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报告会上,同学们对骆驼祥子一书主题的理解是大体相同的,但对主人公祥子的看法却是参差不齐的。B读书时,张明喜欢做读书笔记,他经常将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制成表格,尤其擅长断章取义。C数学课上,王老师展示了好几种巧妙的答题方法,同学们佩服极了,纷纷随声附和。D凛冽的北风夹杂着冬雪到来了,一夜之间,那些曾活跃于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温暖的依靠(顾晓蕊)记得那年黄昏,刚下过一场阵雨,院里落了一地桐花。五岁的我在趟水玩,裤腿上沾满斑驳的泥点。随着“吱咛”一声,大门被轻轻推开,进来一位身穿军装的男人。妈妈恰好从灶间出来,抬头一看,两只脚像被施了魔法,被男人的目光定住。男人咧开嘴直笑。妈妈揉了揉眼,惊喜地喊:“你回来了,你可算回来了。”妈妈走到我面前,蹲下身子,把我拉进怀里,指着眼前的男人,说:“妞妞,快喊爸爸,他是你爸爸。”我挣脱妈妈的怀抱,飞速跑回屋,完全不顾及父亲的感受。父亲是一名军人,他所在的部队常年驻守边防,回家探亲的机会屈指可数。因此,年幼的我对他印象模糊,只觉得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排斥感。父亲在家住了三天,就急匆匆地返回。八岁那年,妈妈带着我来到了爸爸的部队里。又见到父亲,我拽着妈妈的衣襟,躲到她的背后。父亲握住我的手,紧紧地贴到胸前,眼里满是疼惜与自责。我和他依然如在两岸,隔着清清浅浅的溪,内心却无法交融。倔强的我用沉默来对抗爸爸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不肯叫他一声“爸爸”。多少个静谧的夜晚,父亲走进我的卧室,借着微弱的月光,他坐到床边,为我捂好被子。我侧着身子,假装睡觉,心里却十分厌烦。直到十岁的一天,学校召开运动会,老师让学生自备运动鞋,父亲冒着大雨步行到市里,为我买回一双白球鞋,望着淋得透湿的父亲,突然有种感动的感觉,舌尖转了无数次的“爸爸”,终于脱口而出。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理解了父亲。作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是他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参军,就意味着奉献与付出。更何况,粗犷的他一旦柔情起来,竟让人心里溢满温暖。记得那一年我十二岁,我们起了个大早,翻过两座山头,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后山。这里黄花菜长势茂盛,遮住了一个个峭壁,美丽的花朵染黄了整座山,格外富有诗意。我松开父亲的手,如一只快乐的蝴蝶,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快乐地奔跑。父亲打开帆布袋,开始采摘黄花菜。半个小时后,父亲再抬起头时,不见我的身影,顿时吓出一身冷汗。父亲穿梭在波浪般的花丛中,焦急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父亲终于发现了我,我不慎坠落峭壁,被一截树桩挡住。父亲把我拉上来时,我吓得面容失色,依偎在他的肩头啜泣。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那个夏天,父亲背着失而复得的我,沿着弯弯的山路,唱着军歌回到了家。父亲用浑厚的歌声驱散我内心的恐惧。那一刻,我冰冷的脸伏在他宽大而温暖的肩上,觉得他是多么让人依恋啊。父亲喜欢读书,他常边翻书边诵 读。然后,瞥我一眼,无限深意。上初中时,我不喜欢阅读,更不喜欢作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父亲仍坚持为我购买课外读物,名人传鲁宾孙漂流记童年等,塞满我的小书柜,父亲总是说:“书中有精神营养”。慢慢地我喜欢上了阅读和写作,那时我对父亲也充满崇敬。现在,我偶有文章见报,父亲总是给予热情的鼓励,他笑着说:“书有尊严,读书人有尊严。”他用汩汩流淌的父爱,把情怯的我灌溉成一朵夏日玫瑰。不知从何时起,当年英姿飒爽的他腰杆已不再挺直,双鬓添了缕缕白发。父亲感慨地说:“你们长大了,我也老喽!”听了这话,我的心仿佛被撞了一下。窗外又下起了雨,往事随着雨滴溅出记忆的水花。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念,父亲用他坚实的臂膀,为我撑起了一片晴空。他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依靠。2 . 给下列加点的注音: 静谧(_)啜泣(_)匮乏(_)飒爽(_)3 . 文中“我”对父亲的情感先后经历了: 排斥(_)(_)(_)(_)感念。4 . 围绕父亲和“我”写了几件事情?请根据时间的提示分别概括。(1)五岁时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我拒绝喊他。(2)八岁时父亲夜晚为我捂好被子,我假装睡着。(3)十岁时_(4)十二岁时_。5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题目“温暖的依靠”的好处?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十八年前,我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孩,对画画独具的天赋,我意识深处有一种当画家的梦。那时候,我家太穷,买不起画笔和画纸,上学的时候,内心迸发出的画画冲动让我偷偷拾起老师用过的粉笔头,在黑板上一展风采。有一天,一个戴着眼镜、鹰钩鼻子、笑嘻嘻的人头像出现在黑板上。同学们进来了,看着这幅漫画哄堂大笑。因为大家知道,我画的是班主任老师,一位头发白了一多半的老人。大家笑过后,我开始害怕了。正想上去擦掉,老师却已大步走了进来。老师朝黑板上看了一眼,轻咳一声,眯起双眼,表情严肃而凝重:“是谁画的?请站出来!”刹那间,教室里一片沉寂。谁都有种预感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同学们紧绷心弦,始终没人应声,我当然吓得不行。老师却微笑起来,慢慢地拿起了黑板擦。随着黑板擦在黑板上慢慢地移动,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不见了,顶边的淡淡的细线也擦去了,留下来的,只是黑板中心的那个人头像。