,不像和固定电话通信那样需要 电话线。固定电话拨号容易被盗贼在入室抢劫前切断电话线或恶意占线,从而使其失 去通信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固定电话不方便携带。而手机现在非常普及,又方便携 带,手机与 GSM 之间是无线的信息传输,不存在电话线的连接,所以十分安全。还可 以通过手机在何时何地只要有信号的情况下都可以通过手机获取当前系统的相关信息, 十分的方便。而以以太网组成的系统虽然控制也很方便,但是目前来说同样面临着线 路被切断的隐患,因为现在以太网还是要网线相连接的,而无线网的范围小且不易普 及。集群系统功耗很大,网络架设和维护费用很高,而且需要 购买固定的频点,很不 适用。所以本设计通过手机和 GSM 之间的通信有着它的优势,它不存在电话线以及地 点的控制的限制。它不依赖有线电话进行报警,而是借助可靠、成熟的 GSM 移动网络, 以最直观的短信或者电话形式把系统检测到的信息情况反馈到你手机上,方便你做出 选择,从而使安全得到保障。 第 1 章 系统原理及方案论证 一个系统的功能实现有多种的设计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及缺点对于怎样的 设计方案才是最符合的,则要看设计的成本以及应用的工作环境还有其它的特殊要求 等。 1.1 方案设计以及原理框图 本文介绍了基于 GSM 短信模块的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工作原理,系统主要由 GSM 模块、煤气检测传感器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红外传感器模块以及 315M 无线模块组 成。如下图把它们的各个分立部分实现的功能组合起来就能实现对危情的检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 页 共 46 页 图 1-1 家庭智能紧急呼救系统原理框图 主控制系统流程图如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2 页 共 46 页 开始 系统初始化 GSM 初始化成 功? 是 否 温度高发短信提示温度过 高 气体浓 度高 发短信提示气体浓 度过高 有人靠 近 发短信提示有人靠 近 接收到新消息? 短信内容为 4系统复位并返回 OK 返回热释电工作状态短信内容为 3 返回当前气体浓度短信内容为 2 返回当前温度短信内容为 1 否 是 是 否 MCU 检测到异 常? 图 1-2 主控制流程图 1.2 方案论证 依据系统功能原理的分析,本紧急呼救系统主要是通过一个微控制器把采集到的 一些信息通过 GSM 模块反馈出去。则主要的选择是选择怎样的一个微控制器去控制系 统的运行,以下是具体提出的方案。 方案一:采用 51 系列的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微控制器。 方案二:采用 PIC 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微控制器。 方案三:采用 ARM 系列的单片机作为本设计的微控制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3 页 共 46 页 上述硬件设计方案都是可以的,51 系列的单片机是接触最多的比较了解其性能以 及有关控制指令的编写,价格也不贵。PIC 单片机指令很少,写控制指令可能相对困难。 而 ARM 单片机功能虽然很强大,但是有很多它提供的功能在本设计中都用不到,而且 价格也相对比较贵。所以在兼顾到性价比的前提下采用方案一更符合本设计。 第 2 章 单片机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的中央处理器 CPU 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多种 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 /计时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 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 领域的广泛应用。 由于考虑到本设计的程序的大小,还可能用到多个中断以及 A/D 转换、程序响应 时间、抗干扰能力等问题,普通的 8051 单片机满足不了设计的需求。所以本设计选用 了新一代的单片机 STC12C5A60S2。 2.1 STC12C5A60S2 单片机介绍 一、的功能特性 STC12C5A60S2/AD/PWM 系列单片机是宏晶科技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单片 机, 是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的新一代8051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但速度快8-12 倍。