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 本(网络公示版)委托单位: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编制单位: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二OO六年十月目 录I1. 总 则1.1 项目由来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针织服装面料及筒子色纱的织造、染整及销售于一体的港资上市集团公司。该公司创办于1996年,于1999年获得TUV德国莱茵公司颁发的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4年9月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通过多年的经营,该公司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品销售网络,与世界服装知名品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中国广州市番禺区设有占地面积约 m2的生产基地,2004年实现年产织布、染布及染纱分别约为 7500万磅、1亿磅及3000万磅。锦兴国际规划在未来几年内,把公司建成与世界知名成衣制造商及服装品牌有首选合作伙伴关系,能为不同市场提供多种优质针织布料产品,集纺纱、针织、印染、成衣于一身的大型纺织企业。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决定在广东省恩平市投资建设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拟选址于恩平市东安325国道塘洲路段东南侧(图1-1),一期建设内容包括10万纱锭的纺纱车间、300万磅/月的针织印染车间、30万打/月成衣车间,配套净水站、生产废水处理站、热电站、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等。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锦兴国际的发展,对恩平市经济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属纺织印染工程,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均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该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的建设单位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委托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会同恩平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在对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初步研究基础上进行初步的现场踏勘和调研,编制了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按照大纲确定的评价内容和工作方案,评价单位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和测量,委托恩平市环境监测站进行现状监测,通过分析、计算,编制出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提交江门市环境保护局组织专家审查。1.2 编制依据 本评价适用的法律、法规、规定、相关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文件见表1-1。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建设项目位置恩平市在广东省的位置N图1-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表1-1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文件序号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文件一、全国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10.28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6.29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3.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5.81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11.1816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717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12.318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的决定,国发200540号,2005.12.319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2005.12.220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第24号令,2005.1.121关于热电联产的规定,计基础20001268号,2000.8.2522关于发布的通知,环发2001118号,2001.8.82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二、广东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定1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2005.1.1修订2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5.13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4.7.29修订4广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1998.6.15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