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报告表_第1页
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报告表_第2页
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报告表_第3页
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报告表_第4页
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建设单位中国(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法人代表孙中华联系人孙慧明通讯地址南京市雨花台区软件大道 186 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10012建设地点南京市建邺区、雨花台区立项审批部门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文号宁建审字2019340 号2018-320114-48-01-360930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13433 平方米绿化面积2335 平方米总投资(万元)5000环保投资(万元)2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1 年 6 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原辅材料:项目运营期仅提供通行服务,无原辅材料。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立方米/年)/燃油(吨/年)/电(万度/年)/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施工期: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管网。施工废水经临时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能回用的达标接管市政污水管网。运营期:路面径流收集后进入市政雨水管网。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53工程内容及规模:1.1 、项目背景为打通南京市主城区现状断头路,全面提城市道路整体连通性和交通服务水平。根据南京主城跨行政区断头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 年-2020 年),并为进一步完善南京城乡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乡公用服务设施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方便广大市民、提升通行环境,中国(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拟开展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规二路西延工程属于跨区断头路项目,道路西起建邺区西城路,向东上跨南河,与凤台南路平交后,继续向东以箱涵形式下穿宁芜铁路,以桥梁形式先后上跨小行路、地铁一号线、地铁十号线后,与西春路平交,主线长约 1.3km。目前规二路西延工程正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已经取得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的用地预审文件( 宁国土资预审函201856 号) 及南京市规划局的选址意见书(320114201890031)。由于规二路西延工程需下穿宁芜铁路,宁芜铁路改线工程目前也已启动,因此采取分段实施,本次评价工程仅为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西起建邺区西城路,向东上跨南河,止于与凤台南路平交,路线全长 168m。待宁芜铁路改线工程实施后本项目再下穿宁芜铁路实施凤台南路至西春路段。该段工程实施时需重新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 年版)的要求,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 172 城市道路(新建快速路、干道)”类,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1.2 、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规二路西延工程(西城路凤台南路段) 建设单位:中国(南京)软件谷管理委员会 行业类别:E4813 市政道路工程建筑 项目性质:新建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建设地点:南京市建邺区、雨花台区 投资总额:50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23 万元,占总投资的 0.46%; 工期:本项目拟于 2020 年 6 月开工建设,2021 年 6 月建成通车,工期约1 年。1.3 、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1) 建设规模 本项目西起建邺区西城路,向东与堤顶路、巡查便道平交,上跨南河,东至雨花台区凤台南路地面道路平交。道路全长 0.168km。表 1 线路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内容桩号长度(km)所属行政区划1西城路至南河段K0+553K0+6360.083建邺区2南河至凤台南路段K0+636K0+7210.085雨花台区合计0.168图 1 本项目路线总体方案 (2) 技术标准 本项目采用城市次干路标准建设,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 40km/h,规划红线宽度 3560m。 本项目技术指标汇总见表 2。表 2 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技术指标单位采用值备注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设计速度km/h403车道数道双向八车道4规划红线宽度m35605新增永久占地面积亩20.146路面结构/SMA 沥青混凝土1.4 、预测交通量根据工可报告,项目一般路段未来特征年平均交通量、车型比预测结果见表3 和表 4。表 3 项目特征年日平均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单位:pcu/d)序号路段特征年2022 年2028 年2036 年1全线118501571321613注:表中比例为自然车比例,根据工可报告提供的特征年车型比例数据采用内插法计算而得表 4 本项目预测车型比例 特征年小货车中货车大货车小客车大客车2022 年13.45%6.95%3.00%69.70%6.90%2028 年11.94%9.06%3.22%68.92%6.86%2036 年12.74%8.34%3.54%68.60%6.78%注:表中比例为自然车比例,根据工可报告提供的特征年车型比例数据采用内插法计算而得。