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2路PWM,8路高速10位A/D转换 (250K/S,即25万次/秒),针对电机控制,强干扰场合。 1、增强型 8051 CPU,1T,单时钟/机器周期,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 2、工作电压:STC12C5A60S2 系列工作电压: 5。5V - 3.5V(5V单片机)。 3、工作频率范围:035MHz,相当于普通8051的 0420MHz。 4、用户应用程序空间 8K /16K / 20K / 32K / 40K / 48K / 52K / 60K / 62K 字节。 5、片上集成1280字节 RAM 。 6、通用I/O口(36/40/44个),复位后为:准双向口/弱上拉(普通8051传统I/O 口)。 可设置成四种模式:准双向口/弱上拉,强推挽/强上拉,仅为输入/高阻,开漏 每个I/O口驱动能力均可达到20mA,但整个芯片最大不要超过120mA 。 7、ISP(在系统可编程)/ IAP(在应用可编程),无需专用编程器,无需专用仿 真器。可通过串口(P3.0/P3.1)直接下载用户程序,数秒即可完成一片。 8、有EEPROM功能(STC12C5A62S2/AD/PWM无内部EEPROM)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4 页 共 46 页 9、看门狗。 10、内部集成MAX810专用复位电路(外部晶体12M以下时,复位脚可直接1K电阻到 地)。 11、外部掉电检测电路: 在P4.6口有一个低压门槛比较器5V单片机为1.33V,误差 为5%,3.3V 单片机为1.31V,误差为3%。 12、时钟源:外部高精度晶体/时钟,内部R/C振荡器(温漂为5% 到10% 以内)。 用户在下载用户程序时,可选择是使用内部R/C 振荡器还是外部晶体/ 时钟。常温下 内部R/C振荡器频率为:5。0V 单片机为: 11MHz 17MHz。3.3V 单片机为: 8MHz 12MHz。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选择使用内部时钟,但因为有制造误差和温漂,以实 际测试为准 13、共4个16位定时器。两个与传统8051兼容的定时器/计数器,16位定时器T0和 T1,没有定时器2,但有独立 波特率发生器做串行通讯的波特率发生器,再加上2路PCA 模块可再实现2个16位定时器。 14、3个时钟输出口,可由T0的溢出在P3.4/T0输出时钟,可由T1的溢出在P3.5/T1 输出时钟,独立波特率发生器可以在P1.0口输出时钟。 15、外部中断 I/O 口 7 路,传统的下降沿中断或低电平触发中断,并新增支持上升 沿中断的 PCA 模块,Power Down 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 INT0/P3.2,INT1/P3.3,T0/P3.4, T1/P3.5, RxD/P3.0, CCP0/P1.3(也可通过寄存器设 置到 P4.2), CCP1/P1.4(也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 P4.3)。 16、PWM(2路)/ 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2路)。 - 也可用来当2路D/A使用。 - 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定时器。 - 也可用来再实现2个外部中断(上升沿中断/下降沿中断均可分别或同时支持)。 17、A/D转换, 10位精度ADC,共8路,转换速度可达250K/S(每秒钟25万次)。 18、通用全双工异步串行口(UART),由于STC12系列是高速的8051,可再用定时器 或PCA软件 实现多串口。 19、STC12C5A60S2系列有双串口,后缀有S2标志的才有双串口,RxD2/P1.2(可通 过寄存器设 置到P4.2),TxD2/P1.3(可通过寄存器设置到P4.3)。 20、工作温度范围:-40 +85(工业级) / 0 75(商业级)。 21、封装:LQFP-48, LQFP-44, PDIP-40, PLCC-44, QFN-40 ,I/O口不够时,可 用2到3根普通I/O口线外接74HC164/165/595(均可级联)来扩展I/O口, 还可用A/D做 按键扫描来节省I/O口,或用双CPU,三线通信,还多了串口。 二、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STC12C5A60S2 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如下图所示。STC12C5A60S2 单片机中包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5 页 共 46 页 含中央处理器(CPU)、程序存储器(Flash)、数据存储器(SRAM)、定时/计数器、UART 串 口、串口 2、I/O 接口、高速 A/D 转换、SPI 接口、PCA、看门狗及片内 R/C 振荡器和外 部晶体振荡电路等模块。STC12C5A60S2 系列单片机几乎包含了数据采集和控制中所需 的所有单元模块,可称得上一个片上系统。 