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薪酬白皮书_第1页
中国薪酬白皮书_第2页
中国薪酬白皮书_第3页
中国薪酬白皮书_第4页
中国薪酬白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度中国薪酬白皮书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2012CenterofBusinessData,AdfaithAllRightsR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宏观环境分析参调企业概述调研成果展现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简介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关于白皮书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人力资源从业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自2009年开始发起中国薪酬白皮书调研。中国薪酬白皮书调研在每年年末向企业人力资源从业者发放调研问卷,次年年初汇总,通过专业的数据分析,完成白皮书报告的制作。2012年度中国薪酬白皮书围绕HR所关注的薪资调整、薪酬与福利、招聘与离职、毕业生起薪等话题展开调研,从不同角度向企业呈现调研成果。如果您对中国薪酬白皮书调研有任何建议,或者希望进一步探讨我们的调研成果,欢迎您发送电子邮件到。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3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2011年11月问卷设计调研流程举办论坛,发放问卷2011年12月举办论坛,发放问卷向客户发放问卷2012年1月网站在线问卷收集向客户发放问卷2012年2月问卷审核白皮书报告制作2012年3月完成白皮书报告本次白皮书调研共回收问卷1026份,其中有效问卷983份,有效问卷率达到95.8%。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4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调研概述中国薪酬白皮书调研结果概述:1.2012年全国企业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低于2011年人均薪酬增长率。2.2011年制造业招聘率和离职率最高,国有主导企业离职率最低。3.2011年,销售、设计研发和生产部门的员工是企业最难招聘的人员。4.2011年专科和硕士毕业生起薪增长率最高,金融业各学历毕业生起薪最高。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5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宏观环境分析参调企业概述调研成果展现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简介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6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宏观环境分析国内生产总值2011年全年GDP增速放缓,将影响2012年薪酬增长率500000400000300000200000100000014%12%10%8%6%4%2%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GDP(亿元)GDP增长率薪酬增长率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全年经济增速逐季放缓,表明当前经济增长的势头在逐渐减弱。根据正略钧策的薪酬增长预测模型,GDP增速与下一年度薪酬增长有较大的相关性,预计2012年薪酬增长率和2011年相比将会有所下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7页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GDP(亿元)120,333135,823159,878183,868210,871257,306300,670335,353397,983471,564GDP增长率9.1%10.0%10.1%10.4%11.6%13.0%8.9%9.1%10.3%9.2%薪酬增长率7.5%7.6%7.6%8.4%8.7%9.7%11.7%7.8%12.3%13.1%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宏观环境分析通货膨胀分析2011年CPI和PPI保持持续上涨的趋势,导致企业各方面成本增加10%5%0%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5%-10%CPI同比增幅PPI同比增幅CPI即消费物价指数,是根据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是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用来衡量制造商出厂价的平均变化。2011年,政府对物价实行了全面宏观调控,CPI同比增幅自6月份开始逐月下降,全年CPI上涨5.4%,PPI自3月份开始增速放缓。2012年,随着CPI和PPI的持续上涨,企业各方面的成本都会进一步增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8页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CPI同比增幅-1.20%-1.70%-0.08%1.90%2.40%2.90%3.60%4.60%5.40%6.40%6.10%4.10%PPI同比增幅-6.00%-7.80%-7.00%1.70%5.90%6.40%4.30%5.90%7.30%7.10%6.50%1.70%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宏观环境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年国内消费对GDP贡献较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2000015000100005000025%20%15%10%5%0%-5%-10%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当月(亿元)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是研究居民生活水平、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社会生产、货币流通和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2011年我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6%,全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1.6%,国内消费对GDP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9页月份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当月(亿元)9,3189,94110,91312,61011,32212,33013,53715,33013,58814,56515,86517