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远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高二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传统果酒、果醋发酵和腐乳制作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果酒、腐乳发酵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菌种属于原核生物b. 三种发酵过程中醋酸发酵需要的最适温度最高c. 果酒发酵在无氧环境下进行,果醋和腐乳发酵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 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都是微生物胞内酶【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果酒和果醋及腐乳的制作原理、实验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果酒、腐乳的发酵,利用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毛霉,二者都属于真核生物,果醋发酵的菌种为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毛霉和醋酸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分别为1518和3035 ,可见,三种发酵过程中醋酸发酵需要的最适温度最高,b正确;果酒发酵利用的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原理,需在无氧环境下进行,醋酸菌和毛霉都是需氧型生物,所以果醋和腐乳发酵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c正确;腐乳制作过程利用的是微生物胞外酶,d错误。2.在腐乳制作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有利于毛霉菌丝生长b. 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c.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投入到装有卤汤的瓶中密封d. 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成熟过慢或腐败变质【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腐乳的制作原理、条件、实验操作的流程、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合用来做腐乳,含水量过大时腐乳不易成形,进行腐乳制作时,勤向腐乳坯表面喷水会使豆腐含水量增大,不利于毛霉菌丝的生长,a错误;香辛料可以调制腐乳的风味,也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可据个人口味配置卤汤,而不是卤汤中香辛料越多,口味越好,b错误;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应先加盐腌制,然后再加卤汤装瓶,c错误;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反之,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因此需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成熟过慢或腐败变质,d正确。3.某同学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的课题研究,实验设计如下:设置两组实验,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复合酶洗衣粉 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等全部相同,洗涤温度都为35根据污渍去除程度得出结论这个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能力。【详解】进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比较”的课题研究,自变量是洗衣粉的种类,因此设置的两组实验应分别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因变量是洗涤效果,可根据污渍去除程度来加以体现;两组实验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涤的衣物量、衣物质地、污染物性质和量、被污染的时间、洗涤时间、洗涤方式、洗涤温度等均为无关变量,应控制全部相同。综上分析,这个实验设计中,错误的是,a正确,b、c、d均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依据题意和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与等量原则,准确定位实验目的(研究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再结合题文中呈现的实验设计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进而明辨各选项的正误。4.如图 1 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 2 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待其冷却至室温时与活化的酵母菌混合制备混合液b. 图 1 中 x 溶液为 cacl2 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c. 图 2 中搅拌可以使培养液与酵母菌充分接触d. 图 1 中制备的凝胶珠用自来水洗涤后再转移到图 2 装置中【答案】d【解析】【分析】图1所示的方法是包埋法,x溶液为cacl2溶液,其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制备的凝胶珠要用蒸馏水冲洗23次,洗涤干净后转移到图2装置中,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细胞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应小火或间断加热,防止海藻酸钠焦糊,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酵母细胞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图2中为了使发酵过程更充分,应该均匀搅拌以使得固定化的酵母细胞和葡萄糖溶液充分接触。【详解】a. 刚溶化的海藻酸钠要冷却至室温,才能与活化的酵母细胞混合制备混合液,以免高温使酵母细胞失活,a正确;b. 加入cacl2溶液进行固定化酵母细胞,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b正确;c. 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培养液与酵母细胞充分接触,以利于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c正确;d. 制备的凝胶珠用蒸馏水洗涤,去除残留的cacl2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进行发酵,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实验操作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5.下图为“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相关操作。这些操作目的正确的是 a. 是洗涤红细胞,去除血细胞表面的杂质b. 是溶解dna,去除不溶于酒精的杂质c. 溶解dna,去除不溶于2mol/lnacl溶液的杂质d. 稀释nacl溶液,去除不溶于低浓度nacl溶液的杂质【答案】c【解析】鸡血细胞液中加入蒸馏水,目的是让红细胞胀破,a错误,向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95%的人酒精,目的是析出dna,b错误,dna在2mol/l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大,而蛋白质在2mol/l nacl溶液中会析出,c正确,是稀释nacl溶液,使dna析出,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与鉴定。6.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 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膝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 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0c恒温培养24-48小时d.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答案】d【解析】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在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一组平板为代表进行计数。所以d不对。7.下图中甲是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乙是平板划线法的操作结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中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涂菌液b. 甲、乙操作中只有甲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c. 