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李将军列传 学生用书p27)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19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您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您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一言九鼎”和“毛遂自荐”出自同一个典故。平原君夸奖毛遂“一言九鼎”的本意是烘托他的口才好,演变到现在就成了信守诺言了! “一言九鼎”比喻一句话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形容人说话信誉极高,一言半语就起决定作用。(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英雄悲剧西汉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在那个绚烂的时代,忠臣良将灿若星河。他们或因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或因骁勇善战、纵横沙场而被历史铭记,被人民颂扬。李广,抗击匈奴的大将,千百年来,他悲壮的经历使人们一直赞美他、惋惜他、怀念他。太史公也通过李广的悲剧结局揭露并谴责了统治者的任人唯亲、刻薄寡恩以及对贤能的压抑与扼杀,从而使这篇传记具有了更深一层的政治意义。官职的任免升降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如指南录后序中的“于是辞相印不拜”,就是没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职。2除。拜官授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如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如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如国语:“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的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列传,中国纪传体史书体裁之一。司马迁撰史记时首创,为以后历代纪传体史书所沿用。其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等。在西汉长期反对匈奴侵略的战争中,李广是一位英勇善战,爱护士卒,为匈奴所畏惧,为广大军民所敬爱的将军。本文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围绕李广精于骑射、勇敢作战、热爱士卒等特点,刻画了一代名将李广的英雄形象。作者在记叙李广生平事迹的同时,奔涌着自己激荡难平的心潮,那赞佩、感慨、叹惋、激愤等种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在字里行间,是凝结着血泪的传记篇章。一、字音徙(x)骁骑(xio)睨(n)赎(sh)辄(zh)麾下(hu)诣(y)愠怒(yn)遁走(dn)自刭(jn)垂涕(t)讷(n)二、通假字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尝,同“常”,常常,经常皆惊,上山陈陈,同“阵”,布阵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莫,同“幕”军亡导,或失道或,同“惑”,迷失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幕,同“漠”,沙漠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悛悛,同“恂恂”,诚恳的样子 三、一词多义(1)从(2)当(3)用(4)走 四、词类活用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名词作动词,率领,带领汉下广吏名词作动词,把交给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名词作动词,延误鞭马南驰数十里名词作状语,向南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从;名词作状语,在田间止广宿亭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即有急,奈何形容词作名词,紧急情况用坚其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定,强化破败广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溃败胡兵终怪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怪广为人长,猿臂名词作状语,像猿一样鞭马南驰数十里名词作动词,鞭策,鞭打 五、古今异义以为前将军古义:让做。今义:认为。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古义:事情的复杂经过,委曲详情。今义:a.弯曲;b.(事情发展、故事情节)复杂,变化多。