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己复礼一、基础知识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周监于二代 b盖十世希不失矣c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d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解析:选d。a.“监”通“鉴”,借鉴。b.“希”通“稀”,少。c.“错”通“措”,放置。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克(克服)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回归)仁焉b郁郁乎文(完美)哉盖阙如(空缺,不作处理)也c而好犯上者,鲜(稀奇)矣有酒食,先生馔(吃喝)d食旨(美食)不甘钻燧改火,期(期限)可已矣解析:选b。a.克:约束;归:赞许。c.鲜:少。d.期:一年。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郁郁乎文哉b克己复礼为仁 为仁由己c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d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解析:选d。d项都是连词,如果。a.表反问,吗/助词,然,什么的样子;b.动词,就是,称为/动词,实践;c.连词,虽然/连词,即使。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请问其目b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c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d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解析:选c。c项与句末“与”配合表示揣测语气,大概,恐怕;其余为第三人称,代人或物。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b食旨不甘c举善而教不能,则劝d三年之丧,期已久矣解析:选d。a项中两个“君”、“臣”、“父”、“子”中的第二个均属于名词用作动词;b项中“甘”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中“善”形容词用作名词。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盖十世希不失矣 盖:_(2)陪臣执国命 执:_(3)信如君不君 信:_(4)而好犯上者,鲜矣 鲜:_答案:(1)表示推测,大概,大约 (2)掌握,操纵 (3)诚然,这里有表示假设的意思 (4)少,很少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指出句式特点。(1)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译文:(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译文:答案:(1)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到吗?(固定结构,得乎)(2)不喜好冒犯官长,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未有过。(宾语前置句)孔子为什么把“君、臣、父、子”间的关系视为“为政道”?答:答案:孔子在君、臣、父、子的关系上,强调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都应该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礼”,这样,社会关系才会融洽和谐,社会大同的政治理想才能实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孔子名丘,字仲尼。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孔子年三十五,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注】料量平:账目清楚,收支平衡。羖:公羊。累绁:用绳索捆绑。粥:通“鬻”,卖。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b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c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d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解析:选b。可据文段中动词的意义进行断句。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空”,中国古代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 b“季氏史”即委吏,掌管委藏工作,即后之司仓氏、司庚氏,掌保管、出纳。 c“大司寇”先秦官职,西周时期的司寇。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践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 d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解析:选d。诗,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简称。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是圣人的后代,他年少时就好礼,得到了鲁国大夫孟釐子的赞誉,孟釐子要求自己的儿子拜孔子为师,向他学习。b孔子一生中做过管理仓库、管理牧场等的小官,后来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他喜形于色,这说明孔子从内心来讲是很想做官的,只是生不逢时,没有尽早地得到重用。c孔子曾离开鲁国出游齐国,但受到了排斥;到了宋国、卫国,却被驱逐;在陈国、蔡国又遭受围困;政治主张受挫,无奈又回到鲁国,却没有受到善待。d孔子有辩才,他的施政策略深得齐景公的赏识;他对音乐的喜爱,对韶乐学习的热情和痴迷也得到齐国人的赞赏。解析:选c。原文中孔子得到了善待。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丘,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译文:(2)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译文:解析:在这两句话的翻译中,重点是文言句式和实词。“孔丘,圣人之后”是判断句,“虽”,第(1)句中是“虽然”,第(2)句中应为“即使”;“达”,显达;“王”,称王;“霸”,称霸。答案:(1)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2)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即使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临终前告诫儿子懿子说:“孔丘这个人,是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做国君执政,但必定会有才德显达的人出现。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他不就是才德显达的人吗?如果我死了,你一定要以他为师。”孔子家境贫寒,又地位低下。等到长大成人,曾经做过季氏手下的官吏,管理账目,清楚无误;又曾做过司职的小吏,使牧养的牲畜繁殖增多。由此出任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挤,被宋人、卫人所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受困,于是返回鲁国,鲁君又善待孔子。鲁昭公二十年,这时孔子大约三十岁了。齐景公带着晏婴来到鲁国,景公问孔子说:“从前秦穆公国家小而又处于偏僻的地方,他能够称霸,这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秦国虽小,志向却很大;所处地方虽然偏僻,但施政却很恰当。