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封建制度发展比较分析_第1页
东西方封建制度发展比较分析_第2页
东西方封建制度发展比较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西方封建制度发展比较分析丁超 3051821057 临床医学二系0502班摘要:东西方文化圈有着很大不同,特别是封建时代不同的发展轨迹,导致了现代化只在西方文明圈出现而东方文明圈没有出现的结果,本文就是试图对这种现象进行一些分析和总结。关键词:东方儒教文明圈 西方基督教文明圈 现代化 庄园制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二元权力体系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两大迥异的文明体系,即东方儒教文化圈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圈。本文就这两大文化圈的封建制度发展比较来看,试找出文明自身现代化的动力或者根源。很多人一直在问一个问题,古代中国为什么没有靠自身力量实现现代化 在此我先要给现代化下个定义: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具体可以是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抑或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出现后没有发展强大到承担起封建制度掘墓人的角色?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的原因在其中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试问为什么与中国同属一个文化圈的日本能成功实现现代化、推翻中世纪黑暗的封建制度?宗教,无论是儒教、神道教还是新教,我觉得只是一个表象的问题,并非是产生问题的本质原因。这就回归到孕育着现代化的封建制度本身上进行分析了。中西封建制度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发展结果完全不同:一个还是沉浸于皇天后土的封建专制主义泥潭中,一个却迈向科学、民主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就封建制度本身,中西存在以下重大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的结果:1、 从生产关系角度看,西欧封建制的基础是封建庄园经济,而中国是小农经济。虽然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自给自足的程度有很大差别。西欧的庄园是一个大型的经济单位,里面存在着比较齐全的社会分工,四季轮耕和齐全的手工业使其能够拥有很大程度的自给自足,从而有很大的独立性;而中国的小农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家庭经济,虽然有着男耕女织,但不可能达到拥有西欧庄园那样相对完备的社会分工,因此它脱离不了对外界的依赖,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孟子曾言:“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他显然是在告诫那些小农户一定要集中其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专门从事一两项产品 (主要是粮食) 的生产 , 然后将消费后的剩余部分拿到市场中去交换,以有易无,取得所需的日用品,这才是最经济实用的。那么这种生产关系的不同与现代化的孕育有什么关联呢?我觉得西欧庄园制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由这个独立性引生出下列不同,正是这些不同直接导致东西方现代化命运的不同。2、 从封建政治制度角度看,东西方存在着极大不同。正是生产关系的不同导致政治制度的不同。a) 首先是西方王权专制不同于中国的皇权专制。中国当一踏入封建时代,君主集权专制就如影相随了两千年。而西欧封建制度中专制制度的时间都不长,英国只有一个世纪,而法国也只有两个世纪,而且都是封建时代的后期产生的。中国封建制度抑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本质,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森严的封建伦理等级制度或称为父权主义,君主对于臣下拥有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支配权力。君权高于法权,君主的旨意就是法律,人治被认为是合法的统治方式,于是在儒家经典中,道德被深深嵌入政治之中,君主的权力不容许有任何制约,因此国家的兴盛就被寄托在君主个人的德性。相反,西欧封建制的基础是封臣与封主的关系。这是一种纯粹私人的权力和义务的关系,并不是无限和无条件的。封主对封臣下属是不能直接行使封建性权力的。14世纪的法国流传这样一句格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主和封臣之间关系基础是私人性质的契约,双方都须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其中,封主最重要的义务是保护他的封臣,在封臣行了臣服礼并履行了应尽义务后,封主不得剥夺其封土,有时还必须奉召出席封主法庭陪审;封臣则必须为封主服军役等,封主封臣双方如果任何一方未履行其义务,这种臣属关系就可能破裂。b) 其次,西欧封建社会权力体系不同于中国。中国是一元的封建专制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没有削弱的迹象,反而被不断强化,不仅在行政司法领域进行专制,而且也不放松对思想文化领域的钳制。而西欧还存在教会的力量,也许权力归属与君主,但是权威却来自教会,西欧的君主都会从教会那寻求合法性。教权和君权的互不隶统形成了西方权力体系的二元性。以上种种限制,使君主专制的形成不像中国那样容易和长久。统治思想领域的是教会而非君主。c) 再者,君主专制的阶级基础也不同。而西欧君主专制建立在君主与市民阶级、工商阶级联合的基础上,因此西欧君主是鼓励工商业发展和城市的兴起,不自觉地促进了现代化的到来,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而东方君主专制建立在封建地主阶级联合的基础上,倚重落后的小农经济,其必然推崇重农抑商,压抑现代化的各种因素。3、 东西方封建君权的强弱不同导致东西方社会很多不同。a) 首先,西欧的地方权力强于中央,使得贵族敢于和君主抗衡。当君主和贵族达成妥协,就会产生议会等民主立法机构,如英国;而德国的皇帝是由各大诸侯推选出来的,于是也就根本不会产生臣属的关系,反而诸侯觉得皇帝的权力是他们赐予的,地方保持了很大的独立性。中国则完全不是这样,中央对与地方一直保持着牢固的统治关系,无论是行政权还是司法权,都被悉数集中到中央,比如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都要由中央最后裁决。这样就限制了地方的体制创新。b) 其次,西欧的城市有很大自治性而中国没有。西欧中世纪出现的新兴城市,大多是以其经济属性为主,而不是政治属性或宗教属性,很多是工商业发达的城市。城市里的居民市民阶级,和原来的封建生产关系没有太大的联系,保持着很大的自主性,于是产生了城市自治的需要。城市的自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催化了现代化的到来。中国的城市也是世俗的,规模也不亚于西欧,但是却一直是在封建的生产关系中发展起来的,虽然晚明的东南沿海城市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始终逃不开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不会也不敢提出城市自治的需要。c) 最后,西欧的先进力量和思想能在权力相互制衡的夹隙中找到发展壮大的空间,而中国则非常困难。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目的不同但性质相同,完全钳制住全国人民的思想,使其奴性化、狭隘化、保守化,任何进步思想都会被当作异端,发展举步维艰。而西欧虽然有基督教的宗教法庭的思想压制,但是在不同地区程度不同,科学民主的花朵往往在一些薄弱之处绽开结实。以上就是我对本文开头几个问题的回答。我们还要看到在东方文明圈内,日本是个另类。它虽然属于东方儒教文明圈,但是它的封建制度却与西欧惊人的相似,因此也能靠自身的动力实现了现代化。具体有:1、日本封建社会权力系统也是二元的,幕府掌握真实的权力,而权力的来源却是天皇,权威在于天皇;2、日本也有着西欧式的庄园经济,并以此为基础的封臣与封主关系,武士阶层类同于西方的骑士阶层,地方的权力不绝对受制与中央,这也就有了后来的西南大藩倒幕的成功;3、日本从未出现君主专制制度,也没有以儒教为基础的科举制度,虽然儒教被奉为正统,但佛教、神道教、兰学 指战国时期传入日本的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和汉学都广泛地流行,人民思想比较自由。总之,一种文明能否突破封建专制的牢笼,完全是由自身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我觉得种族决定论、地理决定论、宗教决定论都非本质的解释和分析。参考文献:西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