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实验题,科学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中考题里面都会有一定的实验探究题。安徽中考实验题从近十年来一直都是三个题目,分值约为20分,约占22%,主要集中在力学和电学,有时会出现光学实验题。此题型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操作过程和实验设计的考查;对教材中常见的活动、小实验、演示实验进行改编;注重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误差进行反思和评估等。从安徽近几年的中考题可以看出,实验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仪器的选用能力、实验故障的判断和排除能力、实验结果的归纳分析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题型一光学实验,纵观历年中考,安徽省对光学实验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上,分值一般设为46分,主要考查各种光现象的实验结论、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现象。,1.光的反射例1(2016福建南平中考,27,4分)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面镜上。,(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选填字母)。A.光沿直线传播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一条即可)。(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选填序号)。,答案(1)B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不在解析(1)已知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多次改变光的入射角度,测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该实验探究了反射定律中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若将纸板倾斜,如题图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即反射光线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因为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则看到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方法归纳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这是光学中的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考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凸透镜成像例2(2016辽宁阜新中考,22)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3)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与像都(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选填“上”或“下”)移动。(5)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填符号),答案(1)同一(2)缩小照相机(3)变大(4)上(5)B解析(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完整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题图中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50cm处,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3)实验过程中,当蜡烛成实像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与像都变大。(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5)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方法归纳此题考查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要先测量或给定凸透镜的焦距,再调整装置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改变物距,能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同时还要注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应用。解题时应结合经历的实验探究过程,分析实验数据,观察物距变化时,像距和像的大小逐渐如何变化,总结实验结论。,1.(2016甘肃天水中考,17)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小红同学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画下来。(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2.(2016黑龙江双鸭山中考,28)(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的结论。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小华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移至适当位置,则光屏上的像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2015浙江湖州中考)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图1。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1)小明的推测是折射光线消失。(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光斑消失,证实了自己的推测。(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不会,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4.(2016吉林长春中考,21)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2)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一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3)保持图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小明戴的是近视(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5.(2016福建泉州中考,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在如图甲所示的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她看到的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2)实验中,若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填选项序号)。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D.像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摇控行车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小麦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医疗机构整体转让协议
- 2025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范本(试用)
- 2025标准版借款合同模板
- 公司造价知识培训课件
- 搜集与处理文字课件
- 2025餐饮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当代中学教师岗位初中语文专题面试试题
- 沉香文化课件
- 2025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试讲稿(教师招聘面试)桃花源记
- 【东南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24(蓝皮书)
- 工地现浇楼板合同协议
- 《讲解员培训》课件
- 脚的重要性专题课件
- 原材料采购制度
- 员工能力提升计划协议书(2篇)
- 工程项目施工场地移交协议书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多选题库及答案(共1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