乙中接种环需要灼烧5次d. 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图甲显示,甲图中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分离法,在涂布前,涂布器需要经酒精灯火焰灼烧,冷却后方可涂布;图乙为平板划线法,平板中划了5个区域,因此操作过程中接种环需要灼烧6次。【详解】a. 甲图中涂布前要将涂布器灼烧,冷却后才能取菌液,a正确;b. 甲是稀释涂布分离法,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划线分离法无法计数,b正确;c. 乙中接种环需要灼烧6次,c错误;d. 每次划线的起点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d正确。8.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 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 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d. 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dna重组技术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解:a、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有dn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运载体不属于工具酶,a错误;b、一种限制酶都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即具有特异性,b错误;c、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c正确;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需要检测和鉴定,不一定能成功实现表达,d错误故选:c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9.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均只能特异性的识别36个核苷酸序列b. 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间相互补以保证与模板链的正常结合c. 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d. 目的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复制【答案】c【解析】切割质粒的限制酶大多能能特异性的识别6个核苷酸序列,a错误;pcr反应中两种引物的碱基间不能互补,否则引物不能与模板链结合,b错误;载体质粒通常采用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c正确;目的基因必须位于重组质粒的启动子和终止子之间,才能进行转录,d错误。10.某目的基因两侧的dna序列所含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如图所示,最好应选用下列哪种质粒作为载体()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中质粒上只有一个限制酶nhe切点,而目的基因的一端有nhe切点,不能把目的基因切下来,故a不合题意;b项中质粒上有一个alu切点,目的基因两侧也有切点,但是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目的基因不插入时质粒自己也可以连接起来,故这种质粒不是最佳;c项中的质粒有两个切点,可以避免质粒自身的连接,但是由于nhe的切点在alu切点的左侧,因此用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时,与只用alu切割效果相同,故c不是最佳方法;d选项中质粒含有两种限制酶切点sma和nhe,同时用来切割质粒可以避免质粒的自身连接,切割目的基因时,两端有这两种酶的切点,能保证目的基因插入质粒中后才能连接,故d是最佳质粒。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1.土壤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时,ti质粒上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中。利用农杆菌以ti质粒作为运载体进行转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目的基因应插入t-dna片段外,以防止破坏t-dnab. 用ca2+处理农杆菌,以利于其侵染植物细胞c. ti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属于细菌的拟核dnad. t-dna片段有利于介导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农杆菌转化法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根据农杆菌的这一特点,目的基因应插入t-dna片段上,以便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把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的dna上,a错误;不需要用ca2+处理农杆菌,应直接利用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b错误;ti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c错误;t-dna片段有利于介导外源dna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d正确。12.关于“克隆羊”、“试管羊”、“转基因羊”的说法合理的是()a. 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一般都有卵细胞的参与b. 它们的遗传物质都只来自于一个亲本c. 它们是通过相同的生殖方式获得的d. 在培育过程中,都用到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核移植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答案】a【解析】克隆羊是将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卵细胞中形成的,试管羊是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形成的,转基因羊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受精卵,a正确;它们的遗传物质都不只来自一个亲本,克隆羊也有少量遗传物质来自供质的亲本,试管羊是体外受精的产物,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b错误;克隆羊、转基因羊属于无性生殖,试管羊属于有性生殖,c错误;三个成就都用到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但试管羊和转基因羊没有用到核移植技术,d错误。【考点定位】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基因工程、胚胎工程【名师点睛】克隆羊是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形成的,属于无性生殖,其核基因来自供核亲本,而细胞质基因来自受体;试管羊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形成的,属于有性生殖,其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转基因羊是转基因技术、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后形成,属于无性生殖。13.如表为几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限制酶能够水解dna上特定的磷酸二酯键b. bamh切割的序列能被sau3a切割c. bcl切割的序列能被sau3a切割d. 以上信息说明限制酶没有特异性和专一性【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限制酶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每种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a正确;表中信息显示:bamh的识别序列中包含sau3a的识别序列,因此bamh切割的序列能被sau3a切割,b正确;bcl的识别序列中包含sau3a的识别序列,所以bcl切割的序列能被sau3a切割,c正确;以上三种限制酶识别的序列都不同,这说明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d错误。14.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为了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培养基中应添加蔗糖b.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会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 器官、组织的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通过再分化形成愈伤组织d.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器官、组织的细胞在离体的情况下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5.