虽其子孙他人学者古义:学习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古义:确实使信任,使感动。今义: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古义:质朴的乡里人。今义:a.知识浅陋的人;b.谦辞,对人称自己。六、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判断句中贵人将骑数十纵定语后置句见匈奴三人,与战省略句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被动句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省略句固自辞于大将军状语后置句其李将军之谓也宾语前置句是必射雕者也判断句士以此爱乐为用被动句其将兵数困辱被动句七、成语积累1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官府公堂上受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2霸陵呵夜:原指遭酒醉之霸陵尉呵斥,后喻失势者遭人欺凌或侵辱;也用来指失势后郁闷之情。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诚挚,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学生用书p28)1探讨“斩霸陵尉”事件对塑造李广形象有何作用?司马迁“实录”这一事实,说明什么?答:明确斩霸陵尉,说明了李广心胸狭窄的特点。司马迁笔下的李广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干和优秀品质的名将,但他也是有缺点的。 司马迁尽管用一唱三叹的手法写李广,但仍然高度尊重客观史实;他不仅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捏造历史,甚至也没有用这种情感去掩盖李广的弱点、缺点。由此看出司马迁对感情上的爱憎与史实的叙述是极有分寸的。司马迁记录这一事件,体现了他的爱不虚美、恶不毁功的“实录”精神。2根据李广在汉武帝时对匈奴作战以来的活动,探讨司马迁在这部分中是如何展示这位名将的风采的?事件结果形象从文帝行,格猛兽文帝惜其“子不遇时”勇猛上郡战役,杀射雕者,解鞍惑胡骑熟悉敌情,射技高超临危不乱,智勇双全雁门之战只身逃脱当斩,赎为庶人惊人的机智,超人的胆识居右北平,对待士卒宽缓不苛匈奴号为“飞将军”士爱乐为用威震匈奴的气势,仁爱士卒,不贪钱财漠北决战,主动请缨,被迫调离,作战失利天子以为老卫青阴受上诫数奇责广之幕府对簿老当益壮,壮心不已,不堪其辱,悲愤自尽的刚烈3.造成李广悲剧结局的原因及表现是什么?悲剧原因表现主观原因不善言辞讷口少言个性太强不谢将军起行,愠怒就部心胸狭窄杀霸陵尉自负其能,不计后果因中贵人而射杀匈奴射雕者及以百骑御匈奴千骑等客观原因汉王朝用人唯亲、遭人排挤迫害汉武帝嫌他命运不好,不敢重用,贵戚也借机对他进行排挤4.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写人,是司马迁描写历史人物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司马迁在这篇传记中,是如何采用多角度、多层次的对比衬托方法,来描写飞将军李广的?答:明确(1)与匈奴射雕者的对比,突出李广的高超射技。中贵人以数十人对付匈奴三人,中贵人还受了伤;李广面对三位匈奴射雕者,却显得轻松自如,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胜利。中贵人与李广,李广与匈奴射雕者之间,层层对比,突出李广神箭手的形象。 (2)与卫青、霍去病的对比,突出李广的不幸遭遇和对士卒的仁爱。同为抗击匈奴的名将,李广廉洁仁爱,卫青以权谋私,但前者屡遭迫害,最终饮恨自刭,而后者却始终福星高照,一帆风顺,这就不能不激起人们对当权者任人唯亲、统治者赏罚不公的不满和愤恨;同时也使人们忍不住为李广掬一把同情之泪,为之大鸣不平。 意动用法,以为怪。以为:认为。夜:名词作状语,在晚上。引:率田间:名词作状语,在田间。止:禁止。止:使止。况、情况。曲折:事情的原委,详情。对簿:按簿册上的记载 学生用书p32)【课内挖掘】李广难封飞将军李广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他廉洁、正直、善战。唐朝诗人王昌龄赞美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但是李广纵然战功赫赫,至死也没有封侯。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为李广惋惜“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激活这则材料可以用在与“命运”“挫折”“英雄”“不幸”等内容相关的作文中。【运用范例】李广,一个让千年才子文人感怀的悲剧人物,在他自刎时,显出了男儿本色,英雄风流。也正是那一刎,让我们知道男儿的血性是要用生命去争取的。原来男儿血性竟是这样地沉重,沉重得让人无法呼吸。我经常在想,飞将军自刎的那一刻,是否想到了霸王项羽的乌江自刎,是否想到了霸王那一声长叹:非战之罪,乃天亡我也!也许,在飞将军的心中,一定有着太多的遗憾,一定有着万端的感慨,也一定充满了对宿命的无奈。李将军评传史记的文学性和史学性在李将军列传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从文学性来看,太史公在撰写的这篇传记中充分融入了自己对李将军这一悲剧英雄的无限崇敬与深切同情。