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二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年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命题人:石 兴一、 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窥见(ku) 喟然(wi) 鲜为人知(xin) 斐然成章(fi)B粢盛(shng) 数罟(c) 博闻强记(qing) 耰而不辍(yu)C哂笑(shn) 恸哭(dng) 苦心孤诣(y) 自牖执其手(yu)D荷蓧(dio) 孝悌(t) 恬(tin)不知耻 稗官野史(b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饿殍 义不容辞 别出心裁 文治武功B舞雩 过犹不及 仰之弥高 闻过饰非C饥馑 察颜观色 鞭辟入里 君子义于理D痒序 循循善诱 当仁不让 安分守纪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沾化冬枣以其脆甜的口感赢得消费者青睐,但屡屡遭遇山寨货 围攻,想突围却又苦寻无路。生活中,我们不怕困难,怕的是丧失前进的勇气;学习中,我们不怕 ,怕的是失去了目标。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匠心独具,平淡中显示出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底,确实是我们学习的 。A大力 停止 典范 B大举 停止 典型C大力 停滞 典型 D大举 停滞 典范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商业公司一般只让自己的业务员开拓市场,而不让其控制客户,以防备他们另起炉灶。 B因为被双规官员的情况仅在小范围内公布且语焉不详,民众的猜疑也就四处流传发酵。C在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没有什么联盟颠扑不破,所谓的价格联盟也不例外。D虽来自亚洲小国,可作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能在霸权面前保持尊严,从不低三下四。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突发事件一旦出现,市民是否掌握应对不同灾害事故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救人的技能,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失。B一次性用品已经成为文明生活质量的标志,但是由于回收管理不及时、消费者随意丢弃以及产品本身降解困难的原因,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白色污染。C“TPR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要向幼儿提供充分的视听信息,使幼儿自己透过观察与模仿深入了解并加工信息,不知不觉地说出一口纯正的英语。D美国医疗协会所出版的一份专门刊物中指出,一剂对人体无害的广泛使用的综合药物,在患者服用之后,会持续地破坏维生素C达3个星期以上。6.选出下列名著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这段话描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形象。 (三国演义)B红楼梦判词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两句分别写的是薛宝钗、林黛玉。(红楼梦)C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到: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加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女囚,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壮举,这是自然与社会造成的两个极端的不幸在此相遇相助。加西莫多的这个壮举指的是他在爱斯梅拉达被绞刑时,把她救到了钟楼里。 (巴黎圣母院)D家中的觉慧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新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但是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像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孔子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适;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也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没有这样犹疑。他斩钉截铁地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这种道德力量,经他解释,纯系内在的,由自我产生的。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又因为“礼”的需要,孔子见南子,使子路感到很不高兴。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齐宣王称病,他也称病;鲁平公没有来拜访他,他也不去见鲁平公;他对各国国君的赠仪,或受或不受,全出己意。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和孟子相去约两百年,时局已有很大变化。