8.126广东省水资源管理条例,20037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粤府199974号文8广东省实施(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规定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范和规定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7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范,1987.3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范(GB/T16453-1996)1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四、规划文件1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4-2020年),2004.9.242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6.4.123广东省蓝天工程计划,粤府办200117号4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粤府办199729号5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1999.11.256潭江水质保护规划修编,2003.67关于江门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批复,粤府函1999188号8恩平市城市总体规划9恩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粤国土资(规保)函2000499号批复10恩平市环境保护规划,1997五、技术资料及文件1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州轻工设计有限公司,20052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工程规划补充资料,广州轻工设计有限公司,20063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广州轻工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及图纸,20064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2006.7.191.4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中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评价等级的划分方法,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二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的要求,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定为三级。该项目使用的染料和化学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及物料储存不存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确定的重大危险源。但项目选址位于潭江上游,潭江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水质要求较高,环境风险评价主要针对废水事故排放对锦江水质的影响,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定为二级。1.5 评价范围及环境功能区1.5.1 评价范围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为东西和南北边长为14km、面积196km2的矩形范围内。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主要包括锦江恩城段、镰钩水和网根涌。水生生态环境的评价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的评价范围相同。声环境评价范围为厂界及界外200m范围内。陆生生态环境的评价范围为厂区占地及界外1km。环境风险评价主要针对废水事故排放对锦江的影响,评价范围为在锦江水环境评价范围基础上,向下游延伸至江洲水闸。1.5.2 评价范围所属环境功能区(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锦江恩城段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环境功能区;镰钩水和网根涌为类水环境功能区。(2)大气环境功能区根据恩平市环境保护规划,该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属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类区。(3)声环境功能区项目选址西面紧临交通干线国道325线,声环境功能属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4类标准区,北面为锦江河道,东面和南面为农村地区,属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2类标准区。1.6 环境保护目标恩平市在锦江上均无能饮用水源取水口,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地表水评价范围内的锦江恩平段、镰钩水和网根涌。锦江的水质保护目标为类,镰钩水和网根涌的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大气保护目标为评价范围内的居住区、村民点、学校等,重点为侧仔田、塘洲、东成中学、东安街、青湖假区等。环境空气质量保护目标为二级。厂界外200m范围内村民点,重点为塘洲村、侧仔田等。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2类。生态环境保护以陆生生态为主,保护目标为厂区附近农林生态、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和景观破坏。主要针对废水事故排放情况,保护目标为锦江。在评价河段内均无饮用水源取水口。