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价值发展“教学立意”的确定_第1页
基于学生价值发展“教学立意”的确定_第2页
基于学生价值发展“教学立意”的确定_第3页
基于学生价值发展“教学立意”的确定_第4页
基于学生价值发展“教学立意”的确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学生价值发展“教学立意”的确定 【内容摘要】教学要以“立意”为先,历史课堂“立意”当以“价值发展”为先,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注学生自身价值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老师当以此为己任。 【关键词】价值发展 教学立意 历史意识 情感 历史教学要以“立意”为先,有了好“立意”,这堂课就有了好灵魂,而没有“立意”,就如“一盘散沙”、“无帅之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这样阐述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确立课堂“教学立意”过程中,历史老师要能够基于学生的价值发展,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如果历史课堂只是乏味无趣的知识梳理,或者只是布满了历史故事,那绝不是一节好课,好的课堂必须是“能够拨动学生思想的琴弦”的课堂。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相较其他学科而言,历史学科肩负的学生价值发展的使命更为沉重。 一、培养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是人们在感受、感悟历史的一系列大脑处理过程中形成的基础认识,也是一种审视过去与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赵亚夫先生认为在历史课堂上应该让学子们感悟以下8种主要的历史意识:即变迁意识、全球意识、史料意识、批判意识、建构意识、整合意识、存在意识、主体意识。其实一线老师都明白,在当下高考体制下,大多数的历史课堂充斥的是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解题技巧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所谓“教书育人”,教育比教学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历史教育的意义不光在于了解过去的事情,还在于它能帮人类更好地走向未来。培养历史意识,在课堂上完善学子们的人格教育,使学子们能够辨别真伪,形成自己深刻的认知,加深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的理解,增强国民意识与世界意识。 二、理性的情感渗透 爱国主义精神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重点,也应该是在老师们备课中课堂“立意”必须重点关注的。一线老师应该深有体会,每每上到人教版必修一抗日战争,教室里学子们往往义愤填膺、摩拳擦掌、情绪激愤。凡是中国人,这样的反应都是正常的。但也这样的反应:“他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我们也来个东京大屠杀,他们杀我们30万,我们要加倍偿还”这样的应对是“以牙还牙”、“以暴制暴”。在教师备课中,这样的情景应该预见到,因此“理性爱国”应是确立本课教学价值立意中的重中之重。当年日军的疯狂屠杀是不人道的、野蛮的,而我们的爱国方式不应该是不人道的、野蛮的。通过本课,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历史感悟,铭记苦难,但不是延续仇恨。只有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所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祖国更强大,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三、挖掘并取舍史料 优质的史料教学必须以高“立意”为前提,高“立意”的课堂也必须以史料来充实课堂。史料浩如烟海,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对史料要多重分析、甄别、取舍,选择适合学生价值发展的用到课堂授课过程中。而丰富的史料可以自然生成历史的敬畏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史料分析与问题探究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发展。 如:人教版必修三新文化运动,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材料,来丰富课堂教学和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知。新文化运动过程中同时也在进行一场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成为浪潮。在此可以补充水浒传中的片段,让学生感知在新文化运动前数百年,白话文已经兴起。还可以选用以下一则材料: “周作人的朋友生病,他得到电报后,赶到车站坐车到天津,乘船南下。对于这样一件普通的事情,周作人极有感触:若用白话,很容易把这件事情写清楚。但若用古文,却怎么也说不清。因为古文中没有电报二字。类似的还有火车、轮船等名词。” 另外,这场运动在抨击旧道德过程中的文章非常丰富,老师们可以选择经典史料用于课堂,比如关于妇女贞操问题。 通过一系列史料的补充,可以加深历史的厚度,这是老师们仅仅通过教材内容的陈述不可能做到的。学生们可以从材料的中形成自己的感知,从而增强时代意识、国民意识、世界意识等等。 四、借助多重教学手段 在课前教学预设中,老师们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立意”,必须先对实现“立意”的方式作出一定程度的思考与设想。也就是说,要借助于多重教学手段来实现立意。传统讲授方式已经越来越引起学生的反感,而贴近学生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越来越被老师和学生们接受。多重教学手段包含新的授课模式,比如活动单导学、小组探究合作、历史情景法等组织教学的方法。也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比如多媒体、电子白板、网络等交互手段。这些手段在“教学立意”确定的过程中,必须作为“方法立意”进行预设。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价值的健康发展,最终实现历史教育的目标和应有功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