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夏邑三高2013届高三下学期高三5月份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三高2013届高三下学期高三5月份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三高2013届高三下学期高三5月份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三高2013届高三下学期高三5月份学情调研历史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三高2013届高三下学期高三5月份学情调研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50分)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孙中山评论某历史事件:“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一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 运动4.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该报道反映了当时国人期盼( )A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B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C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D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5.关于未来多极化格局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 美、日、欧、俄、中、印)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美国实力的衰弱 B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C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一超多强”局面的基本瓦解6.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 19世纪中期、 19世纪末 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 ) 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71927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认为:“党的责任是努力领导工人日常斗争,发展广大群众的革命高涨,组织暴动,领导他们到武装暴动,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城市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这一主张表明( ) A.革命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 B.中共的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 D.中共领导人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8.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说:“它让中国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马克思也称它“使人不成其为人”。材料中的“它”是指( )A世袭分封 B军功授爵 C.封建礼教 D君主专制9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俄德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 B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 D雅典对外战争频繁10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说“有一个时常改革弊政的专制君主,就有九十九个只知制造弊政的专制君主。”由此可见作者 A.反对君主制度 B.主张实行有限君主制 C.主张实行共和制 D.主张实行代议制度11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的扩张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 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13 1912年11月,康有为著文指出:“共和革命作为一朝之命,尚可勉强接受,但他举中国数千年之命而革之,则大祸临头。民国以来,教化衰息、纲纪扫荡、家俗变易,恰恰是政局大混乱的终极原因。”据此,康有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是( )A引进西方价值观 B. 恢复传统价值观 C. 实行专制政体 D. 实行民主革命14.据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说“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芜湖县志记载明嘉靖(公元1522 1566年)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这些记载说明16世纪的芜湖 浆染行业处全国领先地位 沿长江最发达的工商市镇 自然经济解体程度已经很高 局部区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A. B. C. D.15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单位:%) 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英国1.94.39.519.922.9美国0.10.82.47.214.7中国32.833.329.819.712.5 A.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1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该材料最能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批评洋务运动单纯发展军事工业C主张以“商战”应对外来经济侵略 D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17.柏拉图以“法律的仆人”这一术语来称呼那些通常被称为统治者的人,他认为:“当法律缺乏最高的权威,受制于其他权威,城邦就遭殃。但如法律在统治者之上,统治者成为法律的仆人,城邦就会安全,并享受诸神赐与城邦的一切好东西”。 柏拉图强调的是A统治者个人私欲威胁城邦安全 B立法保护私有财产 C法律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 D法律的崇高与威严19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提高土地公有化给农民土地经营权。对应这种变化的事件顺序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B土地改革人民公社运动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运动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中国、苏联结束30年的论战、隔离、对抗,决定实现关系正常化,但两国最高领导人见面,究竟施行什么礼节,引起世人关注。原来,社会主义国家之间领导人见面,总会互相拥抱、甚至亲吻对方的脸颊。结果现在中苏两国领导人的见面礼节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握手”。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B.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美苏争霸导致苏联即将解体 D.中苏关系还待进一步改善22.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23.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近三十年来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其中,这里“政策大调整”主要是指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制定了向全世界开放的政策 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A. B. C. D. 25.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参加万隆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C“干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D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50分)26(26分)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在人类之外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必须服从的力量,这就是约束人类的自然法则。法律的目的是保证人类“政治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材料二: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独立,什么是自由。自由是按法律的要求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做法律禁止的事,那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都拥有这个权利。”“立法与政体原则相适应民主政体下的立法,民主政体中,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就是对民主政治的热爱,而热爱民主政治就是热爱平等。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材料四: 他(韩非子)又将作为自然规律的道引入政治领域的君臣之道, 他在扬权中说:“道不同于万物,德不同于阴阳, 衡不同于轻重, 绳不同于出入, 和不同于燥湿, 君不同于群臣。凡此六者, 道之出也。”这是一种“君道同体”论, 通过此, 韩非子遂由自然规律的道顺然过渡到人主之道。主道一文就是这样定义“道”的:“道者, 万物之始, 是非之纪也, 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 治纪以知善败之端。”而依据“君道同体”论, 无论是定法还是执法都只能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王爱平从韩非子看道法合流及其对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哪些自然法则?自然法则的提出对罗马法有什么影响?(8 分)(2)材料二中孟德斯鸠继承了西塞罗自然法的什么精神?对当时的西方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3)材料三中观点与西塞罗的自然法有什么共同点?并概括材料四作者的观点。(6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西法文化发展差异的认识。(6分)27(24分)材料一: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德意志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不过恩格斯也认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材131页材料二:(德国)法西斯政权陆续建立起一整套经济调节机构:1933年7月,在德国经济部下面设立德国经济总委员会,负责指导国家经济政策和法令的制订;1934年根据“德国经济有机结构条例”,按产业部门组成四级经济集团和在全国经济院下面按地区组成州经济厅及其下属分支机构;配合扩军备战的“新四年计划”,1936年设立“执行四年计划全权机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立隶属于国防军最高指挥部的经济总署;1942年在军火弹药部下设“军备委员会”等。 樊亢、宋则行主编:外国经济史(近代现代)材料三:1957年,(德)路德维希艾哈德写了一本大众福利的书,中文版名称是来自竞争的繁荣,书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政府是裁判,它负责制定规划,在场上监督;企业是球员,他们上场踢球,犯规罚下”。他说,政府是足球裁判,只负责制定规则,让球员上场踢球的时候,要按规划去踢,规划是:如果被裁判出示两张黄牌或一张红牌,这个球员就被罚下。企业是球员,任务就是上场踢球,看你是否有本事把球踢进球门。踢进去算你赢,踢不进去你就得甘愿认输,按足球规划去做。 韩秀云推开宏观之窗材料四:19491979的三十年间,虽然在经济落后的建国初期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使人民群众承受了饥荒的灾难,甚至使国民经济出现崩溃的危机。19791999的二十年间,我们推进改革,我国的综合实力增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生活改善了。 调查报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变(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出德国的民主政治有什么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西斯在德国上台的原因有哪些?并概括材料二中德国经济调节的方式。(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在路德维希艾哈德的经济思想指导下,德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及其特点是什么?(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80年代、9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国经济政治发展有何启示?(6分)1-25。 CDABC BDCABABBC DDDBCD bbcaa26(1)古罗马为人类提供了理性、正义、权利、平等、自由(或者法律之上,平等、自由、正义)等自然法原则。这种人类自由平等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8 分)(2)自由平等;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为人的解放创造了宝贵财富。(6分)(3)最高法则来自于自然。(2分)观点: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道家的观点;“君道同体”论;韩非子的法家体现君主的意志。(4分)(4)差异:西方法文化注重自由平等,成为民主政治的保障,有利于构建法治社会;(3分)中国法文化注重君主的意志,成为专制统治的工具,法治实质是人治。(3分)27(1)君主专制是实,民主立宪是虚,(或者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色彩);并在形式上确立代议制,相比专制主义是一大进步;同时客观上给工人以合法斗争的权力。(6分)(2)原因:德国专制色彩比较浓厚;经济危机的压力;利用社会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获得垄断资产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