1.7 评价因子及其评价标准1.7.1 大气环境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为SO2、NO2、PM10,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因子为SO2、NO2、PM10。根据恩平市环境规划,该项目涉及的区域属环境空气二级功能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标准值见表1-3。热电站锅炉烟气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 2001)第二时段二级排放标准。车间含尘废气执行DB44/27- 2001第二时段排放标准。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1.7.2 水环境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因子为水温、pH、DO、SS、CODCr、CODMn、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LAS、六价铬、硫化物、铜、色度,运营期预测因子为CODCr、BOD5、氨氮、色度。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锦江水质目标为类,镰钩水和网根涌为类,标准值略。生产废水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纺织染整工业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国家行业标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 92)两个标准中的严者,其中回用于绿化和生活区冲厕的水执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中厕所便器冲洗和城市绿化类标准。生活污水排入恩平市污水处理厂,执行DB44/ 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1.7.3 声环境声环境现状评价与影响预测因子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项目选址西面和北面紧临交通干线国道325线,东北面、南面和东南面为锦江河道及农村地区,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 90),并执行恩平市关于施工时间的规定。运营期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类和类(位于国道325线一两侧)。1.8 评价时段评价时段分施工期和运营期。562.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2.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一期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新建项目,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中含染整工段的纺织项目。(4)建设地点项目选址在广东省恩平市东安街道办325国道塘洲路段。该选址位于恩平市中心城区东郊,325国道塘洲路段东南侧,地处锦江南岸。地理位置见图1-1。(5)建设内容项目计划建设内容包括主要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公用工程、储运设施、环保工程、办公及生活等服务设施等。(7)占地及总平面布置该项目建设用地位于恩平市外资民资工业用地,用地范围内无拆迁建筑物。永久占地面积2140亩(m2),地块呈长条状,北临锦江,西面为325国道,长向与国道平行,南面和东面为规划市政路。在用地范围内,从东到西依次布置有预留发展区、办公及生活设施、成衣车间、纺纱车间、物流仓库、织布车间、染整车间、供水(净水)站、热电站、煤堆场、污水处理站等。(8)项目投资一期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7亿元(含全部征地费用)。(9)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全厂职工13000人,其中工人12500人,技术人员220人,管理人员90人,服务人员190人。计划年生产340天,每天3班24小时制。2.2 生产工艺及主要生产设备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计划生产内容包括从原棉到成衣的纺织全过程,主要生产环节包括纺纱、针织、染整、成衣,分别在纺纱车间、针织车间、染整车间和成衣车间进行。全厂生产工艺流程概列于下:原棉纺纱筒子纱针织针织坯布染色整理成品布开裁缝衣服装成衣 商品出售 商品出售主要生产车间设备:19000kw。其中纺纱车间8425.25 kw,针织车间1473 kw,染整车间5084 kw,成衣车间3800 kw。配套工程和辅助设施:5000 kw。主要生产车间电力装容量合计约为24000kw。2.3 供电、供热工程2.3.1 全厂供电供热方案项目部分生产用电由配套热电站供应(约10000 kWh),其余生产负荷由外电10kV电源供电。全厂用电负荷等级除锅炉间、消防泵等消防负荷、染整车间部分设备为二级用电负荷外,其余均为三级用电负荷。纺织染整联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该项目染整车间分为前处理、染色、烘干、整型等几个主要工段。染整车间的前处理、染色、烘干等直接加蒸汽的设备采用饱和蒸汽,间接加热的设备如烘筒、热风烘燥机、高温高压染色机及常压高温汽蒸机等采用过热蒸汽。供汽压力要求约为0.20.4MPa。此外,纺纱、织布、成衣等车间的空调装置为吸收式制冷装置,其热源为低压蒸气。该项目热源由自备热电站供应。由于大容量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不适合工艺生产设备直接使用,通过发电降低蒸汽温度和压力后,再供加热使用。采用热电联供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2.3.2 热电站工艺及主要设备自建热电站由锅炉间、汽机间、输煤系统(输堆场、磨煤及输送系统)、除尘和烟气脱硫系统、排烟系统、灰渣处理系统、化水站、变配电、循环水系统等组成。主要设备包括二台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一台15MW抽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2.4 给排水工程2.4.1 给水工程该项目用水包括生活用水(职工宿舍、食堂、办公和生产场所洗手间等)、染整车间用水、空调系统冷却补充水、热电站用水(含锅炉蒸气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场地清洗等其它用水。