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热忱。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宋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他的性善论必定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他的低水准平等思想例如“乐岁终身饱,凶年不免于死亡”,以及“省刑罚,薄税敛”,在一个简单的农业社会里,被奉作经典,同时也符合事实的需要。(节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7.下列各项中关于孔孟不同之处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给人“君子坦荡荡”轻松愉快的悠闲感;而孟子则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给人忧虑不安的紧张感。B.孔子没有直接提出人之性善或性恶,但可以间接地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而孟子则坚定地认为人性本善,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下也”。C.孔子非常尊重“礼”,“礼”大于“情”,循“礼”而行事;孟子却不然,行事完全不遵循“礼”,全凭自己的意愿。D.孔子提倡“克己复礼”,认为旧的社会秩序可以恢复,希望复古;而孟子却更有“革命性”,认为必须改弦更张,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孔孟 “中间的不同”的原因的一项是( )A.可能与两个人的个性不同有一定的关系。B.论语和孟子两部书取材记载不同。C.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时局有很大的差异。D.两人对“礼”的遵循不同,孟子超出了“礼”的严格规矩。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在衣食方面还有所挑拣,但孟子却提出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虽然这种平等思想和孔子相比是属于低水准的。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学习和自我约束,又要靠由内外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自我产生的。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性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是可以平息的;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D.自宋朝以后,孟子就取代了论语,成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和科举取士的标准,从此以后,对中国的思想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5分)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抉蠹弊,悉除之。帝问处士罗英,谁可大用者,对曰:“张雄飞真公辅器。”帝然之,命驿召雄飞至。十六年,拜御史中丞,行御史台事。阿合马以子忽辛为中书右丞,行省江淮,恐不为所容,改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未行,阿合马死,朝臣皆以罪去。拜参知政事。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纪纲大坏,雄飞乃先自降一阶,于是侥幸超躐者皆降之。忽辛有罪,敕中贵人及中书杂问,忽辛历指宰执曰:“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雄飞曰:“我曾受汝家钱物否?”曰:“惟公独否。”雄飞曰:“如是,则我当问汝矣。”忽辛遂伏辜。二十一年春,上与朝臣议大赦天下,雄飞谏曰:“古人言:无赦之国,其刑必平。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帝嘉纳之,语雄飞曰:“大猎而后见善射,集议而后知能言,汝所言者是。朕今从汝。”遂降轻刑之诏。雄飞刚直廉慎,始终不易其节。尝坐省中,诏趣召之,见于便殿,谓雄飞曰:“若卿可谓真廉者矣。闻卿贫甚,今特赐卿银二千五百两、钞二千五百贯。”雄飞拜谢,将出,又诏加赐金五十两及金酒器。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后阿合马之党以雄飞罢政,诣省乞追夺赐物,裕宗在东宫闻之,命参政温迪罕谕丞相安童曰:“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塔即古阿散请检核前省钱谷,复用阿合马之党,竟矫诏追夺之。塔即古阿散等俄以罪诛,帝虑校核失当,命近臣伯颜阅之。中书左丞耶律老哥劝雄飞诣伯颜自辨,雄飞曰:“上以老臣廉,故赐臣,然臣未尝敢轻用,而封识以俟者,正虞今日耳,又可自辨乎?”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注】壅:堵塞 (选自元史张雄飞传,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合马用事日久,卖官鬻狱。 用事:掌权B忽辛遂伏辜。 辜:罪C诏趣召之 趣: 乐意D雄飞受赐,封识藏于家。 