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被称为“钻石级”肉用绵羊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雌性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b. 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进行体外受精c. 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d. 为避免代孕绵羊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应注射免疫抑制剂【答案】c【解析】为了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需用促性腺激素对雌性杜泊羊进行处理,a错误;根据采集部位而定,如果是从输卵管采集的卵细胞,已发育成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如果是从卵巢是采集的卵细胞,未发育成熟,都要经过体外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受精,b错误;为了进一步扩大繁殖规模,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c正确;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不需要注射免疫抑制剂,d错误。16.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b. 蛋白质工程就是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直接改造c. 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d. 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改造【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蛋白质工程的基本原理、实质及操作流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a正确;蛋白质工程是以蛋白质分子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因此蛋白质工程可生产自然界没有的蛋白质,b、c、d均错误。【点睛】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异同项目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过程预期蛋白质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获取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实质定向改造或生产人类所需的蛋白质定向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人类所需的生物类型或生物产品结果可生产自然界没有蛋白质只能生产自然界已有的蛋白质联系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中所利用的某些酶需要通过蛋白质工程进行修饰、改造1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a. 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b. 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c. 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d. 对于基因检测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答案】b【解析】对于转基因技术,我们应该趋利避害,理性看待,a正确;我国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b错误;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并反对其扩散,c正确;应用基因检测技术应该保护个人遗传信息隐私权,d正确。18.下列关于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胚胎分割时可同时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b. 受精卵需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才能进行胚胎移植c. 胚胎移植时选用的胚胎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d. 胚胎移植前需对供体和受体进行配型以免发生免疫排斥【答案】a【解析】【分析】胚胎分割后,可取滋养层细胞做dna分析进行性别鉴定;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详解】a. 胚胎分割时可用切割针取样滋养层细胞,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性别,a正确;b. 一般受精卵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阶段进行胚胎移植,b错误;c. 用于移植的早期胚胎不一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以是细胞核移植后得到的,c错误;d. 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在进行胚胎移植时没有必要进行免疫检查,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容易题。19.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精时卵母细胞需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 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顶体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c. 胚胎分割可选择囊胚,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d. 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最后一道程序,移植的胚胎必须选择在原肠胚之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受精时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的封闭作用,b错误;1.体外受精时,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结合前,需要对精子进行获能处理,并将卵母细胞培养成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正确;囊胚是开始分化的阶段,分化为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胎膜和胎盘等结构和内细胞团细胞发育成胎儿,因而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以免影响胚胎的发育。而桑椹期的胚胎细胞没有分化,可以直接切割。阶段还可进行胚胎分割,c正确;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中最后一道程序,移植的胚胎必须在原肠胚之前,不能直接移植受精卵,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20.如图表示利用二倍体小鼠所做的实验,相关分析合理的是()a. 嵌合体幼鼠是四倍体b. 图中囊胚的细胞基因型都相同c. 代孕母鼠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d. 过程中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答案】c【解析】【分析】据题文的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分析图示可知:嵌合体幼鼠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仍然是二倍体,a错误;图中囊胚的细胞来自于两种小鼠,基因型不都相同,b错误;胚胎移植时,代孕母鼠和供体母鼠需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同种动物的供、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相同,以便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相同的生理环境,c正确;过程为早期胚胎培养,存在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不存在减数分裂,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21.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细胞培养时,需对细胞进行一次脱分化和两次胰蛋白酶处理b. 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因此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10代以内的细胞c. 胚胎工程中常对桑椹胚或囊胚进行二分割,可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d. 