该项目职工总数为13000人,生活用水包括生活区职工宿舍和食堂用水(2400 m3/d)、生产车间生活用水(384m3/d)和热电站生活用水(24m3/d)等。全厂生活用水总量为2808m3/d(117 m3/h),综合用水指标为216L/人d。由恩平市市政自来水管网供应87m3/h,拟建一条DN200mm的市政给水管供应,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活区冲厕等30 m3/h。生产车间除生活用水外,还包括各车间空调冷却系统补充水(86.1m3/h)、成衣车间其它用水(1m3/h)和染整车间工艺用软水(187.5m3/h)。其中各车间空调采用热电站发电后的蒸气致冷,蒸气耗量25t/h,印染工艺用蒸气22t/h,蒸气使用后冷凝回收到热水池作软水回用;成衣车间工艺用气5t/h,冷凝后作为清洁下水外排到雨水排放系统。热电站用水包括除盐水制水用水(76m3/h,用于锅炉补充水58 m3/h,排污18 m3/h)、锅炉冷却补充水(50m3/h)、冲渣及煤场洒水和输煤系统冲洗水(24m3/h)。锅炉用水总量为135 m3/h,产蒸气129t/h,发电后的蒸气经凝汽机冷凝后回用于锅炉77 m3/h,输往生产车间的蒸气52t/h。冲渣及煤场洒水和输煤系统冲洗水通过除盐废水(18m3/h)和锅炉排水(6m3/h)处理后回用解决。消防用水由净水站供应,利用现有水塘改造成消防水池(3000m3)。消火栓系统加压设备包括消防主泵三台(二用一备),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自喷消防系统加压泵一套,包括消防主泵三台(二用一备),稳压泵两台(一用一备)。厂区绿化和道路洒水用水量30m3/h,由生产废水处理后回用解决。厂内印染废水处理站用水量4m3/h,由净水站供应。拟自建供水(净水)站,供应所有生产用水。该项目生产用水清水量为9062m3/d(377.6 m3/h),加上消防水池补充水,净水站设计规模为10000 m3/d。建设地点位于规划厂区东南部消防水池旁,取水点设在锦江上游,在距本厂区7 km处设置一河边水泵房,经一级水泵房抽升至厂区内的净水站处理后,再经深化处理输送至车间各个用水点。2.4.2 排水系统全厂排放水主要包括染整车间印染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根据前面各类用水量分析,废水排放情况如下:生产车间除生活用水外,其它用水包括各车间空调冷却系统补充水、成衣车间其它生产用水和染整车间印染工艺用软水。车间空调冷却系统补充水通过冷却水塔蒸发损失,致冷用蒸汽和染整车间使用的蒸汽冷凝后回收到热水池,作为软水回用(共47m3/h);成衣车间用蒸汽冷凝后作为清洁下水排入雨水管。成衣车间其它生产用水使用较为分散,废水产生量仅1m3/h,因该车间距离染整车间较远,收集后就近排入生活污水管一并处理。染整车间生产废水来自前处理、印染、整理等工段,是该项目最主要的生产废水,产生量为187.5m3/h,排入本厂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广东地标(DB44/26-2001)纺织印染工业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部分再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于绿化用水及道路洒水(30m3/h)和生活区冲厕等用水(30m3/h)。考虑处理过程的损失和进入污泥的水量,生产废水处理站实际排水量为130m3/h。生活用水包括生活区职工宿舍和食堂用水、生产车间生活用水和热电站生活用水等,生活用水总量为2808m3/d(117 m3/h),按排放系数0.9计算,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527.2 m3/d(105.3m3/h),加上成衣车间其它生产废水,合计2551.2 m3/d(106.3m3/h)。拟建污水管引到恩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从该厂排水口排入锦江。热电站用水包括除盐水制水用水(76m3/h)、锅炉冷却补充水(50m3/h)、冲渣及煤场洒水和输煤系统冲洗水(24m3/h)。除盐水制水排污18m3/h,锅炉产蒸汽用水总量为135 m3/h,蒸气量129t/h(其中发电后的蒸气经凝汽机冷凝后回用于锅炉77 m3/h,输往生产车间的蒸气52t/h),锅炉排污6m3/h;锅炉冷却补充水蒸发损失。冲渣及煤场洒水和输煤系统冲洗用水以及煤堆场雨水均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补充水量通过除盐水制水排污和锅炉排污解决。因此,热电站内用水除蒸发损失外,全部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厂区绿化和道路洒水用水量30m3/h,由厂区污水处理站出水回用解决,这些用水使用后进入土壤或蒸发,不外排。本工程采用清污分流的排放系统:即生活污水排放系统、生产污水排放系统和雨水排放系统。生产废水排到厂区内东边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除部分回用外,其余排入厂区东面的网根涌或建专管送到镰钩水,最终排放方案经排污口论证后确定;生活污水(粪便污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收集后经管道输送至恩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收集厂区雨水,由雨水口和雨水排水管排至厂内东西两侧的排水沟内。所有排水最终均进入锦江。2.4.3 污水处理设施该项目需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生活污水输送管道(从厂区到恩平市污水处理厂,由恩平市负责)、生产废水处理站、热电站废水处理及回用设施、净水站软水制水污水处理设施。具体内容详见环保措施评价章节。2.5 运营期污染源分析2.5.1 水污染源分析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生产工艺流程,该项目排放的污水包括印染废水和生活污水,采用分流制排水。染整车间的生产废水产生量为187.5m3/h,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加上污水处理用水,排放量为190m3/h,其中回用于绿化和生活区冲厕60 m3/h,实际外排量130m3/h(3120m3/d)。