1.5 、道路横断面横断面布置:4m(人行道)+4m(非机动车道)+2.5m(侧分带)+15m(机动车道)+9m(中分带)+15m(机动车道)+2.5m(侧分带)+4m(非机动车道)+4m(人行道)=60m。桥面双向横坡 1.5%,人行道横坡反向 2.0%,桥梁在中分带处分为两幅桥,每幅桥宽 30m。图 2 跨南河大桥横断面 1.6 、路面结构(1) 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 沥青马蹄脂碎石(SMA-13)(SBS 改性沥青)8cmAC-25C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0.6cm 沥青封层34cm 水泥稳定碎石20cm 石灰土(12%) 总厚 66cm(2) 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AC-13C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AC-20C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0.6cm 沥青封层20cm 水泥稳定碎石20cm 石灰土(12%) 总厚 50cm(3) 人行道结构:7cm 彩色透水混凝土8cm C20 透水混凝土15cm 级配碎石总厚度为 30cm 1.7 、桥梁工程本项目主要建设跨南河桥梁,根据总体方案,道路在 K0+636 处跨越现状南河,采用 10+13+10=33m 后张法预应力砼空心板梁桥,宽 60m。桥面双向横坡 1.5%,人行道横坡反向 2.0%,桥梁在中分带处分为两幅桥, 每幅桥宽 30m。中跨采用 13m 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梁高 0.7m; 边跨采用 10m 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梁高 0.6m。桥墩采用桩柱式,立柱直径为80cm,桩基采用100cm 钻孔灌注桩,桩间设置 60cm(宽) 80cm(高)系梁。桥台采用柱式桥台,桩基采用100cm 钻孔灌注桩。桥涵工艺流程简述:桥梁施工工序为:平整施工生产生活区基础施工上部构造施工。本项目桥梁墩、台的基础型式,一般当埋置深度小于 5m 时采用扩大基础,大于等于 5m 时采用桩基础或其它基础型式。基坑开挖可以采用人工开挖,也可以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机械进行开挖。雨季施工应在基坑外设临时截水沟或排水沟, 防止雨水进入基坑内。桥梁涉及水域施工的采用钢套箱桩基施工法进行。工序为: 打入钢护筒在护筒顶搭设施工平台钻孔桩基础施工安装钢套箱浇筑封底混凝土承台施工双薄壁墩柱施工拆除钢套箱。钢护筒采用直径为 1.7m, 板厚 8mm 的钢板卷制焊成。护筒顶高超 20 年最高水位 0.5m,护筒的埋深为弱风化岩层顶面以下 0.1m。钢套箱采取外购方式,工厂分段预制,运至现场组装。图 2 跨南河桥立面图 1.8 、排水工程根据规划,西城路南河段雨水由西向东排入南河,汇水面积 0.71ha,设计流量为 166.01L/s,设计管径规模为 2d600;南河凤台南路段由西向东排入凤台南路现状 d800 雨水管,最后排入南河,汇水面积 0.32ha,设计流量为 76.01 L/s,设计管径规模为 2d600。见图 3。西城路南河段南河凤台南路段图 3 雨水排放去向示意图 1.10 、绿化工程本项目主要在桥梁的中分带及侧分带采取绿化,绿化面积约为 3.5 亩。1.11 、工程占地(1) 永久占地本项目永久占地约 20.14 亩,按照(GB/T21010-201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一级类划分,本项目占地主要为交通运输用地、水域。(2) 临时占地施工项目部本项目施工生活租用周边民房,不设置单独的临时生活区。临时施工用地本项目临时施工用地选取在永久占地红线范围内,不新增占地。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和沥青,不在现场设置搅拌站。施工便道施工便道利用已有的西城路及凤台南路,无需设置施工便道。1.13 、征地拆迁本次拆迁全部为工程拆迁,无环保拆迁。拆迁均由地方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拆迁完成后移交给本项目建设单位实施工程建设。拆迁内容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1.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 政策相符性本项目为城市道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发改委29 号令),本项目属于鼓励类第二十二条“城市基础设施”中的“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苏政办发20139 号),本项目不属于其中的限制及禁止类项目。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产业政策。(2) 规划相符性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提出:“城市建设过程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疏解区域过境交通,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本项目为城市次干路建设,对于完善区域路网,打通建邺区与雨花台区的东西通道,项目所处区域内主次干路相对较完善,次干路网络有待建设完善,规二路(西城路-凤台南路段)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东西向次干路,是地区道路网络建设内重要的一环。本道路的建设将使得路网层次齐全,满足使用要求,发挥其应有的交通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年)。图 4 本项目规划线位 (3) “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生态保护红线对照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 号)、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 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生态红线管控区域。