纵观全文,太史公这一感情的来源其实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李将军本人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人格魅力让人心生敬意。李将军是西汉景帝后期与武帝前期国家硕果仅存的名将之一。自周亚夫自杀之后,汉廷就再也没有战略上的军事统帅,就连独当一面的大将也仅剩下窦婴、李广、程不识、韩安国四人,而这四人中,又以李将军历任边郡太守,数次与匈奴、羌人接战,名震天下。武帝即位后,曾派卫青、李广、公孙敖、公孙贺四将军出击匈奴,结果匈奴人以李将军为汉之名将,将军队主力压向李广,导致李将军全军覆没,而从未出过战的卫青却乘机进入匈奴后方,获得大胜。由此可见,李将军当时在匈奴人中的影响有多么深刻。根据历史记载,李将军曾先后在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与右北平担任太守,这些地方基本上囊括了北方所有的边境重镇,而在李将军驻守期间,匈奴人号其为“飞将军”,不敢南向引弓。第二,李将军一生坎坷的命运与悲剧化的结果,让闻者叹息。李将军出身将门世家,其祖父是秦国名将李信,战国后期,李信曾率军逐灭燕太子丹。根据史记记载,李将军自幼勒习弓马,参军后骁勇无敌,格杀猛兽及冲锋陷阵无所畏惧。汉文帝曾对李将军说:“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句话也从侧面映射出了李将军的一生,未遇高皇帝,终生不曾封侯。汉武帝即位过后,李将军以边郡太守出任未央宫卫尉,这是对李将军功绩和声名的肯定。然而,这竟然成了李将军生平所担任的最高官职。据说武帝即位过后曾经问过李将军,为何本领超强却始终未见任用,始终未能封侯。李将军颇为自嘲地回答,先皇之时,臣年轻张狂,而先皇喜用老人,故未见用;而适逢陛下,臣已垂垂迟暮,陛下则喜用新人,故亦未能建功封侯。这个故事实际上很好地概括出了李将军一生的悲哀。更戏剧的是,在李将军经历的最后一役中,李将军因失道而兵败自杀,而其子李敢当则追随骠骑将军建功立业,赐爵关内侯。第三,李家的兴衰没落,尤其是李陵兵败投降后李家所遭受的灭门惨案与莫大冤屈,让太史公愤懑不已。李氏家族的悲哀不单单在于李将军鞍马一生未得封侯反而被迫自杀。李家自秦时便是将门世家,这就注定了李家之人将为兵革而死。李将军祖父,秦时名将李信逐灭燕太子丹,有灭国之功,然而仅仅因为伐楚之役失败,便被秦始皇赐死。李将军一生镇守边关,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仅失贵臣之意,而绝身异域”(李陵答苏武书)。李广从弟李蔡,官至封侯拜相,最后仅因侵陵小事,被赐死除国。李将军自尽之后,其子李敢当封爵关内侯,因不满卫青逼死其父,被霍去病一箭射死。更可悲的是李将军之孙李陵,曾率八百骑深入匈奴境内两千余里,精擅骑射,后来率五千丹阳兵从贰师将军出战匈奴,被匈奴单于率领的匈奴军队主力围攻,士卒死伤殆尽,李陵于是决定效仿“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答苏武书),假装投降,想要有所作为,没想到全家上下老幼皆被朝廷诛杀。众所周知,太史公身受酷刑,就是因此事而起。太史公对于李将军本怀有崇敬与同情,但其并未因此而忽略历史真相,并未因此而掩饰李将军的缺点,因此,李将军列传的史学性是毋庸置疑的。纵观史记这本书,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很完整地塑造一个人,不是那种“英雄是完全的英雄,小人是完全的小人”,它能够在记录历史的同时保持人物的鲜活特性,这也是相当可贵的。李将军列传这一卷更是很好地体现了上述特点,给我们塑造了李广这一遗憾千古的西汉名将。 学生用书p111(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皆惊,上山陈b行十余里,广详死c中石没镞,视之石也d军亡导,或失道解析:选c。a.“陈”同“阵”,布阵;b.“详”同“佯”,假装;d.“或”同“惑”,迷失。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广家世世受射受:传授b广数自请行 数:多次,屡次c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谢:辞别d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绝:与世隔绝解析:选d。绝:横渡。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a广从弟李蔡亦为郎b胡兵终怪之,不敢击c广为人长,猿臂d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解析:选a。b项,“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c项,“猿”,名词作状语;d项,“大”,形容词作名词。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为虏所生得a胡兵亦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b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c固自辞于大将军d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解析:选b。例句与b项均为被动句。