(1)生产废水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分析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害成份及色度高的特点,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3,色度可高达1000倍,CODCr为4004000mg/L,BOD5为1001000mg/L。但不同类型的纤维和染色工艺产生的废水水质差别也较大,随加工的纤维种类和采用工艺以及使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对于绵纺织品印染生产工艺来说, 机织布印染(联合机、卷染)工艺的废水特点为:pH值高(1314)、水温高(4055)、色度高(8001500倍),属高浓度印染废水;针织布不含浆料,因而不需退浆,其余工序与棉机织产品加工过程类似,染色废水与机织印染废水相比,PH值、有机污染物浓度和色度均较低,其水质一般为:CODCr300500mg/L,pH值810,色度150300倍,水温有时也高达45,属中浓度印染废水。该项目染整车间的染色工艺为棉针织布染色,印染废水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煮漂和染色过程中剩余的染料及相应的助剂,废水中的污染物以有机污染物为主。类比锦兴国际番禺锦兴纺织印染厂的生产废水水质,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DCr600mg/L、BOD5220mg/L、氨氮3.5mg/L、SS600mg/L、色度800倍(稀释倍数),pH值为8.010.5。此水质情况在同类棉针织布染色企业中属于正常范围。类比同类企业(中山市国泰染整有限公司和广州晖腾纺织有限公司)的印染废水水质情况,CODCr为500-800mg/L、BOD5为150-300mg/L、SS为500-800 mg/L、色度为300-600倍。说明棉针织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存在一定不稳定性,对于污水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应按峰值浓度确定,以确保处理达标。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级标准(标准中表3)、广东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纺织印染工业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中的严者要求,部分(60m3/h)再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 48-1999)后回用于绿化用水和生活区冲厕。(2)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生活污水包括生活区职工宿舍和食堂排放、生产车间和办公楼等洗手间排水,产生量2527.2 m3/d(105.3m3/h),加上成衣车间其它生产废水(1m3/h),合计2551.2 m3/d(106.3m3/h)。按珠江三角洲一般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和恩平市城镇生活污水水质情况估算各污染物浓度,即CODCr250mg/L、BOD5120mg/L、氨氮25mg/L、SS200mg/L。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后引到恩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按广东省水污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三级标准控制排放,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实际产生浓度低于标准值。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浓度为该厂设计出水水质(报告表审批标准为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实际设计排放浓度优于控制标准)。(3)其它废水热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除盐制水污水、锅炉废水、煤场和灰渣场雨水均收集处理后全部回用,净水站沉淀池排泥水和滤池反洗水经脱水分离及处理后均回用。2.5.2 大气污染源分析该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热电站锅炉燃煤排放的废气,此外还包括食堂油烟、生产车间排气、煤堆场和临时灰渣堆场在起风时产生的扬尘。热电站排放废气按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 2001)第二时段排放标准控制。根据上述参数估算的锅炉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2-18。表2-18 热电站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情况排放方式及烟气量项目SO2NO2烟尘含硫率0.8%处理前( Nm3/h)产生量(kg/h)277.761506003浓度(mg/Nm3)120465026018处理后( Nm3/h)排放量(kg/h)41.6641506.003浓度(mg/Nm3)18165026.0排放标准浓度(mg/Nm3)40065050煤堆场和灰渣堆场在堆放或起风天气时,会产生扬尘现象。煤场的扬尘量与风速、堆煤表面物料湿度、煤粉粒径分布以及煤堆几何尺度等因素有关,煤堆场较小,考虑煤堆场为带棚设计,且保证其表面一定的湿度,可以使扬尘量降至最小,对环境影响较小。由除尘器捕集的烟尘,经洒水后保护一定湿度,并及时运走,制作渣砖或用作水泥的掺合料,因此,其产生的扬尘量较低。该项目职工人数在到13000人,厂区职工食堂每日供应二餐,厨房使用瓶装煤气或液化气,主要污染物为饮食油烟。表2-19 饮食油烟废气产生量及其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烟气排放状况排放标准GB18483-2001烟气量m3/d产生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排放浓度mg/m3浓度限值mg/m3食堂油烟8.5251.72.0在纺纱、针织过程中,会产生棉尘和绒屑,经抽风布袋除尘后,会有少量粉尘外排。染整车间生产过程所用的原料均为常规化学品,没有高挥发性物质,没有化学反应产生的工艺废气,产品均为水性助剂,因此没有生产废气产生。2.5.3 噪声源分析该项目的噪声源主要来热电站、车间排风机等,设备噪声情况见表2-20。