识:作标记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雄飞乃先自降一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 汝曾使我家钱物,何得问我 何可胜道也哉C 然臣未尝敢轻用 然则何时而乐耶D 卢世荣以言利进用 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雄飞受廉希宪推荐,世祖召见他,他陈述了当时国家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B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管理江淮一带的事务,阿合马担心儿子不被张雄飞容纳,就让儿子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C忽辛犯罪,世祖下令中贵人和中书省官员一起审问,忽辛说审问的官员都曾经收受过忽辛家的钱物,只有张雄飞没有收过。D塔即古阿散等人因犯罪被杀后,皇帝考虑到阿合马的余党检查核实有误,命令温迪罕和丞相安童复查。张雄飞没有听从耶律老哥的建议自辨。四、(22分)13断句和翻译(9分)(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段断句。(3分)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故赦者,不平之政也。圣明在上,岂宜数赦!(3分)译文: 上所以赐张雄飞者,旌其廉也,毋为小人所诈。(3分)译文: 14.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2)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4分)15.补写下列名句中空缺部分(7分,每空1分)1.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无適也,无莫也,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王好战,请以战喻)3. 孟子曰:“民为贵, ,君为轻。”(孟子民为贵)4.子曰:“ ,则远怨矣!”5.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 ,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树影下的家族(有删改)朱以撒生前寂寞身后名,可以作为众多贤人的注解。孔子也不例外,他的行踪,实在是很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尽管他的身影已意象化,如一道遥远的风景。他活着的时候,美风良俗“礼崩乐坏”,物欲横流,生灵涂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孔子不是躲在他的三间故宅里,作高头讲章,而是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如任鲁国大司寇时,见鲁定公喜爱淫歌妖舞,迷恋于齐国送来的八十名美女歌妓,便心急如焚。当劝谏无效时,他的文人脾性就上来了,辞去大司寇的职务,开始他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漂泊,是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在奋力抗争,阳光普照也罢,风寒霜雪也罢。只是在过于雄大磅礴的苍凉空间下,他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周游卫、陈、蔡、楚后,他的主张“终无任用”,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他的心一定在疲惫中触及到寂寞的苍凉了。夜间听漏,漏尽更残,失意仿佛没有尽头,氤氲迷雾中不见曙色。他的出行,在后人看来是一种象征,在当时却是怎样一种痛苦他那摇摇晃晃却执着朝前的身影,成了思想史长廊里不朽的雕像。孔子是很讲“正名”的,讲究雍容之礼乐。但他却面对着扇自己耳光的窘境;周游列国时,那段“累累如丧家之犬”的日子;置身星空下,那种孤独而凄冷的仰望;逃离险境时,生命河床中无数的坎坷不平此情此境,该如何为这种非雍容的狼狈“正名”?换了人,恐怕只有仰天长叹。孔子却是自由的,他从精神层面,消解了诸多污泥,包括浸入身边的冷落和嘲笑。用精神武器,孔子给我们展现了世间最绚烂的美丽、雍容和华贵,高洁和清贫就这么融洽地得以正名!怀想着几千年的事迹,我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在幽深的孔府里穿行。我在孔府的树影下变得那般弱小。古老的树影使我的呼吸变得滞重,树影上布满了时光的符号和思念的语言。尽管我和孔府相处是如此的短暂,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孔子生前的执着和忧郁,他的后人没有体验,不能细品,却享用了名噪古今的荣华。一顶顶光焰四射的桂冠飞临,使孔府光芒万丈。声名的显赫对于前人来说,是一种肯定,一种精神上的追补,而对于后人来说,荣耀的同时也万般沉重。他们不能过普通人那般轻轻松松的寻常日子了,动不动就被称为多少代“衍圣公”,一举手一投足必然要有衍圣公那架式。除了给予孔子后人优渥的生活条件外,又增加了多少文化品位、美学价值于其中呢?就是那些封给孔子一顶顶桂冠的帝王们,好像尊孔得很,卫道得很,对儒家学说膜拜之至,可结果呢,看看宫廷内演出的一幕幕丑剧,尊孔只不过是骗人的幌子罢了。孔家的人早已不在高墙内树影下生活了,进入树影下的反倒是那些怀着各种各样心理的旅行者、朝拜者,和孔氏毫无瓜葛。我好几次抬起头,试图透过树影窥见头顶的青天,可是孔府接收阳光是那么的有限。这在我后来匆匆穿过孔庙的神秘和森严、孔林的枯寂和荒芜,目击那十万余树影下密集的坟茔时,我终于明白过来,是什么汇聚在树影之下。我还看见了那些风雨中面容残沥的翁仲,或蹲或倒的石兽,岿然不动,它们是在回望过去的鼎盛吧?16第段写到“他的行踪,实在是很可以给后人一些警策的”,联系全文来看,孔子的行踪,可以给后人哪些警策?(4分)17第段写到“寒冷却一直扑击着我”,除了孔府幽深的环境让人感到寒冷之外,还有哪些原因使作者产生这种感觉?(4分)18怎样理解题目“树影下的家族”中的“树影”的含义?(4分)19文章最后写了孔林的“翁仲”和“石兽”,其作用是什么?(5分)六、语言综合表达 (15分)20.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今人说 “神马都是浮云”。请用比较的手法分析这两句话在当今现实中的意义。