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 设设 计计 方方 案案 *股份公司股份公司 20132013 年年 8 8 月月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第 II 页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机房改造机房改造.1 1.1. 现状分析.1 1.1.1.机房示意图.1 1.1.2.机房概况.1 1.1.3.机房改造任务.2 1.1.4.设计依据.2 1.2. 机房装修.4 1.2.1.系统概述.4 1.2.2.需求分析.4 1.2.3.地面工程.5 1.2.4.墙面工程.5 1.2.5.吊顶工程.5 1.2.6.门窗工程.6 1.2.7.场地防水.6 1.2.8.防火处理.6 1.2.9.场地防鼠.6 1.2.10.电磁屏蔽.6 1.3. 机房供配电.7 1.3.1.系统概述.7 1.3.2.机房市电需求.7 1.3.3.UPS需求.8 1.3.4.产品选型.8 1.3.5.特点.9 1.3.6.照明及维修插座.9 1.3.7.机房防雷接地.10 1.4. 机房空调.17 1.4.1.系统概述.17 1.4.2.需求概况.18 1.4.3.选型分配.18 1.5. 机房消防系统.18 1.6. 视频监控系统.19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第 III 页 1.7. 机房门禁系统.19 1.8. 机房防盗报警系统.21 第二章第二章 综合布线改造综合布线改造 .22 2.1. 机柜内卡接.22 2.2. 配线架卡接.23 第三章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4 1. 施工部署.24 1.1 开工准备.24 2. 施工进度计划.26 2.1 缩短工期的几项施工措施.26 2.2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27 3. 工程施工方法.27 3.1 电气安装.27 3.2 UPS安装方案.29 3.3 空调工程施工方法.30 3.4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法.32 3.5 图像监控、设备监控工程施工方法.36 4. 施工目标管理及各项管理措施.37 4.1 工期管理目标和措施.37 4.2 主要技术措施.37 4.3 施工管理和控制.38 4.4 施工技术组织措施.40 4.5 施工进度管理.42 4.6 施工变更控制.43 4.7 安全保证措施.45 4.8 配合保证措施.46 4.9 文明施工措施.46 4.10 安全、保卫、消防、环保等方面的管理目标和措施.47 4.11 成品保护措施.48 第四章第四章 售后服务体系介绍售后服务体系介绍.49 1. 概述.49 2. 我们的目标.49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第 IV 页 3. 关键要素.49 4. 保修及服务承诺.49 5. 服务质量遵循的标准.50 6. 服务方案.50 6.1 专业的售前设计服务.50 6.2 交钥匙工程服务.51 6.3 备品备件支持.51 6.4 设备保养服务.51 6.5 应急维护措施.52 7. 培训服务.53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 第一章第一章 机房改造机房改造 1.1. 现状分析现状分析 1.1.1. 机房示意图机房示意图 1.1.2. 机房概况机房概况 办公楼原机房由两个房间组成,没有内外网机房之分,大约 34 平米。两 个房间之间有一堵带门的隔墙。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2 1.1.3. 机房改造任务机房改造任务 1、原机房中间隔墙进行封堵。 2、将原机房分为独立的两部分,分别为外网机房与内网机房。 3、机房地面做防尘保温处理。 4、机房地面做等电位接地系统。 5、机房地面铺设防静电地板。 6、机房墙面进行统一防尘粉刷。 7、内网机房单独建立一套配电系统。 8、内网机房配备 UPS 不间断电源。 9、内外网机房安装 5P 柜式空调。 10、 内外网设计安装安防系统(门禁、监控、防盗报警) 。 11、 内外网机房内配备手推式气体灭火器。 1.1.4.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1)汇集信息机房建设业主要求 、图纸; 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3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07 4)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07 5)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97*700 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7)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8)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DB32/181-1998 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1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1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10796-2001 