表2-20 主要设备噪声级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声功率级dB(A)位 置备 注1主要生产车间70生产车间车间外1m处2锅炉对空排气110炉顶偶发3汽轮机92汽轮机车间距离声源1m处4发电机92发电机房距离声源1m处5磨煤机90磨煤车间距离声源1m处6主变压器80变电房距离声源1m处7空压机85空压机房距离声源1m处8引风机90引风机引风口3m处9送风机90送风机吸风口3m处10冷却塔85冷却塔塔进风口外3m处11循环水泵90热电站泵房距声源1m处12抽水泵90抽水泵房距声源1m处13净水站送水泵90净水站机距声源1m处2.5.4 固废产生量分析纺纱车间废弃物为“废棉”,每年产生8100吨;针织车间的废纱、短纤绒屑年产生量约640吨;印染车间废布、短纤、绒屑等年产生量680吨;成衣车间裁剪布料下脚料年产生量约2880吨。较大的下脚料由一些工艺品厂上门收购使用,废棉、绒屑和废布料添加若干矿物质、营养液,经发酵后,可成为食用菌类培养基材。此外,染整车间和化学品仓库在使用和储存染料过程中,会产生少量染料包装材料(约1吨/年),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染料包装物属危险废物,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并执行有关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热电站产生的固废主要为锅炉灰,由燃料燃料剩余灰渣、燃烧后的剩余物产生,包括炉底渣和除尘器收尘。锅炉灰渣年产生量为5.58万吨。该项目职工人数13000人,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8kg计算,年产垃圾约3800吨。委托恩平市环卫部分进行卫生填埋处理。生产废水中悬浮物含量较高,根据废水水质和削减率,按污泥含水率75%估算,污泥处产生量约为2000吨。因其中含有大量纤维物质,可送锅炉与煤混合后燃烧处理。净水站污泥年产生量约为110吨,属一般固废,送卫生垃圾填埋场处填埋或作筑路材料。运营期各类固废产生及处置情况见表2-21。表2-21 运营期固废生产及处置情况一览表来 源种 类固废性质产生量(吨/年)处置途径生产车间纺织车间废棉一般固废8100外买,废棉、绒屑和废布料添加若干矿物质、营养液,经发酵后,可成为食用菌类培养基材。针织车间废纱、短纤等一般固废640染整车间废布、绒屑一般固废680成衣车间废布一般固废2880染料包装物危险废物1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热电站锅炉灰渣一般固废58000用于水泥生,产添加料生活区、办公及车间生活垃圾3800交环卫部位统一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一般固废2000送锅炉焚烧净水站污泥一般固废110填埋或筑路材料合计727912.5.5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该项目运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永久占地对陆生生态的影响、废气排放对周围陆生生态的间接影响、废水排放对纳污水域水生生态的影响。具体影响详见运营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章节。2.6.6 运营期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量汇总运营期“三废”产生和排放量、排放去向或处置方式综列于表2-22。表2-22 运营期“三废”汇总表废水类型情形废水量万m3/aCODCrt/aBOD5t/aSSt/a氨氮t/a生产废水产生153918.0336.6918.05.4 排放106.1 106.121.263.63.7 生活污水产生93.1 232.8111.7186.223.3 排放93.1 37.218.618.69.3 合计产生246.1 1150.8448.31104.228.6 排放199.2 143.339.882.313.0 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 生产废水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DB44/26-2001第二时段纺织工业一级标准后,其中的60m3/h再处理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要求后回用于绿化和生活区冲厕用水,其余130m3/h达标废水排入厂区东面小涌。废气类型情形废气量万m3/aSO2t/aNO2t/a烟尘t/a油烟t/a锅炉废气产生20661115.544647排放309.91115.544.65食堂烟气产生36500.31排放36500.06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热电站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布袋除尘器除尘,烟气脱硫,100m烟囱排放。YTB静电油烟处理机对油烟气体进行处理,排放的油烟浓度低于2.0 mg/m3、净化去除率不低于75%,烟气经屋顶高空排放。噪声位置声级dB(A)治理措施生产车间70 采用低噪设备、减振安装热电站设备:8092采用低噪设备、减振安装 锅炉超压排气:110 偶发噪声,按装消声器净水站及污水站水泵90减振安装,建泵房固废类型产生量(t/a)处置方式一般生产固废70300废棉、绒屑和废布料等用于菌类培养基材。锅炉废渣作水泥添加料。危险固废(染料包装)1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生活垃圾3800交环卫部位统一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2000送锅炉焚烧净水站污泥110填埋或筑路材料合计72791 说明:按年生产340计算,其中涉及职工生活的数据按每年365d计算。2.6 施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在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素包括土地占用改变土地利用和植被生态,地面挖掘、建筑施工、道路修筑、材料土石方运输等建设过程产生的施工噪声、汽车尾气、施工扬尘、废水、施工固废等。2.6.1 水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机械冷却水、车辆和场地清洁废水等。降雨时还会产生施工场地雨水。因该项目施工期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较大,需要设临时性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食堂、冲洗厕所和日常洗浴产生的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COD、动植物油和氨氮等。