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第一粮食进口大国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出的声音是:2014年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什么?为什么在中国粮食产量十连丰之年,中国粮食产量一百年当中最长的一个连续丰年周期之后,中国府库盈满,完全没有饥馑之忧的时候,中国会把国家“粮食安全”放在2014年中国经济的头等大事的位置上?当中国大规模地拆除城乡二元化的藩篱,当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当农地展开大规模的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建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农户庄园,超级大农场。从一家一户的“包产到户”的小农业,正在转向现代化的大农业之际,国家不能不对粮食安全高度关注。而我们认为,中国农业必须完成这一次蝉蜕,不如此则不能化蛹为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也许两三年,也许三五年,但一定要走。2014年将会是等待发令枪响的一年。 中国的粮食缺口在不断加大2003年,中国粮食生产“十连增”的起始年,当年产粮4.3亿吨,人均粮食消费量为334公斤。中国生产的粮食勉强够吃。粮食进出口基本持平。2009年,中国生产粮食4.84亿吨,这一年是中国粮食连续丰收的第6个年头,可这一年中国消费粮食4.97亿吨。中国的粮食消费增长更快,从勉强够吃到不够吃了。这是因为中国人吃得好了,中国人食谱中的肉奶蛋比重加大了。2009年粮食消费的缺口高达1300万吨。这种入不敷出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丰年尚且不够吃。2010年8月,中国的粮食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高达两位数。中国的粮食价格已经大大高于国际粮食市场的粮食价格,本来中国的粮食在丰年都难以糊口,可现在,即便有点盈余,也没法出口了。2013年,国产粮食达到历史最高峰的6.01亿吨,与2003年相比,整整增加了1.4亿吨。增幅可谓不小。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25公斤,却更加不够吃了。2012年,中国净进口粮食7000多万吨。不过两年,中国净进口粮食增加了490%!目前,中国三大主粮的净进口(进口数大于出口数)已常态化。在过去三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中国的玉米进口在2012年达到520.7万吨,小麦进口达368.9万吨,大米则达到231.6万吨。此前的两年,中国玉米的进口分别为157万吨和175万吨,翻了好几番。据农业部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5.54亿吨。缺口将加大到1亿吨以上。这表明中国既不是农业生产的大国,也不是农业生产的强国。中国正在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虽然中国不甘心沦为粮食纯进口国,但农业部官员认为,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结束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这种局面。中国过去一直努力要把粮食进口控制在5%以下,现在看来,没能做到。政府转而加大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业内认为,农产品也会像石油一样出现问题,成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粮食供应的安全。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3年世界粮食安全指数报告,西方国家占领了全球粮食安全系数排行榜第一梯队,中国则位列第42位,大大领先于中国的,包括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位)和韩国(24位)。如今,中国的双脚已不可避免地踏上了海外粮食进口的疆土。中国粮食需求将推高全球粮价说到此处,让我们再读一条新闻。2013年10月4日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刊文中国粮食需求将推高全球粮价。该文称,中国正在成为粮食进口国。这并非是因为中国农业生产落后,中国的粮食安全政策使这项任务更加艰巨。这项政策坚持农业生产自给自足,限制粮食进口。报道称,虽然中国的肉类生产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粮食,特别是作为家畜饲料的大豆,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在过去15年里,中国的大豆产量下滑,国内消费需求已经达到产量的5倍。外国大豆如今已经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农业价值链中。今天,中国大陆与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越来越像,随着城市占用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城市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农田。中国正在成为粮食进口国。这些趋势将给世界造成巨大影响。以大米为例,尽管中国的大米产量在20世纪迅速增长,但2012年,中国不得不进口260万吨大米。中国在过去50年里一直是大米净出口国,该国购买大米可能导致全球价格出现历史新高。现在就断言中国国产大米供应会出现大豆生产那样的瓶颈,导致中国成为进口大国还为时过早。但最近在中国中部发现的镉超标大米,以及此前的一系列食品丑闻,显然是无助于缓解压力的。焦虑的中国消费者将放弃国内大米,选择国外生产的大米。今后,中国可能会被迫增加粮食进口,这对美国等主要粮食出口国有利。但就像中国过去10年的工业和房地产繁荣推高了石油、煤和铁矿石的价格一样,未来10年,中国粮食需求增长,可能导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粮价上涨。中国已经消费了全世界60%的大豆出口量。