为了防止早期胚胎培养过程中发生微生物污染,应将培养箱抽成真空以消毒、灭菌【答案】ad【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胚胎分割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动物细胞培养时不需要脱分化处理,但需用胰蛋白酶进行多次处理,第一次用胰蛋白酶处理的目的是将动物的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以后用胰蛋白酶处理的目的是将贴满瓶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a错误;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因此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10代以内的细胞,b正确;胚胎工程中,为了获得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胚胎,常对桑椹胚或囊胚进行二分割,c正确;为了防止早期胚胎培养过程中发生微生物污染,应保证无菌、无毒的培养条件,除了要对培养液和培养器具进行消毒外,还要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还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但不能将培养箱抽成真空,而是充入95%的空气加5%的co2的混合气体,d错误。2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流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 腐乳制作的流程:豆腐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c.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值倒平板d. 果酒果醋制作: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答案】a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腐乳的制作流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流程、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流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a错误;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豆腐长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b正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制流程是:计算称量溶化调ph值灭菌倒平板,c错误;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是: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d正确。23.由于甲鱼的特殊生理习性,使得甲鱼养殖水体因为大量饵料投放而污染严重。为了改善甲鱼池水质,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甲鱼养殖废水净化生态系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建立该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b. 蔬菜、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 养殖池中的废水可以为蔬菜提供物质和能量d. 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离不开水体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答案】abd【解析】【分析】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物种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稳定性低,通过连接甲鱼养殖池和蔬菜种植池,可以将甲鱼养殖池的废物通向蔬菜种植池,可以起到对水体的净化,同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多余的氧气也能供给甲鱼养殖池。【详解】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a选项正确;蔬菜、浮游植物作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选项正确;养殖池中的废水可以为蔬菜提供物质,但蔬菜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能,c选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离不开分解者连接有机和无机碳环境,故水体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该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d选项正确。故正确的选项选择abd。2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30多次循环:90-95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60复性70-75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细胞中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c. 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催化不同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答案】ab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内dna复制过程、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变性过程中,dna双链解开,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细胞内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a正确;引物是一段能够与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片段互补的单链dna片段,所以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b正确;延伸过程中的原料为四种脱氧核苷酸,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催化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细胞内dna复制是在生物体内完成的,所需酶的最适温度是生物体的体温,而pcr技术的温度是不断循环变化的,涉及到的最低温度为55、最高温度为95,因此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d正确。25.2018年3月,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症的模型猪,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b. 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全能性c. 模型猪的培育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d. 模型猪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试验材料【答案】abc【解析】【分析】由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胚胎干细胞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功能活动旺盛,具明显的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活动,对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和组织缺损以及骨创伤的修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b错误;模型猪的培育没有涉及体外受精,c错误;由题意“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可知:模型猪能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试验材料,d正确。三、非选择题26.某厂进行了杨梅酒和杨梅醋的研制,基本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在制备杨梅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杨梅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_酶和果胶酶。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_。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发酵罐内液面不再有_,说明发酵基本完毕。(2)甲罐中的主要微生物是_,该发酵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_试剂进行检测。(3)在制备杨梅醋过程中,乙罐内先填无菌的木材刨花,然后加入含_菌的培养液,使该菌附着在刨花上,再让甲罐中发酵完毕的杨梅酒流入乙罐进行杨梅醋发酵,杨梅醋的ph可通过控制杨梅酒的流速来调节,发酵温度控制在_。【答案】 (1). 纤维素 (2). 防止空气和杂菌进入 (3). 气泡冒出 (4). 酵母菌 (5). 1825 (6). 酸性重铬酸钾 (7). 醋酸(杆) (8). 