,740同比增长率14.70%15.00%15.50%17.50%21.51%18.30%18.80%19.10%17.40%17.70%17.70%18.10%环比增长率-0.07%-0.87%7.88%11.21%-8.21%-1.00%7.69%10.20%-1.31%-0.90%7.89%9.99%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宏观环境分析消费者信心指数2011年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消费者对未来收入预期不确定感增强11010510095908580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消费者信心指数CCI即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由于2011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物价持续处于高位,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信心不足,消费欲望降低,消费者信心指数自2011年6月份开始逐渐下滑。但2011年,政府对物价的全面调控取得较好效果,通胀压力有所缓解,全年消费者信心指数仍然处于乐观区间。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0页月份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CCI8686.588.1103.9107.9108.9104.4100.4107.6108.1103.4100.5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宏观环境分析采购经理人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下滑,接近50%荣枯分界点58%56%54%52%50%48%46%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制造业PMIPMI即采购经理人指数,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个方面状况的指数。2011年,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在一季度之后一直徘徊在50%的荣枯分界点左右。一般来说,PMI高于50%,表示整个制造业经济在增长,低于50%表示制造业经济下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1页月份09-0309-0609-0909-1210-0310-0610-0910-1211-0311-0611-0911-12制造业PMI52.4%53.2%54.3%56.6%55.1%52.1%53.8%53.9%53.4%50.9%51.2%50.3%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宏观环境分析参调企业概述调研成果展现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简介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2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参调企业概述地区/行业分布本次调研企业样本覆盖全国主要区域,涉及十一个行业地理位置行业分布华东其它地区,13.8%中西部地区,8.6%北京,12.9%贸易,10.4%交通/物流,综合服务,8.2%高科技,15.4%金融,3.3%1.6%华南其它地区,上海,11.9%房地产,11.5%17.6%能源化工,3.3%广州,11.1%制造业,32.4%工程建设,3.8%东北地区,5.4%华北其它地区,9.2%深圳,9.6%消费品,5.5%医药/医疗,4.4%本次调研企业中,华南地区企业总体占比最大,达到39%,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参调企业占比均达到10%以上。各区域的样本量分布均匀。正略钧策将行业细分为11大类,此次样本量较多的行业为制造业、房地产行业,其他各行业分布较均衡。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3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参调企业概述企业信息企业性质合资企业,是否上市国有主导,5.3%外资主导,23.2%10.0%员工人数民营主导,61.6%非上市公司,85.6%上市公司,14.4%上一财年营业额1000-20002000人,6.7%10亿,8.6%500万,10.1%人,12.5%500-2000万,500-1000人,37.6%100-500人,27.3%1亿-10亿,30.9%21.6%2000万-1亿,28.8%本次调研中,民营企业占比最大,为61.6%,其次是外资企业,占23.2%。调研群体主要集中于非上市公司。从规模上看,员工人数在500-1000人、营业额在1亿-10亿的企业占比居多。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4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介绍宏观环境分析参调企业概述调研成果展现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简介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5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Part1Part2Part3Part4Part5薪资调整12012年3月薪酬与福利2员工离职率3版权所有,不得翻印招聘计划4毕业生起薪5第16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企业薪酬调整决策者总经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是多数企业薪酬调整的决策者,仅有部分企业的调薪决策者包括薪酬委员会60%50%40%30%51.3%35.3%22.3%20%15.2%12.9%10%3.6%0.9%0.4%0%总经理董事会高级管理层HR副总薪酬委员会上级部门其他工会/总监在薪酬决策者的调查中,占比例较大的是总经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相关人员。总经理作为公司业务执行的最高负责人,在半数以上的企业中承担着薪酬决策者的角色。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工会对薪酬的决策影响较弱。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7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企业薪酬调整的宏观参考因素多数企业在调薪时将企业效益作为首要参考因素,行业薪酬水平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之一80%70%60%50%67.4%62.9%50.0%40%30%20%10%0%31.3%30.8%17.9%4.9%企业效益行业薪酬水平劳动力市场经营策略等各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其他供求关系方面策略的调整(如GDP、CPI)调研数据表明,企业在进行薪酬调整决策时,往往倾向于参考企业效益、行业薪酬水平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企业效益是决定薪资变化的物质基础,而人力资本作为企业重要的投入要素,与企业效益密切相关。