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环境质量底线大气:根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18 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评价区空气质量属于不达标区,本项目涉及的污染物 NO2 超标,超标原因为区域性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南京市“263”专项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逐步推进, 通过落实政策措施、扬尘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废气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秸秆禁烧以及削减煤炭消费等措施后,区域空气环境将得到逐步改善。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南河,属于秦淮河水系。根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18 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秦淮河干流 9 个断面中,达到-类比例为 77.8%,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与上年相比,水质状况基本持平。噪声:根据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8 年),全市区域噪声监测点位 539 个。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 54.2 分贝,同比上升 0.5 分贝;郊区区域环境噪声为 53.8 分贝,同比上升 0.1 分贝。全市交通噪声监测点位 243 个。城区交通噪声均值为 67.7 分贝,同比下降 0.5 分贝;郊区交通噪声均值为 66.9 分贝,同比下降下降 0.4 分贝。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 28 个。昼间噪声达标率为 99.1,同比上升 1.8 个百分点;夜间噪声达标率为 92.0%,同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资源利用上线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的区域水、电资源较少,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苏政办发20139 号)中限制及禁止类项目。根据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暂行规定(宁政发2015251 号)中“(二)城市配套设施与房地产开发项目”第 2 点“道路交通项目在规划选址阶段应充分比选线路,尽量避让生态红线管控区和成片居住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确实无法避让的,必须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小影响。涉及生态红线的,需按规定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本项目选址在工可报告中经充分比选,占地红线范围内不涉及生态红线及成片居住区等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因此,本项目与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暂行规定是相符的。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的要求。(4) 建设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南京市的国民经济发展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已成为突出的需求之一,它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道路交通设施的完善,不仅给居民生活、交通带来极大的便利,也使城市的形象完善, 改善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为经济建设带来勃勃生机。受区域内部大地块影响,以及宁芜铁路、凤台南路、南河分割,绕城以北组团往河西方向通道严重不足,现状高峰拥堵严重。规二路为目前道路条件最好的通道(等级高、贯通性好),建成后为软件大道、雨花南路分压效果将较明显。建设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完善地区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市民出行难问题。第二:完善各种管线,满足交通、景观和软件谷整体建设开发的需求 第三:加强地区间联系,提供便捷的出入通道。第四:满足迅猛增长交通需求、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功能。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整体环境质量状况较好,无相关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南京市建邺区及雨花台区交界处。雨花台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南与江宁区接壤,西隔长江与浦口区相望,北与秦淮区、建邺区接壤,面积134.6平方千米(不含江域面积)。建邺区位于南京市主城中部,面积80.87平方公里。东、南紧邻外秦淮河和秦淮新河,西临长江,北止汉中门大街。2、地形地貌雨花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属丘陵、平原区。低ft丘陵以韩府ft、将军ft、牛首ft等为主体,面积占总面积的6.7%,诸ft被成片林木覆盖。境内有将军ft、牛首ft、韩府ft等ft麓,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26%,绿化覆盖率48.3%,是南京的“绿色生态走廊”,素有“春游登牛首”之誉。雨花台区境以西是广阔的平原,地面海拔仅为58米,面积占总面积的72.4%,是蔬菜、花卉、粮食生产基地。建邺区境地貌,以平原为主,间有若干座小ft岗,中华门内有赤石矶(一部分)、花露岗,城外有宝塔ft,红花街道内有窨子ft、夹岗,ft岗高度1030米。3、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 日光充裕。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43(1934年7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14(1955年1月6日)。年均日照时数1987小时,日照率为45%。年均降水量1020毫米(降雨量1002毫米),年最大降雨量1621毫米,年最小降雨量53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7%。年均无霜期226天。受季风影响,春季为东风,夏季为南风及西南风,秋季为东风及东北风,冬季为北风及西北风。常年最多风向为东风。