a项与c项均为状语后置句;d项为定语后置句。5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 精熟,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建立卓越功勋。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还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匈奴人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得以保全。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生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解析:选d。d项,错在“无力再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原文的表述是“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意思是因为年老,不能再去接受刀笔吏的审讯。“请刀笔吏为自己辩护”与“接受刀笔吏的审讯”,二者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4分)译文:(2)其李将军之谓也?(2分)译文:(3)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4分)译文:答案:(1)可惜呀,你没遇到好时机!假使你生在高祖打天下的时候,做个万户侯算不了什么!(2)这大概就是说李将军这样的人吧。(3)到了他死的那天,天下认识和不认识他的人,都为他而哀痛。二、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灌将军夫者,颍阴人也。夫父张孟,尝为颍阴侯婴舍人,得幸,因进之至二千石,故蒙灌氏姓为灌孟。吴楚反时,颍阴侯灌何为将军,属太尉,请灌孟为校尉,夫以千人与父俱。灌孟年老,颍阴侯强请之,郁郁不得意,故战常陷坚,遂死吴军中。军法,父子俱从军,有死事,得与丧归。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于是灌夫被甲持戟,募军中壮士所善愿从者数十人。及出壁门,莫敢前。独二人及从奴十数骑驰入吴军,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不得前,复驰还,走入汉壁,皆亡其奴,独与一骑归。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夫创少瘳,又复请将军曰:“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将军壮义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颍阴侯言之上,上以夫为中郎将。数月,坐法去。后家居长安,长安中诸公莫弗称之。孝景时,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为淮阳天下交,劲兵处,故徙夫为淮阳太守。灌夫为人刚直使酒,不好面谀。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与钧。稠人广众,荐宠下辈。士亦以此多之。灌夫有服注,过丞相。丞相从容曰:“吾欲与仲孺过魏其侯,会仲孺有服。”灌夫曰:“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请语魏其侯帐具,将军旦日蚤临。”武安许诺。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平明,令门下候伺。至日中,丞相不来。魏其谓灌夫曰:“丞相岂忘之哉?”灌夫不怿,曰:“夫以服请,宜往。”乃驾,自往迎丞相。丞相特前戏许灌夫,殊无意往。及夫至门,丞相尚卧。于是夫入见,曰:“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武安鄂谢曰:“吾昨日醉,忽忘与仲孺言。”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乃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魏其乃扶灌夫去,谢丞相。(选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注】有服:有丧服在身,指处在服丧期间。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出壁门,莫敢前壁:营垒b将军壮义之 壮义:认为勇敢而有义气c丞相特前戏许灌夫 特:特意d士亦以此多之 多:称赞解析:选c。c项,特:只是,仅仅。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b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c太尉乃固止之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d魏其与其夫人益市牛酒其李将军之谓也解析:选c。a项,连词,来;动词,认为。b项,竟然;才。c项,均为代词,他。d项,代词“他的”;语气副词,表推测。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灌夫“刚直”与“不好面谀”的一组是()(3分)灌夫不肯随丧归至吴将麾下,所杀伤数十人贵戚诸有势在己之右,不欲加礼,必陵之乃驾往,又徐行,灌夫愈益怒丞相不起,夫从坐上语侵之吴已破,灌夫以此名闻天下a bc d解析:选b。