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2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_第1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2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_第2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2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_第3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2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_第4页
生物人教版高中三年级必修2 必修2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必修二(人教版),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用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纯种,相对性状,周期短,统计,二、分离定律的发现,套袋处理,人工授粉,1异花传粉的步骤:去雄;_;_。,2遗传学常用符号及含义:,母本,父本,3分离定律的发现过程:,显性,性状分离,分离,(1)发现问题: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提出假说:,遗传因子,成对,分离,随机,生物性状是由_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的。,(3)演绎验证:测交实验。,隐性基因,原理:隐性纯合子只产生一种含_的配子,所以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表达。,预期结果:_。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高茎和矮茎比接近_。结论: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的预期结果一致,证明_是正确的。,(4)、总结规律:在生物的_细胞中,控制_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11,对分离现象的理论解释,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11,体,同一,配子,4分离定律的深化理解:,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1)分离定律的实质:形成配子时,_随_的分开而分离。(如下图),(2)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一对相对性状,_的遗传。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3)、辨析“假说演绎法”中“假说”与“演绎”的内容:属于“假说”的内容:“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_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_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F1能产生数量_的两种配子,即Dd_。,成对,成单,相等,11,三、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雌、雄配子,1实验原理: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内的彩球分别代表_,用不同彩球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_。,2实验注意问题:,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随机,(1)要_抓取,且每抓完一次将小球放回原小桶并搅匀,保证两种雌配子或两种雄配子比例相同。,(2)重复的次数足够多。,121,31,3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的数值比为_。,判断正误,1用豌豆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2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的遗传现象。(),3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5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答案:1.,2.,3.,4.,5.,考点一,相关概念,1与基因、性状相关的概念:,(1)、多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杂合,不管有多少对纯合都是杂合子,如AABbCC。,(2)、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基因型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会出现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纯合子。,(3)、注意区别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与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Aa。,非等位基因:指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基因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如Ab、aB。,相同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中同一种表现类型的基因,如AA、aa。,(4)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型也未必相同。,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图解:,当被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测交法;当被测个体为植物时,可以用测交法和自交法,但自交法更简便,不需对母本去雄处理。,特别注意,高考探究,考向1,考查一对相对性状分离,例1、(2015年北京卷)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下图。,(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性性状。图中、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种。基因型为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3)根据果蝇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相对,显,Aa、aa,两,AA,1/4,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具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解析(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果蝇腹部的短刚毛与长刚毛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实验2可知,F1中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新出现的短刚毛为隐性性状,则长刚毛为显性性状。实验1中显性个体隐性个体11,可知实验1的交配类型为测交,因此、的基因型依次是Aa、aa。(2)实验2中,与野生型表现型(腹部有短刚毛胸部有短刚毛)不同的是腹部有长刚毛胸部有短刚毛和腹部有长刚毛胸部无刚毛两种类型。因为F2中胸部无刚毛的果蝇占腹部有长刚毛果蝇的1/3,所以的基因型应为AA,在实验2后代中所占的比例为3/41/31/4。(3)由决定胸部无刚毛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基因型为Aa,可以推测两个A基因同时存在时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考向2,交配方式的选择,例2、(2015年安徽三模)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的遗传问题?(),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区别女娄菜(雌雄异株植物)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隐性关系不断提高小麦显性抗病纯合体的比例,解析、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可采用测交法或自交法,其中最简捷的方法是自交法;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对于雌雄异株植物只能采用杂交法;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法。,答案、A,1(2016年福建校级月考)下列对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理解正确的是(),A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B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D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定律,【考点练】,解析:D和d是等位基因,而D和D、d和d是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有些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仍遵循孟德尔定律。,答案:C,2(2016年郑州一模)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现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A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D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解析:若两亲本是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不能判断显隐性;黄瓜无性染色体,正交反交结果相同;绿色果皮植株自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绿色果皮为显性,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说明绿色果皮是纯合子,所以绿色果皮和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代若出现黄色果皮植株则黄色果皮为显性,若后代为绿色果皮,则绿色果皮为显性。