年均风速3.1米/秒,瞬时最大风速达38.8米/秒。4、水文水系建设项目所在地主要地表水系为秦淮河。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分南北两源,全长110公里,流域面积达500km2, 干流的年平均流量约为18.53m3/s,南源起自溧水县东芦ft北麓,北源起于句容宝华ft,两源在江宁方ft脚下的西北村相汇合。然后经东ft桥、上坊桥,至通济门外九龙桥与明城濠水相会。以后河道分为两支,流入南京城内的为内秦淮河,流经南京城外的为外秦淮河。内秦淮河由东水关入城后又与青溪汇合,经夫子庙文德桥,出西水关,再与外秦淮河汇合,经三汊河注入长江。外秦淮河下游段自七桥瓮至三汊河全长19.6公里,在中和桥附近有响水河、运粮河、友谊河等汇入,流经赛虹桥,沿石头城由三汊河口入长江。平均河宽约100m,平均水深约10m,武定门十年平均流量1284592m3/天,汛期过水流量约为300-500m3/秒,其水域功能为景观及农业用水,水质执行(GB3838-2002)IV类水质标准。5、工程地质、地震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丘陵地貌,岩土层分布相对稳定,且未发现其他不良地质作用。综合评价拟建场地为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根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2018 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污染物监测结果如下:PM2.5 年均值为 43g/ m,超标 0.23 倍,上升 7.5%; PM10 年均值为 75g/m,超标 0.07 倍,同比下降 1.3;NO2 年均值为 44g/m,超标 0.10 倍,同比下降 6.4%;SO2 年均值为 10g/m,达标,同比下降 37.5%; CO 日均浓度第 95 百分位数为 1.4mg/ m,达标,较上年下降 6.7%;O3 日最大 8 小时值超标天数为 60 天,超标率为 16.4%,同比增加 0.5 个百分点。评价区属于不达标区。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可知,本项目营运期排放废气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涉及到的主要污染物为 NO2、CO 和 THC,其中有环境质量标准的因子有 NO2、CO。随着南京市“263”专项行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逐步推进,通过落实政策措施、扬尘污染防治、重点行业废气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秸秆禁烧以及削减煤炭消费等措施后,区域空气环境将得到逐步改善。2、地表水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南河,属于秦淮河水系。根据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2018 年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秦淮河干流 9 个断面中,达到-类比例为 77.8%,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总磷。与上年相比,水质状况基本持平。秦淮新河:总体状况为良好,3 个断面全部达标,达到-类。与上年相比,水质状况基本持平。秦淮河主要支流 16 个断面中,-类水比例为 33.3%,-类水比例为 41.7%,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生化需氧量和总磷。与上年相比,秦淮河支流-类水比例上升 8.3%,劣类水断面比例下降 16.7%,水质状况有所好转。3、声环境根据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2018 年),全市区域噪声监测点位 539 个。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为 54.2 分贝,同比上升 0.5 分贝;郊区区域环境噪声为53.8 分贝,同比上升 0.1 分贝。全市交通噪声监测点位 243 个。城区交通噪声均值为 67.7 分贝,同比下降 0.5 分贝;郊区交通噪声均值为 66.9 分贝,同比下降下降 0.4 分贝。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 28 个。昼间噪声达标率为 99.1,同比上升 1.8 个百分点;夜间噪声达标率为 92.0%,同比下降 2.6 个百分点。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对照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201874 号)、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 号),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生态红线管控区域。2、水环境保护目标本次评价的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5。表 5 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表 序号水系河流名称位置关系河宽(m)水质目标功能规模1秦淮河南河跨越30类景观娱乐,农业用水小型3、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无大气、声环境保护目标。评价因子浓度限值(g/m3)标准依据1 小时平均24 小时平均年平均日最大 8 小时平均SO25001506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NO22008040PM1015070PM2.57535CO100004000O3200160TSP300200NOx25010050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内的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具体见表 6。表 6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2、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周边水体为南河,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主要水体功能为景观娱乐、农业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其中悬浮物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见表 7。