写其为父报仇,写其勇猛,写其名声,均与“刚直”“不好面谀”无关。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灌夫在父亲战死后,不肯随父亲的灵柩回老家,主要是因为他想斩取吴王或吴国将军的头,替父亲报仇。b汉武帝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c魏其侯听说丞相武安侯要来拜访,连夜打扫房子,布置帷帐,准备酒宴,一直忙到天亮,可是武安侯一直到中午都没有来,魏其侯很不高兴。于是,灌夫驾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d丞相武安侯在魏其侯家喝酒时傲慢无礼,灌夫不在乎丞相的威严,毫不客气地讽刺他。魏其侯见状,赶快把灌夫扶走,并向丞相表示歉意。解析:选c。c项,“魏其侯很不高兴”有误,应为“灌夫”。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益知吴壁中曲折,请复往。(2分)译文:(2)将军乃肯幸临况魏其侯,夫安敢以服为解!(3分)译文:(3)灌夫具语魏其侯如所谓武安侯。(3分)译文:答案:(1)我现在更了解吴军里边的情况了,我要求再去攻打。(2)您竟然肯赏光去魏其侯家,我怎么敢以丧服在身作推辞呢!(3)灌夫赶紧来到窦婴家,把他同田蚡的话向窦婴说了一遍。参考译文: 灌夫是颍阴人。他的父亲叫张孟,曾经在颍阴侯灌婴门下当过宾客,受到过灌婴的赏识,因此渐渐地被提拔到了二千石,也就由于这层关系张孟就用了灌家的姓改名叫灌孟了。 吴、楚等国造反时,灌婴的儿子灌何被任命为将军,隶属于太尉周亚夫部下,于是灌何就请求让灌孟给他做了校尉,这时灌夫也以一个千夫长的身份跟着他的父亲一同出征了。当时灌孟已经年老,是灌何竭力向周亚夫请求,周亚夫才同意的,所以灌孟总是闷闷不乐,打仗时总是故意向着敌人防守最坚固的地方冲,结果战死在了吴军的阵前。依照当时的军法规定,父子两个都在军队里的,其中有一个人死了,另一个人就可以送丧回家。但是灌夫不愿意随着父亲的灵柩回去,而是悲愤激昂地请求说:“我一定要去取吴王或砍他的一个什么将军的人头,来为我的父亲报仇。”于是灌夫就披甲持戟叫上军中一向和他关系不错的几十个勇士准备一起去向吴军拼命。结果一出营门,许多人都不敢去了。只剩下两个士兵和他从自己家里带出来的十来个奴隶跟着他一起冲进了吴军阵内,他们一直冲到吴军大将的指挥旗下,杀死杀伤吴军几十个人。最后实在前进不了,才撤了回来。等回到汉营一看,跟着灌夫冲进吴营的十来个奴隶都没有回来,只有一个士兵跟着他一起回来了。这时灌夫身负重伤十多处,当时正赶上身边带着好药,所以没死。等到灌夫的伤势稍有好转时,他又向灌何请求说:“我现在更了解吴军里边的情况了,我要求再去攻打。”灌何认为他勇敢有义气,但担心他会因此送命,于是就把情况报告了周亚夫,周亚夫制止了他。等到吴军被打败后,灌夫的名字也就传遍天下了。灌何回朝后向景帝汇报了灌夫的表现,景帝任命灌夫为中郎将。结果只干了几个月,就因为犯法被免职了。后来他搬家到长安居住,长安城里的显贵们没有不称赞他的。孝景帝时他又被起用,做过代国丞相。孝景帝死后,当今的皇上刚刚即位,他觉得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改调灌夫为淮阳太守。灌夫为人刚强正直,经常饮酒发脾气,不喜欢当面讨好人。那些皇亲贵戚权力比他大的,他偏对他们不礼貌,偏要欺侮他们;那些地位比他低下的士大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美容店租赁合同租赁物租赁保证金及退还协议
- 风力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与生态补偿协议
- 移动基站场地租赁与通信基站网络优化合作协议
- 2025-2030功能性运动内衣市场女性消费决策因素分析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纤维在药用饲料中的配伍禁忌与协同效应报告
- 2025-2030农业无人机药箱快换系统操作便捷性田间测试报告
- 2025-2030共享经济模式创新与市场投资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共享办公空间盈利模式重构与会员服务体系优化调研报告
- 新能源行业2025年专利技术长尾市场应用前景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安装工程劳务分包合同书范本
- 锁骨下盗血综合征伴锁骨下动脉闭塞的护理查房
- 磷化铝管理办法
- 水下激光探测-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海底捞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小学体育家长会课件
- 教育的人口功能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技术临床实践指南2024版
- 中小学教辅材料征订管理制度
- 2025年芳香保健师(初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真题解析试卷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 腰椎管狭窄症病例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