行业薪酬水平能使企业及时、充分地了解市场人才价值的动态变化,适时调整薪资,保持薪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态势的转变,部分地区面临劳动力短缺的状况,更多的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越来越关注劳动力市场,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进行薪资调整。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8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2011年企业薪酬调整状况及2012年调薪计划大部分企业在2011年进行了薪酬调整,2012年涨薪企业数量有所减少2011年薪酬调整状况2012年调薪计划小部分人员涨薪17.5%基本不变,7.4%降薪,0.5%混合型,6.9%小部分人员涨基本不变,10.6%降薪,0.4%混合型,13.8%薪,21.7%大部分人员涨薪,35.9%全员涨薪,31.8%大部分人员涨薪,24.9%全员涨薪,28.6%本次调研企业中,超过半数的企业在2011年实施了涨薪计划,其中,35.9%的企业对大部分人员进行涨薪,31.8%的企业实施全员涨薪。可见,不管企业是为吸引人才、保留员工而进行的主动涨薪,还是迫于行业普遍涨薪的压力而被动涨薪,涨薪已成为大部分企业的选择。数据显示,2012年仍有半数左右的企业计划对大部分人员或全员涨薪,但这一企业数量占比低于2011年10个百分点左右,说明部分企业在2012年减少了涨薪人员的范围。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19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企业调薪频率近八成企业定期调薪,其中六成以上的企业每年调薪一次不定期实施,17.9%两年一次及以下,3.2%从未实施,2.3%一年两次及以上,15.6%一年一次,61.0%调研群体中,61.0%的企业选择每年调薪一次,15.6%的企业选择一年调薪两次及以上;可见,大部分企业每年都有其固定的涨薪计划。数据显示,仍有2.3%的企业从未实施过薪酬调整。近年来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上涨,员工对企业的加薪需求也随之提高,因为不加薪则意味着实际收入的降低,因此建议从未调薪的企业应考虑当前经济环境的变化,结合员工需求,适当地进行薪酬调整。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0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各层级员工薪酬水平与市场对比情况高管层略低于市场水平,8.7%远低于市场水平,3.6%远高于市场水平,14.4%经理层略低于市场水平,18.8%远低于市场水平,1.5%远高于市场水平,5.1%略高于市场水平,29.4%市场一般水平,30.3%略高于市场水平,43.1%市场一般水平,45.2%主管层远低于市场远高于市场员工层远低于市场远高于市场略低于市场水平,28.1%水平,1.5%水平,2.5%略高于市场水平,17.1%市场一般水平,50.8%略低于市场水平,27.1%水平,4.0%水平,2.0%略高于市场水平,23.6%市场一般水平,43.2%调研发现,有57.5%的企业认为自身企业的高管层薪酬水平略高或远高于同行业市场薪酬水平。高管作为企业发展的领头羊,其薪酬收入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应重视高管在固薪、奖金和长期激励等方面的薪酬设计。HR在判断员工薪酬水平在行业中的定位时,虽然可以根据从业经验和相关渠道了解行业的市场薪酬水平,但毕竟信息量零散,建议可参考同行业外部薪酬数据报告来进行对标,客观判断企业薪酬水平是否达到预期定位。半数左右的企业对主管及一般员工采取跟随型的薪酬策略,保持薪酬给付标准达到市场一般水平。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1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人均薪酬增长率2011年薪酬增长率高于2010年,预计2012年薪酬增长率将有所下降14%12%11.65%12.34%13.14%12.76%75%60%10%8%6%4%2%0%7.80%45%30%15%0%-15%-30%-45%2008年薪酬增长率2009年薪酬增长率2010年薪酬增长率2011年薪酬增长率2012年预计增长率薪酬增长率平均值历年薪酬涨幅变化趋势调研数据显示,自2010年以后,全国人均薪酬增长速度放缓,2011年人均薪酬增长率达13.14%,略高于2010年;2012年企业预计薪酬增长率平均值为12.76%,比2011年实际增长率有所下降,这一现象与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率预期降低相关。近年来,国家推出一系列薪酬相关政策,如“十二五期间实现职工工资增长倍增”、“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加之人工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紧张,调薪已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企业应积极调整薪酬策略,以保持企业的人才竞争力。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2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各行业人均薪酬增长率2012年医药/医疗行业和房地产行业预计薪酬增长率明显低于2011年,工程建设行业2012年的预计薪酬增长率最高22%20%18%16%14%12%10%8%6%4%15.65%2011人均薪酬增长率22%20%18%16%14%12%10%8%6%4%16.00%2012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医药房地产金融高科技制造业工程综合能源贸易消费品工程金融贸易高科技能源制造业医药房地产综合消费品/医疗建设服务化工建设化工/医疗服务25-50分位50-75分位平均值25-50分位50-75分位平均值2011年医药/医疗企业薪酬调整幅度整体较高,除此之外,房地产、金融、高科技、制造业的调薪幅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值。2012年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排名前三的行业是工程建设、金融、贸易。2012年,医药/医疗和房地产行业的薪酬增长不再乐观,虽然医药市场需求在国家政策和新医改的推进下逐步加大,但2012年国家出台药价控制管理的相关政策,医药市场面临规范和整治;而房地产行业受调控政策影响,2011年下半年调控效果开始显现,2012年预计薪酬增长率降低。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3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各地区2011人均薪酬增长率2011年中西部地区发展较快,薪酬增长率整体最高2011人均薪酬增长率22%20%18%16%14%12%10%8%14.35%13.42%13.38%13.11%11.91%11.52%10.69%10.66%10.64%6%4%中西部地区华东华南华北北京深圳上海广州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其他地区其他地区25-50分位50-75分位平均值2011年中西部地区的企业薪酬增长率平均值位于首位,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晚,近年来发展迅速,带动了区域性的薪酬增长。