表 7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单位:mg/L) 适用河流南河标准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四级标准pH69CODcr30BOD56高锰酸盐指数10DO3石油类0.5TP0.3NH3-N1.5SS60*:pH 单位为无量纲3、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的有关规定,并参照南京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方案(宁政发201434 号)。本项目位于 2 类声环境功能区,本次评价采用的声环境质量标准见表 8。表 8 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标准 区域范围声环境功能区标准值dB(A)依据标准昼间夜间道路两侧临街建筑以三层楼房以下为主的道路边界线外 35 米范围内4a 类70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道路边界线外 35 米范围外200 米范围内2 类6050道路两侧临街建筑以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的建筑为主的若道路边界线 35 米范围内的临路首排建筑以3 层为主, 第一排建筑面向道路范围(含第一排建筑)4a 类7055若道路边界线 35 米范围内的临路首排建筑以3 层为主, 第一排建筑物以外200 米范围内的区域2 类6050排放标准1、废气排放标准道路施工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见表 9。表 9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摘录) 序号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依据监控点浓度 mg/m31颗粒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2沥青烟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3苯并a芘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008g/m34NOx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2、废水排放标准施工期生产废水经处理后回用于场地洒水防尘等,不能回用的达标接管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市政管网接管排入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中 B 级标准,处理后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GB18918-2002)中的一级 A 标准排入水体。城南污水处理厂接管和排放标准详见表 10。表 10 污水接管标准和排放标准 单位:mg/L 项目名称接管标准排放标准pH6-96-9CODcr50050BOD530010NH3-N355TN7015SS40010石油类3013、噪声排放标准本次评价施工期噪声排放标准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中表 1 排放限值,具体见表 11。表 11 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标准 总量控制指标总量控制因子和排放指标:本项目属于市政工程,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机动车尾气的无组织排放, 水污染物主要为施工废水等。营运期基本不产生固体废物,不需要纳入总量控制范围。噪声限值 Leq(dB(A))标准依据备注昼间夜间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夜间噪声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大于 15dB(A)7055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本项目施工期产污环节分析见图 5。图 5 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一、地表水污染(1) 施工废水车辆、机械设备冲洗,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及露天机械受雨水冲刷等将产生少量含油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 COD、SS 和石油类。排放量约10m/d,主要污染物浓度为:COD 300 mg/L,SS 800mg/L,石油类 40mg/L。上述施工废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内的洒水抑尘,不外排。(2) 项目部生活污水污水排放量采用单位人口排污系数法计算,本项目全线共设置 1 个项目部,配置施工人员 40 人。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18),用水定额按 150L/(人d)计,排污系数取 0.8,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 4.8m/d。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JTG B03-2006),项目部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及其浓度分别为 CODCr500mg/L、BOD5250mg/L、SS300mg/L、NH3-N 30mg/L、动植物油30mg/L。本项目不设置专门的施工生活区,项目部租用周边民房,生活污水依托现状市政污水管网。工期按 1 年计算,项目部生活污水发生量见表 12。表 12 项目部生活污水发生量 指标水量CODcrBOD5SSNH3-N动植物油发生浓度(mg/L)5002503003030日发生量(kg/d)48002.41.21.440.160.16总发生量(t)17520.90.40.50.10.1二、噪声污染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种工程施工机械。国内目前常用的筑路机械主要有推土机、挖掘机、平地机、混凝土搅拌机、压路机和铺路机等,经类比调查结合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中给出的参考值,上述施工机械运行时,测点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的噪声值见表 13。表 13 常用施工机械噪声测试值(测试距离 5m)(单位:dB(A)) 机械名称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压路机平地机摊铺机测试声级909583888090100110809080908090三、大气污染施工期环境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扬尘污染和沥青烟气污染。