这些污水需要经处理后尽量回用,不能回用需处理达标后排放到附近水体。按施工期施工人员200人、污水排放量按0.2 m3/人.日计算,施工人员每天共排放生活污水40m3。2.6.2 大气污染源分析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机械设备燃油燃油产生的废气;施工人员食堂燃气废气和油烟;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以及开挖弃土的堆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起和洒落等。在施工场地将设临时食堂,食堂燃用液化气,施工人员约200人,共计二个炉头。据类比估算,员工食堂燃气量将达到92kg/d(15.3kg/h),这些液化气燃烧后会排放一定量的大气污染物,同时,这些职工食堂烹饪过程中还会产生一定量的油烟。2.6.3 噪声源分析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来自场地平整、建筑施工和设备安装过程中各种施工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冲击式钻机、轮式装载机、柴油发电机、电焊机、卡车、移动式吊车、混凝土搅拌机等。表2-24列出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及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表2-24 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噪声值(单位:dB(A))序号机械、车辆类型距离(m)噪声值序号机械、车辆类型距离(m)噪声值1轮式挖掘机5846电锯、电刨1952推土机5867载重卡车5923冲击式钻机1878吊车、升降机1804轮式装载机5909混凝土搅拌车5915柴油发电机198卷扬机1802.6.4 固废产生量分析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场地平整工过程产生的弃渣土和建筑垃圾。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约有200人,这些工作人员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0kg/人.日计,生活垃圾总量为200kg/日。纳入恩平市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置系统,交环卫部门处置。由于该项目场址现状为较为平整,挖高填低的工程量不大,挖填土方量基本可以达到自平衡,土石开挖产生的弃土量较少。施工期建筑施工过程中还会产生少量建筑垃圾,可作为一般固废填埋。2.6.5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项目永久占地面积2140亩(m2),施工过程会造成永久征地范围内的植被永久性消失,并减少群落的生产面积,引起植被生物量、净生产量和固碳放氧量的损失。经现场初步调查,厂址植被盖度不高,生物量较小,生态环境质量一般。项目建成后的绿化率为25.5%,通过绿化可恢复部分植被和生物量。但项目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占地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相对于区域而言,其影响程度较轻,且不会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产生明显影响。2.7 污染防治措施废水处理设施:包括厂内印染废水处理站,热电站除盐制水、锅炉废水、冲渣水、煤堆场洒水和输煤系统冲洗水、煤堆场初期雨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净水站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建管道送到恩平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废气处理设施:包括布袋除尘器除尘系统,烟气脱硫系统,烟气加热系统,纺纱车间、针织车间、印染车间、成衣车间收尘设施,食堂油烟处理设施。噪声防治措施:选用低噪声设备、减振安装,高噪声泵设在泵房内,锅炉超压排气口安装消声器等。生态保护措施:厂区绿化,预留发展用地在开发前进行绿化。以上环保措施详见环保措施及可行性分析章节。3. 区域环境概况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4.1 大气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现状监测统计结果表明,六个监测点SO2日均浓度为0.0040.0345mg/Nm3,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厂址测点(A1)的0.037mg/Nm3,各测点SO2的日均浓度及1小时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没有出现监测结果超标现象。其中侧仔田、东成中学及青湖渡假区三个监测点大部分均未检出。表明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受SO2的影响甚微。六个监测点NO2日均浓度为0.0020.0175mg/Nm3,最大1小时平均浓度为东安街测点(A5)的0.019mg/Nm3,各测点NO2的日均浓度及1小时平均浓度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没有出现监测结果超标现象。其中侧仔田、东成中学及青湖渡假区三个监测点大部分均未检出。表明评价区域内环境空气受NO2的影响甚微。六个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为0.0130.046mg/Nm3,均优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没有出现监测结果超标现象。综上所述,评价区域内的SO2、NO2及PM10均没有出现超标现象,环境空气质量良好。4.2 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由浓度指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恩城水厂、朗仔村、绵湖及江洲4断面的各监测指标的浓度指数均小于1,这些断面水质均符合地表水II类水质要求,锦江水质并没有受到明显的污染,水质良好。但朗仔村断面的CODMn以及绵湖、江洲2断面CODCr和氨氮的浓度指数相对较高(0.7以上),表明这3个断面的水质有受到一定的有机污染影响的迹象,水质历史资料也显示有类似趋势。