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定征收的四种方法_第1页
核定征收的四种方法_第2页
核定征收的四种方法_第3页
核定征收的四种方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定征收的四种方法在税收工作实践中,对于计税依据的合法性问题,我国的司法制度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规范。一种是通过税务机关认可的查账征收的账面所反映的计税依据来核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另一种是,通过核定计税依据的方式来核算纳税人应缴纳的税额;这种计税方式主观性较强,涉及工作面宽、程序繁琐,牵涉到众多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本文主要从技术层面试图对核定征收方式下几种核定方法的应用范围、应用条件、信息要求及其局限性等作一比较,以便在税收征管工作实践中有所取舍。 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第47条就税务机关的税收核定工作提出了四种核定方法:1、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2、按照营业收入或者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的方法核定;3、按照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推算或者测算核定;4、按照其他合理方法核定。采用前述的一种方法不足以正确核定应纳税额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核定。通过这些核定方法,既可以精确核算出应纳税额,也可以在运用了一种核定方法之后再用另一种核定方法进行佐证,又可以进行相关税负间的权衡,还可以综合考虑某特定税务部门的征收手段、工作力度、历史征管水平及所辖纳税人的心理承受度等多种制约因素。 第一种方法实际上它是由另几种核定方法或查账征收方法衍生而来的。它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存在同类或类似行业的某一纳税人,同在一个特定地域,而且要求待核定纳税人与参照物的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并且该参照物的税负水平是已知的。以上这些前提条件缺少哪一项,该方法基本不适用。尽管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可涉及到工业、加工业、维修业、商业、服务业等广大行业,但经营规模越大的纳税人,其所能反映用于税收核定的信息就越有限,因此该方法的适用性就越小。在其前提条件中,该方法适用的最大障碍是,纳税人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与参照物的可比性,其核心指标是经营规模,因为该指标易于显化、量化。在工业、加工业行业,它涉及人员数量、核心技术人员数量、机器设备数量及利用率、经营用房产、地产数量与金额等;在商业行业,它涉及人员数量、经营面积、经营地段(或租金)、货架利用率(柜台)和储货仓库的远近及容积(该指标隐蔽性强,但属重要指标);在服务业行业,它涉及人员数量、核心技术人员数量、经营地段(或租金)、经营面积等。以上所列出的这些具体指标,如果哪一项不具可比性,则该方法几乎不适用。采用该方法时,对需求的信息采集,应尽可能使用客观的、可量化的指标,而对于主观性指标如经营水平、管理化程度等只是在核定过程中进行参考和印证。 第二种方法的应用是基于纳税人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账证资料。虽然纳税人所提供的资料整体核算不完整或不准确,但通过该资料能够了解纳税人的营业收入或者能够了解纳税人的会计成本。在被税务机关认可的已知营业收入情况下,税务机关根据法定的适用税率便可直接计征流转税和相关税费,同时根据核定的应税所得率求出核定所得额后计算出所得税。在被税务机关认可的已知会计成本的情况下,其目标是要求核定纳税人的营业收入。在这过程中,应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进行合理辨别,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就可求得核定方式下的营业收入。 例如:某大酒店2004年度提供的财务报表显示:营业收入200万元,会计成本190万元,费用20万元,亏损10万元。税务机关仅认可其成本费用真实,核定其成本费用利润率和应税所得率为15%(假设该酒店仅从事饮食、住宿业,属私营企业)。 则:核定该酒店营业收入(19020)万元(115%)(1-5%)254.21万元。该酒店2004年度应纳营业税254.21万元5%12.71万元。 该酒店2004年度应税所得额254.2115%38.13万元,应纳个人所得税:(80012)35%6750元。 利用第二种核定方法的基本原理,对部分纳税人信息采集难以到位的情况,也可进行运用。 例如,某食品销售店不愿提供足够的经营信息,税务人员可通过确定几个基本费用的方法倒推出该店的最小销售额。该店有经营人员2人,核定每人每月平均工资600元,左邻右舍同等大小的店面月租金为1000元,每月上交各种杂费(卫生费、检疫费、管理费等)150元,费用合计600210001502350元。核定材料成本费用率为7%,则其购进商品成本2350元7%33571.43元,可核定该店每月最小销售额33571.43235035921.43元。 同时,还可通过其他核定方法进行印证,如果在征收手段、征收力度等条件欠缺的情况下,也可由此形成其基本税负。 随着发票使用的普及和税控机的推广使用,这种核定方法在商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 第三种方法通常在工业、加工业、采掘业等行业使用。采用此方法一个基本的条件是,该行业所形成的产品是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为绝对的限制性因素,反过来,如果这些要素缺失,则无法生产该项产品,或者改变原生产方式。如果以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法进行测算核定税负,还必须要求该原材料、燃料、动力等要素是可显性测量、稳定记录的,如果隐蔽性较大,人为可控性强,就为偷逃税收创造了条件。 例如,某碎石场2004年开采、加工建筑用石,开采过程中使用炸药爆破(炸药销售渠道已被公安机关垄断控制),税务机关核定每箱炸药可形成的开采量为60立方米,核定碎石零售价23元/立方米。税务人员通过纳税人的申报和调查核实,该采石场经营主要指标:开采地为片状层石、质地相对疏松(设定系数为1.8)、开采位置距地面较高(设定系数为0.9)、开采地距公路之间是700米的洼状路面(设定系数为1)、进入公路后距离一般建筑市场为一公里(设定系数为1.2)。该采石场当年共购入炸药300箱(见公安部门指定的销售部门统计数据),12月底经税务人员核实还留有12箱炸药封存未用。 则:核定该碎石场2004年度的开采量(300箱12箱)60立方米/箱(1.80.911.2)33592.32立方米。 2004年度核定销售额33592.32立方米23元/立方米772,623.36元。 然后,按照第二种核定方法中的计算方法就可以计算出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等税费。 在这个案例中,这种核定方法使用的关键是:炸药作为碎石场生产的动力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炸药完全由公安机关掌控。如果该采石场能同时通过电力等动力方式进行开采,或者公安机关对炸药不能完全进行控制,民间可多处随意购买,则使用炸药这种动力的核定方法就不具可行性了。采用第三种核定方法进行税负核定时,同时应尽量使其他核定方法进行佐证,以便不断修正在核定过程中所确定的各种核定定额和系数。 第四种其他合理方法核定。目前,各地税务机关都在进行着有效的探索。有的地税机关实行的参数系数核定法就是其中之一。该方法是通过对纳税人经营过程中某一关键性要素(如饮食业的餐桌数、旅店业的房间数、美容美发业中的床位数等)确定定期营业额,同时综合考虑所在地域、地段、技术人员状况、广告使用情况、信誉度等因素形成系数,对各种不同因素再明细地分成不同等级或数量,形成相应的参数,最终由单位定额与数量及各参数系数的乘积即是该纳税人的定期营业额。这种核定方法实际上是前几种核定方法的综合运用,在终端的税负核定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