秦穆公亲自提拔用五张黑公羊皮赎来的百里奚,授给他大夫的官爵,把他从拘禁中解救出来,就与他一连谈了三天的话,随后就把执政大权交给他了。用这种精神来治理国家,即使统治整个天下也是可以的,他当个霸主还算是小的呢。”景公听了很高兴。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国发生了变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景公。孔子和齐国的太师谈论音乐,听到了舜时的韶乐,就学习起来,有三个月的时间竟尝不出肉的味道,齐国人都称赞他。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对孔子说:“我已年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鲁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岁,由大司寇代理国相事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猪、羊的商人就不敢漫天要价了;在路上出行的男人和女人各走一边;掉在路上的东西没有人捡拾;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满意的照顾,好像回到了家中一样。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四月的己丑日。太史公说:诗经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它。三、语言表达假如你碰上一名外国游客,请用60字左右向他介绍一位中国古代文化名人,要介绍他们的主要成就。介绍对象必须在下列人物中选取。孔子、庄子、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罗贯中、曹雪芹。答:答案:(示例)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了鲁史春秋,其弟子所辑论语记录了孔子的基本思想,几千年来影响着整个中华民族。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答:答案:(示例)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危机时,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四、高考突破(一)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516题。子由问孝。子曰:“今之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注。”(孟子)【注】币,礼物;将,送;币之未将者也:礼物送上去之前就该具有的。从两则材料中概括孔子“孝”道的核心内容。答:答案:敬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儒家的礼仪观。答:答案:礼的内核是仁(爱与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和目的。没有仁爱只有物质的“礼”是虚假的,与动物牲畜没有差别,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反对徒具形式的礼物交往。(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718题。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篇下)相较后世“三纲五常”的思想,孔子和孟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答:答案:孔孟都主张对君臣双方都应有要求,强调君臣各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君臣关系,孟子的主张比起孔子来有什么发展?答:答案:孔子只是笼统地提出君臣都应各守礼仪;而孟子则谈得相当具体,他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君主的要求更加严明,其爱憎情感更加鲜明,其主张更有人民性。(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0题。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玉帛”和“钟鼓”指代的分别是什么?答:答案:礼物和乐器。从上述文字看,“礼乐”和“仁”是什么关系?试作简析。答:答案:两者是形式和内核的关系。“礼乐”是外在的形式,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仁”决定和支配着“礼乐”。如果没有“仁”这个内核,“礼乐”的存在将缺乏意义,成为无本之木。(四)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至圣文庙,是古时的学府。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精神的中心。 中华各地的文庙大成殿中,当面傲立的,便是中华儒学之始者孔子。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中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到“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作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颜回去世,孔子赞曰:“圣哉,回也。”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身处乱世,他默对现实,独善其身。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殷有三贤人。”儒家求出仕,孔子亦是。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或而谓之游,可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渝: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撒满了他的喟叹。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蕴涵了无穷的力量。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为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孔子身体力行于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否则哪有“关关雎鸠”的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留守儿童家庭委托抚养责任协议书
- 继子女抚养费支付及关系解除法律协议
- 儿童抚养权变更与探视时间约定合同
- 赛事直播版权分销与赛事赛事周边产品销售合同
- 新能源汽车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人全面合作协议
- 工业模具恒温仓储租赁与品牌合作合同
- 智能建筑雨水资源回收租赁服务协议书
- 信用证保兑金融服务代理合同
- 抖音平台AI选品与品牌合作合同
- 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与能源优化配置合作协议
- 儿科住院患者VTE防治管理制度
- 《医学检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 《建筑主体结构检测》试题及答案3
- 砂石料车辆运输协议书(3篇)
- 乳品评鉴师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考评制度和管理制度
- 装修施工项目投标书模板
-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共识
- 法务停息挂账协议书模板
-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数学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