图 2-1 单片机内部结构框图 三、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管脚图: 图 2-2 STC12C5A60S2 单片机的管脚图 第 3 章 GSM 模块 GSM 模块,是将 GSM 射频芯片、基带处理芯片、存储器、功放器件等集成在一块线 路板上,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GSM 射频处理、基带处理并提供标准接口的功能模块。 因此,GSM 模块具有发送 SMS 短信,语音通话,GPRS 数据传输等基于 GSM 网络进行通 信的所有基本功能。简单来讲,GSM 模块加上键盘、显示屏和电池,就是一部手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6 页 共 46 页 3.1 GTM900C 介绍 华为 GTM900C 是一款双频 900/1800MHZ 高度集成的 GSM/GPRS 模块,是 GTM900B 的 升级模块。内嵌 TCP/IP 协议模块,使用简单,易于集成,它支持标准的 AT 命令及增 强 AT 命令,提供丰富的语音和数据业务等功能,是高速数据传输等各种应用的理想解 决方案。 。在远程监控和无线公话以及无线 POS 终端等领域您都能看到 GTM900C 无线模 块在发挥作用,GTM900C 软件、硬件兼容 GTM900B、TC35i、MC39i,使用 TC35i 或 MC39i 的用户不用作任何更改就可以使用,以降低产品成本。 3.2 GTM900C 的主要特性 GTM900-C的产品特性如下表所示: 表3-1:产品特性 产品特性 描述 工作频段 EGSM900/GSM1800双频 EGSM900 Class4(2W) 最大发射功率 GSM1800 Class1(1W) 接收灵敏度 回复收到后才可以输入内容“hello”再点“手动发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2 页 共 46 页 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就是短信内容的结束,在“十六进制发送”地方点一下,如下 图。在指令区输入1A (表示确认发送),再点“手动发送”之后就可以等待发送成功 如图3-5所示收到+CMGS: 172 表示发送成功。 图 3-5 3、使用 MCU 控制 GSM 发送英文短信。 首先进行 MCU 与 GSM 之间的通信初始化,在程序里面定义两个数据传输函数:一 个传输字符串的函数 UART_send_string() ;另一个传输字节的函数 UART_send_byte() 。这样就可以通过 MCU 与 GSM 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了。同样以短息 内容为“hello”发送到 10086 为例解说利用 MCU 进行英文短信的发送。 程序如下: UART_send_string(AT);/ 握手 UART_send_byte(0 x0D); /回车符 0D UART_send_byte(0 x0A);/换行符 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E1); /开回显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CMGF=1); /指定信息的输入输出格式为文本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CSCA=+00,145) /桂林短信中心号码 UART_send_byte(0 x0D);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3 页 共 46 页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CMGS=); /发送短消息 UART_send_string(10086); UART_send_string();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hello); /短信内容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byte(0 x1A);/确认发送短信 delay_1ms(100); 4、中文短信的发送 发送格式为 : D9168 F2 0008A0 04 67094EBA 固定 电话号码 固定 短信长度/2(16 进制) 短信内容 (1)以短息内容为“发”发送到为例解说串口软件与 GSM 之间中文短信的发送。 中文短信比英文复杂点,要先把号码进行 16 进制编,在 ASCII 码下的 16 进制 编码对方手机号码为进行转换在号码最后加上 F 补成偶数即 F,然后将奇数位和偶数位 交换得到 F2。 “测试”的 16 进制编码为“53D1”。 (1)先输入 AT+CMGF=0 再按 ENTER 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能为中文方式发 送状态有 OK 回复。 (2)把PDU格式进入编码,手机号码是11位再加上国标接入码86长度是13位所在 长度是0D,91 表示使用接入码 86(中国地区) ,如果是 PDU 使用 08 编码表,及短信在 服务器存放时间,这里用 A0 0D295F20008A0. 