“好,现在我再问一遍,这是谁画的?”班主任老师再次将目光转向同学们。同学们将所有的目光又都聚向了我,半晌,我才站了起来,嗫嚅地说:“是我。”然后重重地低下头。然而老师没有责骂我,来到我的身边,用手帕轻轻地抹净我沾满粉笔灰的脸,然后走向讲台,大声问道:“同学们,你们看,这个人头像像谁呀?”同学们全都屏气息声,谁也不敢说它像老师。于是,老师把目光转向了我:“你画的是我吗?”“是的。”我的声音细若蚊蝇。“那你说说,你画的是我什么时候的神态?”老师笑了,“不要怕,尽管说。” 这时,我抬起头,看见了老师一张和颜悦色的脸。一时间,我忘了在黑板上画老师的过错,大声说道:“我是画的老师高兴时的神态!” 这时候,我看见老师笑了,还点了点头,眼神中满是赞许,我也笑了。我看了看老师,再扫了一眼画像,发现鼻子上是有一些偏差,我羞愧地红了脸。老师却手抚下巴,慢条斯理地说:“鼻子是大了点儿,不过,这是漫画,漫画是允许夸张的。小画家敢于把我的鼻子拉长放大,说明他准确地抓住了我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同样的道理,我们写作文,也要抓住描写对象的基本特征去写,才能又简约,又鲜明。”说着,他拿起粉笔,在人头漫画的嘴角处加了一道笑纹。立即,一个笑容可掬形态更生动的人头像出现了。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时,老师向同学们打了一个手势,又说:“鱼儿在水里才能遨游,我们这位小画家的画应该出现在哪里呢?应当出现在他的画本上,应当出现在学校的墙报上,应当出现在一些漫画家的著作上。画在黑板上,会有不礼貌之嫌,而且也影响环境美。所以说,我得擦掉它!”然后,我看见老师拿起黑板擦,往那个人头像擦去。随着那人头像一点一点地消失,我的眼睛,也一点一点地湿润起来。 十八年后,我终于成了一名全国有名的青年画家。画作先出现在画本上,然后是墙报上,直至漫画家的著作上。逢人我便提起,是老师那个擦不掉的鼓励,让我实现了今生的梦。6 . 通读选文,请拟一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标题。(不超过10字)7 . 结合文意解释选文第段加点词语的含义。8 . 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9 . 阅读选文第段,结合全文,说说“我”眼睛为什么会“湿润”。10 . 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释)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事。允:符合。11 . 请给加点的字注音。(1)选贤与能(_)(2)休为人峭直(_)12 .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讲信修睦(_)(2)上常临镜(_)(3)矜、寡、孤、独(_)(4)及为相(_)(5)是故谋闭而不兴(_)(6)何不逐之(_)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14 . 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样成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15 . 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四、情景默写16 . 默写。(1)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诗句是:_,_。(3)蒙曰:“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极其寒冷的句子是_,_。(5)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6)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五、诗歌鉴赏阅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小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7 . 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哲理。18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 艾青在向太阳火把中,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_的美好愿望,因此被称为“_”的歌手。下列诗歌全部是艾青创作的是(_)A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镜子刈草的孩子足印深深风过青冈B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黎明的通知光的赞歌乘舟梦日C古罗马的大斗技场鸽哨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煤的对话D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希望给乌兰诺娃下雪的早晨西山魁夷七、综合性学习20 . 近年来,随着中华诗词大会中华成语大会等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火热,传统文化的学习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某班进行了“漫步古诗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1)(观点表述)2017年新版“部编本”教材问世。本次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有人认为,在教材中大比例提升文言文和古诗词,加大了学习语文的难度,于学习无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_(2)(故事链接)下图是与一首古诗有关的故事,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字数在60字以内。_(3)(对联征集)结合活动主题,续写下面的对联。上联: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