3035【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 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在制备杨梅酒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杨梅的出汁率,在压榨前可加入一定浓度的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甲罐中进行的是酒精发酵,需要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因此,甲罐顶上弯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形成液封,从而防止空气和杂菌进入。酒精发酵过程除了产生酒精外,还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发酵一定时间后,观察到甲罐内液面不再有气泡冒出,说明发酵基本完毕。(2) 依图示分析可知:甲罐中的主要微生物是酵母菌。20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因此该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范围是1825。橙色的重铬酸甲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可见,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进行检测。(3) 在制备杨梅醋的过程中,参与果醋发酵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因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发酵温度也应控制在3035。【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条件、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并从图示中提取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27.运用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_(填“蛋白酶甲”、“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_。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_(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答案】 (1). 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 (2). 蛋白酶丙 (3).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 (4). 不合理 (5).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 (6). 羧基和氨基【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 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由于开水的水温过高,会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所以通常不应该使用开水洗涤。分析曲线图可知:蛋白酶甲、乙、丙的最适ph依次是2、6、10。可见,若使用碱性洗衣粉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因在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所以应选择含有蛋白酶丙的洗衣粉。(2) 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因此,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是不合理的。(3) 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羧基显酸性、氨基显碱性,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羧基和氨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的变化趋势,对比分析3曲线的峰值所对应的ph,进而结合所学的“蛋白质的结构、酶的专一性、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28.固定化酵母在生产香蕉菠萝果酒中有重要作用,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某研究人员在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香蕉、菠萝混合果肉900g平均分成9份,每份加入浓度为0.3%的果胶酶和100ml水,打成匀浆,调糖至20%,分别加入0.01%活化的酵母菌及不同浓度的固化剂制成的凝胶珠,在25下重复发酵4次(即四酵),每次发酵结束后观察凝胶珠的完好程度并测定果酒的酒精度,其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号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一酵二酵三酵四酵酒精度/%完好程度酒精度/%完好程度酒精度/%完好程度酒精度/%完好程度11.04.010.6完好10.6完好10.6略溶10.2破碎21.06.010.9完好10.4完好11.0略溶10.4破碎31.08.010.7完好10.2完好11.2略溶10.7破碎4204.011.4完好12.2完好11.6完好11.6开裂52.06.011.2完好11.4完好11.6完好11.4开裂62.08.011.2完好11.4完好11.4完好11.2开裂73.04.010.7完好11.0完好11.0开裂10.6开裂83.06.010.7完好10.4完好11.2开裂10.6开裂93.08.011.2完好11.2完好11.1开裂10.2开裂(1)固定化酶常用_法和化学结合法。(2)该实验中需将海藻酸钠与酵母细胞的混合液滴加到cacl2溶液中,其中海藻酸钠的作用是_,cacl2的作用是_。(3)加入浓度为0.3%的果胶酶可以降低果汁的黏度,有利于底物与_接触,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4)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比较13组与46组,前者酒精度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_。(5)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固定酵母的最佳条件是_。【答案】 (1). 物理吸附 (2). 作包埋剂(或固化剂,或载体包埋酵母细胞) (3). 使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 (4). 酵母菌 (5). 海藻酸钠浓度 (6). cacl2(或固化剂)溶液浓度 (7). 海藻酸钠浓度低,固定的酵母菌数量少 (8). 2%海藻酸钠、4%cacl2【解析】【分析】由题意和图示呈现的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详解】(1) 酶分子很小,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2) 在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中,海藻酸钠作包埋剂(或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cacl2的作用是使海藻酸钠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3)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加入浓度为0.3%的果胶酶可以降低果汁黏度,有利于底物与酵母菌接触,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4) 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海藻酸钠浓度和cacl2溶液浓度(或固化剂浓度)。13组酒精度较低,最可能的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低,包埋的酵母细胞数量少。(5) 表中信息显示,四次发酵,每次都是2%海藻酸钠、4%cacl2的条件下酒精度最高,因此固定酵母的最佳条件是2%海藻酸钠、4%cacl2。【点睛】理清固定化细胞的含义、用包埋法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流程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从题意和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29.番茄和马铃薯同属于茄科植物,如图所示为科学家利用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一马铃薯”植株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过程使用了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以便获得植物_。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可用_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使细胞相互分离。(2)过程发生细胞融合时常使用的化学药剂是_,与该过程不相同的是动物细 胞融合的方法中可以使用_。(3)过程、的名称分别是_,过程的发生其实质是_。(4)过程一应用了_技术获得完整植株,该过程的原理是_。【答案】 (1). 原生质体 (2). 胰蛋白酶 (3). 聚乙二醇(或peg) (4). 灭活的病毒 (5). 脱分化、再分化 (6).