(150字左右)(15分)七、作文(55分) 另设卷面分5分21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兰亭 远方花开花落生死沉浮 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今人浮躁的心灵 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抒写新的兰亭华章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以“栽种兰花,建造兰亭”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700字。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南昌二中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 答题卷一、二、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3456789101112四、(22分)13.(9分)(1)(3分) 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2)(6分)(3分) (3分) 14.(6分)(1)(2分) (2)(4分) 15.(7分)(1) (2) (3) (4) (5) 五、(17分)16 (4分) 17(4分) 18. (4分) 19.(5分) 六、(15分)20. (15分) 七、(55分) 另设卷面5分21.(55分)题 目: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参考答案1D 喟w-ku粢盛shng-chng恸dngtng2A 3 D(大力,用很大的力量;大举,大规模地进行。停止,不再进行;停滞,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典范,可以作为学习、效仿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物)4 C(“颠扑不破”用来形容理论学说)5 A(B项中,“回收管理不及时”与“消费者随意丢弃”之间语序失当;“由于”和“的原因”语意有重复。C项中,“透过”与“模仿”搭配不当。D项中,“达”与“以上”语义矛盾,不合逻辑;“无害”与“破坏维生素C”语义矛盾)6. A(A项是吕布。)7.B(A项中“忧虑不安”没有依据。C项中说孟子“行事完全不遵循礼”的说法不准确,文章中说孟子一切“全出已意”,并没有不遵循的意思。D项,第七段中说“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而选项中成了“必须”。)8.D(D项是两人有很多不同中的其中一种具体表现,而不是原因。)9.B(A“低水准”不正确,原文意在强调二者的不同,不是要比出高下之分;C战国时代的动乱大大超过春秋时期,但不等于给社会造成了全面的动荡,另外说“可以平息”只是孔子的想法,而非实际情况;D“取代”与“从此以后”属于无中生有。)10. C(“趣”,急速。)11. B(B均为副词,怎么。A项均为为副词,前者“就”;后者为“竟然”。C项前者为连词,“但”;后者为代词,“这样”。D项前为介词“因、凭”;后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12. D(复查的人是伯颜,不是温迪罕和丞相安童。)13.断句:二十一年,卢世荣以言利进用,雄飞与诸执政同日皆罢/二十三年/起为燕南河北道宣慰使/决壅滞/黜奸贪/政化大行/卒于官。所以赦免,是不公平的政策啊。圣明的君主执政,怎么能几次赦免犯人!(判断、“数”、句意各1分,圣明翻译为“皇上”“皇帝”“圣明的人”均可)皇帝赏赐张雄飞的原因,是要表彰他的廉洁,不要受小人欺骗。(“所以”、“旌”、“为所”表被动各1分) 14.(1)1.身在病中。2.思念故乡。3.感慨时世,(或感时伤世、忧时、忧国、忧民)4.漂泊天涯。(或独宿驿馆)5.秋景凄凉,答出其中两上点即可。(2)1.直接抒情,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所感。2.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驿的环境,营造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心境。(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16(1) 坚决地干预现实生活。 (2)奋力抗争,执着朝前。 (3) 以高洁和自由的精神,为生活的窘境正名。(4分,每点2分,意合即可)17(1)孔子生前的寂寞凄凉。 (2)孔子的后人没有体验和细品苦难却享用到荣华。(3)孔子后人享受到的荣耀却也带给他们万般沉重。(4)孔子后人享受荣耀却并没有增加多少文化品位、美学价值。(5)尊孔卫道的虚伪。 (6)孔府的衰败。(每个点1分)18(1)孔府幽深的树影。 (2)孔子带给孔家后人的荣耀和影响。(两个得分点,每点2分。意合即可)19(1) 营造苍凉的气氛。(2) 与孔府的鼎盛形成对比,对孔子精神在现实中的衰落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两个点:营造氛围;形成对比,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每点3分,共5分,意合即可)附:参考译文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向世祖推荐他,世祖召见他,他陈述当前最重要的事情,世祖很高兴。授予他同知平阳路转运司的职务,他调查揭发各种弊端,全部清除它们。帝问处士罗英,谁是可重用的人,罗英回答说:“张雄飞真正才是能辅助您的人才。”帝认为罗英的话是对的,令驿吏接雄飞来。十六年,任命张雄飞为御史中丞,管理御史台的事务。阿合马让自己的儿子忽辛担任中书右丞,巡视检查江淮一带的事务,担心不被张雄飞所容纳,改任陕西汉中道提刑按察使。还没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