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意思是说,人的心灵,是世界上最辽阔的所在。一颗心,辽阔在哪儿?我想,辽阔在它不只是空间的,还是的;不只是昂扬的,还是的;不只是坚强的,还是的;不只是深刻的,还是的。这样的一颗心,堪称气象魁伟。那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投射于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便呈现出了他的人格。A多维时间隐忍柔软B时间隐忍柔软多维C隐忍柔软多维时间D柔软多维时间隐忍2 . 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A“维护”“促进”都是动词,“推及他人”是动宾短语,“所欲所想”是主谓短语。B“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是递进关系的复句。C画线的第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和谐”改为“和睦”。D“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句子的宾语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国科技巨头实力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B我们若持怀疑的精神,凡事多追问几个为什么,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C经过不懈的努力,再次摘得桂冠,他内心的喜悦与兴奋是不言而喻的。D危急时刻最能看出人的胆识,勇者首当其冲,怯者畏缩不前,我们当做前者。二、字词书写4 .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翌日隧道俯瞰穹顶沟壑拾级骤然敞篷颠簸缭绕浮躁打嗝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 . 风韵( )金窖( )抢劫( )禀告( )6 . ch销( ) 运( )jio洁( )童心未mn( )险象di生(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小雨清风落楝花李丹崖(1)立夏过后,刚刚落了一场雨,我在大有街西边散步,遇见一棵高大楝树,楝花开得正好,淡紫色的花朵,像是满怀心事的女子,在等待一场雨,把自己的心事捎给脚下的土地,然后,雨水把它们带走,落花有意随流水。(2)每每看到楝花,我总想起王安石的诗句:“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楝花一开,一条巷子就温婉了,楝树高挑地站在那里,像一位名模,至少也是有资格参加“维多利亚的秘密”的那种;楝花一落,细细碎碎的小花,让一座院子变得瞬间雅致了许多,也让一条巷子立时有了幽深的感觉。(3)少年时,我和一帮小伙伴喜欢在楝树下嬉戏,摘一朵楝花,夹在女孩子的头上,玩过家家的游戏,嘴里念叨着不知道从哪一代长辈那里听来的儿歌“摘一朵楝花,恋一个家家,家在温暖在,花开楝不苦”。然后,笑嘻嘻的撩开女孩子头顶的手帕。这些天真无邪的游戏,不知道当下的乡村是否还在演,旧时记忆电影一样在脑海闪现,其实,每个人生来就爱表演,从过家家可以看出来天分,从一朵楝花上看出格调。(4)有很多人习惯上在楝花的前面加上一个“苦”字,称之为“苦楝花”,楝花的确是苦的,我曾抱着好奇心去尝过一次,后来才知道,楝花是有微毒的。我之所以尝,是看到祖母养的小羊羔格外爱吃楝树叶和花,吃起来津津有味,且发现楝花那么好看,应该吃起来也不错,殊不知,样貌和实质是两码事。当然,也不能因此就说楝花不美,美的东西数不胜数,不一定非要和吃搭上干系。(5)“楝花飘彻,簌簌清香细。”这是宋人谢逸千秋岁咏夏景里的句子,人们只记得最后那句“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却忘了开头的两句也这样美。夏日里繁花似锦,处处都是汪洋恣肆的花朵,哪里还有太多的人会关注楝花?莲花还写不过来,楝花这样小众,花瓣也这样细碎,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被遗忘的一缕香魂。(6)我坚信:一样的花,总能遇见一样心境的旅人。所以,唐宋以来,仍有许多人写楝花,时至如今,我们在乡村的田垄边,老街的院落里,仍能遇见楝树。(7)多年前,在成都街头一个诗人开的酒吧门前遇见一排楝树,在初夏时节,幽幽地开着淡紫色的花朵,像是酒吧内喝了点红酒的女子,在春风深处醉意绵绵地说着酒话,或是向知己倾吐心事。我走在这样的楝花里,看前面有一位穿风衣的女子,一头秀发,有花瓣落在她的头上,也不拿掉,在初夏的风里,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8)其实,二十四番花信风,始于梅花,终于楝花。楝花作为花信风的压轴之作,其美妙程度可见一斑。楝花一开,谷雨就过完了,立夏到了,满世界就铺满了成熟的气息。(9)难怪有诗人所,如果您错过了流星雨,不妨走到初夏的楝树下,那样一场花语,丝毫不输流星雨的斑斓7 . 第(3)段说“从一朵楝花上看出格调”,试从第(2)段文字中选出两个词来形容“楝花”的格调。8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5)段划线句。夏日里繁花似锦,处处都是汪洋恣肆的花朵,哪里还有太多的人会关注楝花?莲花还写不过来,楝花这样小众,花瓣也这样细碎,在很多情况下应该是被遗忘的一缕香魂。9 . 请说说以“小雨清风落楝花”为题的好处。10 . 结合文意以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顶碗少年(节选)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里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彩鼓掌。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站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摞碗突然从他头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让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台上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又捧出一大摞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整整十只一只不少。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在了少年头上。少年沉着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那一摞碗却仿佛故意捣蛋,突然跳起摇摆舞来。少年急忙晃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碗,又掉了下来。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人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_着少年的肩,轻轻摇了摇,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音乐第三次奏响了!场子里静得没有一丝声息。一些女观众,索性捂住了眼睛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当那叠碗又剧烈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响声。11 . 给第划线空白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A爱抚B摩挲C抚摩D抚触12 . 从文本中找出或者概括顶碗少年两次失手后的神情及动作。表现次数神情动作第一次歉疚地微笑(2)第二次(1)(3)13 . 从用词或者修辞的角度,分析第段划线句子的表现力。14 . 在少年第二次表演又失败后,一位老人走到台上向他“低声说了一句什么”。结合上下文,请把老人的话补充出来,50字左右。四、句子默写15 . 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文句。(1)、黄鹤楼一诗中,抒发怀乡的诗句是_,_。(2)、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原因的语句是_,_。(3)、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_)(4)、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5)、橘生淮南则为橘,_,叶徒相似,其实昧不同。(晏子使楚)五、课外阅读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节选自明史列传)(注释)环所居筑场种树:在住处周围种了大量的树。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豪右:豪强。覆按:复审案件。丰裁:风纪。16 . 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段2处)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17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灌诣军门谒见( )(2)寻命筑城泰州( )(3)百姓咸赖( )1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19 . 结合本文所列举的事件,说说陈灌是个怎样的人。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黄鹤楼崔 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0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21 . 诗中最能概括诗人情感的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2 .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这个地名有“西方平安”的意思,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京向西南坐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这个终点站。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起点。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1)以上文段选自_,“我”是_。(2)加点的词语“染红”在文中的意思是_。(3)请把文中面线的句子改为反向句。(4)请结合原著回答:“我”此行的目的地是什么地方?此行的目的是什么?八、综合性学习23 . 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下面是某中学对该校600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就“出彩中国人”和“中国好声音”两大电视节目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出彩中国人中国好声音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原因很感人,很励志与自己关系不大能表现个性品位不高收视人数182418490110比例30.3%69.7%81.7%18.3%(1)请用一句话概括统计结果。_(2)以上统计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_九、作文24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阅读是最好的出发,读懂是最美的抵达。从更为开阔的意义上来讲,读,既可以指读书,亦可以指读人读事读万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