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过秦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过秦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0 过秦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过秦论(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基础知识与语言运用(35分)1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蒙故业,因遗策b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矣解析:选a。b项,“櫌”同“”;c项,“从”通“纵”;d项,“有”通“又”。2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爱珍器重宝爱:喜爱以致天下之士 致:招纳b赵奢之伦制其兵 制:控制追亡逐北 北:溃败(的军队)c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把制成赢粮而景从 赢:担负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抵抗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排列座次解析:选c。a项,爱,吝惜;b项,制,统率;d项,抗,匹敌,相当。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选b。a项,动词,沿袭/介词,依靠,凭借;b项,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连词,来/介词,凭借;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c然秦以区区之地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解析:选d。d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为山东省。5下列对各句加点词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天下云集响应外连衡而斗诸侯却匈奴七百余里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序八州而朝同列囊括四海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b/c/d/解析:选d。为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为名词作动词;为形容词作动词。6名句默写。(6分)(1)贾谊在过秦论中用排比描写秦始皇以武力统治天下的语句是:_。 (2)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到秦始皇为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所采取的措施是:_。(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_。(4)过秦论中写秦始皇自以为江山永固的语句是:_。(5)贾谊在过秦论中用“_”短短的四个句子就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并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6)请写出课文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原因的一句话:_。答案:(1)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3)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4)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6)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7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三个关键词。(4分)过秦论叙写了秦朝很多罪过,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应是“焚书坑儒”,它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化。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的建议,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答: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谐文化问题,所以,“和谐文化”这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正反事例论证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据此即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答案:和谐文化历史教训繁荣昌盛8请将“贾谊”“忠君”“屈原”三个词扩展成一段话(词语顺序可以颠倒),谈谈你对贾谊与屈原异同的认识。(80字左右)(5分)答: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无论是屈原还是贾谊,“忠君”都是他们的精神品格,他们的人生际遇也大致相同。答题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语言要简洁。答案:(示例)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贾谊是西汉初人,二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忠君思想却相似。且他们都是忠君被谤、怀才不遇的典型,也都是富有理想的知识分子和具有前瞻眼光的政治家,甚至可以说贾谊继承了屈原的忠君思想。9下面是某校对高二年级520名学生进行的关于“开设校本选修课”的问卷调查表,请分析有关数据,总结两条规律,并给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5分)对开设校本选修课的态度人数比例是否选修过校本课程的情况与比例喜欢或比较喜欢42882.3%选修过校本课程者占634%未选修过校本课程者占366%不喜欢9217.7%选修过校本课程者占8.7%未选修过校本课程者占913%规律:建议:解析:总结规律时,要认真对比所给数据,指出“大部分学生”怎么样;提出建议时,要紧扣规律部分。答案:(规律)无论是否选修过校本课程,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门课程。选修过校本课程者对该课程的喜欢比例比未选修过校本课程者更高。(建议)学校要加强宣传与指导,学生只有真正了解校本选修课,才会真正喜欢它。二、阅读提升(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注】未遑(hung):没有闲暇。受釐(x):汉制祭天地五畴,皇帝派人行祀或诸侯国祭祀后,都把祭余之肉送回皇帝,以示受福,称“受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b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c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d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解析:选b。断句时应先了解句子大意,然后注意句中的主谓短语,如“贾生年二十余”“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等。正确的断句是“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秀才: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唐初设秀才科,后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称呼。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文中是指优异的才能。b博士:学官名。始于战国,秦汉相承,西汉时为太常属官,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晋置国子博士,唐设太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等,后世沿置。c公卿:“三公九卿”的省称,泛指高官。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d太傅:官名。古代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一,位次于太师。贾谊所担任的长沙王太傅是掌握长沙军政大权的职位。解析:选d。“贾谊所担任的长沙王太傅是掌握长沙军政大权的职位”错误,从文中的“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即可看出,此时贾谊不可能担任掌握军政大权的职务。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十八岁就因能“诵诗属书”而闻名乡里,后得到河南郡守吴廷尉的器重,被他破格提拔,任太中大夫。b贾谊受皇帝重用,提议修订各项法令,皇帝和大臣商议,准备提拔贾谊时,却遭到朝中绛侯周勃、灌婴等人阻止。c贾谊到长沙赴任,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加之被贬谪而离开,心里很不自在,在渡湘江时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d贾谊多次上书皇帝,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可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孝文帝不肯听从。解析:选a。“被他破格提拔,任太中大夫”错,是被孝文帝破格提拔任太中大夫的,而非河南郡守吴廷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5分)译文:(2)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为官名,悉更秦之法。(6分)译文:解析:(1)注意关键词“乃”“颇通”的翻译。(2)注意关键词“悉”“草”“更”的翻译。答案:(1)吴廷尉便(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贾谊虽然年轻,但很精通诸子百家的学说。(2)于是贾谊详细地草拟了各项法度礼仪,建议崇尚黄色,重新确定官名,完全改变秦朝的旧法。贾生名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文而闻名于全郡。吴廷尉担任河南郡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招到自己门下,特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旧时与李斯是同乡,曾经向李斯学习过,(皇帝)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说贾谊虽然年轻,但很精通诸子百家的学说。孝文皇帝便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这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让臣子们商议政事,德高望重的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答,而贾谊就替他们一一应答,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大家从此都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谊。孝文帝也很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兴起到孝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和睦融洽,就应该修正历法,改变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贾谊详细地草拟了各项法度礼仪,建议崇尚黄色,重新确定官名,完全改变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谦恭而无暇变法改制。后来各项律令的更改,以及在京城的诸侯都回到封国,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拔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等人都妒忌贾谊,于是都在皇帝面前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尚小,学问造诣尚浅,只想独揽大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担任长沙王太傅。贾谊已经辞别京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很长,又因为是被贬而去的,心里很不自在。等到渡湘江的时候,他便写下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拜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在受福,坐在宣室里。孝文帝因为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种种情形。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