加上内容“发”的编码53D1的长度为2位16进制码及内容。 D295F20008A00253D1 长度为36字符。 (3)计算 PDU 总长度,因为是16进制,所以只能两位16码算一位长度D9168(12 位) +(12位接收手机号码(11位+F)再倒置)+ +短息内容4字符(不包括内容前面两 位内容长度)=30+4=38,34/2=17。再输入AT+CMGS=19再按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 令功能向发送短信,状态有回复收到后才可以输入内容:D295F20008A00253D1再点 “手动发送”。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4 页 共 46 页 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就是短信内容的结束,在“十六进制发送”地方点一下,如下 图。在指令区输入1A (表示确认发送),再点“手动发送”之后就可以等待发送成功。 如图3-6所示收到+CMGS: 169 表示发送成功。 图 3-6 5、以短息内容为“发”发送到为例解说 MCU 与 GSM 之间中文短信的发送。 程序如下: UART_send_string(AT);/ 握手 UART_send_byte(0 x0D); /回车符 0D UART_send_byte(0 x0A);/换行符 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E1); /开回显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CMGF=0); /指定信息的输入输出格式为中文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CSCA=+00,145) /桂林短信中心号码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AT+CMGS=17); /短息长度 UART_send_byte(0 x0D);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string(D9168); UART_send_string(); UART_send_string(0008A0); UART_send_string(D295F20008A00253D1); UART_send_byte(0 x0D);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5 页 共 46 页 UART_send_byte(0 x0A); delay_1ms(100); UART_send_byte(0 x1A);/确认发送短信 则中文短信的发送主要是通过设置中心号码,确定短信长度,以及 PDU 的编码。 3.4.2 短信的接收 1、英文短信的接收: (1)设置短信提示功能输入AT+CNMI=2,1 再按 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 能短信提示,状态有 OK 回复再输入AT+CMGF=1再按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能 为英文方式发送,状态有 OK 回复,如图3-7。 图 3-7 之后向 SIM 卡发送一条英文短信如图 3-8。 图 3-8 收到 +CMTI:SM,4 表示有短信到达,短信存在 SIM 卡的第 4 个位置。 (2)进行短信读取 输入AT+CMGR=4再按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能读取指定“4”里的内 容,回复短信报文,如下图。 图 3-9 其中REC UNREAD表示短信没有被读过,为对方号码,接着后面的为时间日期以 及短息的中心号码。最后一行的“OK”为短信内容。如果再读一次就会有点区别如下 图: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6 页 共 46 页 图 3-10 “REC READ”就成已读短信了。 2、中文短信的接收: (1)设置短信提示功能输入AT+CNMI=2,1 再按 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 能短信提示,状态有 OK 回复再输入AT+CMGF=0再按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能 为中文方式发送,状态有 OK 回复,如下图。 图 3-11 之后向 SIM 卡发送一条中文短信,短信内容为“你好”如下图。 图 3-12 收到 +CMTI:SM,5 表示有短信到达,短信存在 SIM 卡的第 5 个位置。 (2)进行短信读取: 输入AT+CMGR=5再按ENTER键后点“手动发送”。指令功能读取指定“5”里的内 容,回复短信报文,如下图。 