12)通风及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1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15)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 1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17)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 18)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7401 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0)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2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2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 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27)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2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 2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 3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32)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10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4 1.2. 机房装修机房装修 1.2.1.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业主对于数据的存储和使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机房环境的设计必需考 虑到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和发展性,在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上必需参照较高的标准 进行设计、施工。 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 用下变形小的材料。机房六面体作防尘保温处理。部分非阻燃材料必须涂刷防 火涂料。所有隐蔽用材必须符合机房用材性能指标,做到不起尘、阻燃、绝燃, 不产生静电,牢固耐用并无病虫害发生。 1.2.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机房应是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最高、最重要的地方,是单位的数据和通讯 枢纽,是保证单位正常工作的关键重要部分之一。机房内放置的计算机设备、 网络通讯设备等,不仅因为高科技产品需要一个非常严格的操作环境,更重要 的是它能否正常运作,对整个单位的业务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机房的基本结 构组合必须达到以下目的及水准。 重点目的有防尘、屏蔽、防静电、空调回风、防漏水设施、隔热、保温、 防火等。 顶面做顶部防尘保温处理 饰面为 600*600 的微孔铝扣板 墙面所有墙面以及柱面均采用砂纸打磨,然后粉刷乳胶漆 2 遍,以达防尘、易清洁等作用。 地面机房区域地板采用高档防静电活动地板,地板高度 主机房区域为 300mm。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5 1.2.3. 地面工程地面工程 地板采用无边框的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外形美观、色彩淡雅、柔和、 尺寸精确、工艺先进、稳定性强。并配有通风、走线等配套地板。具体参数为: 承重:集中负荷:500Kg,绕度2mm ;均布荷载1200Kg/m2。 系统电阻值:在温度为 1530,相对湿度为 30%75%时,活动地板 系统电阻值:1.01061.01010。 室内防火级别:A 级,活动地板的通风板数量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测 算,保证精密空调的送风风速符合建设规范。根据机房设备的就位点留有合适 的出线孔,出线孔的大小及形状由具体电脑设备来决定。 机房地面采用 30mm 橡塑板形成良好的保温层。 1.2.4. 墙面工程墙面工程 将原机房墙面采用砂纸打磨,然后粉刷乳胶漆 2 遍,两个机房之间采用石 膏板轻钢龙骨进行封堵。 1.2.5. 吊顶工程吊顶工程 采用金属天花具有质轻、防火、防潮、吸音、洁净等性能,适合机房应用。 结合机房对吊顶的要求,采用铝合金微孔方板吊顶,600600 毫米宽,板材壁 厚 0.8 毫米板面布有微孔,有极好的吸音及回风效果。这种顶板材质轻,强度 高,不燃烧,无色差,平整度好,便于拆装,利于顶内维修。安装三管格栅灯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6 带, 满 足 机 房 照 明 使用要求和空调回风要求,且机房的延展性、装饰性较好。 1.2.6. 门窗工程门窗工程 机房门保留原有不变,窗户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保留或封堵。 