这一趋势继续发展下去,中国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粮食供需关系。为什么236个中国农民不抵1个美国农民?说“236个中国农民不抵1个美国农民”,这话让我们很有些挫败感,让我们有点儿气馁。可这是事实,是我们必须清醒地面对的事实,一个能让我们知耻而后勇,能让我们奋起直追的事实。世界银行2008年报告显示,20002004年,中国农业人口的劳动力比例占总就业人口44.1%,而同期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仅占总就业人口比例的0.58%2%。准确的数字为农业人口。也就是说,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仅为不到300万人。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11月19日在京发布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蓝皮书中说,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人口比重为49.68%。据2011年4月2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的人口总数为13.亿人。那么中国的农村人口应为6.7亿人。也就是说,中国的农业人口为6.7亿人,而美国的农业人口仅为284万人。中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之比超过了236:1。美国以不到300万人农业人口,造就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农业。美国用不到0.58的农业人口所生产的粮食,使美国人均占有的粮食超过了1吨(而中国人均占有的粮食仅为美国人均占有的粮食的1/3),成为了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其一个国家的粮食出口,就占到了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一半。美国的玉米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稳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占65%,居世界第一。美国玉米单产在8.5吨/公顷,而我国的玉米主产区,东北地区单产只有6吨/公顷。美国的小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1%,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量占33%,居世界第一位。水稻产量占2%,居世界第十,出口量占16%,居世界第三位。大豆产量占35%,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占67%,居世界第一位。棉花产量占18%,居世界第二,出口量占24%,居世界第一。这些享尽辉煌的数字,都是因为有了建筑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工业化的大农业。看罢了美国农业,我们再看中国农业。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小麦和大米消费国,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开始对世界粮食市场构成压力。为什么?为什么6.7亿人种粮拼不过300万人种粮?我们该不该仔细地想想?中国的土地制度不改革成吗?征地污染农田大量流失 中共海外购地种粮目前,地方政府60%80%是以卖地为生。尤其在现行的体制中,当官的无不为了升官大搞GDP政绩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导致地方债高企,当前经济严重下滑的情况,征地血拆更是日趋疯狂,甚至把良田谎称为荒地强征,农地日益减少。今年10月,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创新高近2.1万亿元,而去年同期只是1.24万亿元。中国三大主粮净进口的局面将成为一种常态,其“自己养活自己”的承诺日益困难,目前中国粮食面临安全危机。图为遭污染的长江水源。(Getty Images)除此之外,土地污染问题致使粮食减产、绝收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近两年, “镉大米”、“重金属蔬菜” 土壤污染事件频发。早在2006年7月份,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的周生贤全国土壤污染防治会议上也公开过一组数据: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900,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从2006年开始,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全国首次土壤污染普查,到2010年,耗资已达10亿元,但调查结果一直未被公布。其相关数据仍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根据中科院生态所201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目前中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大约相当于12个北京市的大小。有非政府组织和研究人士表示,中国“癌症村”的数量有几百个之多,其污染之严重可见一斑。在中国耕地不断流失、污染的时候,中共不得不在海外大量购地种粮,以解决粮食问题,以防粮食短缺引发社会动乱。今年9月,有消息称,中国将购买300万公顷乌克兰农田用地,这意味着中国要买下乌克兰二十分之一国土面积,占全乌克兰可耕地总面积近十分之一。有还消息称,时至2013年,中国企业已经从阿根廷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租赁了数十万公顷的土地来种植大豆。更早之前,2007年菲律宾政府因核给中国公司120公顷的当地耕地以种植稻米、玉米及蔗糖等作物,价值50亿美元的交易却遭当地农夫一再反对。隶属于中储粮总公司的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 4.7万吨。(网络图片)粮食储备造假 中储粮疑掩盖亏空人为纵火中国粮食储备造假,粮库库存严重不足及粮食“少收多报”的亏空现象的消息不断,甚至早在朱镕基时代,地方官员就造假欺骗。