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综合质量检测 人民版_第1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综合质量检测 人民版_第2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综合质量检测 人民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五 近代以来的中外科技与文艺综合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池州市高三模拟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太阳急速老化,人类在逃离太阳系,去往新家园过程中遭遇木星引力吸引,险些与木星相撞的故事。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a哥白尼的“日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在逃离太阳系的过程中遭到木星引力的吸引,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情节涉及的近代自然科学原理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选项符合题意。日心说、电磁感应现象和生物进化论与材料无关,a、c、d三项排除。答案:b22020新余市高三模拟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段材料突出地表现了()a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逐渐普及c近代教育促进了科学发展d科学观念推动了人文精神解析:根据材料“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结合所学可知,牛顿物理学更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理性观念的发展,进而使人们用理性主义思想认识人类社会,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学生群体不能说明启蒙运动具有广泛基础,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自然科学知识的普及,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教育与科学发展的联系,排除。答案:d32020广州市高三模拟“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材料所述的物理学“理论”()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阐明了微观世界的发展演变c构建了近代物理学的理论体系d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解析:据材料“宇宙中所有物体都有扭曲空间和时间的能力。利用物体间的相互吸引,在重力作用下,时空变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曲率半径与物体之间的重力直接相关”等信息可知,这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它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变化与物体有关,a正确;材料揭示的是时空观,不是微观世界,b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c片面;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的是牛顿定律,d错误。答案:a42020宜宾模拟19世纪中后期,斯宾塞将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认为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由此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学说促使当时欧洲()a民族主义思潮逐渐走向极端b公民生存自由受到严格限制c政治生活缺乏思想理论基础d社会价值观发生根本性改变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这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而言,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从而使发达的工业文明国家中的民族主义大行其道,并逐渐走向极端,故a项正确。答案:a52020晋中调研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反映了人类对全球问题的关注,从下表中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时间主题时间主题1933年一个世纪的进步1982年能源世界的原动力1935年通过竞争获取和平1984年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37年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1985年居住与环境人类的家居科技1939年明日新世界1990年花与绿人类与自然1958年科学、文明和人性1998年海洋未来的财富1962年太空时代的人类2000年人类、自然、科技1964年通过理解走向和平2005年自然的智慧1970年人类的进步与和平2010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1974年无污染的进步2015年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a.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 b关注人类和平c人与自然的关系 d科技作用的两重性解析:据材料19822015年的主题归纳可得,人类关注的主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故c项正确。答案:c62020重庆调研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人口与总人口数之比,用于表达互联网渗透到普通民众生活的程度。下表为1995年和2014年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分析下表,关于这二十年互联网的发展,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欧洲美国亚洲(中国除外)中国世界其他地区全球互联网人口1995年22%61%12%05%3 500万(0.6%)2014年19%10%28%23%21%2 800百万(39%)a.欧美地区起步早,发展慢b亚洲地区互联网渗透率最高c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d互联网人口越多,经济越发达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1995年互联网人口数以万来计算,而2014年以百万计算,因而欧美地区2014年互联网人口数实际远超过1995年,因而不能认为欧美地区发展慢,故a项错误;表格信息是关于各地区和国家互联网人口在全球互联网人口的占比,因而亚洲及中国所占比并非亚洲地区的互联网渗透率最高,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从19952014年,全球及各地区互联网人口均大幅增长,说明互联网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互联网人口与经济发达程度不能完全画等号,故d项错误。答案:c72020安阳模拟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 ()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 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解析:雨果的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巨著,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则属于现实主义作品,二者的创作方法并没有同一性,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文学作品取材的提及,这属于明显的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不可能实现完全真实反映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两人的文学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故d项正确。答案:d8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家大卫的作品风格是“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他因马拉之死网球厅宣誓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等作品被誉为“历史的见证者”。据此判断,该画家属于 ()a新古典主义流派 b现实主义流派c后现代主义流派 d浪漫主义流派解析:“考古式地真实再现当时的情景”可见其属于新古典主义流派,故a项正确;现实主义流派被称为“写实主义”,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不强调画面对历史事件的完整还原,注意表达人物的思想,故b项错误;“后现代主义流派”的画面令人眼花缭乱,使人对什么是艺术产生迷惘,故c项错误;浪漫主义强调用颜色突出强烈的情感并非当时场景的真实再现,故d项错误。答案:a920世纪六七十年代风靡西方的“嬉皮士”运动的精神核心是“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这实质上反映出西方社会()a个人自由出现畸形发展趋势b福利制度助长社会享乐之风c突破传统成为青年追求目标d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候解析:根据材料“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可以说明个人自由出现畸形发展趋势,但不是该现象的实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逃离社会去幻游”可知不是社会享乐之风,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风靡西方”说明不仅仅是青年,故c项错误;材料“干你自己的事,逃离社会去幻游”说明人们的思想出现危机,由材料“风靡西方”可知精神危机成为社会典型症候,故d项正确。答案:d102020汕头市高三联考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参见下图)。该动漫影片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让很多观众“泪目”,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漫电影作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b动漫电影科技含量高拥有良好口碑c动漫电影注重和观众的现场互动d题材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解析:电影题材能够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故答案为d项。电影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时效性并不强,排除a项;b项,动漫电影科技含量高并不一定都拥有良好的口碑,排除;动漫电影本身不具备和观众现场互动的功能,排除c项。答案:d112020菏泽市高三模拟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区采访时,在众多的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下列在法律制度层面保证孩子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架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解析:根据“我要读书”“保证孩子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等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保障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最大助力,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122020黄山市高三模拟1967年,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这次爆炸的时间非常巧妙(联合国大会辩论开始前),而且速度快得异乎寻常,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他们进安理会吧。”材料表明中国氢弹爆炸成功的主要意义是()a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b促进了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c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d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解析:根据题干可知,中国氢弹爆炸后英国对中国态度发生转变,主张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地位,反映了中国国家实力提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极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国重返联合国得益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而非英国,排除。b项,此时两极格局已经形成,排除。d项,材料现象不能反映中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排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2020衡阳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苏联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 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 116 000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农村就学人数达到2 700多万名。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4所七年制学校和1所中学,而1955/56学年,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摘编自苏联农村教育的演变及其历史成因材料二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1946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42.6%。总体而言,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摘编自建国后30年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并概括其发展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16分)解析:本题考查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 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应当根据材料信息,从基本国情、政府政策和政治局势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目的: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特点:计划性;新建学校猛增,就学人数增加;城乡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制更加规范;农村学校增加高于城市等。(2)发展特点: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发展,成果显著等。共同因素: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142020襄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