,答案:C,3(2015年辽宁抚顺一模)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B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解析: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亲本的性状称显性性状,故B项错误;生物的表现型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影响,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故C项错误;狗的长毛与短毛是相对性状,卷毛与直毛是相对性状,故D项错误。,答案:A,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1)、根据定义判断(杂交法):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该性状为显性性状。(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若ABA,则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若ABB,则B为显性性状,A为隐性性状。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交法。,(2)、根据性状分离现象进行判断(自交法):性状表现相同的两个亲本杂交(相当于自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4)、根据遗传系谱图进行判断:系谱图中“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都没有患病而后代表现出的患病性状为隐性性状,如图甲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白化病为隐性性状;“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都患病而后代出现没有患病的,患病性状为显性性状,如图乙所示,由该图可以判断多指是显性性状。,(3)、子代足够多时,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两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1)测交法(在已确定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待测个体隐性纯合子子代,结果分析,若子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子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2)自交法:,结果分析,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2鉴定个体的基因型(纯合子与杂合子的鉴别):,待测个体配子(花粉),待测个体单倍体纯合子植株,(3)鉴定配子种类:花粉鉴定法。,减数分裂,结果若产生2种或2种以上的配子,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分析若只产生1种配子,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4)单倍体育种法:此法只适用于植物。,花药秋水仙素离体培养处理,结果若得到两种类型植株,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分析若只得到一种类型的植株,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3相关概率的计算:,(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结果:,(2)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n代的比例分析:,根据上表比例,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的坐标曲线图为:,解答此类问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亲本必须是杂合子,上例从Aa为亲代,其自交所得F1为子一代,n值取其自交次数。若以Aa为子一代,其自交所得子代为子二代,则上述所有n值都要换为n1。分析曲线时,应注意辨析纯合子、显性(隐性)纯合子,当n,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而显性(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约为1/2。杂合子Aa连续自交,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自交n代后,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2n1/2n1,杂合子比例为2/2n1。,(3)自交与自由交配的辨析与应用:自交: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对于植物,自花传粉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自交方式;对于动物(雌雄异体)自交更强调参与交配的雌雄个体基因型相同。如基因型为2/3AA、1/3Aa植物群体中自交是指:2/3AAAA、1/3AaAa,其后代基因型及概率为3/4AA、1/6Aa、1/12aa,后代表现型及概率为11/12A_、1/12aa。自由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1/3Aa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如:,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10/36Aa、1/36aa,表现型为35/36A_、1/36aa。,解法二利用基因频率推算:已知群体基因型2/3AA、1/3Aa,不难得出A、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6、1/6,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后代中:AA(5/6)225/36,Aa25/61/610/36,aa(1/6)21/36。,4异常分离比问题:(1)不完全显性: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的显性表现形式,如紫茉莉的花色遗传中,红色花(RR)与白色花(rr)杂交产生的F1为粉红花(Rr),F1自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红花、粉红花、白花,性状分离比为121,图解如下:,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例如,A基因使雄配子致死,则Aa自交,只能产生一种成活的a雄配子、A和a两种雌配子,形成的后代两种基因型Aaaa11。,(3)表型模拟问题:,生物的表现型基因型环境,由于受环境影响,导致表现型与基因型不符合的现象。如果蝇长翅(V)和残翅(v)的遗传受温度的影响,其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的关系如下表:,(4)从性遗传问题:,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子(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如下表:,通过亲本杂交判断显隐性,高考探究,考向1,据亲代表现型确定子代基因型、表现型及概率计算,例1、(2016年潍坊质检)一个蓝眼男人和一个褐眼女人结婚,妻子的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孩的可能性是(),解析妻子是褐眼,其父母都是褐眼,其妹是蓝眼,说明褐眼是显性性状,蓝眼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褐眼基因,a表示蓝眼基因,褐眼妻子基因型为1/3AA、2/3Aa,蓝眼男子基因型为aa,则他们后代为蓝眼aa女孩的可能性是2/31/21/21/6。答案C,考向2,显隐性的判断,例2、(2014年海南卷)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A抗病株感病株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解析、抗病株与感病株杂交,若子代有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据此可以判断显隐性关系,B正确;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只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时才能判断显隐性,C错误;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后代肯定为抗病(或感病),据此不能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答案B,考向3,异常分离比问题,例3、(2014年海南卷)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和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31B441C120D121,解析、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的就是AA、Aa这两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间的交配,AA占1/3、Aa占2/3,则产生的配子Aa21,用棋盘法解答如下:,理论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441。,答案B,4(2016年衡水三模)将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一组全部让其自交,另一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aa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解析:Aa自交后代去掉隐性个体后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2/3Aa,该群体产生配子A、a的概率分别为2/3、1/3。若让其自交,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2/31/41/6;若让其自由传粉,后代中aa所占比例为1/31/31/9。答案:D,【考点练】,5(2016年江苏盐城一模)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A显性纯合体B显性杂合体C隐性个体D不能确定,解析:黄色相对于黑色是显性性状(用B、b表示),中黄色黄色的后代有黑色(bb),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Bb),则根据基因分离定律,中黄色(Bb)黄色(Bb),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1BB(黄色)2Bb(黄色)1bb(黑色),而实际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黄色1黑色,说明后代中的显性纯合致死。