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济宁化工区:孔孟故里 化工新城作者:张秀海 荆太峰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中化新网讯济宁是著名的“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鲁南经济带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总人口831万。济宁历史文化悠久,具有5000年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绵延千年的京杭大运河,因埠而兴,商贾云集,又使济宁具有融南汇北的文化底蕴。 化工产业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济宁的支柱产业。在以低碳经济为标志的新一轮产业浪潮蓬勃兴起,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进入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在即将跨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济宁市顺势而为,推动化工产业向生态、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成立了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走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成立于2009年5月,位于济宁市南20千米,105国道两侧,规划面积23平方千米。 优势明显的支撑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济宁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的中心地带,周边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以济宁为半径的500千米范围内包括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覆盖了京津环渤海经济圈、山东半岛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区、中原经济区等,发展腹地开阔,市场潜力巨大。 交通运输便利。济宁位于鲁苏豫皖4省结合部,是东西交汇、南北通达的重要交通枢纽。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沪、京九、新石3条铁路,京福、京沪、日东3条高速公路和4条国道在境内交织成网;往来京沪的动车组列车在兖州站停靠,京沪高铁曲阜站2011年建成使用;济宁曲阜机场已正式通航;距日照港200千米,距青岛港300千米,距连云港300千米,海运优势明显;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千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开发区交通便利,105国道经开发区纵穿南北;济徐、环省、机场3条高速环绕园区;距京沪高速铁路曲阜站60千米;开发区铁路支线正在规划设计中;距济宁机场仅有15分钟行程,距济南、徐州机场仅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开发区内北大溜河航道直通京杭大运河。 资源优势突出。济宁是全国13个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含煤面积 3920 平方千米,占其土地总面积的 36.7,地质储量约为 254 亿吨,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可采储量为 140 亿吨,占全省的 53以上。全市现有煤炭生产企业 29 户,生产矿井 47 对,其中省属矿井27对,市县属矿井20对,全部属国有矿井,便于调控,可以保障用煤企业生产所需。全市矿井生产核定能力 8727万吨,2009年生产原煤8115万吨。开发区周边50千米范围内有大型煤矿12对,年产煤2600万吨以上。全市发电装机容量938万千瓦时,占全省的六分之一。济宁淡水资源十分丰富,面积1260平方千米的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淡水储量48.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六分之一。 科研实力雄厚。济宁市拥有鲁南煤化工研究院、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煤化工工程技术中心、济宁化工研究所、济宁市化工设计院等十多家化工科研院所,以及一大批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形成了科研、设计、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安全评价等配套体系,培养集聚了10多万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工业基础坚实。济宁是一个加速成长的新兴工业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工业、煤化工和机械制造、生物技术、纺织新材料、专用汽车国家级产业基地。在2009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经济发展年会”上,被推荐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15个新能源产业城市之一。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80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36位;财政总收入27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4.7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3763家,完成增加值1076.7亿元,实现利润246亿元。化学工业方面,济宁煤化工、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可生产200多个品种和1000多个规格的生物及化工产品,其中焦炭、焦油、苯、甲醇等产能均居山东省首位。 高起点的产业规划 为切实解决化工产业布局散乱,集约化程度低的问题,济宁市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严格的科学论证,于2009年7月出台了济宁市煤化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按照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和化工产业煤基多联产为主体,生物化工及医药、精细化工盐化工及新材料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走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路子,打造国家级煤化工产业基地。于是,一个崭新的化学工业园区济宁化学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大幕迅速拉开。 “入轨就与国际接轨,起步就与世界同步”。园区在2009年5月成立之时,就积极借鉴国内外化工园区积累数十年的丰富建园经验,确定了高端低碳、循环生态的发展定位。“国内一流,千亿元产业、高端化工、循环经济示范区”,原济宁市委书记孙守刚一开始就给园区的发展定下了基调。