(1) 扬尘污染扬尘污染主要发生在施工前期土方开挖及路基填筑过程,包括施工运输车辆引起的道路扬尘、物料装卸扬尘以及施工区扬尘,主要污染物为 TSP。根据同类工程实际调查资料,施场地下风向 50m 处粉尘可达到 8.90mg/m3; 下风向 100m 处可达到 1.65mg/m3;下风向 150m-200m 处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日均值 0.3mg/m3。因此,施工作业和物料堆场的扬尘影响范围一般在 200m范围内。根据类似施工现场汽车运输引起的扬尘监测结果,运输车辆下风向 50m 处TSP 的浓度为 11.625mg/m3;下风向 100m 处 TSP 的浓度为 9.694mg/m3;下风向150m 处 TSP 的浓度为 5.093mg/m3,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施工过程开挖等阶段采取湿法作业,对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防尘措施,对进出场运输车辆采取冲洗措施。根据资料,洒水降尘措施可以减少起尘量 70%。(2) 沥青烟气本项目沥青外购,沥青烟气产生源主要在沥青摊铺过程。沥青砼分粗沥青砼和细沥青砼两部分进行施工,沥青砼施工用机械进行施工,摊铺用摊铺机进行,严格控制其厚度。本项目沥青摊铺工艺:基床检查合格进验收料(测温)档型钢(相当于支模)卸料摊铺测温检测初、终压碾实。沥青混凝土料进场时,要求沥青混合料温度在 120140之间,整个碾压过程应在沥清混凝土混合料由始压温度 100120降至 70这个时间段内完成,因此整个沥青摊铺时间较短,影响相对较小。沥青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含有 THC、酚和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 对操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将造成一定的损害。类比同类工程,在沥青施工点下风向 60m 外苯并a芘低于 0.00001mg/m(标准值为 0.01g/m),酚低于 0.01mg/m(前苏联标准值为 0.01mg/m),THC 低于 0.16mg/m(前苏联标准值为 0.16mg/m)。四、固体废物污染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来自废弃土方、桥墩基础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钻孔的出渣和出浆以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 工程弃方本项目弃方运送至南京市城市管理局核准的工程渣土弃置场统一处理,施工现场不设置取土场、弃土场,仅在施工营造区内设置临时堆土场对弃土进行外运前的临时堆存。装运弃方时一定要加强管理,严禁野蛮装运和乱卸乱倒。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遮布,出施工场地前做好外部清洗,做到沿途不漏洒、不飞扬; 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运输应尽量避开敏感点和交通高峰期,遵守相关管理规定,减轻运输的交通压力和物料泄漏,以及可能导致的二次扬尘污染。(2) 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根据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预测方法(CJ/T106),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发生量按 1.0kg/人d 计,施工人员 40 人、工期 1 年,则生活垃圾日发生量为 40kg/d, 整个施工期生活垃圾发生总量为 14.6t。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运营期污染源分析一、地表水污染本项目运营期地表水污染物主要为路面径流。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时间、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空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 典型的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也就较难确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表 14。表 14 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表 项目5-20 分钟20-40 分钟40-60 分钟平均值SS(mg/L)231.42-158.22158.22-90.3690.36-18.71100BOD5(mg/L)7.34-7.307.30-4.154.15-1.265.08石油类(mg/L)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从表 14 中可知,路面径流在降雨开始到形成径流的 30 分钟内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类物质比较多,30 分钟后,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污染物浓度下降较快。路面(桥面)径流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公式如下。E = C H L B a 10-6式中:E路段路面年排放强度,t/a;C60 分钟平均值,mg/L;H年平均降雨量,mm,本项目所在区域取 1020mm; L路面、桥面长度,km;B路面、桥面宽度,m;a径流系数,无量纲,沥青混凝土路面取 0.9。拟建项目路面径流计算结果见表 15。由表 15 可知,本项目因雨水冲刷径流产生的路面径流中污染物排放量为:SS 为 0.925t/a、BOD5 为 0.047t/a、石油类为 0.104t/a。表 15 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源强表 项目SSBOD5石油类60 分钟平均值(mg/L)1005.0811.25年平均降雨量(mm)1020径流系数0.9平均路宽(m)60路线长度(km)0.168全线年均产生总量(t/a)0.9250.0470.104二、噪声污染本项目营运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车辆交通噪声。本项目设计速度 40km/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国家环境保护局开发监督司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教材中的源强进行计算确定本项目的单车源强。该源强计算方法的车速使用范围是 20km/h80km/h。具体如下所示。