,答案:A,6(2016年邯郸摸底)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请根据下面三组交配组合,判断四个亲本中为纯合子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解析:根据交配组合:甲(黄色)丁(黑色)后代全为黑色,说明黑色相对于黄色为显性性状,若用A、a表示相应性状,则甲的基因型为aa,丁的基因型为AA;组合中甲(黄色)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乙的基因型为Aa;组合中甲(黄色)丙(黑色)后代出现黄色个体,说明丙的基因型为Aa。由此可见,甲和丁为纯合子。,答案:D,1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解析:基因型对表现型起决定作用,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也相同,但需注意环境条件也会影响表现型,A正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B正确;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出现,C错误;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的分离,D正确。,答案:C,新题练一练,2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高茎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逐渐提高B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儿子,他们生育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是C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通常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解析:杂合子豌豆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的比例逐渐降低,纯合子的比例逐渐升高,A正确;假设红绿色盲基因用B和b表示,夫妇均正常而生有患红绿色盲的儿子,则该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XBXb和XBY,他们生的儿子的基因型有XBY和XbY,故他们生育的第二个儿子也是红绿色肓患者的概率是l/2,B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伴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D正确。,答案:B,3菜豆是一年生自花传粉的植物,其有色花对白色花为显性。一株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某海岛上,该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三年之后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31B157C97D159,答案:C,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解析:a的基因频率为2/31/21/3,则A的基因频率为11/32/3,所以自由交配的棋盘式应为:,最后结果是子一代中AA占1/2,Aa占1/2,两者比例为11。,答案:A,5玉米的常态叶与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以自然种植多年后收获的一批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的种子为材料,通过实验判断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1)甲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分别单独隔离种植,观察子一代性状。若子一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_性状;若子一代未发生性状分离,则需要_。(2)乙同学的思路是随机选取等量常态叶与皱叶玉米种子各若干粒,种植,杂交,观察子代性状,请帮助预测实验结果及得出相应结论。,解析:(1)甲同学是利用自交方法判断显隐性,即设置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若子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可再设置杂交实验判断,杂交后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2)乙同学利用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若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若杂交后代同时表现两种性状,则不能判断显隐性性状。,答案:(1)显性分别从子代中各取出等量若干玉米种子,种植,杂交,观察其后代叶片性状,表现出的叶形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的叶形为隐性性状(2)若后代只表现一种叶形,该叶形为显性性状,另一种为隐性性状;若后代既有常态叶又有皱叶,则不能做出显隐性判断,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现,黄色圆粒,9331,1发现问题: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是_。(2)、F2出现的新类型为_和绿圆。(3)、F2不同性状之间出现了_。,黄皱,自由组合,黄色、圆粒,2提出假说:,YyRr,YYRR,yyRR,YYrr,yyrr,每对遗传因子,不同对的遗传因子,(1)、F1在产生配子时_彼此分离,_自由组合。,YR、Yr、yR、yr,(2)、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_种;遗传因子的组合形式有_种;性状表现为_种: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_。,1111,16,9,4,9331,Yyrr,yyRr,yyrr,1111,3演绎验证:测交实验。,4总结规律:(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彼此分离,自由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指导杂交育种,把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为遗传病的预测和诊断提供理论依据。,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AAbb。(),3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4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5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在F2中黄色皱粒豌豆所占比例为1/16。(),答案:1.,2.,3.,4.,5.,判断正误,考点一,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分析,1自由组合定律相关杂交实验的分析:,PF1,YYRR(黄圆)yyrr(绿皱)YyRr(黄圆),F2,分析: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双显(Y_R_):占9/16,单显(Y_rryyR_):占6/16,表现型双隐(yyrr):占1/16,亲本类型(Y_R_yyrr):占10/16重组类型(Y_rryyR_):占6/16,注:重组类型是与亲本不同的表现型。如果亲本是黄皱(YYyy)和绿圆(yyRR),则重组类型占10/16。,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占4/16,基因型双杂合(YyRr):占4/16,单杂合(YyRR、YYRr、Yyrr、yyRr):占8/16,2巧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1)基本原理:由于任何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任何一对等位基因,其遗传时总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将多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现象分解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分别分析,最后将各组情况进行组合。,(2)分解组合法解题步骤:,分解: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AaAa、Bbbb。,组合:将用分离定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式(相乘)进行组合。,(3)常见题型分析:,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如AaBbCc与AaBbCC杂交过程中,求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数。,a先求AaBbCc、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产生8种配子,AaBbCC产生4种配子。,b再求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结合是随机的,因而AaBbCc与AaBbCC配子间有8432种结合方式。,基因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表现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高考探究,考向1,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生,例1、(2015年海南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解析、孟德尔定律的前提是遗传因子是独立存在的,不相互融合,A错误;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中,B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种,C错误;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种,D正确。,答案D,考向2,两大定律的比较及运用,例2、(2015年安徽卷节选)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为黑羽,bb为白羽,Bb为蓝羽;另一对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为短腿,CC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F1。(1)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中出现_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_。