为此,园区围绕“规模集聚、低碳创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借鉴国内外一流化工园区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开发建设理念,进行“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配套建设、跨越发展”,逐步把园区打造成以煤化工为主体,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及医药为辅的国家级煤基多联产产业新区、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创新型绿色生态示范区。为此,园区不但聘请国内最权威的设计院及咨询公司做好园区产业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评报告书,还下足功夫,全力做好防洪排涝、人工湿地、地上管廊、地下管网、码头、河道、电力等7个专项规划。目前,开发区产业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评报告书均已通过专家论证评审和批复;7个专项规划设计也已编制完成。土地修编圆满完成,开发区23平方千米土地已全部调整为一般农田,其中起步区10平方千米已调成建设用地,具备了大发展的空间。 国内一流的发展定位 坚持科学的开发理念,围绕“规模集聚、低碳创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依托丰富的煤炭、电力、淡水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重点发展煤焦化、煤气化高端产品,拓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产业,在打造上下游贯通和最优结合的产业链上狠下功夫。在煤焦化方面,发展优质冶金焦,重点抓好煤焦油深加工,目标是做国内最大的焦油、苯、萘等精深加工基地。在煤气化方面,发展能源化工(甲醇及下游产品)为主的产业链,以烯烃、醋酸纤维、聚碳酸酯等系列产品为重点,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装备制造、建材、纺织等产业高端原材料供应基地。在精细化工方面,托依煤化工核心产业提供原料中间体优势,主要发展染料颜料、试剂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皮革化学品、造纸化学品、电子级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农用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化工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碳纤维、有机硅、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醇、PVB(聚乙烯醇缩丁醛)、PVA纤维(聚乙烯醇)、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等高科技、高性能复合新材料。在生物医药方面,发展聚羟基烷酸酯类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动植物用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发展氨基酸类系列产品;发展抗生素药品、防止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大蒜深加工产品等保健食品。 卓有成效的开发建设 高质量建设。区内集中规划建设了热电联供、工业气体、工业水厂、污水处理厂、废物焚烧炉、地下管网、地上管廊、人工湿地等公用工程体系,形成集约利用的公用工程,不仅有利于节约用地、降低企业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园区还规划建设了集公共安全、消防、医疗急救、防洪排涝、市政抢险、环境保护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化工园区应急响应中心。这一系统保证了化工园区的开发建设和区内企业的生产运营安全、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化工园区的环境安全构筑了一张全方位、全天候监测和保障的网络。 高速度推进。“速度就是出路”是园区开发建设的全新理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七通一平” 有望年底实现。投资1.5亿元,长16.2千米的六路两桥工程已建成通车;投资4亿元的综合服务区一期两座28层大楼,年内可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地上管廊,投资3000万元的防洪排涝工程,投资9700万元的地下管网等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顺利;投资4000万元的第一座11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基建工作正在进行;投资1.8亿元的供水厂和污水处理厂,投资5000万元的人工湿地等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总投资1.9亿元的北大溜河桥梁改造及航道疏浚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10月份已开工建设;总投资4亿元的码头物流区项目,已签订协议,将于近期开工建设。 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顺利,产业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投资36.3亿元的济矿民生焦化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年底前1#焦炉开始烘炉,2#焦炉具备烘炉条件,30万吨焦油加工和3.4万吨蒽油加工土建开工,5万吨针状焦装置完成初步设计;总投资5.38亿元阳光颜料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先期项目春节前后建成投产;总投资3亿元的焦炉煤气热电联产项目,年底前建成投产;投资2.13亿元的圣城化工、投资2亿元的安多特化工、投资3.2亿元的金山化工、投资2.12亿元的中绿油项目、投资3亿元的科蓝化工、投资1.5亿元的凯模特化工也已相继落地建设,明年将陆续竣工投产。园区内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荣景象。 高标准招商。为严把项目入园关,园区制定了产业项目落地机制,建立项目专家论证制度,在产业政策、园区规划、节能降耗、环境保护、集约用地、安全控制、产品链关联和技术先进性等方面把好准入关,确保园区的经济发展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在具体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产业链的关系,以引进产业龙头为基础,对产业链节点项目和技术先进项目全力推进,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集聚整体优势。通过制定投资项目的前期评估制度,对所有投资项目进行能耗、土地利用效率、工艺先进性和污染控制措施等予以综合评估以确定项目的取舍。通过制定工程设计阶段统一规定,对引进的项目在可研、初步设计等阶段组织化工、环保、节能、循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切实把好项目入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