1.2.7. 场地防水场地防水 在机房四周做好防水处理,防止室外流入。并在空调周围修筑防水垄,一 旦空调漏水将自动排入大楼污水管,同时漏水探测器探测到空调发生漏水将发 生报警告知监控人员。 1.2.8. 防火处理防火处理 主材为非燃性或难燃性外,其它材料尽可能选用难燃性材料,所有木质隐 蔽部分均刷防火漆作防火处理。疏散口设有醒目的紧急出口标记,便于人员疏 散。 1.2.9. 场地防鼠场地防鼠 为了防止老鼠对线缆的破坏,所有机房与外界连接的管线槽口处均以专用 防火泥封堵,各消防分区的围护上下均作适当的隔离封堵;机柜下开孔均加有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7 PVC 护套;各专业管线均分别放置在各自的金属桥架内或外套金属管。 1.2.10. 电磁屏蔽电磁屏蔽 将机房顶面龙骨、墙面龙骨、防静电活动地板金属支架、墙壁顶棚的金属 层都接在静电地上,整个机房形成一个屏蔽罩,以保护人身和静电敏感器件的 安全。 1.3. 机房供配电机房供配电 1.3.1. 系统概述系统概述 在内网机房增加一套配电箱,用于内网机房的市电输入,UPS 输入输出等。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8 1.3.2. 机房市电需求机房市电需求 机房供配电系统应为 380V/200V、50HZ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 TN-S 系统,计 算机供电质量达到 A 级。 机房的设备供电和空调照明供电分为两个独立回路,其中设备供电由 UPS 提供并按设备总用电量的 1.5 倍进行预留,而空调照明用电由市电提供并按空 调设备的要求供配。 1.3.3. UPS 需求需求 机房用电负荷主要来自于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工作站、故障照明、 安防系统等设备,根据机房的负载情况和 5060的合理负载率选取合适功率 的 UPS 系统。 UPS 供电系统采用一台 20KVA UPS,负责内网机房的设备用电,后备时间 为 1 个小时。 UPS 为在线式 UPS,选择企业用 UPS 电源,输入为三相 380V,电源输出为三 相 380V,断电电池持续供电 1 小时,接地系统采用 TN-S 方式,零线和地线分 开设置。 电池技术要求:蓄电池应安装在柜体内,蓄电池柜需装设相适应的直流断 路器。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9 1.3.4. 产品选型产品选型 1.3.5. 特点特点 超高功率密度 超宽输入电压范围 输出功率因数高达 0.9 兼容机架/塔式安装方式 出色的节能环保特性 完全匹配易睿设计方案 超大尺寸 LCD 和 LED 显示,系统状态一目了然 支持并联扩展运行,且无需并机插框(最大 4 台) 分散式自主并联和数字化均流技术,极高的并联可靠性 支持同步双母线方案 支持共用电池组 三三和三单机型可选,适合工业类设备使用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0 1.3.6.1.3.6. 照明及维修插座照明及维修插座 机房照明系统建设 采用无眩光栅格荧光灯灯具,机房建设平均照度 400Lx,辅助房间照度 150Lx;照度均匀度机房内不小于于 0.7;机房内的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 30Lx, 应急照明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指示灯,地面照度 不低于 0.5LX; 机房照明灯具规格为 600*600 3*18W。 2、维护电源插座技术规格 在机房内四周墙面布置多套 10 孔 10A 插座。 系统设计 主机房内所用的灯盘和电源线都是采用优质格栅灯盘和阻燃铜芯电缆、电 线。电源线应采用桥架及金属保护管。 (1) 机房主要采用 3(18)W、600600mm 隔栅电子日光灯具,光管采 用光色、光指数好的进口荧光灯管。 (2) 灯具配电线径不小于 1.5mm2,接线和接地保护线须与灯具接触良好; 所有照明线都须穿金属管并留有余量,电源线应通过绝缘垫圈进入灯具,各回 路绝缘电阻值不小于 0.5 M。 (4) 灯具安装于天花,应平直、整齐,同一排灯具中心偏差不大于 5mm。 (5)机房内照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 中相应的规定的:“机房内在距地 0.8m 处不低于 500LX”的要求。 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照度的 1/10。 1.3.7. 机房防雷接地机房防雷接地 机房内集中了大量的微电子设备,而这些设备内部结构高度集成化,从而造 成设备抗过压、过流的水平下降,对雷电(包括感应雷及操作过电压)浪涌的 承受能力下降。感应雷侵入机房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交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1 流电源 380V、220V 电源线引入;信号传输通道引入;地电位反击以及空间雷闪 电磁脉冲(LEMP)等。为了确保机房设备及电脑网络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以及 保证机房工作人员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在大厦已实施建筑防雷措施的基础 上,根据招标方要求须做到 B、C 两级防雷,建议对本机房实施以下防雷措施: 机房总配电柜进线处加装 OBO 电源防雷器作为电源第二级保护。 市电输出柜、UPS 输出列头柜电源进线端加装 OBO 电源避雷器作为电源第 三级保护。 