小型车LoS =25+27lgVS 中型车LoM =38+25lgVM 大型车LoL =45+24lgVL式中:LoS、LoM、Lo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的单车源强,dB(A);Vs、Vm、VL分别表示小、中、大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大、中、小型车的分类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附录 A 中表A.1 划分,如表 16 所示。车型比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交通量预测结果确定。 表 16 车型分类标准 车型汽车总质量小3.5t 以下中3.5t12t大12t 以上根据类似项目经验,本项目昼、夜平均行驶速度均采取设计车速。根据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交通预测专题,各车型的辆折算系数为:小客车 1、大客车 1.5、小货车 1、中货车 1.5、大货车 3。小客车、小货车归类为小型车,大客车、中货车归类为中型车,大货车归类为大型车。根据本项目特征年日平均交通量预测结果,昼间 16 小时和夜间 8 小时的车流量按照 9:1 计(类比已审批的当地同类项目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南连接线惠民大道综合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按照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各型车的小时交通量、平均辐射声级, 结果见表 17表 18。表 17 本项目各型车的平均小时交通量(单位:辆/h) 路段车型2022 年2028 年2036 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全线小型车491109625139863192中型车82181232716036大型车184256388表 18 本项目各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单位:dB(A)) 路段车型2022 年2028 年2036 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全线小型车68.368.368.368.368.368.3中型车78.178.178.178.178.178.1大型车83.483.483.483.483.483.4三、大气污染(1)汽车尾气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 NOx、CO。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源强按下式计算:Q = S Ai Eijnj3600i=1式中:Qj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 j 种污染物源强,mg/(ms);Aii 型车的单位时间交通量,辆/h;Eij汽车专用道路运行工况下 i 型车j 种污染物量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本项目拟采用环保部公告201492 号附件 3 道路机动车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国五标准)作为本次评价使用的单车排放因子,其计算公式如下。各参数选取见表 19。式中:EFi,ji 类车在 j 地区的排放系数; BEFii 类车的综合基准排放系数; jj 地区的环境修正因子; jj 地区的平均速度修正因子; ii 类车辆的劣化修正因子;ii 类车辆的其他使用条件(如负载系数、油品质量等)修正因子。 表 19 车辆单车排放因子值 序号修正因子机动车类型CONOx备注1BEFi微型、小型客车0.460.017国五标准大型客车3.770.582微型、轻型货车2.370.172中型货车4.50.682j全部1.231.21高温(25)高湿度(50%)3j全部0.390.864080km/h4i微型、小型客车1.261.33其他车辆1.431.255i全部-EFi,j 计算结果微型、小型客车0.280.02单位:g/km辆大型客车2.590.75微型、轻型货车1.630.22中型货车3.090.88根据本项目预测交通量计算得特征年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量见表 20。 表 20 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量 注:NO2 排放量以 NOx 排放量的 80%折算。四、固体废物污染营运期基本无固体废物产生 。源强kg/(kmh)2022 年2028 年2036 年CONO2CONO2CONO2主线日均1.070.191.110.201.170.21高峰2.560.462.670.482.800.51 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种类 时段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排放去向 大气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过程 扬尘 0.120.28mg/m3 0.120.28mg/m3 无组织排放 沥青摊铺 沥青烟气 THC:0.16mg/m3 酚 :0.01mg/m3 苯并a芘:0.00001mg/m3 THC:0.16mg/m3 酚 :0.01mg/m3 苯并a芘:0.00001mg/m3 营运期 汽车尾气 CO 1.478t/a 1.478t/a NO2 0.262t/a 0.262t/a 水污染物施工期 施工生活污水 产生浓度mg/L 产生量t/a 排放浓度mg/L 排放量t/a 就近由市政管网接管排入污水处理厂 废水量 1752 / 1752 COD 500 0.9 500 0.9 NH3-N 30 0.05 30 0.05 施工废水 COD 300 / 300 / 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 SS 800 / 800 / 石油类 40 / 40 / 运营期 路面及桥面径流 SS1000.9251000.925自流至城市雨水系统 BOD5 5.08 0.0475.08 0.047石油类 11.25 0.104 11.25 0.104 固体废物施工期 工程废渣 工程废渣 1 万 m3 0 工程渣土弃置场 施工人员 生活垃圾 14.6t 0 环卫部门清运 噪 声 施工期:施工机械噪声源强范围:7490dB(A) 营运期:交通噪声源强范围:68.383.4dB(A) 其他 无 主要生态影响 无 七、环境影响分析7.1 大气环境7.1.1 施工期7.1.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是施工扬尘、沥青烟气、机械废气。(1) 道路扬尘施工便道和未完工路段的路面积尘数量与湿度、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速度、近地面风速是影响道路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