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人生信仰以及对后人的启示_第1页
杜甫的人生信仰以及对后人的启示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杜甫的人生信仰以及对后人的启示 曹 霞 (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社科部, 河南 信阳 464000) 摘 要 :在社会转型、物质极大发展的今天,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更需要人们有正确而坚定的人生信仰, 而唐代 诗人杜甫至死不渝、终身不悔、一生追求爱国济世和忧国忧民之心着实可嘉, 理应成为后人效法的榜样。 关键词 :杜甫; 人生信仰 ; 启示 中图分类号 :I 20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8- 4916( 2007) 04- 0099- 02 L i f eb e l i e f s o f D u f ui s i nt e r ms o f a p o c a l y p s e C A OX i a ( D e p t .o f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 X i n y a n g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C o l l e g e , X i n y a n g 46400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o d a yo f t h es o c i e t yt r a n s f e ra n dt h es u b s t a n c ed e v e l o p .P l u r a l i s t i cc o m mu n i t yw o r t h i n e s sc o n c e p t i o nmu c h mo r er e q u i r e sp e o p l eh a v ef i r m l yb e l i e f so f e x a c t n e s s. T h eg r e a t p o e t o f T a n gd y n a s t yD u f u sp o l i t i c sb e l i e f s. A sf a ra s d e a t ho f n ow a v e r .f o r l i f e o f n o r e g r e t .A l l o n e s l i f ep u r s u ep a t r i o t i c f e e l i n g i s o f f s p r i n g s m i r r o r .T e x t i s i nt e r m s o f a p o c - a l y p s et od a t e . K e yw o r d s :D u f u ;l i f eb e l i e f s ;a p o c a l y p s e 1 信仰的内涵 “信仰 ”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 念。信仰与心理、认识、理想 、道德等一样, 是人类特 有的精神活动和社会现象。在现代汉语中, 信仰是指 人们对某种理论、 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 是一个人 做什么、 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 、 态度和对人生观、价值 观、世界观的选择。信仰也包含信仰者对未来美好理 想的追求 。任何一个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信仰的人, 都会感到人生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 。相反, 缺少人生 理想和信仰的人,就会感到人生空虚而迷茫 。信仰能 给人一种定力 。定力是一种坚定的精神和执着的态 度, 人生不能没有定力。生活像大海,人生像扁舟 ,在 颠波动荡的生活海洋中, 一个人如果缺少定力 ,就像 船没有锚一样, 就会随处漂泊而找不到自己的港 湾 1 。人生信仰的作用之一 , 就是使人有一种认定 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对奋斗目标执着追求的力量。 这是因为 ,信仰本身就是执着的, 如果没有这种对生 活本源执着追求的精神 ,信仰就是多余的了 。理想和 信仰能给人以力量 ,为人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动力和毅 力 ,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人生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 因此,必须有足够的动力来支撑和推动它。这是因 为 ,一方面任何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和阻力, 而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阻力, 就必须有动力和 毅力,有人生的勇气; 另一方面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惰 性和弱点 ,都需要不断地战胜自己 、 超越自我 ,所以 , 也同样需要动力, 而信仰就是一种动力 。只要一个人 有了自觉的理想和信仰 ,就会立场坚定 、 方向明确、 意 志坚强、热情高涨 ,即理想和信仰能给人生指明前进 的方向。人生力量的施展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否则就 会分散精力, 不易取得预期的成果, 甚至会使各种力 量相互抵销, 一事无成 。也就是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 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就可能迷入歧途。好的理想和信 仰能引导人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使其对于世界和 人生有更加正确的理解 。一个人的理想越高远 、 信仰 就越崇高 ,他的精神境界也会越高。 