,答案(1)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1/3(2)显性隐性,解析(1)根据题意,一只黑羽短腿鸡(BBCLC)与一只白羽短腿鸡(bbCLC)交配,F1基因型及比例为BbCLCLBbCLCBbCC121,其中CLCL胚胎致死,所以F1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蓝羽短腿:蓝羽正常21。若让F1中两只蓝羽短腿交配,由于CLCL胚胎致死,所以F2中出现326种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BbCLC)所占比例为1/22/31/3。(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CL和C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显性;在控制致死效应上,CL是隐性。,1(2015年四川成都模拟)已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右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3311C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考点练】,解析:A、a和D、d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种配子;由于A、a和B、b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会出现4种表现型且比例为9331。答案:B,2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为黑色,aabbee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子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解析:AaBbEe与AaBbEe婚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有33327种,其中显性基因个数分别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0个,共有7种表现型。,答案:A,考点二,遗传现象中的特殊情况,1有些生物中存在某些基因纯合致死的情况,某些基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导致子代性状分离比特殊,这些是孟德尔实验性状分离比的变形。做题的时候按照孟德尔的定律思考,结合题目的具体情况解题。2对于无性繁殖的生物来说,其子代特性与亲本相同,其遗传与遗传定律无关。细胞质的基因遗传为母系遗传,与母本有关。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一般不分开。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中无基因的变化。以上情况都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自由组合定律特殊分离比:,(续表),(2)、利用“合并同类项”妙解特殊分离比:,看后代可能的配子组合种类,若组合方式是16种,不管以什么样的比例呈现,都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写出正常的分离比9331。对照题中所给信息进行归类,若分离比为97,则为9(331),即7是后三种合并的结果;若分离比为961,则为9(33)1;若分离比为151,则为(933)1。,高考探究,考向1,性状分离比的和为“16”时的合并,例1、(2016年新课标卷)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解析(1)、由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毛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3: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1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为1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的。(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FFddFfddff121,所以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2中的无毛黄肉B(ddFf)和无毛黄肉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有ddFf和ddFF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答案(1)有毛黄肉(2)DDff、ddFf、ddFF(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ddFf,考向2,性状分离比的和“小于16”时的“致死”,例2、(2014年上海卷)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下图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解析F1中绿色自交,后代有绿色和黄色,比值为21,可知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且绿色纯合致死,故正确,错误;F1后代非条纹与条纹之比为31,且4种性状比为6321,符合自由组合,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故错误、正确。答案B,3(2016年临沂模拟)在小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任取一对黄色短尾个体经多次交配,F1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型有致死现象(胚胎致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黄色短尾亲本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B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4种C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1种D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考点练】,解析:由题干分析知,当个体中出现YY或DD时会导致胚胎死亡,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能产生4种正常配子;F1中致死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分别是YYDD、YyDD、yyDD、YYDd、YYdd;表现型为黄色短尾的小鼠的基因型只有YyDd1种;若让F1中的灰色短尾(yyDd)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中灰色短尾鼠占2/3。,答案:B,4(2015年辽宁沈阳检测)小鼠毛皮中黑色素的形成是一个连锁反应,当R、C基因(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时存在时,才能产生黑色素,如下图所示。现有基因型为CCRR和ccrr的两小鼠进行交配得到F1,F1雌雄个体交配,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黑色白色31B黑色棕色白色121C黑色棕色白色934D黑色棕色白色961,解析:由图可知,黑色素的合成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为C_R_时,小鼠表现为黑色;当基因型为C_rr时,小鼠虽然不能产生黑色素,但是可以产生棕色素,小鼠表现为棕色;当基因型为ccR_时,小鼠由于不能产生棕色素,也无法形成黑色素,表现为白色;当基因型为ccrr时,小鼠表现为白色。黑色小鼠(CCRR)和白色小鼠(ccrr)杂交,F1全为黑色(CcRr),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有9/16C_R_(黑色)、3/16C_rr(棕色)、3/16ccR_(白色)、1/16ccrr(白色)。,答案:C,1实验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旱植株的高抗旱基因R成功转入到一抗旱能力弱的植株品种的染色体上,并得到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自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5%,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中的类型B.和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C.和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7/8D.和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新题练一练,解析:的两个R基因分别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其基因型可以表示为R1r1R2r2,该个体自交,后代中只要含有一个R基因(R1或R2)就表现为高抗旱性,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占15/16;产生的配子中都有R基因,因此,它与、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00%;的基因型可以产生四种配子,与杂交,后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1/41/27/8。,答案:A,2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自交和测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交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测交不能B测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不能C自交可以用于显性优良性状品种的培育过程D自交和测交都不能用来验证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解析:自交和测交均可以用来判断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自交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但测交不可以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子代可能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自交可用于淘汰隐性个体,提高显性基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