这应引起当地环保等相关部门的重视,特别是应加快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避免这种威胁转化成污染。金坑砖厂和镰沟水两个断面的各水质因子浓度指数均小于1,水质符合地表水III类水质要求,目前还没有受到污染,水质良好。总体上看,目前评价区域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良好。4.2.3地下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参照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I类地下水标准,本次监测的两个地下水样各水质因子中CODMn、氰化物、镉及镍符合II类地下水标准,其它水质因子均符合I类地下水标准,属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类地下水,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没有受到人为污染,地下水质量优良。4.2.4底泥现状调查与评价除1#、3#、6#底泥中Cd及3底泥中Pb超标外,其它底泥污染因子均属于较清洁级,但应注意到多个元素(铜、镉、镍)的浓度指数都接近甚至高于0.5,这应引起当地环保部门的重视,加强对金属表面处理厂家废水排放的监督。4.3 土壤现状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在地的土壤质地全部属于砂壤土,透水性能较好。表4.3-5的浓度指数显示,除4#、5#土壤中的镉以外,其它浓度指数均小于0.5,表明评价区域内还没有受到除镉以外的重金属的轻微污染。但4#、5#土壤中的镉分别超出标准0.033倍和0.133倍,表明这两个采样点已受到镉的污染,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这两个采样点为已荒芜水田及农用旱地,均长期受人工灌溉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是由于用含镉水长期灌溉造成的重金属积累。这应引起当地农业部门及环保部门的重视。4.4 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现状评价标准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各噪声测点的评价标准见表5-33,除表中列出之外,夜间频繁突发出现的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A,夜间偶然出现突发的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根据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对比,于超标的数值用阴影背景标示于表5-33中。由表5-33可以看出,昼间所有噪声测点及最大噪声值均符合GB3096-93对相应测点的标准要求。昼间声环境现状良好。但夜间由于325国道上车辆的影响,有10日次测点超标,夜间超标率为25%,其中声环境4类功能区夜间有7日次测点超标,夜间超标率为87.5%,2类功能区有3日次测点超标,夜间超标率为3.1%。夜间偶然出现突发的噪声有5日次超标,其中4次位于4类区,1次位于2类区,这主要是由于过往车辆的喇叭声及重型车辆运行时发出的噪声。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内昼间声环境现状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要求,质量良好;但夜间受325国道过往车辆的影响,出现一定程度的噪声超标,声环境现状较差。4.5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群落覆盖度3590,草本层覆盖度高,乔本和灌木层植被郁闭度较差;植被结构大多数属于灌草二层,少数乔灌草三层结构,植被结构不理想;样方内植被物种量基本上在524之间,植被物种量等级评价中等,见表4.5-13。评价区内植被以灌木和草本为主,乔木分布相对较少。评价区域内大约20的山地被开发成建筑用地或成为荒地,使评价区内植被郁闭度和多样性降低。总体来说,评价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处中等水平。通过对该水域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组成、数量以及多样性指数等的分析,上游水体(1)为清洁水体,部分区域可能会由于落叶影响成为监时性的有机质丰富的小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烘焙师初级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 2025年美容师中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手册
- 2025年日光温室外保温被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看守所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布病知识培训记录内容课件
- 装修协议书范文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生产经营从业-重氮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氧化工艺作业-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合伙开店合同协议书范本
- 新时代班主任角色转型与实践案例
- 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与车辆维护
- 2025年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春季招聘58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医院二甲设备管理PDCA应用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胃肠外科健康教育
- GB/T 45911-202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存储安全要求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驻京信访工作组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