图 3-13 “0”:短信未读,“1”:已读;22:短信的长度;705F4:短信中心号码;0B: 短息号码长度;F1:对方号码;23:时间日期13/05/12,21:59:12+32;04:短信长 度;4F60597D:信息内容“你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7 页 共 46 页 3.4.3 MCU 与 GSM 之间短息接收并返回相关信息 MCU 与 GSM 之间的短信接收和返回相关信息是本设计的一个难点,首先要设置好信 息的存储位置,然后在接收到有新信息提示时再去提前信息,通过信息内容的比较, 信息号码的提取再把相关的信息反馈出去。 信息反馈原理框图: 短信内容 为 1 返回当前温度 短信内容 为 2 返回当前气体浓 度 短信内容 为 3 返回热释电工作 状态 短信内容 为 4 系统复位并返回 OK 接收到新消 息? GSM 初始化成 功? 系统初始化 开始 否 否 是 是 图 3-14 信息反馈原理框图 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以及 GSM 初始化,初始化成功后就可以检查是否有新信息到 来。在初始化之前在程序里面定义好相关的接收寄存器,以及相关的信息标志位。定 义如下: #define RxIN (200) /接收数组长度 #define READY (1) /接收数组接收完成 #define UNREADY (0)/接收数组接收未完成 extern UINT8 data Rx;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8 页 共 46 页 extern UINT8 xdata g_flag; extern UINT8 data UART_buffer_statu; /接收寄存器状态 extern UINT8 data V_buffer17; extern UINT8 xdata UART_bufferRxIN; /保存 GSM 发来的数据 extern UINT8 xdata msg_statu; /接收信息状态 extern UINT8 unread_msg_num; /未读消息编号(=0 表示无未读消息) extern UINT8 msg_COM; /表示收到短信的命令(=0 表示没有收到短信命令) static UINT8 code com_str = 0 x0D, 0 x0A, 0 x4F, 0 x4B, 0 x0D, 0 x0A; /0 x4F, 0 x4B, 为 OK 的国标码。 static UINT8 code msg_1 = 0 x0D, 0 x0A, 0 x31, 0 x0D, 0 x0A, 0 x0D, 0 x0A, 0 x4F, 0 x4B, 0 x0D, 0 x0A; /1 的国标码 31。 static UINT8 code msg_2 = 0 x0D, 0 x0A, 0 x32, 0 x0D, 0 x0A, 0 x0D, 0 x0A, 0 x4F, 0 x4B, 0 x0D, 0 x0A; /2 的国标码 32 static UINT8 code msg_3 = 0 x0D, 0 x0A, 0 x33, 0 x0D, 0 x0A, 0 x0D, 0 x0A, 0 x4F, 0 x4B, 0 x0D, 0 x0A; /3 的国标码 33 static UINT8 code msg_4 = 0 x0D, 0 x0A, 0 x34, 0 x0D, 0 x0A, 0 x0D, 0 x0A, 0 x4F, 0 x4B, 0 x0D, 0 x0A; /4 的国标码 34 static UINT8 idata read_msg_com = AT+CMGR=100;/ 读取 SM 中的短信 定义好了以后接上串口调试软件,发送指令初始化 GSM 模块: AT OK ATE1 OK ATV1 OK AT+CNMI=2,1 OK AT+CMGF=1 OK 说明初始化成功,接下来用联通卡手机向 GSM 模块里面的手机卡发一条短信,短 信内容为“1” ,则收到 +CMTI: SM,3 表示模块收到了新的信息存在 SM 卡的第三个位置,之后再用串 口发送指令 AT+CMGR=3,表示读取第三个位置的信息,之后再收到+CMGR: REC UNREAD,13/05/11,22:09:03+32,161,36,0,0,04,145,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用纸 第 19 页 共 46 页 1 OK 其中 REC UNREAD 表示信息未读,表示发送方的号码,ok 之前的“1”表示信息 内容为 1.之后再用串口在发送一次 AT+CMGR=3 则返回+CMGR: REC READ,13/05/11,22:09:03+32,161,36,0,0,04,145,7 1 OK 如果是用移动手机卡向 GSM 发送信息则收到的信息又有一点区别,下面用移动手 机卡向 GSM 发送一条内容为“2”的信息并进行提取则如下: +CMTI: SM,4 AT+CMGR=4+CMGR: UNREAD,65,13/05/11,22:14:58+32,145,4,0,0,00,145,3 2 OK AT+CMGR=4+CMGR: REC READ,65,13/05/11,22:14:58+32,145,4,0,0,00,145,3 2 OK 通过对比发现用移动手机卡发的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