2 杜甫的人生信仰及表达方式 杜甫生于公元 712年,是在繁荣富庶的唐朝盛世 收稿日期: 2007-09- 18 作者简介: 曹 霞( 1972- ) , 女, 河南信阳人, 助教, 硕士. 99 第 17卷 第 4期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 o l . 17 N o . 4 2007年 12月J o u r n a l o f X i n y a n g A g r i c u l tu r a l C o l l e g eD e c . 2007 里长大的 。他从小就是在祖父 “奉儒守官 ”、“立功立 言”的儒家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 “自先君恕 、 预以 降, 奉儒守官, 未坠素业矣 。 ”以继承祖业为己任的杜 甫青年时期就怀有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的远 大政治抱负, “七龄思即壮, 开口咏凤凰 。 ”聪慧早成 的杜甫曾希望凭借其横溢的才华 , 登上卿相的高位, 以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残酷的现实却一次又一次 地毁灭了他的梦想 : “野无遗贤 ”的政治欺骗 , 使他感 到十分痛心; 投诗干谒也未能使他有用武之地 ,于是 便开始了他那十年长安困守的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 马尘 ,残杯与冷炙, 到处潜悲辛 ” 的潦倒生活 2 。当 诗人美好幻想遭到丑恶的现实冲击后, 思想上发生了 巨大变化 ,仕途的失意 、沉沦和饥寒交迫的困苦生活 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 难, 使他逐步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他先后创作 出了 兵车行 丽人行前出塞 后出塞等不朽 的诗篇和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 这样的警世名 句。 “安史之乱 ”是唐代重大的政治事件 , 也是唐王 朝由盛而衰的政治原因 。战乱爆发时 ( 天宝十四载) 杜甫 44岁 ,此时的他思想性格已经成熟 ,现实主义的 创作特点基本形成 ,其作品在反映现实 , 揭露和批判 黑暗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忧国忧民的 思想得以充分展现 。长安陷落后, 他北上灵武投奔 肃宗 , 但半路被俘 , 陷贼手中近半年之久 , 后冒死从 长安逃归凤翔肃宗的行都 , 并被授予左拾遗。不久 因房案直谏忤旨, 几近一死 。长安收复后 ,回京任原 职。公元 758年 5月, 外贬华州司功参军, 从此永别 长安 。 此时 ,战乱所造成的混乱局面 ,已经使得诗坛极 为沉寂萧条,但杜甫却一如既往, 唱出了时代的最强 音, 写下了著名的组诗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 等不朽名作, 深刻反映 出封建国家、 安史叛军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复杂的矛 盾关系。忠实地记录了战火和灾荒下人民的困苦生 活。 “三吏 ”、“三别 ”的出现代表着杜甫诗歌的现实 主义创作的最高成就, 这与诗人有着 “穷年忧黎 元” 3 的执着信念、“济时敢爱死 ” 的献身精神 、 亲身 体验了人民的痛苦有很大关系。这一时期的杜甫择 善固执、 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伴随着他 , 忧国忧民的 思想在其诗歌中得以充分展现,对时局的关注更是强 烈。 杜甫晚年飘泊于西南,但他的政治理想执着而不 衰,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功名无成 、漂泊流 离、无所归向和社会的极度黑暗使他嗟衰不已 ,于是 写了许多吊古 、 咏怀、 追忆往昔的作品 ,以示对自己一 生的总结 。 “志士幽人莫怨嗟 : 古来材大难为用 !”颇 有宏图难展的怨愤和怀才不遇的感慨。但他那执着 的信仰却始终未曾衰退过 。他特别赞颂并效法诸葛 亮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精神。在战乱后国破家 亡 、 民不聊生的局面下, 总把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 在一起, 愈是无能为力, 愈是雄心不已 ; 愈是无能为 力 ,愈是信念坚定 ,即使是在那些描写山水 、 田园 、 花 草 、 鱼虫的诗篇中 ,也依稀可见他那忧国忧民的心情 。 “剑外忽传收蓟北 , 漫卷诗书喜欲狂。 ”流离中诗 人仿佛听到了叛乱即将平定的消息, 不禁放歌纵横 , 欢喜若狂 。年老体弱的杜甫虽飘泊在洞庭湖畔 ,但仍 在舟中自叹道 : “扁舟应老去, 无补圣朝明 ”。情感虽 悲愤凄凉 ,却依然关注着江山社稷。大历五年 ( 公元 770年 ) , 59岁的杜甫死在由长沙开往岳阳的一条破 船上,临终前还留下了 “战血流依旧 ,军声动至今”的 感叹。 这说明他还在念念不忘地考虑着国家大 事 2 。 诗人之所以能在逆境中始终坚持其政治理想,是 因为他始终奉守着 “仁政爱民 ”、“匡时济世 ”等儒家 思想,他从到处漫游到做官 , 又由弃官田居到漂泊而 死 ,有时与人民离得很远,有时又与人民较为接近,这 使他作品的思想性也随之而出现了较弱和较强的变 化 。但无论怎样, 他始终坚持 “信、 忠 、 敬 、 诚”的信念 和致君尧舜上的献身精神, 从而使其在古代诗人中独 树一帜。杜甫一生虽没有什么政绩,但他那坚定的政 治信念却跃然纸上, 诗歌是他政治理想的忠实纪录 。 挫折 、 打击、 动乱都未能动摇他的理想信念 。诗人虽 穷愁终身 ,但诚如闻一多先生所言 : ( 杜甫诗是 ) “四 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 4 为后人留下了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转型、 物 质极大发展的今天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更需要人们 有正确而坚定的人生信仰 。杜甫至死不渝 、终身不 悔 、 一生追求爱国济世之心 , 用锲而不舍的文学事业 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那择善固执的人格魅力为 后人树立了榜样。 参考文献 : 1 刘建军. 信仰与人生 J . 郑州轻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