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7). 植物组织培养 (8).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分析】据图示可知: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杂种植物细胞,具体过程包括诱导植物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成杂种植株两过程。过程是通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过程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如聚乙二醇试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过程是再生细胞壁形成杂种细胞,过程是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过程是再分化生成完整植株。过程和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完整植株。【详解】(1)为去壁过程,该过程需要采用酶解法,即使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以便获得植物原生质体。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组织细胞分离开来。(2)是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该过程可采用化学方法(聚乙二醇),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与植物细胞不相同的是可用灭活的病毒做诱导剂。(3)图中为脱分化过程,为再分化过程;细胞发生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过程一应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完整植株,该过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点睛】本题结合番茄叶细胞和马铃薯叶细胞杂交培育“番茄-马铃薯”植株的过程图解,考查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组织培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过程;识记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具体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30.如图所示为培育二倍体转基因抗虫玉米的两种思路。ecor、sma、bamh为限制酶(箭头所指为酶切位点)。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获取目的基因时不能选择sma的原因是_。对获取的抗虫基因常采用pcr技术来扩增数量,该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扩增过程还需要加入_酶。(2)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玉米受精卵时,通常使用_法。(3)操作4表示_过程,操作常用的方法是_。(4)思路2所用的育种方法是_。与思路1相比,思路2最大优点是获得的转基因抗虫玉米_。【答案】 (1). sma破坏目的基因的结构 (2). dna双链复制 (3). 耐高温的dna聚合(taq酶) (4). 农杆菌转化法 (5). 再分化 (6). 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7). 单倍体育种 (8). 都是纯合子(或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植物组织培养与单倍体育种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 题图显示:目的基因中存在sma的识别位点。若使用sma切割外源dna,则sma会破坏目的基因的结构,因此获取目的基因时不能选择sma切割。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所依据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扩增过程还需要加入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2)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通常使用农杆菌转化法。(3) 思路2是将重组质粒导入由花粉经过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由该愈伤组织形成的单倍体幼苗2再经过人工诱导,使其染色体加倍,最终得到纯合的玉米株3,因此操作4表示再分化过程,操作常用的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4) 结合对(3)的分析可知,思路2所用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思路1是将重组质粒导入玉米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成的植株不一定都是纯合子。可见,与思路1相比,思路2的最大优点是获得的转基因抗虫玉米都是纯合子(或不发生性状分离)。【点睛】解答本题需识记并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图和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单倍体育种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建立联系,进而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31.图甲是抗寨卡病毒(一种rna病毒)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图,图乙是克隆羊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应该都会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2)图甲中过程常需要借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其生物学原理是_,该过程中动物细胞融合所特有的方法是使用_诱导细胞融合。(3)利用基因工程生产寨卡病毒的疫苗时,需要将重组dna导入细菌细胞中,这一步骤常用的方法是_。(4)核移植时受体应选用_期的卵母细胞。多利的性状主要与_绵羊相同。(5)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是利用hat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由于骨髓瘤细胞无法在hat培养基上生存,所以只有_细胞能长期存活;第二次筛选获得_。【答案】 (1).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 细胞膜的流动性 (3). 灭活的病毒 (4). 用钙离子溶液处理细菌细胞 (5). mii中 (6). 白 (7). 选择 (8). 杂交瘤细胞 (9). 能产生所需专一(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解析】【分析】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详解】(1) 图甲所示的抗寨卡病毒(一种rna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需要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图乙所示的克隆羊培育过程,需要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可见,图甲和图乙所示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动物细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程历史故事演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社交媒体汽车直播带货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水产品烹饪培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单招宪法考试题及答案
- 专业标准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计划
- 市政工程造价服务保障措施
- 药学科研推动合理用药持续改进措施
- 2025版全新数据中心托管服务供应商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产品研发与全国供货合同范本
- 人教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分层练习附答案
- SAP-按销售订单采购生产系统实现之配置和操作
- 电视节目编导与策划
- 药品注册审评员考核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文献检索方法课件
- 幼儿园经营与管理课件
-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Chapter 4 Vibrations of Disc and Shells (盘和壳体的振动)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引号的作用 课件37张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政治经济学》网络课机考网考形考单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