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二三线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华东、华南和华北其他地区的薪酬增长幅度均高于一线城市。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4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各地区2012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2012年华东其他地区、华南其他地区预计薪酬增长率较高,东北地区最低2012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20%18%16%14%12%10%13.58%13.20%13.17%12.80%12.33%11.53%10.71%10.48%8%6%4%10.10%华东华南上海华北北京中西部地区广州深圳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其他地区其他地区25-50分位50-75分位平均值2012年度预计薪酬平均增长率排名靠前的为华东其他地区、华南其他地区及上海;广州、深圳和东北地区的薪酬预算增长率平均值与2011年实际增长率相差不大,均在10%左右。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5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不同性质企业人均薪酬实际/预计增长率民营主导企业在2010年和2011年的薪酬增长率均高于其他性质企业,预计2012年也将维持这一状态19%17%15%2011年人均薪酬增长率19%17%15%2012年预计人均薪酬增长率13%11%12.33%12.80%13.33%13%11%11.33%11.65%13.07%9%7%5%11.40%9%7%5%10.97%国有主导外资主导民营主导合资企业国有主导外资主导民营主导合资企业25-50分位50-75分位平均值25-50分位50-75分位平均值2011年,民营企业保持了2010年薪酬涨幅居首的状态,平均值达到13.33%,预计2012年民企薪酬涨幅仍将领先。民营企业之所以涨幅居高,一方面是由于民营企业薪酬增长的上升空间大,加薪政策比较灵活,使得涨薪幅度居前,而另一方面是由于相当一部分被调研的民营企业属于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受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及劳动力短缺等影响,被动涨薪的幅度较大。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6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资调整2011年企业涨幅最高的部门2011年三成企业的销售部门薪酬涨幅最高,远高于全国人均薪酬增长率35%30%25%20%15%10%5%0%30.5%25.02%销售生产研发市场财务企业占比涨幅比例2011年,三成企业销售部门的薪酬涨幅最高,其平均涨幅达到25.02%,这些企业多集中于消费品、贸易、综合服务等以产品或服务销售为导向的行业,销售作为实现产品或服务市场价值的关键,其工作业绩将直接影响企业效益。其他企业涨幅最高的部门为生产、研发、市场或财务,这些部门的涨幅平均值都超过20%,远高于全国人均薪酬增长率。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7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Part1Part2Part3Part4Part5薪资调整12012年3月薪酬与福利2员工离职率3版权所有,不得翻印招聘计划4毕业生起薪5第28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酬与福利各行业薪酬总额占营业额的比例综合服务业薪酬总额占营业额的比例最高,消费品行业薪酬总额占营业额的比例最低薪酬总额占营业额的比例30%25%25.1%20%15%10%18.9%17.6%16.2%14.7%14.6%14.6%12.8%10.2%9.7%7.9%5%0%综合金融高科技制造业贸易交通房地产医药能源工程消费品服务/物流/医疗化工建设综合服务业薪酬总额占营业额的比例最高,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综合服务业总成本中的员工薪酬成本占比较高。金融、高科技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中高端人才需求量较大,在人才薪酬成本的投入方面较多。消费品行业薪酬总额占营业额的比例最低,一方面由于消费品行业的用工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品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营业收入整体较高。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29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酬与福利不同性质企业福利总额占薪酬总额的比例国有主导企业福利总额占薪酬总额比例高于其他性质企业福利总额占薪酬总额的比例35%30%25%20%21.8%15%10%11.1%12.9%12.2%5%0%国有主导外资主导25-50分位50-75分位民营主导平均值合资企业整体而言,本次调研企业福利总额占薪酬总额的比例平均值为12.9%。国有主导企业的员工福利总额占薪酬总额比例整体高于其他企业,国有主导企业在员工福利方面投入比例较大。福利作为员工的间接收入,在吸引和保留员工的同时,更体现企业对员工在生活方面的投入和关怀,增加员工的企业归属感。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30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酬与福利各层级员工变动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企业员工变动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随层级的提高而加大变动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45.0%35.0%25.0%27.8%23.4%21.2%20.1%15.0%5.0%高管层经理层25-50分位50-75分位主管层平均值员工层变动薪酬指员工的变动性收入,如销售提成、绩效考核奖金等,大部分企业各层级变动收入的占比不同,体现出企业对不同层级的员工激励力度不同。高管变动薪酬占薪酬总额的比例整体较高,平均值达到27.8%,企业在高管层更注重变动薪酬的激励作用。企业高管变动薪酬的发放有很多形式,例如将高管的变动收入与项目利润、企业效益挂钩,或发放高管留用奖金和制定长期激励方案等。2012年3月版权所有,不得翻印第31页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报告薪酬与福利企业员工试用期工资约占转正后工资的比例大多数企业员工试用期工资占转正后工资的比例为80%60%50%40%30%2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