接地基本概念: 供电系统用变压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以及电器设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 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连接,都称为接地。前者为工作 接地,后者为保护接地。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由此中性点叫做零点,由中性点引 出的线叫做零线。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到零线上,称接零。 接地可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静电接地、直流工作接地 (也称逻辑接地、信号接地)、防雷接地等。 这几种接地彼此的意义、作用和要求是有区别的,因此设计的要求也不同, 所以常常是分开独立设置接地电极,遇到雷击时就会出现安全事故,最常见的 是防雷接地的接地体对其他接地体产生反击。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 的电位差。 穿过各防雷区交界的金属部件和系统,以及在一个防雷区内部的金属部件 和系统,都应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应采用等电位连接线和螺栓坚固 的线夹在等电位连接带处做等电位连接,而且当需要时,应采用电涌保护器 (SPD)做等电位连接。 主机房接地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2 计算机机房的接地问题,不同的计算机生产厂家在计算机安装的接地问题 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计算机的使用单位在机房建设中是否能满足计算机对地 线的要求,是衡量每一个机房建设质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一、计算机机房接地的目的 在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中,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做好机房接地 系统的建设主要有两个目的: 1、机房建立接地系统是为了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2、机房建立接地系统是计算机设备稳定、可靠工作的需要。 因此,在机房建设时,要根据计算机厂家的要求和机房环境的实际情况建 立好机房接地系统。 计算机房一般应该有以下几种接地: (1)交流工作接地。 (2)安全保护接地 (3)计算机系统直流接地(有的叫逻辑接地) (4)防雷保护接地 (5)防静电接地 (6)屏蔽接地 (7)重复接地 (8)中性点接地 (9)综合接地 二、计算机机房的防雷接地 计算机机房的防雷保护接地系统是在机房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按照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中的指标:防雷保护地的接地电阻不应 大于 10。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3 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由建筑设计单位在进行建筑 设计时已作设计处理。本次计算机机房防雷接地直接与大楼的防雷接地共用一 组接地。 接地方案接地方案 从防雷的要求看,均压才能避免反击,而均压又要求多点接地。从防干扰 的要求应该是单点接地,所以只有做好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并通过单点连接到 直流信号地网上,才能使上述两项矛盾的要求兼而顾之。 在机房按下述方案构成等电位网: 机房防静电地板下面沿墙用 330mm 紫铜排做成纵横网格状等电位网。 所有设备的“安全保护接地” 以及供电电源“交流工作接地”、计算机的 “直流信号地”、避雷器的“防雷地”全部连接到等电位网上。 将机房所有用电插座接“地”孔全部连到等电位网上。 将机房设备外壳全部连到等电位网上。 将机房内所有金属管槽全部连到等电位网上。 将机房天花龙骨、地板支架、钢板墙体及门框金属体全部连到等电位网上。 用多芯铜线绝缘电缆将等电位网与大厦综合接地点可靠连接。 要求大厦共用接地点接地电阻1。 子配线间的设备接地通过接地线连到配电箱的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大楼 楼层内的共用接地点连接。 机房防雷机房防雷 在主配电柜采用 V25-B 防雷器,做为二级防雷使用,市电输出配电柜、列 头柜采用 V20-C 防雷器,做为三级防雷使用。 1、功能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4 OBO V25-B 高能量防雷器内含一个特别的压敏电阻电路,该电路由具备性 能良好的非线性特性(30)的氧化锌压敏电阻组成。这使得该防雷器即使在高 能量的过电压冲击下,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保护。其保护水平为在 100KA/10As 冲击下,残压不超过 2kV。因此,该防雷器能够承受来自于直接雷 击下的部分雷电流。当线路过载情况发生时,防雷器内部的断路器,会自动将 失效的防雷器模块从主电路分断开来,同时模块上用于监视工作状态的显示窗 口的颜色会由绿色转变为红色。 