高层多次彻查亦未能遏制,而且还有越演越烈之势。2013年5月27日,中共中央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储粮总公司,5月31日,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离奇失火,过火粮囤和货位80个,足够百万人吃一年、价值近亿元的约5万吨储粮,全部化为灰烬。然而,这把火揭开了中储粮等粮食储备机构操纵粮食买卖的黑幕,将中储粮从收购库点选择到收购的资金发放、监管的垄断利益链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火灾后,外界纷纷质疑中储粮掩盖亏空,人为纵火。与此同时,6月4日,中纪委即抛出安徽原副省长倪发科,称其涉嫌严重违纪接受调查。倪发科被中纪委抛出,其中涉及粮食造假欺骗朱镕基的骗局,显示出王歧山警示利益集团的意味。曾任安徽南陵县委书记的倪发科涉及粮库库存造假,蒙骗时任总理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中提及此事称,1999年传统新年前夕,朱镕基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信访局看望工作人员时说:“不久前我到安徽南陵县去察看粮食仓库,在我没去之前粮库都是空的,后来他们把一些粮站的粮都搬过来,摆得整整齐齐。连我都敢骗,真是胆大包天!”粮食危机将是中国大陆面临的长期问题中国粮食储备黑幕甚多,硕鼠巨贪正在吞食中国百姓的口粮,地方粮库粮食霉烂、偷卖粮食的现象很多,为了隐瞒问题,弄虚作假,粮库内上面铺小麦,下面是麦麸,甚至把托市粮抵押给银行进行贷款。同时,中国粮食进口率不断攀升,自给率下降,镉毒大米,国家粮库的巨大亏空,加上近年来极端天气造成粮食大幅度减产,粮食危机将是中国面临的长期问题。为什么美国的食品价格这么便宜?四大原因:美国的高速公路几乎不收费,收费的高速公路仅占高速公路总里程比重微不足道;美国所有食品环节均免税;美国的超市食品没有入场费;美国的农业是建筑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工业化的大农业,而中国的农业是建筑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上的家庭承包制上的小农业。美国的农业是现代化的大农业,而中国的农业是一家一户的自耕农业。就中国农业来说,没法和美国的大农场竞争,在知识、市场、土壤、机械化程度等条件上,中国农产品明显地处于劣势。这是“为什么美国的食品价格这么便宜?”的答案。粮食战争:这样的警告能不能让中国猛省?2012年12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这样一条消息:中国成全球粮食市场大买家。文中说:“中国2012年111月份的谷物进口,已达到1340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50万吨增长了两倍。这种大肆进口已经让北京成为世界第二大大米和大麦的进口国,而且位居玉米的前10大进口国和小麦的前20大进口国。”这并不是一种常态的变化。多年以来,中国的粮食基本上能自给自足,粮食进出口大体相抵。直到前几年,中国还只是进口很少量的优质大米和少量的小麦,几乎不进口玉米,坚持自给自足。但是,这种现象正在发生转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现在又开始把玉米、小麦、大麦和大米等谷物,纳入其大宗进口产品名单。英国金融时报接着说,处于美国内陆的内布拉斯加州,从未感觉像现在这样跟中国关系密切。过去5年来,该州对中国的谷物出口翻了一番。内布拉斯加州的最高农业官员格雷格伊巴赫最近访问北京时说:“中国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出口市场和一个日益扩大的出口目的地。”他的讲话在验证中国的粮食缺口越来越大。那么,中国的粮食进口对全球粮食供应的影响有多大?荷兰合作银行为农业综合企业提供贷款的最大银行之一,该行说:“对于中国来说,即使中国仅进口5%的玉米,那也将相当于全球玉米交易的1/3或者将近一半。” 影响竟大到如此程度。早在30多年前,开始进入高速经济增长阶段时,中国就一直面临一种可怕的预言式警告:中国对粮食日益增长的需求,可能导致全世界的粮食短缺。外媒是这样解读中国的农业前景的:中国农业领域的高级官员陈锡文最近承认,增加谷物和含油种子的进口,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他在北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已经变得非常必要。中国的农业产量一直在增加,但需求增加得更快。”外媒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评论客观而中肯,确切的定量分析,很有说服力,我不知道这一切能不能让中国猛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计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
- 眼镜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海南安检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瑞声科技培训笔试题目及答案
- 人事专员笔试试题及答案
- 国际碳交易视角下森林碳汇市场价格的多维剖析与策略构建
- 2025免疫培训试题及答案
- 地球公转与四季地理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涂料清工合同(标准版)
- 音乐旋律创作音乐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金华义乌市经信委招考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兽医市场营销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 数据中心锂离子电池消防安全白皮书
- 啤酒代理合作协议
- 甲亢护理诊断及措施
- 精雕雕刻机安全操作规程模版(2篇)
- 蓝耳病防控措施
- 护工护理员院感培训
- 物业管理服务内容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建筑金属构造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决战朝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