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_第4页
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期中综合能力检测(一)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B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C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助脱贫典型。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2 . 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污涩(s)蹒跚(pn)倏地(sh)假寐(mi)B怂恿(sng)伫立(zh)斑斓(ln)缀行(zhu)C虐待(ne)窗棂(lng)怪诞(dn)红菱(lng)D蜷伏(qun)迷惘(wng)麝香(sh)高踞(j)3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凄然营生唯唯连声B尖酸膝盖声名狼藉C颓唐戒心豁然贯同D琐屑斟酌坚持不懈4 .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在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B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曹汉平,是东北作家群的杰出代表。C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以一篇新诗老马成名,被誉为“农民诗人”。作品有诗集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D最后一课作者法国的都德,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代表作有小东西等。5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愧怍(zu)拮据屏气凝神(bng)莫名其妙B商酌(zhu)聪慧栩栩如生(x)手不释卷C鄙薄(bo)热忱拈轻怕重(nin)重峦叠障D梧桐(w)桑梓前瞻后顾(zhn)自出心裁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朱永新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宁静与充实。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6 . 请指出第段所论述的分论点。7 . 第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8 . 文章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简要分析。9 . 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段的作用。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6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10 . 写出选段阐述的主要观点。(2分)11 . 作者认为我们从古以来就不乏“中国的脊梁”,请你写出一个具体的事例。(2分)12 . 选出下列对文章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2分)A选段重点是从正面论述,采用的是先破后立的论证方式。B“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类的人们”指从古以来的中国脊梁。C“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一句中的“所谓”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正史”的蔑视和否定。D选段中作者开头说“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接下来提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广泛举例,证明此观点。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不难发现,当时的鲁迅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一问题确实还是存在疑问的。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列子曰:“色盛者骄,力盛者奋,未可以语道也。敌不班白语道,失,而况行之乎?故自奋则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则孤而无辅矣。贤者任人,故年老而不衰,智尽而不乱。故治国之难在于知贤而不在自贤。”(节选自列子说符篇)(注)色:指气色、血气。奋:此处为恃力强干。班白:班,通“斑”。即“斑白”。指老年头发花白。自贤:自以为贤。意即恃仗一已的聪明和才能。13 .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振聋发聩B劳其筋骨任劳任怨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奸犯科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1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5 . 孟子的散文汪洋恣肆,气势澎湃,结合语段(甲)第一段第一句的内容分析孟子的这种语言风格。16 . 结合两个语段,概述一个国家强大的条件有哪些?四、句子默写17 . 木兰诗(乐府诗集)(1)_,关山度若飞。(2)_,寒光照铁衣。(3)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_,_。(4)用夸张的手法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咸阳城东楼许浑(唐)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8 . 分析“一上高城万里愁”中“愁”的含义和作用。19 . 诗境浅说评“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20 . 名著阅读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1)这首小诗出自的。(2)这首小诗富含哲理,请你从读过的中外名著中选取一个典型人物,并叙述其经历加以印证。六、综合性学习2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爨是东汉末年到唐朝中叶云南东北部少数民族的统称。爨体字,中国古代稀有字体,代表云南特色,爨体字在中国缤纷多彩的书法字体中,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国汉字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学体,堪称中国文字演变的“活化石”,曲靖市留存的碑刻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是研究爨文化的主要凭证。为了让大家知晓身边的文化遗产,了解曲靖历史文化,响应国务院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的号召,江源学校将举办“走近爨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认识“爨”字“爨”,读音“cun”,云南文化史上有句名谣:“興(兴)字头,林字腰,大字下面用火烧”说的是“爨”学的现代写法。“爨”的意是是:烧火做饭;灶:姓氏。请你将爨字规范写入“田”字格中,并数一数其笔画数。(2)走近“爨”学珠江源学校权邀请当地爨文化博物馆王馆长,于6月30日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师生作“爨文化知识”的专题讲座,现请你以学校名义,写一份邀请函。(3)传播文化为了将曲靖的文化遗产推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爨文化,请你拟写一则含有“爨”字的广告词。图一图二(4)图一的故事情节名称:图二出自课文:(5)看图一图二,按照例句各仿写一个句子。例句:我想跟随施耐庵去游览山清水秀的梁山泊。七、作文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一个经常失意的年轻人,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接待他时,首先给他用温水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没有品出茶的味道,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