2、应用 当建筑物本身设有外部避雷系统(如安装有避雷针、引下线、地网、外部 屏蔽时),根据 IEC、VDE 相关理论,在其建筑物内部的 380V/230V 低压配电电 路上,采用 OBO V25-B/3+NPE/FS 来建立电源线上的雷电保护等电位连接,可以 避免雷电发生时引起的失火、爆炸、人身伤亡的危害。 3、特殊配置 AS 声光报警模块 附带声音与灯光报警的功能底座,给该底座供一 220V 单相市电,在正常的 情况下灯光显示为绿等,当有模块损坏时,报警灯由绿色变成闪烁的红灯,并 伴有“嘀嘀”报警声,提醒维护人员更换。 FS 遥信触点模块 附带遥信触点功能底座,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端子 1-2(常开触点)或 1- 3(常闭触点)连接。而端子接线可使用 0.14-2.5mm2 多股线或单芯线。 AS 声光报警模块 、FS 遥信触点模块 可使维护人员实时对防雷器工作状 态进行监视。当发现防雷器不能正常工作时,维护人员只需对已失效的防雷器 模块进行更换,这样可降低维护费用,更换时并不需停电。 技术参数: 型号 V25-B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5 正常工作电压 UN 230V 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UcAC UcDC 385 505 根据 VDE 0675,Part 6 标准下的分类级别 B 在 5KA(8/20)冲击电流下的电压保护水平 Up 10 Gohm 依据 IEC 529 的雷电流测试(10/350) 最大通流量 is max 电量 Q 比能 W/R 25KA 12.5As 160 KJ/ 最大通流量 (8/20us) Is max 50KA 100%雷击浪涌反应电压(1.2/50)UAS 100 1KV 保护水平 1KV 反应时间 tA 100 ns 使用温度范围 -40-+80 V25-B/3+NPE 电源防雷器技术介绍: 1、应用 V25-B/3+NPE 防雷器为根据 IEC61312、IEC61643、VDE0675 标准设计,用 于 B 类防雷保护的场合,该过电压保护器尤其适用于 TT 和 IT 电网场合。V25- B/3+NPE 防雷器采用新型的设计,既做到符合 DIN VDE0100 Part534/A1 的标准 要求,又使得该型号在 TT 和 IT 电网上的安装变得简单易行。V25-B/3+NPE 防 雷器保护用户设备免遭由于雷电和开关操作所引起的瞬态浪涌的危害。 2、功能 V25-B/3+NPE 防雷器的相线与零线之间的限压采用三组氧化锌压敏电阻模 块(德国 OBO BETTERMANN 公司原厂提供,型号为 V25-B/0),使过电压箝位至 非常低的幅值,与此同时,压敏电阻在极短的响应时间内释放出较大的放电电 *办公楼网络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17 流。在零线和地线的保护上,该型号采用一个高能量的石墨电极间隙放电模块 (德国 OBO BETTERMANN 公司原厂提供,型号为 NPE)用来限制零线与地线之间 的过电压,当由于电网发生故障电压导致内部防雷器模块迅速老化情况发生时, V25-B/3+NPE 防雷器内部的防雷模块内置的动态及热感断路器会随即发生动作, 使防雷模块安全地从主电路脱离开来,与此同时,显示视窗适时地从绿色转变 为红色和同时提供多种方式的告警。值得自豪的是,由于 V25-B/3+NPE 防雷器 采取了新型结构,使得防雷模块在由于市电或负载原因引起防雷器过载时,其 前端保险丝(或空开)能够及时而安全动作,避免了其它类型之防雷箱因内部 结构不合理而引发防雷器内部压敏电阻持续短路造成的严重后果。 由于 V25-B/3+NPE 防雷器采取了新型结构,使得内部防雷模块在由于市电 波动过大或市电故障原因引起防雷模块过载时,其前端保险丝(或空开)能够 及时而安全动作.从而使防雷模块能够安全地从主电路上脱离开来,避免防雷器 因持续开通而引起短路损坏。 由产品结构图可看出,由于采用在相线与零线之间可采用最高持续工作电 压为 385V 压敏电阻模块,从而使防雷器能够适应波动范围较大的用电环境。又 由于零线与地线之间采用了一个高能石墨电极(NPE),因而在正常非雷电状态 下,即使电网出现故障,相线与零线的工作电压超过 385V 以上,由于相线与中 线之间的阻抗较小,故障电流足以使前级 32A 空开跳开,从而使防雷器安全运 行。 新结构的防雷器对地电位引起的反击同样起到作用,当电位因雷电入地后 引起 PE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田水利建设的绿色施工措施计划
- 2025年上半年大学生实习安排计划
- 车辆管理与司机协议
- 冀教版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教学计划
- 高校与地方社区合作项目的咨询合同
- 小学德育志愿服务项目计划
- 校园DIY手工创业计划书范文
- 货车租赁协议的违约责任
- 行业协会年会合同
- 2025至2030中国低因咖啡豆行业营销动态及销售规模研究报告
- 雨淋报警阀的操作规程
- GB/T 4942-2021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
- GB/T 19876-2012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
- 矿山安全生产责任制汇编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9《生活离不开他们》课件
- 实验室安全记录表
- 商品房交房验收项目表格
-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6篇
- 贵州版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